㈠ 請問用竹子製作鴿哨口怎麼製作
以下是我自己做鴿哨的方法。因為不是專業做鴿哨的,就請做鴿哨的高手來指點一下了, 鴿哨的製作方法: 第一步:找一根直徑約為2CM的竹子,2CM最標准,大一點小一點都沒有關系。竹子要求有點發黃的老竹子好些。我這個太嫩了,嫩的削薄了愛變成,也沒有老竹子結實。 第二步:把竹子鋸成一根長5CM和一根長4CM的兩段,最好是比4CM和5CM稍微多一點。因為多了可能削掉,少了就沒有法。 第三步:將5CM的竹子一邊削成4CM。把4CM的竹子一邊削成3CM,形成一個斜面。接著就是把竹筒削薄,盡量的削得根紙一樣的薄以減輕重量,這可是個細活,不能急搞不好就削破了。輕的可打點補丁,重者前功盡棄。 第四步:找一個最粗的竹子做哨子的蓋子和底。到底多粗就看削平能蓋住2CM竹筒為准。用竹子做蓋子是我第一次做,因為到處打不葫蘆這個材料,我以前都是用葫蘆做的蓋子和底。因為葫蘆輕,軟好雕刻。 第五步:找一根直徑可以放進鴿子尾羽大小的竹子。削成兩小段。用來固定鴿哨用的。 最後將所有的東西用502粘起來就成了。以上所有東西盡量的削薄以減輕重量。 其中鴿哨的蓋子的孔是最難挖的。孔要求和下面平行,孔的上平盡量挖空。孔的下面要留一個斜面,這樣才會有聲音。
求採納
㈡ 如何製作竹簡
需要准備:尺寸一致的竹片、繩子、刀子,具體的製作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需要准備好尺寸一致的竹片,見下圖所示。
㈢ 無錫留青竹刻的雕刻方法
竹子經處理晾曬變成淡黃色,表皮與下面的基底顏色相近,反差不明顯。但是「人養玉、玉養人」的道理對竹子一樣通用,留青刻品愈經把玩摩挲,基底部分變色越快。那些峰巒枯石、溪流雲靄、梅蘭竹菊等元素所建構的畫韻詩意,便會漸次顯現在觀者面前,這往往需要一個人的大半生時間去把玩親近,方可造就它達到圓熟瑩潤的境界。
三步完成竹刻,一件留青竹刻的完整製作過程包括采竹、煮青、雕刻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採伐竹材。無錫留青竹刻的傳統選材地,是在浙江省東部的嵊州市,竹子品種是我國長江以南最常見的毛竹,採伐時間在冬季最冷的春節前後。所選竹株,又以三年齡的毛竹為宜。嵊州數十萬畝毛竹,主要用於建築、造紙或製作竹炭、竹醋、制葯原料。喬先生每兩年進一次山,每次採伐幾根便足以敷用。而最終精選每根竹子合用的部分,也僅能選出三四節而已剖開後的竹片,要進行第二個步驟,煮青。將竹片層層疊放在柴鍋里,旺火煮開。水煮可去除竹肌裡面的糖分,加入明礬可以促進這個過程,並殺除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和蟲卵。沸水煮開持續半個小時左右,青綠的竹皮變成暗淡的黃綠色,此時需要進行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擦凈竹皮表面附著的油脂。水煮處理後的竹片,還要經過幾個月的晾曬陰干,細細揀選篩除其中有裂有殘疵者,方可進入下一步創作階段。色彩單一的竹材,在竹刻家看來,並不簡單。竹材截面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竹皮、竹肌、竹黃。表皮竹筠質地最為堅密細膩,沒有明顯的筋絡纖維,水煮晾曬後顏色變淺變白。下面竹肌,靠近竹皮部分纖維緊密細膩,年代越久遠,色澤會越來越深,呈現琥珀般棕紅色,寶光流溢,滋潤晶瑩。因此也被稱作竹玉。竹肌越向內層纖維越少,質感越粗。最內一層稱作竹黃,質地最軟。留青雕刻包含五個步驟,依據竹材使用情形,通常竹刻藝術品可分為三類:竹雕器、翻黃器和留青竹刻。而留青竹刻,是運用竹皮與竹肌的質地、顏色對比來創作。通常畫面實體部分留青,去除竹皮現出竹肌部分作為背景。無錫雙契軒針對不同階段,配合不同的刀具。所用刻刀有圈邊刀,起地刀,圓口刀。每一刀型又各分大小尺寸,總計十餘支。留青雕刻包含五個步驟:分別是畫稿,圈邊,起地,分筠,平地。第一步,畫稿。無錫留青竹刻,以花鳥、山水、金石書法題材為多。因留青之故,需要畫面元素的邊緣勾勒清晰,因此工筆畫最適宜。第二步,是圈邊,用圈邊刀圈出保留竹皮的邊緣。這一步很關鍵,因為竹皮剝去不可復原,過程是不可逆的。所用圈邊刀,是單面刃平口或斜口窄刃。運刀時刃口朝向去青的一面,以免破壞留青邊緣輪廓,用刀的鋒尖向前運行。圈邊很像是工筆畫裡面的線描,需要長期練習才能達到不生不澀、流暢自如、行刀如運筆,一氣呵成的境界。第三步,起地,是指去除竹皮,露出竹肌。這一階段使用平口起地刀,刀刃斜面向下緊貼竹面,向前推鏟。行刀時注意用力均勻,尤其是不能下刀過重。因為通常竹皮層不足半個毫米,僅相當於七八根頭發相疊的厚度。下面就是被稱作竹玉的竹肌表層,是竹材最漂亮的部分。這一層一旦破壞,無法補救。第四步,分筠。筠,是竹皮,所謂分筠,是用刻刀在竹皮上刮出深淺層次,相當於工筆畫里的渲染著色。分筠是留青竹刻最具特色的核心技術,因為要在幾根頭發厚度的竹皮上分出層次,以表現筆墨濃淡。如此細微且不容差錯,這無疑需要付出極大的專注與細致。分筠所用刀具為斜口圈邊刀或圓口刀,運用刀鋒在竹皮上刮刻。復雜的分筠之後,是更為細致耗時的第五步工藝,修整竹玉層,使之平整光滑,稱為平地。用平口起地刀細細刮磨,並隨時修整瑕疵,平地工序通常需要往復五六次,才能最終完成。一件留青作品大功告成,少則一個月,多則一年乃至數年。刀法技巧之外,還需要竹刻傢具備較高的書畫造詣,這也是留青竹 刻至今仍屬於小眾藝術品,而且傳世品不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