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蠟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蠟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2 15:05:25

A. 植物葉子標本不褪色的製作保存方法

標本在乾燥過程中散失水分越快,就越能保持原色。這樣在採集和壓制過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採的干 最好晴天的下午二時左右。
2、要壓的快 標本採回後,要及時壓制,不能放置。
3、勤換吸水紙 吸水紙要選擇質地疏鬆吸水力很強的紙,用前要曬干或烘乾,壓制的頭幾當天要換紙數次,以後每天至少一次,用過的紙可以曬干或烘乾再用反復使用。
4、利用乾燥劑幫忙,為了加快水分吸收,可以再兩份標本之間的吸水紙上加一層乾燥劑,乾燥劑可選用吸水性較強的硅膠,硅膠呈顆粒狀,因此不能直接壓在標本上,否則會影響標本平整。用過的可以烘乾再用。
5、熱力烘乾,可用烘乾箱和微波爐烘乾,也可用熨斗快速燙干。
把材料夾到鐵絲網標本夾內,放進烘乾箱內去烘,溫度在45度左右,標本不能太多,烘乾中要翻轉標本數次和換紙數次,烘乾時間視水分和溫度高低而定。
也可用用微波乾燥方法製作標本,微波爐適合小型植物,時間很快,此法除有乾燥作用外,還有滅菌作用,有利於標本長期保存,但製作成本較高
電熨斗熨燙法。將整個標本展平,在其上蓋上一層吸水紙,再用擰乾的濕毛巾展平放在標本的最上面。用溫度處於55 ℃~65 ℃電熨斗在毛巾上朝同一方向慢而均勻燙熨,反復操作至毛巾水分乾燥,即可。採用毛巾熨燙快速製作方法,在1 d內即可完成一份完整的臘葉標本,與傳統方法製作的標本比較,在形狀、顏色、防霉、防蟲等方面無差別。具有耗時短、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適用於植物標本大量製作。

B. 使植物在幹了以後保持顏色的方法

綠色是植物的主要特點,所以保色以保持綠色為主,植物的綠色是因為含葉綠素,但葉綠素最易分解破壞。植物葉莖乾燥後往往變成灰綠色、灰褐色、枯黃色。還有些植物葉子含有其他色素,乾燥後會變黑,如茄和蠶豆等植物。大多數花也退色或發生改變,如木槿花等。一般來講花瓣若由花青素決定其顏色的,壓制時容易變色,如藍色和紅色花,若花瓣以胡蘿卜素和葉黃素決定其顏色的,壓制時不會改變顏色、如黃色和橙色花。要使臘葉標本的顏色和原來一樣或相近,可試用下列辦法。
一、綠色保持的物理法
這類方法就是使植物材料迅速乾燥,避免或減少因潮濕影響而使葉綠素分解破壞。標本在乾燥過程中散失水分越快,就越能保持原色。這樣在採集和壓制過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採的干 最好晴天的下午二時左右。
2、要壓的快 標本採回後,要及時壓制,不能放置。
3、勤換吸水紙 吸水紙要選擇質地疏鬆吸水力很強的紙,用前要曬干或烘乾,壓制的頭幾當天要換紙數次,以後每天至少一次,用過的紙可以曬干或烘乾再用反復使用。
4、利用乾燥劑幫忙,為了加快水分吸收,可以再兩份標本之間的吸水紙上加一層乾燥劑,乾燥劑可選用吸水性較強的硅膠,硅膠呈顆粒狀,因此不能直接壓在標本上,否則會影響標本平整。用過的可以烘乾再用。
5、熱力烘乾,可用烘乾箱和微波爐烘乾,也可用熨斗快速燙干。
把材料夾到鐵絲網標本夾內,放進烘乾箱內去烘,溫度在45度左右,標本不能太多,烘乾中要翻轉標本數次和換紙數次,烘乾時間視水分和溫度高低而定。
也可用用微波乾燥方法製作標本,微波爐適合小型植物,時間很快,此法除有乾燥作用外,還有滅菌作用,有利於標本長期保存,但製作成本較高
電熨斗熨燙法。將整個標本展平,在其上蓋上一層吸水紙,再用擰乾的濕毛巾展平放在標本的最上面。用溫度處於55 ℃~65 ℃電熨斗在毛巾上朝同一方向慢而均勻燙熨,反復操作至毛巾水分乾燥,即可。採用毛巾熨燙快速製作方法,在1 d內即可完成一份完整的臘葉標本,與傳統方法製作的標本比較,在形狀、顏色、防霉、防蟲等方面無差別。具有耗時短、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適用於植物標本大量製作。
二、綠色保持的化學法
這種方法是使葉綠素化學成分改變,呈不易褪色的綠色。葉綠素是一個結構復雜的有機物,呈現綠色的是葉綠素結構中心有一個鎂原子。葉綠素極易遭到破壞,且易溶解在酒精和福爾馬林溶液中。當葉綠素分子受到酸的作用時,鎂就被氫原子代替分離出來,去鎂葉綠素是黑褐色的物質,這時如果用銅等物質去取代氫,也就會顯出類似綠葉一樣的綠色,由於銅結合比鎂穩定,這種綠色就可長久保持。嚴格說這樣保持的不是原來葉綠素的綠色,而是模擬了葉綠素的綠色。
這種保色的化學配比方法很多,植物性質不同,方法也各異,有興趣者以進一步探討研究,現示一例如下:把標本投入下列成分配比的溶液中
硫酸銅 1--------2克
醋酸 10-------20毫升
亞硫酸 50------------100毫升
福爾馬林原液 50------------100毫升
水 1000毫升
並時時觀察溶液中的標本,大約數日到數周,標本由綠變褐再變綠時取出洗凈壓干。
三、塑封法
把壓好的干制標本或化學保色後的浸制標本壓干後,用塑封膜塑封,這種方法可以使標本保色期長,不易遭到破壞,而且容易保存,使用方便,還可以增加藝術性和觀賞價值。

