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描述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中學地理)
氣候基本變化要素中比較常見的有三種:氣溫、氣壓(風)、降水,而平時描述氣候特徵時,一般情況下必須要說明的是氣溫和降水,描述時注意定量描述與定性描述相結合。 例如:描述氣候特徵時,一般要首先注意既要說明氣溫變化,又要說明降水變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節變化特徵(全年型、四季型等等)。甚至風向需不需要描述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描述降水時,常用多雨、少雨、濕潤、乾旱等詞語,具體數字上並沒有絕對標准,主要看日常的習慣積累。描述氣溫時,常用高溫、溫和、寒冷等詞語,一般月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上,稱為高溫;0-15攝氏度之間稱為溫和;0攝氏度以下稱為寒冷。 例如: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 干濕季分明,乾季高溫少雨,濕季高溫多雨熱帶季風氣候: 雨季高溫多雨,旱季高溫少雨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少雨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中海氣候: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溫帶海洋氣候: 全年溫和濕潤溫帶大陸氣候: 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全年少雨
Ⅱ 描述天氣和氣候的術語
⑴、寒帶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⑵、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⑶、溫帶季風氣候夏季較暖,冬季較溫和;
⑷、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⑸、溫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
⑹、亞熱帶雨林氣候;
⑺、亞熱帶季風氣候;
⑻、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⑼、熱帶草原氣候:暖季多雨涼季乾燥;
⑽、熱帶雨林氣候:高溫高濕;
⑾、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⑿、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⒀、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
⒁、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夏季炎熱少雨
經常不斷變化著的大氣狀態,既是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的大氣狀態,也是大氣狀態在一定時間間隔內的連續變化。所以可以理解為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的統稱。天氣現象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即某瞬時內大氣中各種氣象要素(如風、雲、霧、雨、雪、霜、雷、雹等)空間分布的綜合表現。天氣過程就是一定地區的天氣現象隨時間的變化過程。
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段內的大氣狀態(如冷暖、風雨、干濕、陰晴等)及其變化的總稱。天氣系統通常是指引起天氣變化和分布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各種天氣系統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而且各種尺度系統間相互交織、相互作用。許多天氣系統的組合,構成大范圍的天氣形勢,構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氣環流。
天氣系統總是處在不斷新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相對應的天氣現象分布。因而一個地區的天氣和天氣變化是同天氣系統及其發展階段相聯系的,是大氣的動力過程和熱力過程的綜合結果。
各類天氣系統都是在一定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中形成、發展和演變著,都反映著一定地區的環境特性。比如極區及其周圍終年覆蓋著冰雪,空氣嚴寒、乾燥,這一特有的地理環境成為極區低空冷高壓和高空極渦、低槽形成、發展的背景條件。赤道和低緯地區終年高溫、潮濕,大氣處於不穩定狀態,是對流性天氣系統產生、發展的必要條件。中高緯度是冷、暖氣流經常交綏地帶,不僅冷暖氣團你來我往交替頻繁,而且其斜壓不穩定,是鋒面、氣旋系統得以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天氣系統的形成和活動反過來又會給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以深刻影響。因而認識和掌握天氣系統的形成、結構、運動變化規律以及同地理環境間的相互關系,對於了解天氣、氣候的形成、特徵、變化和預測地理環境的演變都是十分重要的。
寒潮,影響:嚴寒、大風、霜凍、影響生產和生活。
台風(颶風),原因是源於熱帶洋面的大氣渦流,西北太平洋最多,它產生的狂風暴雨雖然帶來了災害,但可緩解伏旱。
沙塵暴,破壞草原、加速荒漠化,污染大氣,影響嚴重。
鋒面雨: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由於氣溫不斷降低,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鋒面雨的范圍寬廣,往往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雨帶。
氣候特徵主要描述5點:
①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②氣溫特點(氣溫高低、氣溫季節變化,溫差大小:年/日較差、溫度帶等);
③降水特點(降水總量、降水空間分布和季節變化、年際變化,水熱配合情況、干濕狀況);
④光照狀況;⑤氣象災害。
Ⅳ 怎麼描述氣候特徵,從哪些方面描述
【主回答】
氣候特徵的描述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描述:氣溫、降雨,且可適當的對地形加以描述。
【拓展資料】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炎熱乾燥,極少下雨。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涼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嚴寒,夏短而低溫,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熱的月份。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酷寒,降水極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加而減,隨海拔減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全年低溫,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溫帶,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氣溫0℃以下為溫帶和寒帶,0℃以上,15℃以下為亞熱帶,15℃以上為熱帶,除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在0℃以上,15℃以下。
Ⅳ 描述某地氣候特徵的方法
(1)如果是描述某地氣候類型的特徵,則從全年或冬季、夏 季的氣溫、降水兩方面定性描述即可。例如:全年高溫 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等。
(2)如果只描述某地氣溫或降水特徵,一般要從數值大小、 季節變化方面定性、定量的描述。例如:全年降水量900 毫米左右,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3)如果是分析某地氣候特徵對農業生產影響,則一般概括 雨熱配合程度、熱量高低、冬季溫度、光照強弱,降水 總量及季節(年際)變化等。
Ⅵ 描述氣候特點的方法
一般描述氣候特點是三部分詞:
1時間:全年……;夏季……;冬季……
2氣溫:高溫、炎熱、溫暖、溫和、涼爽、寒冷、嚴寒
3降水:多雨、濕潤、少雨、乾燥、乾旱
Ⅶ 氣候特點的描述
中國的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大半個中國都受季風氣候影響。主要有溫帶季風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還有海南雲南的西雙版納等少部分地區受熱帶季風性氣候影響。
中國氣候類型和特點有哪些
1熱帶季風氣候
包括台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6℃,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於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0℃,終年無霜。
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2亞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華北和華南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8--0℃,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侯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侯,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
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3溫帶季風氣候
中國華北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3000--45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0℃、夏季侯平均氣溫多數仍超過22℃,超過25℃的已很少見,屬於比較溫暖涼爽的。近幾年來,由於氣候變暖等原因,華北南部地區頻頻出現高溫天氣,但平均氣溫仍不超過25℃。
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4溫帶大陸性氣候
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狹義的概念將濕潤的後者除外,中國大部分北緯40°以北的內陸地區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些地區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氣溫日較差、年較差都很大,如我國新疆。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5高原山地氣候
我國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低於2000℃,日平均氣溫低於10℃,最熱的氣溫也低於5℃,甚至低於0℃。氣溫日較差大而年較差較小,但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
特點:氣溫要低於同緯度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另外,中國的西北地區由於身居內陸,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而西南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北為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Ⅷ 如何描述氣候特徵,尤其是降水
一般描述氣候特點是三部分詞:
1時間:全年……;夏季……;冬季……
2氣溫:高溫、炎熱、溫暖、溫和、涼爽、寒冷、嚴寒
3降水:多雨、濕潤、少雨、乾燥、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