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服用阿膠
阿膠為一名貴中葯,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自古以來作為強身健體之佳品。特別是在江浙一帶有冬令進補阿膠之習慣,服用方法較多,用途不同,用法各異,作為葯用,應遵醫囑,作為保健,建議用以下服用方法。
1、烊化法:
將阿膠砸碎(用信紙或布裹著膠塊,放在較為堅硬的檯面上,用錘子砸成碎末),取3--9克(約每塊的三分之一)放入杯中,加冰糖少許,用沸水或葯汁適量沖開,攪拌,放冷後即可服用。
2、傳統法:
取阿膠250g,砸碎置於帶蓋的容器內,加冰糖、黃酒、水各250g(或ml),浸泡24~48h,至膠軟化無硬塊後,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黑芝麻、核桃仁、大棗、桂圓肉等攪勻,放入鍋中隔水蒸制0.5~1h,待其全部溶化,取出放涼,加蓋置陰涼處或冰箱內,每日1~2次,每次1~2湯匙,開水沖服即可。對腰膝酸軟,怕冷,易感冒,耳鳴,四肢無力等均有明顯療效。經常用此法服食阿膠,可以強身健體,延緩衰老,起之延年益壽的作用
。
3、食療法:
用戶可根據自已的喜好,在做飯、炒菜、喝水時,均可加入阿膠食用。如:
①
阿膠粥
取糯米100g煮熟,候熟入阿膠15g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功用:養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
②阿膠雞蛋湯
將阿膠適量燉化加蜂蜜一匙,沖雞蛋一個,每日早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主治:咳喘不止,久咳不愈,及哮喘等症。
③阿膠蔥白蜜
用新水煎蔥白三片,去蔥,入阿膠二錢、加蜂蜜二匙溶開,食前溫服。
功效:養陰生津,潤腸通便。主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
④阿膠甜肉
製作:瘦肉250g洗凈切塊,先燉入成熟時入阿膠20g白糖50g、花椒5粒燉至熟,火靠濃汁。功用:治貧血。
⑤
阿膠酒
將阿膠80g切成小塊(或砸碎),置小壇內,倒入適量黃酒,將壇放在文火上煮沸,邊煮邊向壇內續添黃酒,直至酒添盡,阿膠化完,葯酒約有500ml時可取下放冷,收入瓶中。每日早、中、晚各1次,
每次空腹溫飲20~30ml。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主治:血虛萎黃,虛勞羸瘦,面色無華,眩暈心悸,陰虛咳嗽等。
⑥阿膠燉野雉
將野雉肉塊200克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起放入燉盅里,加入湯水,阿膠(30克蒸溶的),紅棗12枚,薑片,蔥結,精鹽,蓋上燉盅蓋,上籠旺火燉2小時,出籠後,放去薑片,蔥結,撒入胡椒
粉,淋香麻油即可。
⑦阿膠煮紅棗
取大棗10枚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加入搗碎的阿膠6g,溶化,紅糖適量調味。飲湯食棗。功效:養血健脾。主治:心脾兩虛,心悸失眠等。
為了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方便服用,我福膠集團近幾年開發了易於服用的山東阿膠漿、阿膠婦康膏、阿膠蜂蜜膏、阿膠棗、阿膠茶等功能性食品及參芪阿膠酒,山東阿膠膏、阿膠補血口服液、阿膠膠囊、即沖即服的速溶阿膠等系列產品,以及阿膠茶、阿膠扒雞等食品,歡迎選用。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及其他驢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用蛤粉炒成珠者稱阿膠珠。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肝、腎經。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應用與配伍】 1.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為補血之佳品。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芪等補益氣血葯同用。 2. 用於多種出血證。止血作用良好。對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尤為適宜。治血熱吐衄,配伍蒲黃、生地黃,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虛倦神怯,配伍人參、白及等,如《痰火點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參、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膠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當歸、赤芍等,如阿膠芍葯湯;治先便後血,配伍白芍、黃連等,如《醫林集要》阿膠丸;治沖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黃、艾葉等,如膠艾湯。 3. 用於陰虛證及燥證。能滋陰潤燥。治溫燥傷肺,乾咳無痰,配伍麥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湯,治熱病傷陰,虛煩不眠,配白芍、雞子黃等,如黃連阿膠湯;治熱病傷陰,液涸風動,手足瘈瘲,配龜板、牡蠣、白芍、生地黃等,如大定風珠。
