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毛雞食用方法

毛雞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30 19:51:09

Ⅰ 野生毛雞怎麼做好吃

烹飪技巧
1、如果沒有榛蘑,可以用干茶樹菇代替;
2、這道菜燉煮的時間要久一點才好吃,所以最好是選用土雞,不要選用仔雞;
3、浸泡榛蘑的水千萬不要倒掉,這個是提味的關鍵;
4、雞塊一定要炒香炒透,這樣燉出來的雞塊才夠香;
5、如果浸泡榛蘑的水不夠多,可以再添加些清水;
6、往鍋里倒浸泡榛蘑的水時,碗底沉澱的細小渣滓不要倒入鍋中。
烹飪要點
蘑菇一定要選東北的榛蘑,榛蘑菇是這道料理的精髓所在。
粉條盡量選擇耐煮的東北土豆寬粉,如果可以買到的紅薯粉代替也可以。(土豆粉做出來的湯汁比較稠,紅薯粉做出來沒有那麼濃稠,根據自己的口感選擇粉絲,土豆寬粉版小雞燉蘑菇)
八角與花椒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則影響湯汁的鮮美。
料理過程中不可用大火,建議中小火,慢燉這樣湯汁才夠味。
喜歡喝湯的朋友可以多加一些,不喜歡湯汁太多的朋友可以選擇中火但不要燒干,留2-3成濃汁最佳,湯汁拌飯蘸饅頭非常的棒。
料理的器皿盡量選擇砂鍋或者鑄鐵鍋,料理的出來的菜餚味道更加鮮美。
最好選用秋後孵化尚未長大的小公雞,但成年公雞和母雞也可。烹調前應將雞尖部位棄掉。

做菜時不要早放鹽,否則容易使雞肉變硬、湯欠鮮。
營養價值
1. 提高機體免疫力: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禦各種疾病的免疫力;2. 鎮痛、鎮靜:巴西某研究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代替嗎啡;
3. 止咳化痰:蘑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4. 通便排毒:蘑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平衡,還可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5. 蘑菇含有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明顯效果!
雞湯別稱:「液體青黴素」
2004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用慢火煮的雞湯含有一種能增強鼻咽部血液循環和黏膜分泌作用的物質,能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因此提出,在流感流行時節,喝雞湯能收到一定的預防流感的效果。即使患了流感和感冒,喝雞湯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減輕鼻塞、咳嗽等症狀。所以,有專家將雞湯譽為可吃的「液體青黴素」。
蘑菇含有干擾素的誘導劑,它能提高人體內干擾素的水平。而干擾素能幹擾病毒的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生長繁殖。此外,蘑菇還含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功效的活性物質多糖!
研究表明,雞肉、蘑菇、大蒜、蔥、生薑、洋蔥、白蘿卜、香菜等食物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尤其是小雞燉蘑菇這道菜,將蘑菇與雞肉搭配燉湯,同時重用同樣有抑制病毒作用的大蔥、生薑與香菜,便會使雞湯和雞肉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更加顯著!
紅毛雞燉蘑菇仔雞肉鮮嫩,芳香可口,營養價值更高,常吃蘑菇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過早衰老,有強身健體等功效。小雞燉蘑菇含鈣、磷、鐵、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份,經常食用可預防視力減退,夜盲症,皮膚乾燥;並增強對呼吸、消化道傳染病的抵抗力。這道菜自古以來就是菜中上品,營養和味道上都堪稱絕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稱「簡簡單單的一道菜就能滿足現代飲食『一葷一素一菇』的營養首要原則。
雞肉富含大量的動物蛋白,能補氣、強筋骨,但偏溫性,不太適合體內有虛火的人食用。但如果能和偏涼性的蘑菇一起食用,就可以避免此一劣勢。而且蘑菇本身就有「植物肉」的美稱,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兩者一起食用,不僅營養豐富,可溫中補氣強五臟,同時還能降低血脂、血糖、血壓,有化痰理氣,保肝,消水腫的作用。
食用指南
搭配功效
「紅毛雞燉蘑菇」這道菜有多種搭配,小雞配上榛蘑或是茶樹菇是比較多見的吃法。其實,不同的搭配都有各自不同的適宜人群。比如白雞配蘑菇補肺,咳嗽痰多的病人可以多吃;烏雞加蘑菇可以補腎,對腎虛的人有好處;黃雞則有補脾的功效。而平時氣虛的人應選擇公雞;母雞適宜產後的「新媽媽」食用;童子雞更是老少咸宜。至於蘑菇,金針菇偏寒,可以比較好地降低雞肉中的火氣,適合平時體內火大的人食用,此外還有健腦的作用;香菇則能增強免疫力,口蘑氣平,口感滑嫩鮮美。
若適量加些具有滋補性的中葯材(各投放30克),就能使之適合以下特殊人群:
亞健康人群 加枸杞子、黃精、大棗、百合、蓮子、桂圓。
體質虛弱的老人 加人參、黃芪、枸杞子、菟絲子、板栗。
更年期女性 加當歸、紅棗、桂圓、百合、女貞子。
注意事項
腎虛者烹制此菜時,可加點板栗佐菜,不僅味道更好,還有治病之功效。但小雞燉蘑菇吃多了易上火,所以痛風病人以及陽虛體質,常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人要少吃。
雞湯含嘌呤較多,所以患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者不宜吃。腎功能不全和有高血脂、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的人應慎吃、少吃。雞皮含脂肪較多,體形肥胖的人吃這道菜時不要吃雞皮。