C. 如何做植物標本

如何製作植物標本

在野外採集、製作植物標本,是一件很有意義和樂趣的事。春天來了,正好趁此機會去郊外走走看看,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樂趣。

要採集製作植物標本,需准備植物標本夾和吸水的草紙,標本夾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用木條做兩片網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綁繩索的頭,兩條木架之間放吸水的草紙,用繩綁好隨身攜帶。

全株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採下後,先將花瓣整理好壓放在草紙上,然後將莖、葉整理好,每片葉要展平。不能因為葉多把葉子摘掉,一部分葉要反放,這樣壓好的標本葉正反面均有。如果莖、根太長超過標本夾的長度,可將莖或根折壓在紙上,然後在上面鋪幾層吸水草紙,用木夾壓緊綁好。

植物標本不能在太陽下曬,這樣容易變色,壓在標本夾內的標本每天要翻倒數次,每次換用乾燥的吸水草紙,用過的紙在太陽下曬干以備下次翻倒時使用,標本夾壓標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紙,將植物的水分吸干。壓好的標本,花、莖、葉的顏色不變。壓好的植物標本可用來做教學用品和裝飾品,別有情趣。

也可將植物標本壓制在有機瑲璃內,製成人造琥珀,這樣保存的植物標本色彩更為鮮艷。

在野外活動如果你沒有帶標本夾,用餐巾紙或衛生紙代替吸水草紙,夾在紙板或塑料箱板中用繩綁緊也可,或將植物的葉或花夾在筆記本中。葉子

植物標本的製作和保存

1/7頁
植物標本是植物教學和科研的一個重要手段,植物標本的製作是生物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植物標本的製作主要過程是採集、整理、裝作、標簽和編號等過程,現將幾種植物標本製作介紹如下:

一、標本的採集

1,盡可能選擇根、葉、莖、花、果。因為花和果實是鑒定植物的主要依據,同時還要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採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連根掘出,如標本較高,可分為上、中、下三段採集,使其分別帶有根、葉、花,果,,而後合為一標本。

2,要有代表性。要採集在正常環境下生長的健壯植物,不採變態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點的典型枝,不採徒長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護好所採集的植株。把採集到的標本放到採集箱里,如植株較柔軟,應墊上草紙,並壓在標本夾里。