【用法用量】入湯劑,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膠珠,可以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阿膠的吃法很多,既包括各種簡單的服用方法,又可以做成各種食療葯膳。現在,我們就把東阿阿膠的幾個傳統食用方法介紹給大家。
1、東阿阿膠兩塊,加黃酒末過阿膠,浸泡1天,加入水100ml,置於較大鍋內,隔水加蓋蒸約40分鍾,待其全部溶化後取出即可。每日2次,每次服兩匙,需要兌適量水。
你說的那個節目里老太太就是這種吃法。
2、牛奶沖服 。將阿膠粉碎成細粉狀,每次取3克置於牛奶杯中,邊加入邊攪拌,使阿膠粉充分溶於牛奶中,溫服,口感香甜綿軟,回味悠久。
3、將500g紅棗煮熟,剩少量水,加入500g東阿阿膠,使其溶化,粘在棗上,食用紅棗也可以。
4、如是患腰酸、怕冷、耳鳴、耳聾和陽虛或腎虧等症的人可用以下方法:東阿阿膠250g,砸碎,黃酒350ml,浸泡1-2天,呈海綿狀,略加水燉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適量(燒熟後,砸碎成豆粒狀),加上冰糖250g,蒸1小時不斷攪拌,冷涼成凍,每天早晚各12匙,溫水沖服即可。如病人兼有氣虛疲乏無力,可配以人參煎液或人參粉,兼有心悸畏寒等症者,可配入桂圓肉服用,方法同前,將東阿阿膠燉化後隨核桃、芝麻等加入即可。對平時脾胃薄弱,消化不良者,可在製做時加入陳皮2030g煎服,強增脾胃功能。
Ⅲ 阿膠一個月至少吃多少次才能維持葯效
這個要看個人的體質而定的,有的人吃了以後就有上火的症狀,可以將量減少,或隔一天吃一次;有的人吃了後會拉稀,不要緊,這說明脾胃寒濕黨政軍比較重,平時多吃生薑或其他辛辣的食物就會好轉的。
如果只做為保健的話,每天早上一勺就可以了;睡眠不好的可以在晚上泡腳或洗完澡後吃上一勺,有利於睡眠。
Ⅳ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阿膠吃多了也不好,有燥熱的作用、推薦使用我們全國獨家生產的阿膠珠,已申請專利,經過廠家生產,精細化加工。祛除了阿膠的燥熱效果,另外還有其他效果,對人體都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咨詢我QQ310657423詳細給你介紹
Ⅳ 阿膠有什麼作用是補血止血
【來源】本品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及其他驢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用蛤粉炒成珠者稱阿膠珠。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肝、腎經。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應用與配伍】
1.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為補血之佳品。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芪等補益氣血葯同用。
2. 用於多種出血證。止血作用良好。對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尤為適宜。治血熱吐衄,配伍蒲黃、生地黃,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虛倦神怯,配伍人參、白及等,如《痰火點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參、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膠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當歸、赤芍等,如阿膠芍葯湯;治先便後血,配伍白芍、黃連等,如《醫林集要》阿膠丸;治沖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黃、艾葉等,如膠艾湯。
3. 用於陰虛證及燥證。能滋陰潤燥。治溫燥傷肺,乾咳無痰,配伍麥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湯,治熱病傷陰,虛煩不眠,配白芍、雞子黃等,如黃連阿膠湯;治熱病傷陰,液涸風動,手足瘈瘲,配龜板、牡蠣、白芍、生地黃等,如大定風珠。
【用法用量】入湯劑,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膠珠,可以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品種考證
[編輯本段]