Ⅱ 毛雞如何煮好吃

毛雞一般都是做葯酒來使用的
原料配方 干毛雞(或鮮毛雞320克,均除去毛、內臟)160克 當歸160克 川芎160克 白芷160克 紅花160克 赤芍15克 桃仁15克 千年健160克 茯苓20克 白酒16960毫升
製作方法 前9味,將干毛雞用蒸汽蒸15分鍾(鮮毛雞不蒸制),放冷,用白酒適量浸泡25天後,與當歸等8味置容器內,加白酒(前後兩次共16960毫升)密閉浸泡45~50天,濾過,即得。酒度應為35~45°。
產品功能 溫經祛風,活血化瘀。用於產後眩暈,四肢酸痛無力、痛經。
服用方法 口服,一次15~30毫升,每日3~4次,感冒發熱,喉痛,眼赤等忌服。

Ⅲ 求關於雞的食用方法與做法

雞的41種吃法和做法

1、白斬雞

材料:土雞

調料:蔥、沙姜、生抽

做法:燒沸一鍋水,把整隻雞放入,熄火;蓋好蓋,燜著十分鍾,以斬出來的雞塊骨髓帶血為適,斬件後,點著調料吃。

特點:保持了雞肉的鮮美、原汁原味。

2、干炸雞

材料:雞、鹽、料酒、味精、蔥姜絲、蛋、團粉、水、油、花椒鹽。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切小方塊,加鹽、料酒、味精、蔥姜絲腌一會兒,再掛雞蛋、團粉和水合成的糊,過油炸黃,涼後再炸一次至熟,吃時蘸花椒鹽。

3、沸油雞

材料:雞、鹽、料酒、醬油、水、油、花椒鹽。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去骨,抹上鹽、料酒、醬油,過油炸熟再用*子挑起離油,用勺子舀起熱油反復澆雞身上,澆至雞皮燙焦改切小塊,吃時蘸花椒鹽。

4、鍋燒雞

材料:雞、肉湯、蔥段、姜塊、蒜片、鹽、料酒、醬油、白糖、花椒、大料、蛋清、團粉、油、花椒面。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放鍋內添肉湯,加段、姜塊、蒜片、鹽、料酒、醬油、白糖、花椒、大料,煮熟去骨,再掛由蛋清團粉合成的糊,過油炸黃,撈出剁1寸長段或條盛盤內,撒上花椒面即成。

5、香酥雞

材料:雞、料酒、鹽、花椒、蔥姜絲、團粉、油、花椒鹽。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抹上料酒,搓上鹽,撒上花椒,雞肚內塞上蔥姜絲稍停一會兒,上籠料,再去掉蔥姜絲、花椒,抹上醬油,掛上團粉過油炸酥成金黃色,切成小塊盛盤內。

6、香菇雞

材料:雞、香菇、油、鹽、醬油、料酒、白糖、肉湯、蔥段、姜塊、蒜片、花椒、大料、味精、香油。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剁塊,香菇泡開去根,洗凈(多洗幾遍)。鍋內放少量油燒熱,加雞塊炒至變色,加香菇、鹽、醬油、料酒炒幾睛,再加白糖少許、肉湯、蔥段、姜塊、蒜片、花椒、大料,燉熟後加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7、蔥油雞

材料:雞、水、料酒、鹽、大料、桂皮、五香面、蔥姜絲、味精、油。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放鍋內,添水,加料酒、鹽、大料、桂皮、五香面,煮爛與湯一同取出盛盆內,加蓋燜2小時取出切塊盛盆,再加蔥姜絲、味精、原湯少許,隨即將油燒開倒出澆在蔥姜絲上即成。

8、雞蓉

材料:菜花雞、菜花、油、蔥姜絲、肉湯、鹽、味精、團粉。

做法:將雞摘洗干凈,去骨,剁成泥,菜花洗凈掰成小朵,再切開,用開水湯一下,撈出拔涼瀝凈水分,鍋內放少量油,蔥姜絲煸鍋,加雞泥炒至變色,再加肉湯、鹽、菜花燒熟,加味精,勾汁即成。
9、雞絲炒雞蛋

材料:雞肉、雞蛋、鹽、味精、水、油、蔥花、醬油。

做法:將雞蛋打開加鹽、味精、水少許攪勻,雞肉切絲,鍋內放少量油,蔥花煸鍋,加雞肉炒幾下,再加醬油少許炒熟出鍋,鍋內再放少量油燒熱,加雞蛋邊炒邊淋油,炒至半熟加已炒好的雞絲繼續炒幾下,立即出鍋。

10、氣鍋雞

原料:肥雞一隻2000克、胡椒粉3克、姜 蔥各30克。

製法:雞治凈切塊放入汽鍋中,加涼水、放蔥段、薑片、約蒸4-5小時,至雞肉蒸爛。撿去蔥、姜,再撒上調料上桌即可。

11、香露全雞

原料:肥嫩母雞1隻、水發香菇2朵、火腿肉2片、高粱酒50克、雞湯750克、丁香子5粒。

製法:

1.將雞治凈,從背部剖開,再橫切3刀,雞腹向上放入燉缽,鋪上火腿片、香菇,加入調料、雞湯。

2.缽內放入盛有高粱酒、丁香的小杯,加蓋封嚴,蒸2小時後取出缽內小杯即成。

12、千島汁雞球

原料:雞腿肉450克、芥菜心11條、千島汁10克、蒜茸2克、雞粉5克、胡椒粉1克、鹽5克、香油1克

製法:

1.雞腿肉切片;

2.加鹽、味精、生粉、食粉、水腌20分鍾;

3.在4成熱油中滑熟成球;

4.鍋留底油,放少許蒜茸和千島汁,然後把雞球放入,再加湯、鹽、雞粉、香油、胡椒粉均,勾芡點明油鍋,放在盤中;

5.芥菜心焯水後,放鍋中留少許底油,放芥菜心烹料酒加芡湯略炒;起鍋碼在雞球邊即可。

13、棒棒雞

原料:嫰雞一隻、蔥絲白10克。

製法:

1.雞治凈用繩捆住翅、腿;

2.肉厚處用竹針扎眼,煮熟後撈出晾涼;

3.取脯肉、腿肉,用木棒輕輕拍松,然後撕成雞絲裝盤,以蔥絲白圍,澆上調料即成。

14、鴛鴦雞

原料:仔母雞1隻(約700克),仔公雞1隻(約700克),豬肉餡200克,薏米150克,茭白4片,青菜心4棵,香菇4片,熟火腿4片,楂糕3片,常用調料適量。

製法:

(1)兩只雞整雞出骨後,分別用蔥、精鹽調成汁,抹在內壁,隨即翻皮朝外,整形後稍浸。把兩翅膀分別從頭部下刀口處插進,通向食管入嘴裡,分左右口銜雙翅狀,待用。

(2)把豬肉餡從刀口處填進母雞腹腔中,用竹簽封口。薏米填入公雞腹腔中,用竹簽封口。兩只雞同時下沸水鍋中焯水,至皮收縮時出鍋。另把母雞抹凈水分,抹上飴糖著色,過油,呈桔紅色撈出,裝入容器中,加入原湯、醬油,放入籠中蒸至酥爛;再把公雞裝入容器中,放入原湯與精鹽,入籠蒸至酥爛。

(3)將紅白兩雞的原湯潷下,雞並排於大平盤中,抽掉竹簽,整好形,再把茭白、菜心、香菇回放沸湯鍋中焯熟,與火腿片分擺,襯在雞的身上。

(4)分別將白、紅原湯入鍋,勾薄芡,澆在紅白雞上即可。

特點:形似鴛鴦,雙色雙味,滋香味醇。

15、鄉巴佬草雞

原料:草雞1隻(約1500克),生薑60克,蔥150克,陳酒100克,桂皮50克,陳皮、丁香30克,肉桂30克,蔻仁20克,山奈10克,茴香30克,山椒15克,小茴香10克,良姜20克,干辣椒適量。

製法:

(1)草雞宰殺、煺毛、去內臟、斬去腳爪、嘴殼洗凈。鍋置火上,放菜油燒至5成熱時,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2)姜洗凈拍破;蔥攪成汁;八角、桂皮、丁香、肉桂等上述香料分成2份用紗布裝好成香料包,一起入鍋加水煮2-3小時至香味透出;

(3)將炸好的雞放入老鹵湯中燒沸,改用文火燜1小時,撈出。等老鹵湯冷卻後,再將雞放入湯中浸5小時至雞表皮香脆即成。

特點:色澤紅亮,酥香無渣,麻辣味厚,芳香濃郁。

16、棒棒雞

材料:雞脯肉250克,雞腿肉250克。

調料:蔥白,香油各20克,芝麻醬40克,辣椒油,白糖,口蘑醬油各15克,花椒粉3克。

作法:用麻繩纏在雞腿肉和雞脯肉上,並在肉厚處打眼,放入湯水中以文火煮沸。而後取出用特製的木棒將雞肉敲松,撕成粗絲放入盤中。將蔥白,香油,芝麻醬,辣椒油,白糖,醬油下油鍋調和,將調好的味汁澆於雞絲上,再撒上花椒粉即可。

17、金華玉樹雞

三黃雞用油湯浸熟,去骨起肉切塊,然後碼盤中。芥蘭焯水,過油後在雞塊旁圍邊。鍋中放上湯,加入鹽、味精、蚝油、點老抽少許,最後用水澱粉勾芡,點明油淋在雞上即可。

18、干烤雞塊

原料:帶骨雞塊400克,冬筍50克,鮮蘑25克,植物50克,麻油、白糖、醬油、味精、澱粉、黃酒、香醋、肉桂、蔥、姜、精鹽適量。

製法:

1.白條雞整理好,除凈內臟,洗凈,剁成8分寬1.5寸長的塊,用少醬油、黃酒拌勻煨制。

2.炒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雞塊放入沖炸一下,倒入漏勺。

3.鍋內留底油,放蔥、姜、黃酒、白糖、香醋、醬油、精鹽、肉桂、雞塊,加湯並下冬筍、鮮蘑。放旺火慢煨收湯,見湯汁濃稠,移大火勾芡加明油出鍋。

要點:要把握好火候,雞塊入鍋沖炸時間不宜過長。

19、宮保雞丁

原料:嫩雞脯150克,花生米50克,雞慢1隻,干澱粉6克,蔥段、辣油、白糖,醬油、濕澱粉、味精、精鹽、黃酒、干辣椒、香醋適量。

製法:

1.雞脯肉除筋,開花刀,切成塊形小丁,加雞蛋白、干澱粉、精鹽調拌均勻,放入旺豬油鍋氽一下,將油瀝干。

2.將干辣椒切成小丁形,放入旺油鍋(豬油也可,用花生油更好,可增加香味)煎,煎至呈金黃色,將雞丁放入一起炒10秒鍾。將蔥段、黃酒、醬油、糖、醋、濕澱粉調和,倒入鍋內炒拌數下,再將炒熟的花生全入翻幾下,最後加些辣油起鍋即可。

要點:炒時火要旺一些。

20、宮爆雞丁

原料:雞脯肉250克,去皮鹽炒花生米50克(或用蘑茹代替)。

調味:紅泡椒、醬油、醋、糖、蔥姜、蒜泥、味精、水澱粉、湯、熟油。

製法:

(1)將雞脯肉拍松,切成丁與花生米一起和調料拌和。

(2)裝盆淋上熟油以強功率4分鍾即可。中途翻拌一次。

特點:色澤鮮艷,微辣酸甜。

21、貴妃雞

原料:上半節雞翅膀150克,冬筍片、冬菇片60克,冰糖30克,水澱粉5克,葡萄酒6克,醬油、黃酒、蔥花、白糖、姜、味精、精鹽適量,雞湯200克。

製法:

1.先將雞膀用滾水漂去腥味,起豬油鍋及冰糖炒至金黃色後,將雞膀放入同炒30秒鍾,再加黃酒、味精、蔥、姜、醬油、鹽及雞湯,用文火燜的15分鍾左右(視雞膀的老嫩決定)。

2.取出蔥姜,放入葡萄酒、糖及冬菇、冬筍片,再燒30秒鍾,放水澱粉勾芡即可。

22、咖喱雞塊

原料:肥嫩雞肉500克,土豆150克,黃酒、精鹽、咖喱油、味精、濕澱粉、豬油適量。

製法:

1.將雞斬成3厘米大小的四方塊。土豆切塊,放入五成熱的油鍋內氽。至浮在油上,撈出待用。

2.炒鍋放旺火上,倒入白湯、雞塊、酒、燒至起沫。把沫撈掉,使雞清白,加入鹽、味精,在旺火上燒滾,改用水火蓋鍋燜25分鍾,燜至雞肉與骨稍有脫開,放入咖喱油、土豆,淋濕澱粉拌勻成薄芡,推翻幾下,使芡包牢雞塊,再放入豬油15克,推拌後再放入豬油10克,略拌裝盤即可。

要點:澱粉要淋得少一些,要掌握好火候。

23、烤雞

原料:鮮嫩雞1隻(約1000克),味精3克、鹽15克,酒一0克,花椒、蔥、姜、麥芽糖少許。

製法:

1、光雞入沸水中煮3-5分鍾,撈出瀝干;

2、用味精、鹽、酒搽勻雞身,腌半小時取出晾乾,再用麥芽糖均勻地塗在雞身上(也可在雞內肚放入香茹和蔥);

3、光雞裝入烤盤後進烤箱烘烤,胸向上25分鍾,背向上15分鍾,取出淋上香油即成。
24、酒醉雞

原料:活嫩腌雞1隻約3000克、香蔥25克、薑片15克、黃酒1000克、精鹽和味精各少許。

製法:將嫩雞宰殺後,除凈雞毛和內臟,洗凈後放一邊備用。將蔥姜和清水一起放入鍋內,放火上燒沸後,放入嫩雞,再燒沸後轉用小火,保持湯微沸,約燒15分鍾左右,撇去浮沫,再繼續燒至雞熟透時撈出,等稍涼後,切成大塊,撒上精鹽和味精拌和調味,裝入有蓋的盛器內,倒入黃酒,蓋上蓋子,放入冰箱的底層,約2天後即可撈出,切成小塊裝入盆內即可供食。

要點:雞不宜煮得太老,而失其鮮嫩。

25、辣子雞丁

原料:嫩雞肉150克,干澱粉6克,泡辣椒6克,醬油、白糖、精鹽、蔥花、姜濕澱粉、黃酒、香醋、味精適量,雞蛋1隻,荸薺丁(或核桃、萵筍)。

製法:

1.雞肉切成塊形小丁,加入雞蛋清、干澱粉、精鹽調拌均勻,連同配料荸薺丁放入旺豬油內炒10秒鍾後,放入泡辣椒、蔥、姜等同炒。

2.將糖、黃酒、醬油和濕澱粉、醋等調和,乘熱倒入鍋內炒幾下即可。

要點:炒時要掌握好火候,火要略大一些。

26、冷凍嫩雞

原料:光嫩雞1隻約1000克,肉皮250克,京蔥段40克,生薑片10克,黃酒、精鹽、味精各少許。

製法:將雞洗凈,把肉皮上的肥膘刮凈,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蔥段和薑片後,烹入黃酒放火上燒煮至雞和肉皮酥爛時,仔細地撈出雞,出凈大小骨頭,將雞肉放入一隻盛器內,將煮雞的湯用細篩子過濾一下,除去香料等,用精鹽和味精調味後,倒入盛雞肉的盛器內,待涼透後進入冰箱,凍至凝結,然後取出,用刀切成長方形厚片,裝入盆內即可食用。