4,要給所採集的標本掛上標簽,並註明所採集的地點、日期及採集人的姓名,並且記下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形態特徵如陸地、水池、向陽、氣味、顏色、花的形態、乳汁等。

二、臘葉植物標本的製作

臘葉植物標本的製作可分為台紙式和固定式兩種。

2/7頁

1,台紙式

工具:標本夾、枝剪、小刀、記錄本、筆。

材料:台紙、標簽、草紙,或報紙,

把標本夾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鋪幾層吸水性好的草紙,把採集來的標本放在紙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葉、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較長的標本可折成兩三折放置,然後放上標簽,再蓋上幾層草紙,這樣,可使每件標本間隔著幾層草紙置放,最後將標本夾的另一面也壓上,並用繩縛緊,拿到陽光下晾曬,每隔一定時間,24小時,用乾草紙換去標本夾里的濕紙,連續換5天左右,標本就會完全乾燥了,最後,把已經乾燥的標本分別固定在台紙上,並換上新標本,標本上要填寫植物的名稱、採集地點和日期、採集人的姓名。這樣,一件台紙式植物標本就製作完成。

2,盒式

工具:尺、枝剪、刀、粘合劑

材料:硬的透明塑料板、吸水紙、透明膠。

將採集來的植物標本,用枝剪、刀修剪,剪取枝葉茂盛帶花的部位,小的植株可保留全株,所取植物標本一般以高度25公分為准。用毛刷在清水中輕刷標本各部分,而後放置吸水紙上並置於陰涼通風處涼干。

3/7頁
根據選好的標本的大小量好尺寸,用刀將透明塑料板割出盒的蓋和邊蓋,量取一硬紙板,三合板,做底板,然後用粘合劑粘合成一透明的盒狀標本盒。

把已經乾燥過的植株放入標本盒裡,用透明膠粘合在底板上,貼上標簽和編號以及採集人和採集地點、日期。

三、花的標本製作

工具:枝剪、500ml燒杯、較大的瑲璃瓶、培養皿

材料:8,鐵絲、木製底座、硅膠、硬紙板、回形針

取一段8,鐵絲並盤旋,而後把盤在中央的一頭拉起,使鐵絲成盤旋狀,再把拉起的一頭鐵絲插入花柄中,用硬紙板圍成一圓筒,用回形針別住,圓筒的長度和直徑以能罩住花為好,把花連同盤曲的鐵絲放在培養皿中,用圓筒罩住,向內灌入硅膠直到淹沒花為止,筒上蓋一瑲璃片,放在陽光下曬一周左右。而後放在大容器中,抽去紙板圓筒,硅膠散落,露出脫水後的乾花。把乾花連同鐵絲插入木製底座,放入瑲璃瓶中,加蓋,用蠟封口。乾花標本製作完成。貼上標簽、採集地點和日期、採集人姓名

D. 這個是什麼植物,是國家保護植物嗎

灰莉:又名非洲茉莉、華灰莉,為馬錢科灰莉屬常綠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色。小枝粗厚,圓柱形;全株無毛。葉片稍肉質,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葉面深綠色,中脈扁平,葉背微凸起;葉柄基部具有由托葉形成的腋生鱗片。花單生或組成頂生二歧聚傘花序;花序梗短而粗,基部有披針形的苞片;花梗粗壯,有寬卵形小苞片;花萼綠色,裂片卵形至圓形;花冠漏斗狀;花葯長圓形至長卵形;子房橢圓狀或卵狀,花柱纖細,柱頭倒圓錐狀或稍呈盾狀。漿果卵狀或近圓球狀,頂端有尖喙,淡綠色,基部有宿萼;種子橢圓狀腎形,藏於果肉中。花期4-8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盆栽植株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餅肥水,5月開花前追1次磷鉀肥,促進植株開花,秋後再補充追施1-2次翠姆磷鉀肥,平安過冬。北方地區盆栽,為防止葉片黃化,生長季節在澆施肥時添加0.2的硫酸亞鐵。地栽定植時要施足基肥,秋末在根系外圍開溝埋施餅肥,每株0.5-1千克。