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載:「阿膠生東平郡(今山東東平縣),煮牛皮作之,出東阿縣。」陶弘景又日:「今東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膠則有清濁。」《本草圖經》曰:「今鄆州皆能作之。以阿縣城北井水作煮為真。造之,阿井水煎烏驢皮,如常煎膠法。其井官禁,真膠極難得。……大抵以驢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是牛皮,《神農本草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本草綱目》雲:「凡造諸膠,自十月至二、三月間,用挲牛、水牛、驢皮者為上,豬、馬、騾、駝皮者次之,其舊皮、鞋、履等物者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凈。」根據上述記載可知古代阿膠原料用牛皮、驢皮及其他多種動物皮類,但以驢皮用阿井水煎成者為最佳。現代已將牛皮膠單列為一種葯材,即黃明膠,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均規定以驢皮熬制的膠為阿膠正品。
皮膠為傳統中葯,有滋陰補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虛、虛勞咳嗽、吐血、便血、婦女月經不調等,對虛勞貧血、肺瘺咯血、胎產崩漏等症有良好療效以驢皮所制最佳。距今已有兩千年的生產歷史。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阿膠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們發現用驢皮熬制阿膠,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驢皮,並沿用至今。
原產地
[編輯本段]
阿膠的原產地是山東「東阿」,由於歷史原因,東阿縣治多有變遷,因此阿膠原產地應為「泛東阿區」,即包括:一、今屬聊城市陽谷縣的阿城鎮,是最早的東阿縣治所在地,阿膠似應誕生於此。二、今屬濟南市平陰縣的東阿鎮,福膠集團所在地。代表產品是「福」字牌和「東阿鎮」牌阿膠,東阿鎮是明代至中華民國(1947年)的東阿縣城,阿膠製造業興盛並成為貢品即始於此;東阿鎮阿膠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牌;三、今屬聊城市東阿縣,1947年以後東阿縣的銅城鎮成為東阿縣駐地,也是東膠集團所在地,東阿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其中東阿鎮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並與茅台鎮、景德鎮一道成為受國家原產地保護的中國三大傳統特產名鎮;而古老的「阿膠井」則在今阿城鎮西北2公里處的岳庄村。
原動物
[編輯本段]
驢 別名:毛驢、家驢。
Equus asinus L.--脊椎動物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馬科Equidae
驢為我國的主要役用家畜之一。一般體重約200公斤左右。頭大。眼圓。耳長。面部平直,頭頸高揚,頸部較寬厚,肌肉結實。鬣毛稀少。四肢粗短,蹄質堅硬。尾基部粗而末梢細。體形成橫的長方形。毛色有黑色、栗色、灰色三種。毛厚而短。全身背部及四肢外側、面頰部如同身色,惟頸背部有一條短的深色橫紋。咀部有明顯的白色咀圈。耳廓背面如同身色,內面色較淺,尖端色較深,幾呈黑褐色。腹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
主要食物為乾的禾草類植物。
在我國役用驢種中,尤以關中驢為佳。體格高大,結構良好,遺傳性強,繁殖力大。
採制
[編輯本段]
全年均可加工,將驢皮浸入清水內約2~3天使軟化後,取出颳去驢毛,切成小塊,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煮約一刻鍾,至皮捲起時,取出,放入另一有蓋鍋中加水至浸沒驢皮,煎熬約三天三夜,待液汁稠厚時取出,加水再煮,如此反復5~6次,直至大部分膠質都已溶出為止。將所得液汁用細銅絲篩過濾,濾液中加入少量白礬粉攪拌,靜置數小時,待雜質沉澱後,收取上層溶液加熱濃縮。在出膠前2小時加入矯臭劑及矯味劑(1,000斤驢皮加黃酒7.5斤及砂糖15斤),出膠前半小時加入豆油(1000斤驢皮加15斤),以減低膠的粘性。至用鏟挑取粘成一團不再落入鍋中時即可出膠。放入襯有鉛皮的木盤中,鉛皮上預先塗搽豆油以免粘連,待膠凝固,取出,切成小塊,塊長10厘米,寬4~4.5厘米,厚1.6厘米或0.8厘米。置網架上晾,每隔2~3天翻動一次,以免兩面凹凸不平,7~8天後整齊地排入木箱中,密閉悶箱並壓平,待外皮回軟再取出攤晾,干後再悶,再晾乾(也可用鼓風乾燥法乾燥)。在包裝前用濕布拭去外面莫狀物,即為成品。
炮製
[編輯本段]
1. 將塊狀阿膠搗碎即成。
2. 阿膠珠:先將蛤粉置鍋內加熱,至輕松時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塊阿膠,炒至鼓起成圓珠形,呈黃白色,立即取出篩去蛤粉,放涼即成。
①《雷公飽炙論》:"凡使阿膠,先於豬脂內浸一宿,至明出,於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細碾用。"
