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野生天麻的食用方法
天麻治頭痛配方摘抄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頭痛,眩暈欲倒。
——摘自《元·御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葉適量。
②用法: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
——摘自《本草綱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將上四味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並煎汁,睡前以茶飲之。
③主治:滿頭作痛。
——摘自《元·御葯醫方》
4、天麻洗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額頭痛。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
5、天麻祛風清上洗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
天麻食療菜譜
1、天麻燉雞
〔原料〕雞1隻(500)克,天麻10克,調料適量。
〔製法〕
(1)雞宰殺後去毛及內臟,洗凈。
(2)天麻洗凈、切片。
(3)天麻置雞腹內,雞入鍋加水清燉至熟爛,加調料入味後食用。
〔功效〕熄風、行氣、活血。
〔應用〕治療身體虛弱、產後血虛頭昏。
2、天麻燉豬腦一
〔原料〕天麻15克,豬腦1具。
〔製法〕
(1)天麻洗凈、切片。
(2)豬腦洗凈。
(3)豬腦、天麻片放搪瓷盆內隔水燉熟。
〔功效〕祛風開竅,通血脈,鎮靜,滋補。
〔應用〕肝虛 型高血壓、動脈 硬化、美尼爾氏綜合症、神衰、頭暈眼花及腦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
天麻燉豬腦二
天麻燉豬腦,是民間常用的滋補食品。
[功效] 祛風,開竅,通血脈,鎮靜,滋養。
[適應症] 高血壓,眩暈,神經衰弱,腦血管意外後遺半身不遂及語言障礙等。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豬腦一個(洗凈),水適量,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服食。
[注意事項] 本方四季可用。豬腦必須新鮮,用時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顯效。
天麻蒸豬腦三
配方:天麻10克 豬腦2隻 姜5克 大蒜10克 蔥5克 鹽5克 紹酒5克 雞湯200毫升
製作:1.把天麻打成細粉9豬腦去紅腺及膜洗凈,姜、蒜洗凈,切片,蔥切花。
2.把豬腦放在蒸盆內,加入天麻粉、鹽、姜、蔥、蒜和雞湯。
3.把盛有豬腦的蒸盆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3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豬腦1隻。
功效:平肝熄風,降低血壓。高血壓風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3、天麻鯉魚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鮮鯉魚1尾(1.5千克),醬油、料酒、食鹽、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蔥、姜、水豆粉適量。
〔製法〕
(1)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內,然後放入蔥、姜,加入適量清水後,上籠蒸約30分鍾。
(3)將魚蒸好後揀去蔥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
〔應用〕適用於虛火頭痛、眼黑肢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症。
4、天麻燒牛尾
〔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條,母雞、肘子、干貝、調料各適量。
〔製法〕
(1)將母雞、肘子下鍋煮湯,天麻洗凈,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後切片,將牛尾按骨節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清水、蔥、姜、白酒煮開,去其異味。
(2)鍋內放入 煮好的 母雞、肘子及湯,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貝,調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時左右,待熟後將牛尾撈出去,骨留肉 整齊地碼入盤中,再將 天麻片鑲上,把原汁內的母雞、肘子等料挑出,用澱粉勾芡,淋香油,澆入盤中即可。
〔功效〕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
〔應用〕治頭暈、頭痛、風濕痛
5、天麻燉乳鴿
葯材:天麻(10克)、桂圓肉(5克)、無花果(2個)
材料:老母鴿肉(100克)、瘦豬肉片(50克)、老薑片(少許)
製作:1、將老母鴿肉、瘦肉片煮熟; 2、將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燉制2-3小時。
天麻具有止頭痛的功效,且效果極佳。
滋補程度:中等
【菜名】 天麻魚頭
【所屬菜系】 浙江菜
【特點】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適用於虛火頭痛、眼黑肢 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症。
【原料】
天麻2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鮮鯉魚1尾(1500克) 醬油料酒 食鹽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蔥 生薑 水豆粉各適量
【製作過程】
1. 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將魚仍置盆內,然後加入蔥、生薑和 適量清水,上籠蒸約30分鍾。 3. 將魚蒸好後,揀去蔥和生薑。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料 酒、醬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半夏白術天麻湯
【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3枚。
【功用】健脾燥濕,化痰熄風。
【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證。
【古籍論】本方是治療內生風痰之劑。若痰因濕生,主要用白術燥濕化痰。暈由於風,輔以天麻平熄內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紅、甘草補脾益氣,化濕和中。並引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點評】
1、本方是為風痰眩暈而設。以眩暈,嘔惡,舌苔白膩為證治要點。對於肝腎陰虛,氣血不足導致眩暈,不宜服用。
2、若濕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澤瀉、桂枝利濕化飲;若肝陽偏亢的患者,加鉤藤、代赭石潛陽熄風。
3、耳源性眩暈、神經性眩暈屬風痰而有上述證候的患者,均可隨證加減服用本方。
總之,本方主要治療由於水飲痰濕所致的頭目眩暈證,並且收效較好,可謂良方。
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入健脾燥濕的白術,平肝熄風的天麻,而組成化痰熄風方劑
『貳』 防風通聖丸的服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之前有服用過防風通聖丸的朋友們一定都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強大的葯效。也有很多朋友關心防風通聖丸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在這里我們需要為這一部分朋友作出我們的解答。防風通聖丸的主要功效是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於外寒內熱,表裡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那麼,究竟有哪些成分使得防風通聖丸擁有如此強大的功能,我們九洲網上葯店給您作出耐心解答。
防風通聖丸主要成分為防風、荊芥、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術(炒)。如果您關注我們九洲網上葯店,您一定對防風通聖丸的功效有了很清楚地認識。而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這些中葯葯材,可以說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葯材。
『叄』 杏葉防風壯陽嗎
杏葉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解毒,止痛,行氣溫中,祛風除濕,活血消腫。
杏葉防風主治
主治脘腹寒痛,消化不良,痢疾,感冒,咳嗽,驚風,白帶,疝氣,跌打腫痛,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杏葉防風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內服,煎湯,6~15g;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
『肆』 黃茋和防風能長時間服用
黃芪,防風,均屬中醫名方玉屏風散的配方,這兩味葯飲用一般都是為了治療由氣虛證引起的體虛易感等症狀,如果您沒有氣虛乏力,頭暈,面白等症狀的話,大可不必使用。建議您請中醫為您辨別體質,再決定應該運用什麼葯材調理,而且人的身體情況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時節,外界環境等變化的,所以再好的東西也不能一直使用下去。(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尊醫囑!)
