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質量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

質量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6 09:49:42

Ⅰ 質量管理的七大手法是什麼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直方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新舊七種工具都是由日本人總結出來的。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有用的質量統計管理工具當然不止七種。除了新舊七種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還有實驗設計、分布圖、推移圖等。其實,質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建立在全面質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組織性的質量管理;二是以數理統計方法為基礎的質量控制。

組織性的質量管理方法是指從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人員工作方式的角度進行質量管理的方法。初級統計又稱為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散布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運用這些工具,可以從經常變化的生產過程中,系統地收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各種數據,並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進而畫出各種圖表,計算某些數據指標,從中找出質量變化的規律,實現對質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石川馨曾說過,企業內95%的質量管理問題,可通過企業上上下下全體人員活用這QC七工具而得到解決。全面質量管理的推行,也離不開企業各級、各部門人員對這些工具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Ⅱ 質量管理方法

質量管理法英文名QualityManagementSystem,是以生產事物質量為基礎而生成的管理方法,有著質量檢驗、質量統計、質量管理三大階段。質量管理法應用場合較多,多用於生產車間和製造廠。

質量管理更是產生了相關職業的發展,車間生產線和出庫入庫都會用到QA和QC,他們與質量管理法的運用息息相關,其中有些著名管理方法也成了大學生和工作人員鑽研的目標,其中以六西格瑪最為熟知,六西格瑪在質量管理方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分為綠帶大師、黑帶大師,隨著等級的提升,所學的質量管理技術也相應的提高。

質量管理的主要特點對於產品質量內容的全面掌控性,對於任何影響到質量的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都要做到事無巨細的發現解決。針對不同的問題對應不同的管理方法,要求調動全部員工對於生產質量的負責和認真。對質量管理方法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引導。

質量管理方法的誕生是生產效率的不足與科學發展的產物。有效的降低質量成本,保持客觀的市場銷量,勢必在質量上狠抓嚴打,現在質量管理法已經成為了一門學科,有了科學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質量管理法所擁有地獨特管理體系是重要的組織決策戰略,其自身擁有的符合性、唯一性、系統性、有效性、預防性、動態性、受控性讓其成為了質量把控中的有力依據。

Ⅲ 質量管理七大手法是什麼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散布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

1、 統計分析表

統計分析表是利用統計表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種工具,其格式可多種多樣,這種方法雖然較單,但實用有效。

(3)質量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擴展閱讀

新七大手法

1、關聯圖(Relationship Diagram)

關聯圖,又稱關系圖,20世紀60年代由日本應慶大學千住鎮雄教授提出,是用來分析事物之間「原因與結果」、「目的與手段」等復雜關系的一種圖表,它能夠幫助人們從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中,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親和圖法,又叫KJ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首創,把大量收集到的關於未知事物或不明確的事實的意見或構思等語言資料,按其相互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這些資料,使問題明確起來,求得統一認識和協調工作,以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3、系統圖(System Diagram)

系統圖就是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採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並繪製成圖,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種方法。

4、過程決策程序圖(PDPC)

過程決策程序圖,又稱PDPC(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法是隨事態的進展分析能導致各種結果的要素,並確定一個最優過程使之達到理想結果的方法。

5、矩陣圖(Matrix Diagram)

矩陣圖法就是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後根據矩陣圖來分析問題,確定關鍵點的方法,它是一種通過多因素綜合思考,探索問題的好方法。

6、矩陣數據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Chart)

矩陣數據分析法是對多個變動且復雜的因果進行解析。 矩陣圖上各元素間的關系如果能用數據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確地整理和分析結果。這種可以用數據表示的矩陣圖法,叫做矩陣數據分析法。在QC新七種工具中,數據矩陣分析法是唯一種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但其結果仍要以圖形表示。

7、箭條圖(Arrow Diagram)