②陶弘景:"阿膠作葯用之,皆火炙,丸散須極燃,入湯微炙。"
③《綱目》:"阿膠,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當各從本方。"
葯理
[編輯本段]
1.對造血系統的作用 阿膠有明顯的補血作用,療效優於鐵劑。
2.抗休克作用 麻醉貓反復從股動脈放血造成嚴重出血性休克,靜注5%~6%阿膠溶液約8ml/kg,能使極低水平之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且作用較為持久。另用麻醉貓靜注組胺,使血壓下降,此時反復注射等滲氯化鈉溶液4次,每次l0ml,血壓無明顯升高。隨即改用5%阿膠溶液20ml靜注,血壓逐漸恢復至正常。
3.對鈣代謝的影響 能改善動物體內鈣平衡。
4.其他 阿膠有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轉化作用。
[傳統應用]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功能:滋陰潤肺,補血止血,定痛安胎。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為治血虛的主葯。對吐血、便血、崩漏、陰虛咳嗽、虛煩不眠、陰虛發熱等都可應用。
臨床新用途
[編輯本段]
1.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有人用驢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32例。方法:口服神箭牌補血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15歲以上每次2包,開水沖服,30日為1個療程。停用其他葯用。結果:痊癒24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2.治療月經過多性貧血 有人用驢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100例。方法:阿膠補血沖劑早、晚各服1包,6日為1個療程。結果:基本痊癒20例,顯效49例,有效23例,無效8例。
3.治療貧血白細胞減少症 有人用阿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178例。方法:給患者口服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2次,連用28日。治療期間,患者沒有服用其他中西葯物或採用其他治療方法。結果:痊癒37例,顯效?2例,有效47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87.64%。
4.治療先兆流產 有人用阿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30例。方法:服用驢膠補血沖劑,每日3次,每次2包(40g),10日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但要求患者停用其他葯物,並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可以引起子宮收縮的刺激,安定情緒,增強營養。結果:治癒15例,好轉「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
5.治療不孕症 筆者以驢膠補血沖劑為主治療本病33例。方法:予以神箭牌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2次。白帶多者用烏賊骨20g煎水沖服;痛經者用制香附30g煎水調服;閉經者用益母草20g煎水沖服;頭昏腰痛者用天麻20g煎水沖服。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經1—4個療程治療後有效。其中經1個療程者6例;2個療程者16例;3個療程者10例,4個療程者1例。結果顯效28例,有效2例,無效3例,有效率93%。
6.治療陽萎 有人以驢膠補血沖劑為主治療本病40例。方法:以神箭牌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凡治療1個療程已獲痊癒的,不再繼續服第2個療程。治療本病40例中,腎虛型29型,總有效率96.6%;其中偏腎陰虛17例,痊癒8例,顯效5例,有效4例;偏腎陽虛12例,痊癒4例,顯效3例,有效4例,無效1例;心脾受損型6例,痊癒2例,顯效1例,有效2例,無效1例;恐懼傷腎3例,顯效l例,有效1例,無效1例;濕熱下注型2例,有效1例,無效1例。以腎虛型和心脾受損型療效最好,尤以偏腎陰虛者療效最好。
7.治療燒傷後消化道出血 有人用黃土湯治療本病26例。方法:灶心黃土50g,阿膠、黃芩、附片、白術、生地黃、甘草、烏賊骨(研粉)、白及各10g。每日1劑半。水煎分3次服或頻飲。結果:痊癒20例,顯效4例,無效2例(死亡),總有效率為92.3%。
