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釣鰱鱅商品餌怎麼搭配
幾款常見的釣鰱鱅餌料。
一、玉米面+酵母魚餌玉米面自帶清淡香香甜味,在水下能快速散開,霧化性好,用它來配製釣鰱鱅魚餌再合適不過。釣友可以用白麵粉和玉米面按照2:8的比例混合,然後用開水燙過之後上鍋蒸熟。
等混合物出鍋後,趁熱搗碎,然後放一些用溫水化開的鮮酵母均勻攪拌,接著放到干凈的塑料袋中擱置陽光下暴曬一周即可使用。
這款自製魚餌味型偏酸,狀態適中,適合在水庫湖泊或江河野釣時使用。使用前大家只需要在魚餌中加些蒸熟的玉米面或麵粉,調整其味型和軟硬度即可。另外建議大家在使用這款釣鰱鱅餌料時,用多少取多少,剩餘的部分可繼續密封保存。
二、玉米面+豆餅魚餌豆餅是大豆榨油後剩餘殘渣做成的油餅,帶有很濃的豆香,富含蛋白,在水下能很快散化,它和玉米面混合後也能配製釣鰱鱅餌料。釣友在配製魚餌前,需先將豆餅打碎,之後把玉米面和碎豆餅按照7:3比例混合,然後加入適量清水,放到蒸鍋上蒸熟。
等混合物出鍋冷卻後加些甜酒壓實,接著放到干凈的廣口瓶內,繼續在餌料表層加些白酒,最後用塑料布將容器瓶口封上,置於室外自然發酵。待餌料在室外放置10天左右,我們要去檢查餌料是否起了黴菌,如果有黴菌一定要先將其摘除。
一旦容器口被打開之後,切記無論釣鰱鱅餌料發酵到什麼程度,大家一定要再給餌料表層撒些白酒再繼續封口,這樣做可以讓餌料變得更加酸甜。
三、玉米面+白面+麥麩魚餌麥麩比較輕,入水後能留下很好的霧化狀態,還自帶天然谷香,和玉米面混合後也能配製釣鰱鱅餌料。
不過只有玉米面和麥麩,餌料不易成團,這時候就可以加些白面來調整魚餌狀態,白面遇水會變粘,本身也帶有濃郁谷香,不會影響魚餌的整體味型。
在開始配製魚餌前要先將麥麩炒香,然後將玉米面和白面按照5:3比例混合後上鍋蒸熟,接著將占總餌比重兩成的麥麩倒入蒸熟的混合物中,再放些溫水化開的新鮮酵母均勻攪拌。
攪拌完成後,把魚餌放到干凈的容器中待其慢慢發酵。夏季做餌一般需要發酵一周左右,秋季則要半個月左右。大家在使用這款自製魚餌前往水庫釣魚時,同樣需要加入適量玉米面或麥麩調整餌料狀態。
(1)鰱鱅伴侶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配方依據配方的主要依據是養殖對象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主要營養物質的需求。
①蛋白質。
一般魚類對蛋白質的需要量較高,約占餌料的35~55%左右。
這是由於魚類利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源的能力較差,需利用部分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
如餌料中蛋白質含量偏低,會引起魚類生長緩慢甚至減重。
養魚生產中使用營養完全的優質餌料時,通常每用500克餌料蛋白大約可得1千克魚產品。
精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和纈氨酸是魚類的必需氨基酸,如缺乏或不平衡將影響魚類生長,甚至致病。
蛋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在許多餌料特別是植物性餌料中含量不足,往往成為魚類生長的限制性因素。
蛋氨酸可部分地由胱氨酸代替;酪氨酸對苯丙氨酸也有同樣的節約效果。
②脂肪。
魚類對脂肪有很高的利用能力,因此使用適量脂肪對蛋白質有明顯的節約作用。
良好餌料的脂肪含量為4~18%。
某些不飽和脂肪酸是魚類的必需脂肪酸,餌料中缺乏時會產生營養缺乏症。
海水魚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較淡水魚為大。
陸生植物油能滿足淡水魚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這是飼養淡水魚的一個有利條件。
脂肪容易氧化,其氧化產物(酮、醛、酸等)對魚類有毒,長期大量食用會使魚類肝臟發黃、肌肉萎縮甚至死亡。
抗氧化劑和a-生育酚是常用的抗氧化物質。
③碳水化合物。
由於魚類利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源的能力較差,含量過高會導致脂肪肝和其他肝臟病變,因此在餌料中的含量應有一定的限制。
含碳水化合物餌料的形式及其加工的方法和程度也制約著魚類對它的利用率。