箭條圖法是將項目推行時所需的各步驟、作業按從屬關系用網路圖表示出來的一種方法。

Ⅳ 質量管理方法有哪些

每個管理者首先要結合自身進行自我安排。以下七點是比較核心的管理方法:
1分權管理。分權就是轉交責任,一個上級不是什麼決策都自己作,而是將確定的工作委託給他的下級,讓他們有一定的判斷和獨立處理工作的范圍,同時也承擔一部分責任。
提高下級的工作意願和工作效率。因為參與責任提高了積極性。上級可以從具體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更多投入本身的領導工作。
2漫步管理。漫步管理的意思是:(尤其是)最高領導不埋頭在辦公室里而盡可能經常地讓下屬看見他--就像「漫步」那樣在企業轉悠。
企業領導從第一手(直接從職工那裡)獲知,職工有什麼煩惱和企業流程在哪裡卡住了。而且,上司親自察看工作和傾聽每個職工的話對職工也是一種激勵。
3結果管理
上級把要得到的結果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在目標管理中給定的目標。像目標管理一樣,更多的工作意願和參與責任。但在結果控制時不一定要評價一個下屬,而可以是一個部門或他所從屬的一個崗位。
4目標管理上級給出一個他的下屬要達到的(上級)目標。例如目標為:銷售額提高15%。各個部門的下屬要共同確定達到這目標應該完成的(下級)目標--提高產品銷售。上級則有規律地檢查銷售額變化的情況。
像分權管理和例外管理一樣:提高工作意願和參與責任。此外,下屬們共同追求要達到的目標,促進了團體精神。
5例外管理領導只對例外的情況才親自進行決策。例如一個下屬有權決定6%以下的價格折扣。當一個顧客要求10%的折扣時,就屬於例外情況了:這必須由上司決定。
同樣是提高職工的工作意願。職工有獨立處理工作的可能--減輕了上司的負擔。這個方法的實際困難在於:什麼是「正常」業務,什麼是例外?因此經常要檢驗決策范圍。
6參與管理。下級參與有些問題,尤其是與他本人有關的問題的決策。例如調到另一部門或外面的分支機構任職。當對重要問題有共同發言權時,職工不會感到被「傲慢」地對待了。比如他們可以認識到調職的意義和信任其理由。
這樣做可以提高對企業目標的「認同」。
7系統管理。對確定的企業流程進行管理。把企業作為一個大系統,這個系統就像一個電流調節系統似地運行。對那些不斷重復的活動有許多規定和指令(例如機器的開和關、更換和維修)。因此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工業企業。將所有工作過程組織成通暢的流程。許多的規定是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運行」。
領導者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使企業內太「官僚主義」。

Ⅳ 質量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 數據統計法。
運用調查表、直方圖、散布圖、排列圖、因果圖和控制圖等工具對已有項目的交付成果以及工作質量等進行整理加工並統計以期作為以後工作的參考的方法。
(2) 語言描述法。
主要是使用關聯圖、系統圖、KJ、矩陣圖、矩陣數據分析、過程決策程序和箭條圖等方法。
(3) 過程能力法。利用過程能力指數對各過程加以評估的方法。
(4) 動態控製法。利用控制圖,動態地掌握質量的狀態,實現對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5) 合格控製法。合格控制是為了保證各項工作符合質量標准,及時判斷其合格與否,防止將不合格的成果交付到下一階段或者客戶手中。

Ⅵ 品質的七大手法是什麼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1、品質管理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直方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

2、新舊七種工具都是由日本人總結出來的。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

3、有用的質量統計管理工具當然不止七種。除了新舊七種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還有實驗設計、分布圖、推移圖等。

4、其實,質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建立在全面質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組織性的質量管理;二是以數理統計方法為基礎的質量控制。

Ⅶ 質量管理方法都有哪些

(1)統計調查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2)分層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圖法。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圖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6)控制圖。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7)相關圖。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Ⅷ 質量管理5大工具7大手法是什麼