8.治療習慣性流產 有人用阿膠治療本病60例。方法:受孕後內服補腎益氣安胎之補腎安胎飲加味:黨參、杜仲、川斷、狗脊各15g,阿膠(烊化)、艾葉炭、白術、菟絲子、桑寄生、益智仁、補骨脂各12g。自以往習慣性流產月份前1個月開始服,隔日1劑,連續服過平素習慣性流產月份。加減:腎虛者加山茱萸10g,山葯各12g;氣虛者加生黃芪15g;血虛者加熟地15g;血熱者加黃芩9g;脾虛者加砂仁6g;流血多者加地榆炭9g。結果:43例痊癒,12例有效,5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1.60%。
[禁忌] 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者忌用。
【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微溫,無毒。"
③《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平,味淡。"
【歸經】入肺、肝、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少陰、厥陰經。"
②《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少陰、厥陰經。"
【功用主治】滋陰補血,安胎。治血虛,虛勞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婦女月經不調,崩中,胎漏。
①《本經》:"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氣。"
②《別錄》:"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
③《葯性論》:"主堅筋骨,益氣止痢。"
④《千金·食治》:"治大風。"
⑤孟詵:"治一切風毒骨節痛,呻吟不止者,消和灑服。"
⑥《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並鼻洪、吐血、腸風、血痢及崩中帶下。"
⑦《綱目》:"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
⑧《綱目拾遺》:"治內傷腰痛,強力伸筋,添精固腎。"
[葯材及產銷]
本品為驢皮去毛後熬制而成的膠塊。
[名稱] 阿膠Colla Asini (Gelatinum Asini) 別名:驢皮膠。
[產地及銷售習慣] 主產於山東聊城東阿,浙江杭州、寧波,以山東東阿所產最為著名,浙江產量最大,主銷華東並出口;此外上海、北京、河北天津、湖北武漢、遼寧沈陽等地均有加工生產。
[化學成份]
含明膠蛋白(glutin)等。
[葯材鑒別]
性狀鑒別
呈整齊的長方形塊狀,通常長約8.5厘米,寬約3.7厘米,厚約0.7或1.5厘米。表皮棕黑色或烏黑色,平滑,有光澤。對光照視略透明。質堅脆易碎,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平滑,有光澤。氣微弱,味微甜。
以烏黑、光亮、透明、無腥臭氣、經夏不軟者為佳。
[效用]
[性味] 甘平。
[功用] 滋陰養血,補肺潤燥,止血安胎。
[主治] 陰虛心煩失眠、虛勞咳嗽、肺癰吐膿、吐血衄血、便血、崩帶、胎動不安等症。
[用量] 5g~10g。
釋名 傅致膠。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1、癱緩偏風,手足不遂,腰膝無力。用阿膠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膠中,再煮開幾次,膠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後取蔥豉粥溫服(不能冷服,否則令人嘔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劑,可見效。
2、肺風喘促。用秀明阿膠切小,炒過,加紫蘇、烏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虛秘。用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無天日匙,溫服。
4、赤白簡疾(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不痢赤白,里急後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共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黃連阿膠丸」。
5、吐血不止。用阿膠(炒)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研為末,藕節搗汁,加蜜調勻服下。
6、肺損嘔血。用阿膠(炒)三錢、水香一錢,糯米一合半(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百沸湯沖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膠炙蒲黃半兩,每取二錢,加水一碗,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成。溫服。同時以布系住兩乳。
8、月經不調。用阿膠一錢,加蛤粉(炒成珠,研為末),熱酒送服。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錢。