許多魚類很難消化纖維素,但配合餌料中有適量的纖維素,有助於消化道的蠕動,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④維生素。
魚類如長期缺乏維生素會影響生長發育,產生多種缺乏症,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絕大多數的水溶性維生素是魚類生長所必需的。
脂溶性維生素E和A對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
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許多維生素遇熱、氧氣和光易遭損失,因此配方要有一個安全系數。
⑤礦物質。
魚類生長發育需要鈣、磷、鉀、鎂、鈉、氯、錳、鋅、銅、碘、鈷、硒、鉬等元素,其中鈣、磷、鎂較為重要。
一般魚類能通過滲透、擴散等作用在水中吸收充足的鈣。
但吸收磷就困難得多:水中的磷含量常是微量的;魚粉和動物骨粉中的磷,有相當一部分是不溶於水的磷酸鹽,魚類對它的消化吸收率較低;植物性餌料中存在著不能利用的植酸磷。
因此餌料中添加磷特別重要。
磷的適宜添加量大約為餌料的0.5%,以添加水溶性磷酸鹽為佳。
Ⅱ 老鬼的鰱鱅餌料怎麼用
白鰱喜歡酸香,大頭喜歡酸臭,總體來說,這是一種口味比較重的魚,喜食酸。
關於鰱鱅的餌料配方,很多資深釣友都有自己的一套搭配方法,有用剩菜剩飯發酵的,有用乳酸飲料的,還有用專業餌料的。下面,就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給新手們科普下。
第一種
配料:
干豆腐渣10斤
油糠或者麥麩6斤
草莓味優酸乳 4瓶
啤酒3瓶
蜂蜜半斤
先把優酸乳和蜂蜜攪拌均勻,把豆腐渣,油糠,玉米面攪拌均勻,把優酸乳蜂蜜混合液加入攪拌,再慢慢加啤酒攪拌,最後餌料稍微濕潤,餌料狀態跟散炮差不多就可以放入塑料桶密封發酵了。天氣熱1個星期,冬天1個月,時間越長越淳。
第二種
配料:
韭菜
玉米面
將新鮮韭菜於切成碎末,越碎越好,讓韭菜汁液流出摻在玉米面中,加少量的水做成窩頭,蒸出窩頭發酵備用。這一種韭菜里特殊的臭味,對大頭魚吸引力比較大。
第三種
配料:
臭豆腐500g
臭雞蛋1個
大蒜
大蒜搗成泥,加入500克臭豆腐,再加一個臭雞蛋,充分攪拌均勻,然後裝進塑料袋密封曝曬。出釣前加入適量麵粉和麥麩,製作成糟食餌。這款餌料雖然味道比較銷魂,但釣大頭魚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四種
配料:
廣譜餌
花白鰱
急速鰱鱅
這三款餌料的比例是2:2:1,然後水比是1:0.5。如果家裡沒有現成可以利用的材料,可以購買專門的餌料,這樣比較方便。廣譜餌含有鰱鱅喜食的酸、香、甜、鮮,對鰱鱅和鯽、鯉、草、鯿都有顯著的效果。而急速鰱鱅能迅速將魚引誘到窩內,並在有一定霧化性的同時還不丟失附鉤性。花白鰱較輕,有比較強的散落性和適口性,能提高中魚率。
Ⅲ 釣鰱鱅餌料怎麼搭配好
鰱鱅餌料配方(一)
高手教你自製鰱鱅絕殺餌料配方,釣的魚比豬還大
原材料:麥麩30%+玉米面20%+楊樹鋸末10%+麵粉15%+碎韭菜10+臭豆腐10%+白砂糖5%
製法方法:先將麥麩、玉米面、碎韭菜三種料用開水燙一下,等到不燙手時,再把其它幾種料摻進去,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其軟硬和粘度可根據不同釣法的需要進行調整。使用時需要加入1%的白粉。
鰱鱅餌料配方(二)
高手教你自製鰱鱅絕殺餌料配方,釣的魚比豬還大
原材料:五斤油糠、五斤糠餅粉、啤酒1瓶、豆渣1斤、半斤豬血、陳醋一瓶、紅糖一斤、三兩大蒜子。
製作方法:三兩大蒜子搗碎後用陳醋浸泡3周,再把豬血密封暴曬三天至臭味濃烈即可。然後把油糠、糠餅粉在使用前一天倒入啤酒密封發酵。最後開水融化紅糖,把發酵後的油糠糠餅粉與餌料香精混合後用紅糖水加陳醋和餌,再將發臭的豬血用注射器注入餌團內效果顯著。
推薦商品餌:天下無魚1份+靈丹妙葯(腥味版)1份+雪花粉(小包)1份
高手教你自製鰱鱅絕殺餌料配方,釣的魚比豬還大
不管商品餌還是自製餌一定要具備酸臭味和餌的霧化性。
Ⅳ 手竿釣鰱鱅,怎麼和餌料
你可以嘗試一下以下幾種餌料,鏈鱅伴侶,至尊鏈鱅,廣潽餌,調餌料時,加點草莓粉裡面,餌水比是一比一,用這種餌料釣效果顯著。這種餌料霧化很快,所以要加拉絲粉,一塊錢一袋的拉絲粉可以加半袋到調好的餌料里!這樣就不用擔心餌料霧化快的問題了!