5大工具

1、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是一種製造控制方法,是將製造中的控制項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准化,發掘過程中的異常,並立即採取改善措施,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

2、測量系統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

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復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FMEA實際是一組系列化的活動,其過程包括:找出產品/過程中潛在的故障模式;根據相應的評價體系對找出的潛在故障模式進行風險量化評估;列出故障起因/機理,尋找預防或改進措施。

4、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ning);

產品質量策劃是一種結構化的方法,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某產品使顧客滿意所需的步驟。

5、生產件批准程序(PPAP,Pro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一種實用技術,其目的是在第一批產品發運前,通過產品核准承認的手續,驗證由生產工裝和過程製造出來的產品符合技術要求。

七大手法

1、樹圖

樹圖就是以「目的—方法」或「結果—原因」層層展開分析,以尋找最恰當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因其形狀如大樹分枝,因此取名樹圖,目前在企業界被廣泛應用。

2、關連圖

關連圖就是把現象與問題有關系的各種因素串聯起來的圖形。通過連圖可以找出與此問題有關系的一切要圖,從而進一步抓住重點問題並尋求解決對策。

3、親和圖

親和圖也叫KJ法,是指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種數據、資料,按照其之間的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使問題明朗化,從而有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4、矩陣圖

矩陣圖是指從問題事項中找出成對的因素群,分別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間行與列的相關性或相關程度大小的一種方法。

5、矢線圖

矢線圖即網路分析技術,是以工序之間相互聯系的網路圖和較為簡單的計算方法來反映整個工程或任務的全貌,指出對全局有影響的關鍵工序和關鍵路線,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統籌安排。

6、PDPC法

PDPC法是英文原名ProcessDecision Program Chart的縮寫,中文稱之為過程決策程序圖法。所謂PDPC法是指為實現某一目的進行多方案設計,以應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變化的一種計劃方法。

7、矩陣數據分析

矩陣數據分析法是指通過運用主要成分分析等計算方法,准確地整理和分析在矩陣圖上用數據定量化表示的各元素間關系的一種方法。是一種定量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中,矩陣數據分析法是唯一一種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

八大原則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依存於其顧客。因此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2、領導作用:領導者確立本組織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他們應該創造並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3、全員參與:各級人員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組織獲益。

4、過程方法:將相關的活動和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管理的系統方法:識別、理解和管理作為體系的相互關聯的過程,有助於組織實現其目標的效率和有效性。

6、持續改進:組織總體業績的持續改進應是組織的一個永恆的目標。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基礎上。

8、互利的供方關系:組織與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Ⅸ 質量管理方法都有哪些

□ 質量管理方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保產品質量標准化,提高質量水準。
第二條 范圍:� 產品及研究開發、設計。
第三條 設計質量 管理作業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工程部、業務部、質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工程部設計程科,依據收集的CNS、JIS、UL等國內外有關規格的資料,以及業務部、質量管理部回饋的市場調查,客戶要求,客戶抱怨分析等資料,設計新產品及改良現有產品。�
(二)設計完成,要經試作、檢驗、了解生產時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是否能達到設計的質量要求。
(三)試作不合格即檢查修正,再試作。�
(四)試作合格即會同有關單位制定用料標准、材料規格、零件規格、產品規格、作業標准、標准工時以及QC工程表。�
(五)設計的新產品如屬客戶訂購者,則試作合格的樣品,需經業務部送交客 戶認可後,開始受訂,由企劃室作生產企劃。�
(六)工程資料回饋有關單位,並確實執行規格、標准、藍圖等設計變更作業。�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