9、月經不斷。用阿膠炒焦研為末,酒送服二錢。
10、妊娠下血。用阿膠三兩,炙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膠末二兩、生地黃半斤(搗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膠艾湯」。
11、妊娠胎動。用香豉一升、蔥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進阿膠(炙過,研細)二兩,化勻服下。又方:用阿膠(炒熟)、艾葉二兩、蔥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膠艾湯」
12、多年咳嗽。用阿膠(炒)、人參各二兩,研細。每取三錢,加豉湯一碗、蔥白少許,煎服。一天服三次。
Ⅵ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阿膠
為補血止血、滋*潤燥之良葯。臨床應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失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咳咯血、 吐血、便血崩漏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阿膠具有生血作用,可用於失血貧血、缺鐵貧血、再生障礙貧血及年老體弱、兒童、婦女的滋補。並對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具有改善作用,。長期服用阿膠,還可營養皮膚,使肌膚光潔滑潤並具彈性。
葯理
1
對造血系統的作用
阿膠有明顯的補血作用,療效優於鐵劑。
2
抗休克作用
麻醉貓反復從股動脈放血造成嚴重出血性休克,靜注5%~6%阿膠溶液約8ml/kg,能使極低水平之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且作用較為持久。另用麻醉貓靜注組胺,使血壓下降,此時反復注射等滲氯化鈉溶液4次,每次l0ml,血壓無明顯升高。隨即改用5%阿膠溶液20ml靜注,血壓逐漸恢復至正常。
3
對鈣代謝的影響
能改善動物體內鈣平衡。
4
其他
阿膠有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轉化作用。
[傳統應用] *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功能:滋陰潤肺,補血止血,定痛安胎。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為治血虛的主葯。
END
應用與配伍
1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為補血之佳品。常與熟地黃、當歸、黃芪等補益氣血葯同用。
2
用於多種出血證。止血作用良好。對出血而兼見虛、血虛證者,尤為適宜。治血熱吐衄,配伍蒲黃、生地黃,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虛倦神怯,配伍人參、白及等,如《痰火點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參、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膠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當歸、赤芍等,如阿膠芍葯湯;治先便後血,配伍白芍、黃連等,如《醫林集要》阿膠丸;治沖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黃、艾葉等,如膠艾湯。
3
用於虛證及燥證。能滋潤燥。治溫燥傷肺,乾咳無痰,配伍麥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湯,治熱病傷*,虛煩不眠,配白芍、雞子黃等,如黃連阿膠湯;治熱病傷*,液涸風動,手足瘈瘲,配龜板、牡蠣、白芍、生地黃等,如大定風珠。
【用法用量】入湯劑,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膠珠,可以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禁忌】 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者忌用。
END
主治
1
癱緩偏風,手足不遂,腰膝無力。用阿膠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膠中,再煮開幾次,膠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後取蔥豉粥溫服(不能冷服,否則令人嘔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劑,可見效。
2
肺風喘促。用秀明阿膠切小,炒過,加紫蘇、烏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