E. 採集和製作植物臘葉標本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製作標本時,應注意:

1.使枝條條,葉片、花和果實盡量平展,使部分葉片背面向上,觀察葉片背面的特徵。

2.不易乾燥,先打開個熱水槽,然後切開或切開,滴干水再壓。

3.第一階段和最後階段的標本放置錯誤,以保持堆標本的平衡,使它們不會在均勻的力作用下傾倒。

4.在換紙時,關鍵步驟與標本質量有關。

5.換紙的時候,把一個一個地撿起來,放在一個小紙袋裡,然後把收集的號碼寫在一起。

(5)蠟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製作靜脈書簽除了利用桂花葉外,還可用珊瑚、楓木、桑樹、椴樹、楊樹、榛樹的葉子。

2.加熱時,燒杯必須放在石棉網上,如直接加熱,燒杯由於受熱不均會造成破碎。

3.用過的液體可以儲存在一個空的容器中,以便下次再次使用。一般液體可回收4~5次。

4.如果加工過的葉子太多,可以換大燒杯,水和氫氧化鈉應加10%。

F.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先給上冊。
七年級上冊生物學復習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應激性: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生長和繁殖
3新陳代謝: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進行呼吸。
4.生物還具有其他特徵。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1.生態系統: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環境,構成了生態系統。|(如一片森林,一塊草地)
2.生物圈:(1)范圍:大氣圈下層、整個水圈、岩石圈上層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3、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
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等。
6、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同種生物之間:互助、斗爭不同種生物之間:捕食(最普遍)、合作、寄生、競爭。
7、生物都能適應環境。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擬態,保護色,警戒色)
8、生物既適應環境,也影響和改變環境。如:蚯蚓鬆土,沙地植物防風固沙
9、生物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個重要事件:
(1)林奈(分類學之父)與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
(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
(3)哈維與血液循環的發現。
(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沃森和克里克;
10、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觀察、調查、分類、比較、文獻、實驗等方法。
1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舉例: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方法是:對照實驗。
實驗方案中一般只設一個變數因素,每一個變數因素應該設置對照,如光照與黑暗,潮濕與乾燥;影響實驗的其他因素應該相同
第二單元 細胞
顯微鏡的構造。見書34---35頁。
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1、取鏡和安放2、對光3、放置玻片4觀察5收放
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
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越大,細胞數量越少,視野越暗。
光線過強時:小光圈,平面鏡;光線過弱時:大光圈,凹面鏡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根據細胞數量可分為: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衣藻)和多細胞生物
3.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三個基本結構:(見課本42---43頁)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和保護作用。
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
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線粒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是細胞呼吸作用場所。

4. 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
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
葉綠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內有細胞液,儲存糖分、色素等多種物質。
5. 細胞分裂:細胞一分為二,產生新的細胞的過程。
6、細胞分裂過程:(見書本53頁圖)
動物細胞:細胞核分裂→ 細胞膜凹陷→2個新細胞
植物細胞:細胞核分裂→細胞質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細胞壁→2個新細胞
7、細胞分裂特點: 細胞分裂前,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加倍,分裂後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保證了新細胞與原來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
8、細胞分裂的意義: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多細胞生物與繁殖新個體有關,促使新個體由小長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細胞,
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0、人和動物的基本組織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舉 例
上皮組織 體表或體內管腔的內表面 保護、分泌 皮膚上皮、小腸上皮、氣管內表面
結締組織 廣泛分布於全身各處 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 骨、韌帶、脂肪、血液等
肌肉組織 附著在骨骼上,
心臟及內臟器官 收縮、舒張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經組織 腦、脊髓以及
神經中 接受剌激,產生和傳導興奮 腦、脊髓