要點:雞一定要煮至酥爛,才易於拆除雞骨。

27、栗子燜雞

原料:光嫩雞半隻(500克),栗子250克,醬油150克,白糖、味精、黃酒、蔥段、薑末、青蒜絲、水澱粉、麻油適量,素油500克(實耗50克)。

製法:

1.將雞洗凈後,斬成1寸見方的塊,放入盛器內,四川省許醬油、黃酒拌和,略腌一下。用刀將栗子殼斬開,下沸水鍋氽一下撈出,剝去殼衣,待用。

2.鍋燒熱,下素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雞塊下鍋略炸一下,即連油倒入漏勺。

3.原鍋加素油(25克)。下蔥段、薑末、雞塊,烹黃酒,加醬油、白糖、味精、水(500克),用旺火燒。沸後,蓋上鍋蓋,轉用小火燜約10分鍾後,放栗子,繼續燜至雞酥、汁濃時,再用旺火收汁,同時加水澱粉勾芡推勻,淋上麻油,盛起裝碗,撒上青蒜絲即可。

要點:水澱粉宜加得少一些。

28、栗子燒雞

原料:光雞半隻(約500克),去殼栗子250克,油、精鹽、姜、蔥、醬油、

白糖、五香粉適量。

製作:

1.雞斬成塊,姜切片,蔥切碎。

2.鍋內放油少許,油熱,放蔥、妝略炒,再放入雞塊、栗子煸炒,加入適量醬油、精鹽、五香粉、白糖及水,用大火燒沸,改小火燜透。

要點:雞塊和栗子下鍋煸炒,開始用中火,待醬油、精鹽等佐料下鍋後改用旺火燒沸,再改小火燜透。

29、毛豆仔雞

原料:光仔雞1隻(約750克),毛豆米(青大豆)300克,紅辣椒1隻,醬瓜25克。植物油、精鹽、蔥、姜、醬油、白糧適量。

製作:

1.將雞從腹部剖開,去內臟(另用),洗凈,瀝干,斬成塊。蔥切碎,姜切片,辣椒、醬瓜切絲。

2.鍋內放油少許,放入蔥、姜略煸,再放入雞塊和醬瓜、辣椒、毛豆米煸透,加入適量醬油、精鹽、白糖及水,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透,酥爛入味即成。

要點:要掌握好火候,開始用中火煸透,然後改大火燒沸,最後改小火》透。

30、茉莉花氽雞片清湯

原料:鮮茉莉花24朵,雞脯肉100克,雞蛋2隻(用雞蛋清),精鹽、澱粉各適量,雞湯750克。

製法:雞脯肉去皮,去筋,洗凈,批成薄片,放在用蛋清、干澱粉、鹽調和的漿料內漿一下,入開水內略燙(也可用溫油劃熟),取出放入湯碗。茉莉花入灰錳氧水內過一下,消消毒,放入盛雞脯肉的碗內,並立即用沸滾的雞湯沖入即可。

31、奶油烙雞片

原料:熟雞肉200克,牛奶150克,湯汁150克,炒麵25克,黃油15克,精鹽,味精適量。

製法:

1.雞肉切片;

2.牛奶和湯汁放鍋內置火上燒至微沸,加入炒麵醬(麵粉在鍋內用油炒至微黃即成)用筷攪打均勻,;這燒邊打,見稠厚成漿糊狀時,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

3.將一部分上述奶油糊裝入內壁塗油的烤盤內,放入備用的雞片,再澆上餘下的奶油糊,放入黃油,進箱烤10分鍾,見表面呈淡褐色時取出即成。

烤箱溫度:200℃

32、清蒸滑雞

原料:嫩雞肉200克,水發冬菇15克,荸薺粉、白糖、黃酒、味精、薑片、白醬油、生油適量。

製法:

1.雞肉切塊,和荸薺粉、白糖、白醬油、黃酒、味精等調拌均勻,放在盤內。

2.冬菇切片,同薑片在放在允塊上面,用旺火蒸約15分鍾可熟,蒸熟後取出,將生油燒熱澆上即可。

要點:雞肉塊不要蒸得太老。

33、長征雞

原料:嫩子雞1000克,干辣椒、香醋、蔥姜、黃酒、精鹽、辣油、醬油、雞蛋清、白糖、干澱粉適量。

製法:

1.雞拆肌,切成小方塊,兩面開花刀。用雞蛋清、鹽和澱粉攪勻,抹在雞塊上,下豬油炸後,倒入漏斗內。

2.將干辣椒炒香,再將雞肉和蔥、姜、醬油、糖、醋、味精、黃酒、辣油等作料倒下。

要點:炒時火要旺一些。

34、炒雞丁

原料:凈雞肉250克,雞蛋1隻,青椒50克,植物油、澱粉、精鹽、黃酒、味精適量。

製法:

1.雞肉用刀背捶後斬成蠶豆大的丁,放入盆內,加入適量黃酒、味精、精鹽、蛋清、干澱粉抓拌上漿待用。青椒切成蠶豆大的丁。

2.炒鍋放油,燒至五、六成熟,倒入雞丁,攪散,待雞丁呈白色,撈出瀝干油待用。3.炒鍋。

內放油25克,油熱,放入青椒略煸炒,倒入雞丁,加入適量精鹽、味精、雞湯,用濕澱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要點:干澱粉上漿時,一定要抓拌均勻,此外還要掌握好油溫和火候。

35、炒雞雜

原料:雞心、肝250克,芹菜25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醬油、糖、澱粉、蔥薑末、黃酒適量。

製法:

1.芹菜削頭,去葉,洗凈,切成1寸長段。心、肝批成片置碗內,放入適量精鹽、味精、干澱粉略拌上漿。

2.炒鍋內放油25克,油熱,放入姜蔥末煸炒起香,入要煸炒至6成熟,盛入碗內。炒鍋內再放油適量,油熱,放入芹菜略炒,倒入雞雜,加入適量白糖、味精、醬油、略翻炒,裝盤即可。

要點:芹菜不宜炒得太熟。

36、蔥油雞

原料:嫩雞500克。

調味:蔥姜、酒、鹽、味精、熟油。

製法:

(1)雞洗凈斬塊,蔥姜分別切絲。

(2)用酒、鹽、味精、加入雞塊拌和。

(3)裝盆撒上蔥姜絲,並淋上熟油,加蓋以強功率6分鍾即可。

特點:色澤清淡,鮮香滑口。

37、蛋白雞片

原料:雞蛋8隻,熟雞片50克,火腿片25克,菠菜心25克,黃酒15克,精鹽3克,蝦籽1克,豬油50克,澱粉10克,雞湯250克。

製法:

1.雞蛋入水鍋中,上火煮離,然後剝去殼,一切二爿,去黃,留蛋白,入水中洗凈,撈起,再改刀成塊。

2.鍋上火,下豬油燒熱,放入火腿片、蝦籽略炸,倒入雞湯,下雞片、蛋白、黃酒燒沸片刻,加入精鹽、菠菜心燒入味,用水澱粉勾薄芡,起鍋裝盤即可。

要點:水澱粉勾芡一定要薄一些。

38、燉子母鴿

原料:菜鴿1隻,鴿蛋12隻,姜塊1個,蔥結2個,精鹽、黃酒適量,醬油、味精少許。

製法:

1.將菜鴿抓住,頭入水中悶死,干拔毛,鑷凈。入水中漂洗一次,剖腹去內臟,洗凈,撈起,剁去腳爪、翼尖,入沸水鍋中焯透,撈起,再洗凈,放入干凈的砂鍋中,加清水淹沒,放入蔥、姜,上火燒沸,再轉小火燉。

2.將鴿蛋入水鍋中煮熟,撈出,剝去殼,放入砂鍋中,加黃酒、精鹽、味精燉至鴿肉酥爛時,即可離火食用。

要點:鴿子入砂鍋後,要改用小火慢慢燉至肉酥時即可。

39、粉皮拌雞絲

原料:雞脯肉250克、粉皮300克、蛋白1隻、精鹽、水澱粉和味精各適量、醬漬、麻油各少許。

製法:將雞脯肉去皮除筋,切成雞絲,將粉皮切成條。然後把雞絲放入盛器內,加入蛋白、精鹽、水澱粉和味精上漿後,放入沸水中燙熟後撈出,瀝干水分後備用。把粉皮條放入沸水中一燙後撈出瀝干水分後,裝入盆內,上面放上熟雞絲後,放入冰箱冰箱至涼,待涼透後,澆上用精鹽、醬油和麻油調和的

調味汁,即可食用。

要點:雞絲應盡量燙得嫩一點。

40、芙蓉雞

雞兒十個,熟攢羊肚、肺各一具,熟切生薑四兩,切胡蘿卜十個,切雞子十個,煎作餅,刻花樣赤根、芫荽打糝胭脂梔子染杏泥一斤右件,用好肉湯炒,蔥、醋調和。

41、芙蓉素雞片

原料:雞蛋6個,豆腐1塊,冬菇片、筍片、荷蘭豆、胡椒粉、鹽、味精、澱粉、白糖、湯汁各適量。

製法:

1.將雞蛋去黃留清置碗中,用竹筷攪打至起泡。豆腐去皮搗爛,用潔布包裹,絞去水分,與水澱粉、鹽、味精、胡椒粉、湯汁同置於打好的雞蛋清中,混合調勻成蛋清糊狀。

2.將鍋燒到極熱,用油搪一下,再放入適量的油燒滾,用勺舀起蛋清糊盤旋傾入鍋內烙熟成白色,取出瀝去油分。

3.原鍋留油少許,下筍片、冬菇片炒片刻,即將湯汁、味精、胡椒粉、荷蘭豆和水澱粉加入攪勻,迅速放入熟蛋片,翻炒一下,迅速起鍋。

要點:雞蛋清要攪打上勁。一定要用旺火把油鍋燒沸,用勺舀起蛋清盤旋傾入鍋內。

Ⅳ 紅毛雞怎麼做好吃 經典做法成就美味

烹調方法
做法一
製作食材
750克-1000克、蘑菇75克 (最好是東北的榛蘑)
調料:蔥、姜、干紅辣椒、大料、醬油、料酒、鹽、少許糖、食用油
流程
1、將小仔雞洗凈,剁成小塊。用滾燙開水將雞塊焯3—5分鍾(去掉雞肉中血水並有除腥味的效果),撈出後控干、備用;
2、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鍾,洗凈待用;
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鍾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加【一般的三黃雞需要燉至5-20分鍾之間,而老土雞需要20-40分鍾之間】即成。
做法二
製作食材
材料:光雞(半隻,350克)、干茶樹菇(500克)、紅薯粉條(100克)、干辣椒(10隻)、八角
(1粒)、蔥(1根)、姜(2片) 。
調料:油(2湯匙)、醬油(2湯匙)、料酒(1湯匙)、鹽(1/3湯匙)、白糖(1/2湯匙)。
流程
1、光雞洗凈,斬成塊狀,開水焯後控干待用;紅薯粉絲剪段,用清水浸泡至軟。蔥切段,姜切片;
2、干茶樹菇用溫水泡發,剪去根部,洗凈瀝干水待用;
3、燒熱2湯匙油,炒香蔥段、薑片、干辣椒和八角,倒入雞塊和1湯匙料酒,快炒至雞肉變色;
4、倒入茶樹菇,與雞塊一同拌炒1分鍾,注入2碗清水攪勻;
5、加入1/3湯匙鹽、2湯匙海天海鮮醬油和1/2湯匙白糖調味;
6、加蓋開大火煮沸,改小火燉煮20分鍾,期間揭蓋翻炒一下,以免粘鍋燒糊;
7、放入紅薯粉條拌勻,加蓋續煮5分鍾,煮至粉絲變軟,湯汁濃稠,即可出鍋。
做法三
製作食材
嫩公雞1隻(1000克左右)、野生榛蘑100克 。
蔥段20克、姜5片(約15克)、干紅辣椒10克、
大料3塊、生抽4大匙(約60ml)、料酒2大匙(約30ml)、
鹽適量、冰糖5克、水、食用油 2大匙(約30ml)。
製作流程
1、嫩公雞經過初步加工後,去除頭、屁股,洗凈瀝干水分,剁成小塊(傳統東北做法雞塊較大,比較粗獷)開水焯後控干待用;
2、榛蘑去除雜質和根部,用清水淘洗干凈,用溫水泡30分鍾,瀝干待用,浸泡榛蘑的水過濾掉雜質以後待用;
3、炒鍋燒熱,放入2大匙油,待油燒至6成熱時(微微有煙)放入雞塊翻炒,炒至雞肉變色,水分收干;
4、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炒出香味;
5、加入榛蘑一起炒勻,加入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浸泡過榛蘑的水和開水(水面沒過雞肉即可)燒開;

6、加蓋轉中火燉30分鍾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汁收濃(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雞肉黏鍋),最後用鹽調味,裝盤即可。

Ⅳ 毛雞蛋怎麼吃好吃

1、食材:毛蛋、蔥、姜切碎、燒烤料
2、因為一般購買回來的毛蛋都事先會將其烹製成熟的,這樣會方便之後的烹制,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烤制毛蛋的時候可以選擇將備好的熟的毛蛋置於燒烤架上加入適量的的清油進行烤制,等到毛蛋逐漸的益處香味之後再將備好的蔥姜蒜和食用鹽一起置於毛蛋上進行翻炒,等到食材都逐漸的入味之後即可將備好的燒烤醬置於毛蛋上涮均勻之後即可將其出鍋食用,在平時生活中烹制毛蛋食用的時候一定要將其烹製成熟之後食用,因為毛蛋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質較多,如果不將其烹製成熟之後食用的話容易導致人體健康受到一定的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的話是需要注意的。

或者是在平時生活中的話將備好的毛蛋置於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進行煎炸,等到毛蛋煎至兩面金黃之後即可加入適量的食用鹽再將上適量的燒烤料食用也是可以的,都是可以將毛蛋的食用口感變得更加的香醇一些的,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烹制毛蛋的時候可以選擇這樣的烹制方式。

Ⅵ 怎麼吃毛腌雞

毛腌雞的做法:

1.先把臘雞放到碗里,擺好。

2.加入醬油、味精、鹽。

3.加入老乾媽風味豆豉,根據個人口味。

4.加入干辣椒。

5.淋一點老乾媽風味豆豉的油,根據個人口味,添加。

Ⅶ 煮毛雞什麼么方法不會破

毛蛋涼水入鍋,燒開後轉小火五分鍾,要不然會雞蛋殼會爆,煮的時候不必放料。

五香毛蛋做法:

用料:毛蛋、薑片、干辣椒、大料、十三香、茶葉、鹽

做法:

1、先把毛蛋放在鍋里煮熟。煮熟之後倒去臟水,把毛蛋清洗干凈,把完好的蛋殼敲破,為的是好入味。

(7)毛雞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雞胚蛋里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多種病菌。因此,旺雞蛋在食用前,必須經過足夠的高溫加熱,以避免在食用後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的症狀。此外,旺雞蛋可能含寄生蟲。