『伍』 防風葉怎麼服用
你好,防風葉在民間是很熟悉的一種中葯材,它是防風的葉子,防風葉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具有解表祛風之功效。常用於中風熱汗出。一般情況下,是煎服,在服用期間不要抽煙,喝酒,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飲食清淡,注意休息,雖然防風葉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祝好!
『陸』 川芎是什麼,川芎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川芎,這是一種在中醫界赫赫有名的葯材,對於病症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而且可以治療的病症非常多。川芎在生活中十分常用,能以止痛也能活血,下面介紹一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
行氣止痛是川芎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對女性痛經治療效果明顯,治療時可以與紅花以及桃仁等中蘢材一直使用,另外它還能治療心絞痛與冠心,治療時多搭配丹參一起使用,另外它還能治人類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
川芎的作用
川芎能祛風止痛,平時出現風寒感冒時,可以直接用中葯川芎進行治療,能讓感冒症狀很快好轉,另外它還能治療人類的風濕骨痛,治療時可以把川芎與獨活還有防風等,一起煎制服用,會讓祛風除濕的功效更加出色。
川芎的食用方法
1、川芎煮田螺:川芎煮田螺是它的常見吃法之一,平時可以取川芎,田螺,煮制再加入薑片和蔥段以及料酒等一起煮制,煮好以後取出食用田螺並喝湯,它能活血化瘀,對氣滯型血瘀型的頸椎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川芎煮粥:川芎平時也能煮粥喝,煮制時可以准備川芎,粳米,桃仁和蠶蛹,把川芎與桃仁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後取出葯液再與洗凈的粳米一起煮製成粥,然後直接服用就可以。
『柒』 麥冬,五味子,黨參,黃芪,白術,熟地,山葯,防風,羌活,茯苓,甘草怎樣服用才有用,在此叩謝。
「流過的海風」朋友:你這是一個「補氣、健胃、補陰」的中葯方子,但沒有給出葯量。作為中醫,我想告訴你「若加上葯量」,這就為一劑葯的量,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大火燒開後,小火煎20分鍾,倒出煎液;再向葯中加入冷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煎20分鍾,兩次煎液加在一起,分兩份,早晚各一份溫服。注意不要用鋁鍋或鐵鍋,最好用砂鍋煎。
建議:服葯期間忌涼和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捌』 老鸛草如何服用
光皮木瓜10克,豨薟草10克,老鸛草10克。
[適應症]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水煎服。每天一劑,一天二次。
[方八]防風5克,獨活5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
[適應症]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水煎服。每天一劑,一天二次。
防風15克,茜草15克,蒼術15克,老鸛草15克,白酒1000毫升。
[適應症]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葯浸入酒中,七天後開始服用。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
老鸛草
拼音名:Laoguancao
英文名:HERBA ERODII
HERBA GERANII
本品為{忙}牛兒苗科植物{忙}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鸛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或野老鸛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兩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干。
【性狀】 長嘴老鸛草 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膨大。表麵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及稀疏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細長葉柄;葉片捲曲皺縮,質脆易碎,完整者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1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 5瓣,呈螺旋形捲曲。氣微,味淡。
短嘴老鸛草 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 或5 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花柱長1~1.5cm,有的5 裂向上捲曲呈傘形。野老鸛草 葉片掌狀5~7深裂,裂片條形,每裂片又3~5深裂。
【檢查】 雜質 不得過 2 %(附錄Ⅸ A )。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 第一法)測定,不得過 12.0 %。
總灰分 不得過 10.0 %(附錄Ⅸ K )。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 2.0 %(附錄Ⅸ K )。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 A)測定,不得少於18.0%。
【炮製】 除去殘根及雜質,略洗,切段,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止瀉利。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用法與用量】 9~15g 。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制劑】 老鸛草軟膏。
本品為牛兒苗科植物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或老鸛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干。
【性狀】長嘴老鸛草 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膨大;表麵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及稀疏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細長葉柄;葉片捲曲皺縮,質脆易碎,完整者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1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捲曲。無臭,味淡。
短嘴老鸛草 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或5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花柱長1~1.5cm,有的5裂向上捲曲呈傘形。
【性味與歸經】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濕,通經路,止瀉痢。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玖』 防風通聖丸咋吃法
如果為減肥要慎重。按國際衛生聯合會標准,查看一個減肥產品是否真的有效,無副作用要有20年的觀察期。一般的減肥產品在市場流通的時間就是三至五年就消失了,原因就是有很大的副作用。我們不要貪圖一時得便宜,害了自己的身體。最科學的減肥,就是要讓體內補充全面的均衡的營養,讓身體更有能量消耗脂肪,在這個基礎上,控制熱量攝入,來達到減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