11.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12..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分化 器官 系統 人體或動物體
細胞 組織
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植物體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
的有機物,並釋放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澱粉和氧氣;條件:光 ;場所 葉綠體。
3、反應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澱粉(儲存能量)+ 氧氣
葉綠體
4、光合作用中的兩種變化:(1)物質轉變:無機物(水和二氧化碳)變成有機物(澱粉);(2)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5、光合作用的意義:
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6、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合理密植,立體高效種植。
7、葉的結構:
(1)表皮:保護組織
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體),外壁還有角質層(透光不透水)
氣孔:由成對的保衛細胞組成,是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門戶。
(2)葉肉:營養組織
柵欄組織,細胞呈圓柱形排列緊密和整齊,含葉綠體較多
海綿組織: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疏鬆,含葉綠體較少
(3)葉脈:由導管和篩管組成,屬於輸導組織,有輸導、支持作用
8、所有的活的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
9呼吸作用: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有機物(儲存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線粒體
10、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種生命活動;(2)轉化為熱量散失。
11、呼吸作用的意義:為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動力)。
12、吸收作用: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13、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於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細胞液濃度小於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14、蒸騰作用的定義:在溫暖有陽光的環境下,植物體內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的過程。
15、蒸騰作用的意義:降低葉面溫度,促進水的吸收,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對環境的意義:增加大氣的濕度,調節氣候。
16、植物氣孔的分布:植物葉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氣孔,但下表皮一般較多。
17、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運輸(由下往上);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由韌皮部的篩管運輸(由上往下)。
18、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全過程。從種子到種子的過程
種皮:保護種子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19、雙子葉植物: 胚 胚軸:連接莖和根的部位
(大豆、花生) 胚根:發育成根
子葉:2片,儲存營養物質

種皮:保護種子內部結構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20、單子葉植物: 胚 胚軸:連接莖和根的部位
(玉米、小麥) 胚根:發育成根
子葉:1片,輸送營養物質
胚乳:儲存營養物質

21、種子萌發的條件:(1)內部條件:有生命力完整的胚;有足夠的營養物
質;非休眠期 (2)外部條件: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
22、根系: 直根系:主根側根組成(雙子葉植物)
須根系:由不定根組成(單子葉植物)
23、根尖的結構:成熟區: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伸長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分生區:細胞分裂能力強,產生新細胞
根冠: 保護作用
24、芽的結構:(1)芽軸:發育為莖(2)葉原基:發育為幼葉,幼葉發
育為成葉;(3)芽原基:發育為側芽,側芽發育為側枝;
25、花的結構: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主要結構)組成。
26、雄蕊:包括花絲和花葯;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
27傳粉:花葯里的花粉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自花傳粉,異花傳粉)
28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29受精過程:花粉落在柱頭上,形成花粉管,伸長達到子房,子房內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了受精卵。
30完成受精後,受精卵發育為胚,珠被發育為種皮,子房壁發育為果皮,整個
胚珠發育為種子,整個子房發育為果實。
3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作為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能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3)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32、植被:覆蓋地表而有規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33、我國植被主要類型: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
34、我國的珍稀植物:銀杉(植物「大熊貓」)、水杉、珙桐(鴿子樹,活化石 )、桫欏。
35、我國植物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1)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量少;(2)地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嚴重;(4)人為破壞嚴重,利用不合理。
36、我國的重大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譽為「綠色長城」
37、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G. 植物標本有什麼作用

植物標本對於植物分類工作意義重大,它使得植物學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對采自不同地區的標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標本館往往收藏百萬份以上的臘葉標本,植物學家藉助於這些標本從事描述和鑒定.16世紀後半期植物分類的迅速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臘葉標本這種新技術促成的.標本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植物分類學的研究,臘葉標本的採集與製作在普通人眼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出於一種博物學的傳統和情結.當然,臘葉標本本身帶給人們的美感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普通植物標本的製作一般在美觀上面不太講究,也不是很注重顏色的保持.但是如果做為科普展覽展示用的植物標本,或者做為裝飾用的植物標本在製作的過程中對於標本是否平整,美觀,色彩保持如何就會有更多的講究.
製作成標本的植物將失去生命,當然也就不能用於植物的人工繁殖.
故選:D

