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粽子怎麼包的步驟
粽子怎麼包的步驟
食材
糯米 多少自定
花生 適量
食用鹽 少許
紅豆 適量
食用小蘇打 少許
怎樣包粽子,包粽子的詳細方法和步驟
1
在包粽子前,先將糯米、花生、紅豆洗淘干凈;並將花生、紅豆用清水凈泡上,浸泡後才易於煮熟。
注意事項
粽子在綁的時候,盡量綁緊實些,這樣煮的時候不易鬆散,吃的時候口感也會較好。
B. 包粽子的方法
技巧
粽葉的選用
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
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粽餡的調味
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紮
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
添生水
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解開棉繩,撥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步驟
1.選兩三片粽葉,把這些粽葉錯開折疊,即上面的粽葉壓住下面粽葉一半即可。
2.把粽葉折疊成漏斗形狀。
3.在這個漏斗中先放一小半江米,再放幾粒紅棗,然後再放點江米把紅棗蓋住。江米和漏鬥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癟,太多了包不住。
4.折疊粽葉使粽葉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粽子4―5圈,繫上活扣,吃粽子的時候方便解開。[6]
品種分類
豬肉粽
配料
圓糯酌量、五花豬肉300公克、鹽1/3匙、粽葉及水草繩適量、醬油1/3碗、米酒、味精各少量
做法
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鍾後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餘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紮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後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
C. 包粽子的步驟
包粽子需要准備的食材:糯米、大棗、花生、燕麥、草繩、竹葉
具體做法:
第一步:買的粽葉和草繩是曬乾的,所以需要先處理一下,如果用冷水浸泡最少也得兩天時間才能變軟,這時只需把粽葉和草繩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快速變軟了,並且高溫煮過的粽葉更加干凈。煮好的葉子過一下涼水,然後用清水多沖洗幾遍,可以去除葉子的澀味。洗干凈後每兩張葉子疊到一起整齊擺放好,表面找個大的案板壓上去,壓一個小時左右,這樣粽葉柔軟平整,好包的同時粽子形狀也好看。
第二步:糯米和燕麥淘洗干凈,加適量水浸泡一個小時,這樣糯米更容易煮熟,就不會出現夾生問題了,一定要提前浸泡哦,不然很容易夾生的。
第三步:食材全部准備完畢,最關鍵的來了,開始包粽子,仔細看喲。取兩張粽葉捲成圖片漏斗狀,不要以為三角形粽子很簡單,看起來人人都會做,實際操作就知道絕對要掌握技巧,不然漏米是常態。
第四步:加完米以後,放兩個棗或者幾粒花生米,一般一個粽子基本上就是一兩米。重點來了,裝好的米一定要留出一扁指的空隙,這樣做是為了留出米預熱後膨脹的空間,如果不留出一定空隙,會撐破粽葉,粽子就不完整了,直接導致失敗。也不要過多擔心放太少糯米,那樣粽子不飽滿也不好吃,就按照我說的比例添加就好,保證飽滿又不會外漏。
第五步: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一定要包緊了,最後用草繩纏緊,一個粽子就出爐了,多包幾次就會發現包粽子和包餃子一樣簡單。
D. 端午節用這個方法包粽子,絕對不漏米!
馬上端午了,小編給您准備了幾種包粽子的方法,圓的、扁的、四角的、錐形的。。只要你想學,都可以有↓↓↓
長棕↓↓↓
特色:
這種粽子多見廣西等地,一般用粽葉包裹,粽葉非常寬大,像芭蕉葉一般,這樣可以在其中放入豐富的餡心,之後用繩子捆綁,形狀雖然一般,但味道絕美。
包法:
1、將粽葉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個邊,用手壓實。
2、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用手壓實後,葉子呈長信封狀。
3、將糯米放入折好的粽葉當中。
4、將另外一邊向下折,完全將糯米包裹住。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E. 粽子的製作方法步驟
自製粽子
食材准備:500g糯米、200g蜜棗、適量粽葉
烹飪步驟:
1、新鮮的粽葉買回來之後洗干凈,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煮15分鍾,這一步可以增加粽葉的韌性,也可以更好的將粽葉上的臟東西煮干凈,煮好的粽葉撈出來再次清洗干凈,然後晾乾水分。
2、糯米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泡到能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泡好的糯米撈出來和洗干凈的蜜棗混合均勻。
3、粽葉剪掉頭部多餘的部分,折成漏斗狀,裝入適量的糯米,壓緊實一些,然後用剩餘部分的粽葉把糯米蓋起來。
4、然後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往下折,多餘的葉子折到一邊,圓錐上面是個三角形,就這樣順著將剩下的葉子往下折好,然後捆上棉繩即可,剩下的也全部包好。
5、鍋中燒開足量的水沒過粽子,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總結:
1、粽葉要先用鹽水煮一下,這樣不但能殺菌,還能使粽葉更有韌性,煮的時候不容易開裂。
2、粽子的捆紮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根據餡料區分方法。如果是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F. 包粽子都用什麼葉子包
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一般來說,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葉子就是箬竹葉,也叫棕葉,是植物箬竹的葉子,北方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多一些。
包粽子的做法:
1、將黑糯米洗凈。
G. 竹葉粽子怎麼包
首先需要准備好包粽子的原材料,並且將粽葉在開水裡浸泡,清洗干凈,准備糯米、紅豆、蜜棗等餡料。
1、區兩片粽子葉,交叉重疊一半,下面的粽子葉向上折起,把右邊往左邊折疊90度。
2、然後再往左邊疊起,讓它四周連起來,稍微用力按一按粽子葉周邊,讓他在手中形成錐形。
3、然後把糯米等材料放入這個錐形之中, 不要太滿,再把正面的粽子葉往裡微微折疊。
4、反面網正面折疊,壓住正面粽子葉,然後左邊粽子葉往右邊折疊 ,右邊粽子葉往左邊折疊 。
5、再把殘留在正前方的粽子葉往下按,最後用小細繩捆綁起來即可。
粽子,古稱角粟,又稱粽_,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H. 家庭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家庭包粽子分為8步。"/>
"/>
"/>
"/>
"/>
"/>
"/>
"/>
I. 買的干粽葉要怎樣處理才能包粽子
買的干粽葉要煮十分鍾後用水泡過才能包粽子,下面是具體做法:
准備材料:干粽葉數片
1、將買來的干粽葉拆開包裝袋,拿出需要的量。
(9)竹葉包粽子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粽子的形態樣式:
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是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形狀有金字塔型、條形與三角錐形等。品種主要有鹹肉粽、梘水粽、豆沙粽等,其中鹹肉粽最受歡迎。鹹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綠豆,有的還會加入鹹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栗子、花生等調配為餡,口味咸鮮香,風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