1.□ 進料檢驗規定
第一條 目的� 確保進料質量合乎標准,確使不合格品無法納入。�
第二條 范圍� 原料,外協加工品的檢驗。�
第三條 進料檢驗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質量管理部進料科、加工品科、及其他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檢驗員收到驗收單後,確依檢驗標准進行檢驗,並將進料廠商、品名、規格、數量、驗收單號碼等,填入檢驗記錄表內。�
(二)判定合格,即將進料加以標示"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並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倉手續。�
(三)判定不合格,即將進料加以標示"不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並即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物料部、采購科或外協加工科),請購單位,由其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
1.�不需特采,即將進料加以標示"退貨",並於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註明退貨,由倉儲人員及采購單位辦理退貨手續。�
2.�需要特采,則依核示進行特采,將進料加以標示"特采",並於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註明特采處理情況,以及通知有關單位辦理入庫或部分退回,或扣款等有關手續。�
(四)進料應於收到驗收單後三日內驗畢,但緊急需用的進料優先辦理。�
(五)檢驗時,如無法判定合格與否,則即請工程部(設計工程科),請購單位派員會同驗收,來判定合格與否,會同驗收者,亦必需在檢驗記錄表內簽章。�
(六)檢驗員執行檢驗時,抽樣應隨機化,並不得以個人或私人感情認為合用為由,予以判定合格與否。�
(七)回饋進料檢驗情況,並將進料供應商交貨質量情況及檢驗處理情況登記於廠商交貨質量履歷卡內及每月匯總於廠商交貨質量月報表內。�
(八)依檢驗情況對檢驗規格(材料、零件)提出改善意見或建議。�
(九)檢驗儀器、量規的管理與校正。�
(十)進料屬OEM客戶自行待料者,判定不合格時,請業務部聯絡客戶處理。�
第六條 本規定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

2. 製程質量管理作業辦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保製程質量穩定,並求質量改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條 范圍� 原料投入經加工至裝配成品上。�
第三條 製程質量管理作業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生產部檢查站人員、質量管理部製程科及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操作人員確依操作標准操作,且於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後,必需經過有關人員實施首件檢查,等檢查合格後,才能繼續加工,各組組長並應實施隨機檢查。�
(二)檢查站人員確依檢查標准檢查,不合格品檢修後需再經檢查合格後才能繼續加工。
(三)質量管理部製程科派員巡迴抽驗,並做好製程管理與分析,以及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
(四)發現質量異常應立即處理,追查原因,並矯正及作成記錄防止再發。�
(五)檢查儀器量規的管理與校正。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

3. 成品質量管理作業辦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保產品質量,使出廠的產品送至客戶處能保持正常良好。�
第二條 范圍� 加工完成的成品至出貨。�
第三條 成品質量管理作業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質量管理部、成品科、生產部、物料部及有關單位。�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加工完成的成品要經過成品檢驗合格後,才能入庫或出貨。�
(二)確依成品檢驗標准實施檢驗,判定不合格批則退回生產單位檢修,檢修後仍需再經成品檢驗。�
(三)庫存成品必需抽驗,以確保產品質量,避免質量變異的產品送交客戶,發現質量變異即調查原因(必要時會同有關單位),作好防止再發措施,並通知生產單位檢修。�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