Ⅳ 手竿怎麼用鰱鱅濕餌料
自製鏈鱅餌,准備一些新鮮玉米面,玉米面用細篩子,把玉米面篩過,粗細分開放置,粗的玉米面直接用涼水做成餅,做打窩料;細的一半用開水一半用涼水做成餅,這道工序非常的重要,千萬不要圖省事,直接用涼水和玉米面,然後粗細上鍋蒸15分鍾,晾涼之後,放入三、四層黑色塑料袋中發酵,三四天即可使用。垂釣時把餌料細軟硬度搓成耳垂狀態就行,千萬不要使勁揉搓,要不影響霧化。
2、大蒜50克。韭菜嫩葉50克切細用手搖蒜泥機搖勻(汁液,渣都要)裝塑料瓶與100克老陳醋、50克紅糖和勻蓋緊備用。
3、米酒50克。出釣前將以上餌料混勻,揉和均勻,如果稀,可以加入面,麩各半的乾料拌揉至能成較硬的餌團,在裝鉤時滴幾滴成品「阿魏」液在餌團上,即可拋竿拖釣。以上餌料足夠一至二天4支海竿8副組鉤之用量,每餌在水中能保持20-30分鍾散化,誘釣均佳。
Ⅵ 釣鰱鱅用什麼餌料怎麼配製啊
給您分享個快樂垂釣網網友和吧友的配方:
線組:主3.0 子1.5 新關東一號鉤
餌料:浮釣鰱鱅丶鰱鱅至尊丶鰱鱅伴侶
再給你分享一個個人配方:
大頭鬼煙+蒜味誘食劑
這都是實戰檢驗過的。狀態可以看看下圖
Ⅶ 在混養塘釣鰱鱅用什麼餌料上魚速度快有什麼辦法避免白條鬧鉤呢
就直接鰱鱅餌料就行了,不要怕白條,白鰱來了,,白條自然不鬧了!可以用瘋釣鰱鱅一包+鰱鱅伴侶3分之一再+白粉,必要時可以加半包南北鯽一般能狂拉!!!
Ⅷ 手桿釣鰱鱅最佳綁鉤方法
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
Ⅸ 浮釣鰱鱅窩料使用方法
製作鰱鱅餌料我一般都是憑感覺,餌料以干散為主,但也要有一定的持鉤性
Ⅹ 浮釣鰱鱅餌料怎麼使用
我釣鰱魚時的調漂是漂尾完全露出水面,掛餌後,能 將漂拉的只剩2-4目(因為鰱魚口大,餌料也搓的大,我不能做到每次搓的餌都一樣重),我調的漂,2目是到底,4目是離底2目懸浮,這種差異在釣鰱魚時無 所謂(有些地方,特別是大型水庫里的花白鰱喜歡吃浮釣,這些就因地而異了,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我這指的是野釣環境下釣鰱鱅魚)。
第二就是調餌很重要:當然是釣鰱魚的餌料,就是那種酸臭的料,但是要調到一定的霧化程度,霧化太多,容易引小魚,霧化太少又不能誘鯰魚來吃餌;
這個霧化程度會真實的反映到漂上,因為當餌散成霧狀時,重力會逐漸減少、漂會逐漸上浮直至空鉤時的漂尾全露狀態,一般開始的時候可以2分鍾之內讓其霧化完(誘魚),等到魚來了之後,可以調至3-5分鍾左右完全霧化。不在乎餌的可以直接用餌打窩。
第三就是提竿時機:抓下頓口,由於餌的霧化,漂一直在緩慢的上浮中,中間出現小小的下頓(因為鰱魚直接將餌吸入了嘴中),不要輕易提桿,因為鰱魚的 吃法是很猛的,不會像鯽魚一點點慢慢來,他是靠吸水來獲取食物,然後再由腮排出泥土等小渣滓,等到有生猛的口了再提桿,保證中魚。
第四最大的問題:要確定 釣點有鰱魚要不然鰱魚不來,雜魚來,這里所說的雜魚甚至還包括小鯽魚,由於餌大,小魚吃不下,碰到餌,漂像便只是微弱的動幾下,餌便更快的掉落了;由於用 的鉤大,小魚又很難釣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