2、事實上,旺雞蛋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絕大部分已經在孵化過程中被胚胎利用掉了,因此並沒有太大的營養價值,根本不能與鮮雞蛋相比。而且,旺雞蛋中還可能含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多種病菌。人如果吃了這種帶有病菌的雞蛋,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並誘發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

3、此外,旺雞蛋中的激素含量較高,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極其不利。

Ⅷ 紅毛雞怎麼吃

捕後加工:先剖腹,從正中切開頭、嘴,摘除內臟,用布或紙片抹凈血跡,以竹條兩根將腹部撐平,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炕干,取出,除去竹條,將腳與尾輕輕縛在一起,免其斷落。 經加工的紅毛雞,去毛後浸制的酒,名毛雞酒,為兩廣名產。

【用法與用量】
內服:,浸酒。 外用:浸酒塗敷。

Ⅸ 雞的吃法有幾種

若論雞的吃法有幾種?我覺得恐怕都有N種了吧,雞可按不同的烹飪方法分為多種,又可按調味料的不同分為多種,還可與多種配料食材互相搭配分為多種,而這些又可以兩兩組合,或是兩、三組合等等,真是數不清楚呢。

不過,若說雞的最為簡單又省事的做法,莫過於這一道醬油雞。前兩天家裡買了一隻崇仁麻雞。

這崇仁麻雞是江西省崇仁縣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據說崇仁麻雞起源於唐末,是中國十大名雞、江西四大名雞之一。

崇仁麻雞的特點是體重適中,外貌優美,以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而聞名遐爾。它的羽毛為麻色,光滑鮮亮,酷似山中野雞,相傳為家雞與野雞交配所產,迄今飼養歷史逾千年。

這樣的一隻雞,我得想想要怎麼做,雖說新鮮的雞無論怎麼做都好吃,可也得每回換個花樣吃才行。

偏偏那天上午很忙,很晚才開始燒中午飯,所以,我用快速的方法做了一道醬油雞,沒有切塊,洗干凈後整雞入鍋燒的,炊具用的是電壓力鍋。

醬油雞非常的好吃,家裡人都好喜歡。吃完跟我爸閑聊時,我爸說這燒法很像他以前在鄉下吃過的一種,也是不加水的燒,但是不用醬油,僅是用米酒與食用鹽抹勻雞身內外,然後放在大碗里,放蒸鍋里蒸熟,蒸好後味道也是很香很好吃。

我爸邊說,我邊腦補著那情形,想想那種方法大概也是需要蠻長時間的,還是用電壓力鍋來得更為直接些。

當然,不同的烹飪方法會決定著雞肉肉質的口感,以及調味料的不同,煮出來的雞的味道也會不同。我想,有機會我還是會試試後面那種方法的。

雞的吃法有幾種?啰嗦地講了這么多,無非就是想說一點,雞的吃法實在是太多了,哪怕變化一小點,也是一種吃法,所以若要細分下來,還真的數不清呢。

Ⅹ 雞的烹飪方式有哪些

參芪三七燉母雞

材料

嫩母雞1隻,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9克,三七6克,陳皮6克,調味料適量。

操作

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黨參等5味用紗布袋包好,放入雞腹腔內,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及調味料,用文火煨燉至雞熟爛,取出葯袋即可。食肉飲湯。

功效

補氣健脾,涼血止血。適宜於氣虛血溢型上消化道出血者食用。

良姜燉雞塊

操作

公雞1隻,良姜6克,草果6克,陳皮3克,胡椒3克,蔥、醬油、鹽各適量,醋少許。

操作

將公雞殺後去毛除內臟,洗凈切塊,放入鍋內,加入良姜、草果、陳皮、胡椒、蔥、醬、醋,加水適量。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即成。

功效

健脾益氣,散寒溫中。適用於消化性潰瘍胃痛、嘔吐清水、大便溏薄、面目無華、神疲乏力等症患者食用。

杏仁栗子燜火雞

材料

大棗5枚,甜杏仁12克,栗子200克,胡桃仁20克,火雞1隻,調味品適量。

操作

先將甜杏仁、胡桃仁用沸水浸泡後撕去皮,撈出瀝水後置油鍋內炸至金黃色,冷後將杏仁壓成末。栗子煮熟取肉。火雞去內臟後洗凈切成小塊,鍋內放豬油,將雞煸炒至黃色,加入調料上色,再加入白湯、胡桃仁、大棗,用文火燜1小時後,加入栗子肉,再燜15分鍾。用濕澱粉勾芡,再下杏仁末,即可停火起鍋,佐餐服食。

功效

補脾肺,益腎氣,止咳喘,潤腸燥。適宜於潰瘍病脾腎虧虛所致的食少、乏力、耳鳴、健忘;肺腎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及精血不足、腸燥便秘、身體消瘦等。

黃酒蒸烏雞

材料

烏骨雞1隻,黃酒100~200毫升。

操作

將烏骨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放於碗內,加入黃酒密封,上籠蒸至雞肉熟透即可。溫熱空腹食之。

功效

補中益脾,溫中開胃。適宜於脾胃虛寒型結腸炎久瀉者食用。

閱讀全文

與毛雞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39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5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0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3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1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6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4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0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5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3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9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0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1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4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9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6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9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5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3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