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首烏的葉子可以食用嗎
何首烏
【來源】
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1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乾燥塊根。
【性狀鑒別】
--------------------------------------------------------------------------------
① 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紡錘形,長6.5cm~15cm,直徑4cm~12cm。
② 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規則皺紋及縱溝,皮孔橫長,兩端各有一個明顯的根痕,露出纖維狀維管束。
③ 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
④ 切斷面淺紅棕色,有粉性,皮部散列「雲錦狀花紋」(異常維管束),中央形成層環明顯,有的呈木心。
⑤ 氣微,味微苦澀。
【功效】
生用潤腸,解瘡毒;制用補肝腎,益精血。有降血脂作用。
【葯 名】:夜交藤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
【功 效】:養心,安神,通絡,祛風,
【主 治】:治失眠症,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②《飲片新參》:「苦澀微甘。」 ③《陝西中草葯》:「性平,味甘。」
入心、脾、腎、肝經。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②《四川中葯志》:「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用葯忌宜】:燥狂屬實火者慎服。
【葯物配伍】:配酸棗仁,滋心陰,寧心神;配生地,養血補陰;配天門冬、麥冬,清虛火、養心陰;配羌活、獨活,祛風勝濕、舒利關節。
【別 名】:棋藤(《南京民間葯草》)、首烏藤(《江蘇植葯志》)
【處方名】:夜交藤、首烏藤、 何首烏藤
【動植物資源分布】:葯材主產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帶葉的藤莖,於夏、秋採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莖,於秋季葉落後割取,除去細枝、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曬干。
【拉丁名】:葯材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原植物何首烏 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
【炮製方法】:清水洗凈,稍浸泡,撈出,潤透後,切段,曬干。
【考 證】:出自《本經逢原》。
【生葯材鑒定】:乾燥的藤莖呈細長圓柱狀,通常扭曲,有時分枝,直徑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和節,並散生紅色小斑點,栓皮菲薄,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棕紅色,木部淡黃色,本質部呈放射狀,中央為白色疏鬆的髓部。氣無,味微苦澀。以粗壯均勻、外表紫褐色者為佳。四川商品為乾燥的帶葉嫩莖。莖細,黃綠色或黃褐色,葉多皺縮。顯微鑒定:莖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含有棕色色素。皮層狹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伴有少數石細胞群,纖維壁較厚,木化;石細胞不規則形,紋孔、孔溝不明顯。韌皮部較寬,韌皮射線外側喇叭口狀;束中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木纖維發達,胞腔大,木薄壁細胞非木化,髓部小。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簇晶,尤以射線的寬闊部分為多。
【中葯化學成分】:莖含蒽醌類,主要為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ic acid,Chrysophanol)或大黃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均以結合型存在。莖葉含多種黃酮,已得到木犀草素-5-O-木糖甙(luti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5-O-木糖甙(lute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β-D-葡萄糖甙;並含β-谷甾醇。預試尚含芪類和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