H. 植物標本如何長期保存

蠟葉標本
新鮮植物經過採集、壓制後的干標本.即將從野外採集到的新鮮植物標本,經過整理,將根莖枝葉和花果全部或一部分,在有吸濕草紙的標本夾中壓平、每天換吸濕草紙2—3次,並細心整理鋪平標本,直至乾燥後,才把乾燥的標本,裝幀到8開(即長×寬=39×27厘米)的白色硬台紙上,貼上填好的標簽,編好號碼,經本人或送交有關機關和專家鑒定種類,最後寫出該種植物的正確拉丁學名和定名人姓氏後,這樣製成的標本,稱為蠟葉標本.為了保護蠟葉標本和便於儲藏保存,必須經過除蟲煙熏和化學消毒處理後,方可按一個分類系統次序加以排列放入標本櫃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標本館,收存蠟葉標本100萬份以上,是國家級的植物標本館.GOOGLE英文翻譯:Fresh plants are collected, pressed dried specimens after. Soon collected from the wild fresh plant specimens, after finishing, will root branches and flowers and fruits in whole or in part of the specimens in a moisture toilet paper folder and compacted toilet paper each day for moisture 2-3 times, and careful finishing paving samples, until dry, and only then dry specimens, binding to 8 open (ie length × width = 39 × 27 cm) of white hard-sets the paper, fill out the label affixed , compiled a good number, by himself or herself or to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to identify species and finally to write the kinds of plants, and set the correct Latin name celebrity name, the specimens proced in this way is called wax leaf samples. To protect the wax specimen and ease of storage preservation, smoke and chemical insecticides must be disinfected before they are allow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be arranged into the specimen cabinet.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Herbarium, storage wax specimen 1 million copies above, is a national of the Herbarium.
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就是將新鮮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紙壓制使之乾燥後裝訂在白色硬紙上(這種紙稱為台紙)製成的標本。臘葉標本製作簡單,容易保存,是植物分類工作者常用的標本,也是最容易製作的一種標本。 一、壓制標本
壓制標本是將標本逐個地平鋪在幾層吸水紙上,上下再用標本夾壓緊,使之盡快乾燥、壓平。壓制方法是先在標本夾的一片夾板上放幾層吸水紙,然後放上標本,標本上再放幾層紙,使標本與吸水紙相互間隔,層層羅疊,最後再將另一片標本夾板壓上,用繩子捆緊。羅疊高度以可將標本捆緊,又不傾倒為宜,一般疊至1尺左右。每層所夾的紙一般為3~5張,粗大多汁的標本,上下應多夾幾張紙。薄而軟的花、果,可先用軟的紙包好再夾,以免損傷。初壓的標本要盡量捆緊,以使標本壓平,並與吸水紙接觸緊密,又較容易干。3~4天後標本開始乾燥,並逐漸變脆,這時捆紮不可太緊,以免損傷標本。
壓制時應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盡量使枝、葉、花、果平展,並且使部分葉片背面向上,以便觀察葉背特徵。花的標本最好有一部分側壓,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狀;還要解剖幾朵花,依次將雄蕊、雌蕊、花盤、胎座等各部位壓在吸水紙內乾燥,更便於觀察該植物的特徵,利於識別。
2、多汁的根、塊莖、鱗莖等標本,不易壓干,要先用開水燙死細胞,然後縱剖或橫剖,滴干水後再壓。這樣既可使標本快乾,又能觀察內部構造。仙人掌類及大型果實如柚、佛手、香櫞等,可以縱切挖去內部肉質組織後再壓,或切取部分縱剖面和橫剖面為代表進行壓制。
3、菟絲子、桑寄生、生薑、芋頭、蘭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壓制了1~2個月後,細胞還不死,致使葉、花脫落。這些標本,就需要在開水裡燙片刻,殺死細胞後再壓。有的標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採集後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組織軟化再壓,效果較好。