□ 客戶抱怨處理辦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使客戶迅速獲得滿意的服務,對客戶抱怨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以維持公司信譽,並謀求公司改善。�
第二條 范圍� 已完成交貨手續的本公司產品,遭受客戶因質量不符或不適用的抱怨。�
第三條 客戶抱怨的分類
(一)申訴:這種抱怨是客戶對產品不滿,或要求返工、更換、或退貨,於處理後不需給予客戶賠償。�
(二)索賠:客戶除要求對不良品加以處理外,並依契約規定要求本公司賠償其損失,對於此種抱怨宜慎重且盡速地查明原因。�
(三)非屬質量抱怨的市場抱怨:客戶刻意找種種理由,抱怨產品質量不良,要求賠償或減價,此種抱怨則非屬本公司責任。�
第四條 客戶抱怨處理流程�
第五條 實施單位� 業務部、質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關單位。�
第六條 實施要點�
(一)客戶抱怨由業務部受理,先核對是否確有該批訂貨與出貨,並經實地調查了解(必要時會同有關單位)確認責任屬本公司後,即填妥抱怨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部調查分析。
(二)質量管理部成品科調查成品檢驗記錄表及有關此批產品的檢驗資料,查出真正的原因,如無法查出,則會同有關單位查明。�
(三)查明原因後,會同有關單位,針對原因,提出改善對策,防止再發。�
(四)會同有關單位,對客戶抱怨提出處理建議,經廠長核准後,由業務部答覆客戶。�
(五)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並歸檔。�
第七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4. 新產品質量保證辦法
第一條 目的� 對市場質量調查的資料作分析、研究,以改善產品質量及開發新產品,以迎合客戶的質量要求。�
第二條 范圍� 需求市場所要求的產品質量。�
第三條 市場質量調查的內容� 客戶對本公司產品所接受的程度與其所要求的產品質量,以及其他競爭產品的比較。�
第四條 市場質量調查流程�
第五條 實施單位� 業務部及有關單位�
第六條 實施要點�
(一)業務部以郵寄或拜訪的方式,請客戶填寫產品質量調查表。�
(二)調查表內的調查項目,即產品的質量特性,例如性能、規格、外觀,以及產品價格等。
(三)整理調查資料通知有關單位。�
(四)有關單位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了解客戶的質量要求,並了解本公司對該產品的質量要求是否某些項目要求太嚴、太松,以改善產品質量,及開發新產品。�
第七條 本辦法經產品委員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Ⅹ 企業質量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日本企業的質量管理模式:

日本企業則從自身實際和日本文化出發,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先看看日本企業的質量管理思想。首先,日本企業樹立了「無次品」的質量管理觀念。一般國家認為把廢品率降到1%以下意義不大,可是在日本公司的質量圖表上,廢品率不是以百分之幾表示,而是以百萬分之幾表示,長遠目標——是零。日本企業還宣傳「每個廢品都是寶」的觀念,對廢品進行仔細研究,找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二、卓越質量管理模式:

所謂卓越績效,是指組織通過綜合的績效管理方法,為顧客和其它相關方不斷創造價值,提高組織整體的績效和能力,促進組織得到持續發展和成功。而卓越績效准則模式既吸收了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又考慮到ISO9001以過程為基礎的模式,同時克服了ISO9001的缺陷,更加完善和科學。

三、消費者的滿意程度的質量管理模式:

服務過程是服務人員和消費者相互交往的過程。服務質量不僅和服務結果有關,而且和服務過程有關。消費者滿意程度模式強調消費者對服務質量的主觀看法,認為消費者是否會選用並反復購買某種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是否會和服務人員合作,是否會向他人介紹這種服務,是由消費者對服務過程的主觀評估決定的。美國營銷學家RICHARDL、OLIVER提出的「期望與實跡比較」模式是最廣泛應用的一種模式。

四、美國全面質量管理模式:

閱讀全文

與質量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7歲晚上失眠有什麼方法 瀏覽:30
手滑式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550
人民日報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 瀏覽:566
矩形梁工程量計算方法說法正確的 瀏覽:475
增生性喉炎治療方法 瀏覽:445
電腦無人機的操控方法 瀏覽:430
快速電熱水器清洗方法 瀏覽:267
紫蘇雲吞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4
懷孕怎麼減肥最好方法 瀏覽:356
人類都用什麼方法治病 瀏覽:229
紅米5的簡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2
汽車脫脂劑的使用方法 瀏覽:915
雞下軟皮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76
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看病 瀏覽:15
腸子漏氣出血治療方法 瀏覽:810
曬白金的鑒別方法 瀏覽:439
痛風快速消腫方法 瀏覽:245
摩托羅拉翻新機鑒別方法 瀏覽:840
單晶硅的檢測方法是怎樣檢測的 瀏覽:58
吸奶器吸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