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觀鳥捕蟬圖的介紹
觀鳥捕蟬圖《觀鳥捕蟬圖》是一幅感人至深的以「宮怨」為題材的著名作品。畫面上三個宮女,第一人頭梳高髻,面部豐腴,身穿黃衣黃裙,雙手挽灰色披巾交叉於胸前,雙目微窺似在靜立遐思。中間一宮女,頭梳雙螺髻,身著男裝,足蹬便履,步履輕盈,舉起右手在全神貫注地捕打樹幹上的一隻小蟬。第三個宮女將紅色披巾一端托於左手,右手舉起撫摸金釵,仰首望著天空飛翔的鳥兒,畫面中人、鳥、樹三者動靜交錯,其藝術構思令人叫絕,在中國古代美術史有著顯赫的地位。畫家用無聲的語言訴說出深宮中宮女們寂寞無聊和渴望自由的心情,是一幅別具匠心的珍品。
❷ 草蟲的村落的課文批註啊。急死了。要今天就做完、
草蟲的村落的課文批註: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一個「又」和一個「躺」點出了作者與田野不尋常的關系;「靜謐」不僅是環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寧靜。作者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和喧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2、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靈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靈性。從這段話以及末尾的感嘆號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小生靈的贊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遊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
這句話說明作者對奇異游歷的痴迷,以及心靈沉浸在奇異游歷中的歡快和得意。
主要內容:
課文首先介紹了作者在一片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隨一隻爬行的小蟲展開了奇異的游歷。然後具體地描寫了這場經歷:草莖變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蟲成了游俠,隨著草蟲與同伴的一路招呼,「我」來到了草蟲的村落。
在草蟲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蟲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國少女般的花色斑斕的小圓蟲;看到了像龐然大物似的來訪者——蜥蜴;看到了甲蟲音樂家的演奏會;看到了「村民們」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後表達了對草蟲村落的深深依戀。
❸ 七十多歲的齊白石,為何還會畫出栩栩如生的昆蟲
眾所周知,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齊白石是「詩書畫印」俱佳的巨匠。他擅畫花鳥、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種題材,其大寫意造詣很高,但他也擅長精細一路,特別是其工筆草蟲花卉畫代表了他繪畫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來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草蟲畫,是專指對昆蟲加以描繪的畫作,在中國畫史上並沒有專門的分科,只是依附在「花鳥蔬果」類里。在北宋《宣和畫譜》中,把它附在卷二十的蔬果中。
但在唐宋的畫史里,已開始出現某某畫家「擅草蟲」的記載。
宋代小品畫中不乏草蟲之作,有些工筆草蟲精細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如林椿《葡萄草蟲團扇》,
在2015年12月秋拍上,齊白石《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十八開》再次拍出1.15億元的天價。
正是由於市場的走俏,其草蟲花卉贗品也大量涌現拍場,不少以高價拍出。如某高價冊頁,款書生硬,草蟲呆板,構圖也不是齊白石慣有的構圖,卻以不菲高價拍出。目前拍場上齊白石草蟲花卉畫既有上世紀20年代以前早期的作品,也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可謂花樣繁多,買家應保持高度警惕,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