4、標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錯,以保持整疊標本平衡,受力均勻,不致傾倒。有的標本的花、果較粗大,壓制時常使紙凸起,葉子因受不到壓力而皺折,這種情況可用幾張紙折成紙墊,墊在凸起的四周,或將較大部分切下另行風干,但要注意掛同一號的採集標簽。標本較長的,可以折成"V"或K"N"形。
5、換紙換紙是否及時,是關繫到標本質量的關鍵步驟。
初壓的標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換2~3次,第三天後每天可換一次,以後可以幾天換一次,直至乾燥為止。遇上多雨天氣,標本容易發霉,換紙更為重要。最初幾次要注意整形,將皺折的葉、花攤開,展示出主要特徵。換下的濕紙要及時曬干或烘乾。用烘乾的熱紙換,效果較好。換紙時要輕拿輕放,先除去標本上的濕紙,換上幾張干紙,然後一隻手壓在標本上面的干紙上,另一隻手托住標本下面的濕紙,迅速翻轉,使干紙的一面翻到底下,濕紙翻到上面,再除去濕紙,換上干紙,這樣可以減少標本移動,避免損傷。
植物標本的質地不同,其乾燥速度也不同。有的標本如車前草、龍葵、牽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幹了,有的標本半個月、一個月才幹。所以在換紙時應隨時將已乾的標本取出,以減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種子壓制進常會脫落,換紙時必須逐個撿起,放在小紙袋內,並寫上採集號碼夾在一起。
為了使標本快速乾燥並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將標本夾在鐵絲夾里置45~60℃的恆溫乾燥箱里烘乾或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快速乾燥。
此外,用硅膠作乾燥劑輒能使植物標本快速乾燥,效果良好。
二、標本裝訂
裝訂是將標本固定在一張白色的台紙上,裝訂標本也稱上台紙。裝訂目的一方面是為長期保存標本不受損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
台紙要求質地堅硬,用白版紙或道林紙較好。使用時按需要裁成一定大小。裝訂標本通常分三個步驟,即消毒、裝訂和貼記錄簽。
1、消毒:標本壓干後,常常有害蟲或蟲卵,必須經過化學葯劑消毒,殺死蟲卵、零點菌的孢子等,以免標本蛀蟲。通常用的消毒劑有1%升汞酒精溶液。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葯劑薰蒸消毒。這些都是劇毒葯品,消毒時要注意安全。如用紫外光燈消毒較為安全有效。
2、裝訂:裝訂標本先將標本在台紙上選好適當位置。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紙上的左上角用右下角,以便貼採集記錄和標簽。放置時要注意形態美觀,又要盡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實形態。標本在台紙上的位置確定以後,還要適當修去過於密集的葉、花和枝條等,然後進行裝訂。
裝訂標本一般用間接粘貼法。具體的做法是:在台紙正面選好幾個固定點,用扁形錐子緊貼枝條、葉柄、花序、葉片中脈等兩邊錐數對縱縫,將紙條兩端插入縫中,穿到台紙反面,將紙條收緊後用桃膠水在台紙背面貼牢,再將花、果的解剖標本、樹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紙上,易脫落的花、果應裝在紙袋裡,貼在台紙的適當位置,以使必要時取出觀察研究。因此紙袋既要貼得牢固,不使花、果丟失,又要便於取出。大的根莖、果實等紙條不易固定,可用白車線代替,細弱的標本可用桃膠水直接將標本貼在台紙上。沒有桃膠水也可用一般辦公用的膠水,或加防腐劑的漿糊代替。
細小的植物如苔蘚、地衣、水綿、木耳等,用以上方法不易裝訂,可用透明玻璃紙覆蓋在標本上,玻璃紙四周用膠水粘貼在台紙上。
整體標本每張台紙只能放一種植物標本。比較標本一張台紙按需要放置同一類標本。
3、貼標簽:標本裝訂後,在右下角貼上標簽,標簽項目按需要擬定。一般有類別、名稱、採集地、日期、採集者等。
說明詞要簡明扼要。類別就是寫標本名稱,如葉序標本、花序標本或系統發育標本等。名稱是指植物名稱。若是葉序標本,台紙上可能有幾種不同植物名稱。植物分類學用的標本,通常在左上角貼採集記錄,右下角貼定名簽。定名簽要標明採集號、科、拉丁學名、鑒定人和鑒定日期。貼標簽時將四個角或上下兩邊粘牢即可,以便必要時可取下更換。
三、標本的保存
製成的臘葉標本必須妥善保存,否則易被蟲蛀或發霉等,造成損失。
臘葉標本應存放在標本櫃里。標本櫃要求結構密封、防潮,大小式樣可根據需要和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分上下兩層,便於搬動。每層高100厘米,寬70厘米,深45厘米。櫃前為對開的門,中間用板隔成兩邊,每邊再用活動的木板橫隔成五格(圖15)。標本就分類放在木板上。沒有標本櫃也可用密封的木箱代替。標本櫃必須放在通風乾燥的室內。
標本入櫃前還必須做兩件事:
登記、編號將每份標本按需要分類登記在登記本上。登記、編號主要是為了便於隨時掌握存有多少標本,有哪些標本,使標本保存更有條理,使用方便。
標本櫃、標本室消毒存放標本前,標本櫃、標本室應事先掃干凈,晾乾、並用殺蟲劑消毒,通常用敵百蟲或福爾馬林噴殺或熏殺。然後將標本按登記分類順序放入櫃里保存。標本入櫃後,還必須經常抽查是否有發霉、蟲害、損傷等,如有發現應及時處理。
入櫃前要使標本干透,並在標本櫃里放樟腦丸、乾燥劑。若標本發霉,可用毛筆輕輕掃去菌絲體,再蘸點石炭酸或福爾馬林塗在標本上,也可用紅外燈烘乾,紫外燈消毒。平時取入標本時要隨手關好櫃門。入櫃後遇上雨季有時會反潮,這些情況在南方尤應引起注意。
此外,在取放標本時,因標本之間互相磨擦也會使標本某部份脫落、破碎。這就要求在操作時輕拿輕放,需要取一疊標本中的某一份標本時,必須整疊取出,放在桌上再逐份翻閱,切忌從中硬抽。為減少標本之間的磨損,可用牛皮紙或硬紙將標本逐份或分類夾好。

I. 怎麼做花的標本

1.採集自己喜歡的花朵,注意不要採集有毒的花。利用壓制的方法,可以使花朵短期內脫水乾燥,用吸水性比較好的紙包好,上面放幾本書或者一塊磚,記得每天要更換紙,壓制3天就差不多了,也可以直接放在書裡面,等過幾天再翻開,但是這樣書上容易出現壓痕。

J. 什麼叫樹葉標本

標本:保持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

而植物標本中最常見的是臘葉標本。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通常是將新鮮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紙壓制使之乾燥後裝訂在白色硬紙上(台紙)製成的標本。

臘葉標本對於植物分類工作意義重大,它使得植物學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對采自不同地區的標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標本館往往收藏百萬份以上的臘葉標本,植物學家藉助於這些標本從事描述和鑒定。16世紀後半期植物分類的迅速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臘葉標本這種新技術促成的。

臘葉標本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植物分類學的研究,臘葉標本的採集與製作在普通人眼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出於一種博物學的傳統和情結。當然,臘葉標本本身帶給人們的美感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做法:

  1. 壓製法:准備一木製標本夾,壓制時要將標本的首尾不時調換位置。為了促使標本迅速乾燥和保存固有的顏色,大約在壓制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後,每天可換烘熱的草紙一至兩次。標本壓好後,用針線裝釘在一張比較堅韌的白紙上。在右下角貼上標簽,然後裝入標本櫃內,並放些樟腦以防蟲蛀。

  2. 浸製法:將標本浸在裝有酒精或福爾馬林的標本瓶內即可。

閱讀全文

與蠟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激光電視主機位置不夠解決方法 瀏覽:397
滿10年休假計算方法 瀏覽:324
自我檢測體溫方法 瀏覽:101
截圖的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
數字電視場強儀使用方法 瀏覽:259
菊花蜜的食用方法 瀏覽:882
技術試驗的常用方法例子 瀏覽:829
儲藏室防潮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183
魅藍a5手機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598
汽油車剎車總泵漏氣修理方法圖片 瀏覽:81
油漆光油使用方法 瀏覽:205
怎麼殺黑鱔方法 瀏覽:926
給撒網上油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226
韓式泡菜鍋的食用方法 瀏覽:361
台桿的安裝及使用方法 瀏覽:638
生命之源的食用方法 瀏覽:362
躺著測血壓的正確方法 瀏覽:534
好太太晾衣架安裝方法 瀏覽:667
魅藍手機otg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7
家裡提升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