老人虛秘。用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無天日匙,溫服。
4
赤白簡疾(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不痢赤白,里急後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共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黃連阿膠丸」。
5
吐血不止。用阿膠(炒)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研為末,藕節搗汁,加蜜調勻服下。
6
肺損嘔血。用阿膠(炒)三錢、水香一錢,糯米一合半(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百沸湯沖下。一天服一次。
7
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膠炙蒲黃半兩,每取二錢,加水一碗,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成。溫服。
8
多年咳嗽。用阿膠(炒)、人參各二兩,研細。每取三錢,加豉湯一碗、蔥白少許,煎服。一天服三次。
9
妊娠胎動。用香豉一升、蔥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進阿膠(炙過,研細)二兩,化勻服下。又方:用阿膠(炒熟)、艾葉二兩、蔥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膠艾湯」
END
臨床新用途
1
治療特發血小板減少紫癜
有人用驢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32例。方法:口服神箭牌補血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15歲以上每次2包,開水沖服,30日為1個療程。停用其他葯用。結果:痊癒24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2
治療貧血白細胞減少症
有人用阿膠補血沖劑治療本病178例。方法:給患者口服驢膠補血沖劑,每次1包(20g),每日2次,連用28日。治療期間,患者沒有服用其他中西葯物或採用其他治療方法。結果:痊癒37例,顯效?2例,有效47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87.64%。
3
治療燒傷後消化道出血
有人用黃土湯治療本病26例。方法:灶心黃土50g,阿膠、黃芩、附片、白術、生地黃、甘草、烏賊骨(研粉)、白及各10g。每日1劑半。水煎分3次服或頻飲。結果:痊癒20例,顯效4例,無效2例(死亡),總有效率為92.3%。
END
阿膠補血的吃法
將阿膠砸碎(用搗筒或布裹著膠塊放在較堅硬的檯面上,用錘子或刀背砸成碎末)後,取3~9g(約每塊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放入帶蓋杯內加入冰糖末少許,用沸水適量沖開,攪拌,加蓋放置5~10分鍾即可服用。
取阿膠250g砸碎,置帶蓋的盆內,用黃酒250ml加蓋浸泡2~3天,泡透後,加入熱水約looml,冰糖250g,或炒熟的黑芝麻、核桃仁(破碎同豆粒大小)適量,將盆置於鍋內,蒸或燉約O.5~l小時,蒸燉過程中經常攪拌,待全部溶化後取出,放涼後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g(1~2湯匙),加適量開水沖服即可,若氣虛乏力可配入適量的人參煎液同服;若畏寒怕冷則加桂圓肉適量(同核桃仁一起加入)同服。
3
虛勞咳嗽服用方法如下:阿膠3-9g/次,砸碎加少量水燉化,沖雞蛋一個,蜂蜜一湯匙,早晚各一次。
4
東阿阿膠250g,加黃酒300ml,浸泡12天,加入冰糖或白沙糖、水各100ml,置於較大鍋內,隔水加蓋約23小時,待其全部溶化後取出即可。每日12次,每次服兩匙。此方法適用於一般血虛症。
5
將500g紅棗煮熟,剩少量水,加入500g東阿阿膠,使其溶化,粘在棗上,食用紅棗也可以。
Ⅶ 阿膠有哪些服用方法
阿膠打成粉的服用方法是: 1、牛奶沖服 2、阿膠加上蜂蜜沖服 3、阿膠糖液 4、阿膠可以熬粥可以服用
Ⅷ 阿膠的用法
1、打粉
取阿膠塊放入打粉機內,將阿膠快打成粉末狀,每次取一勺,直接沖水即可。這要求阿膠塊的品質是比較高,否則難以下咽。
2、烊化法:
將阿膠砸碎(用信紙或布裹著膠塊,放在較為堅硬的檯面上,用錘子砸成碎末),取3--9克(約每塊的三分之一)放入杯中,加冰糖少許,用沸水或葯汁適量沖開,攪拌,放冷後即可服用。
3、傳統法:
取阿膠250g,砸碎置於帶蓋的容器內,加冰糖、黃酒、水各250g(或ml),浸泡24~48h,至膠軟化無硬塊後,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黑芝麻、核桃仁、大棗、桂圓肉等攪勻,放入鍋中隔水蒸制0.5~1h,待其全部溶化,取出放涼,加蓋置陰涼處或冰箱內,每日1~2次,每次1~2湯匙,開水沖服即可。對腰膝酸軟,怕冷,易感冒,耳鳴,四肢無力等均有明顯療效。經常用此法服食阿膠,可以強身健體,延緩衰老,起之延年益壽的作用 。
4、食療法:
用戶可根據自已的喜好,在做飯、炒菜、喝水時,均可加入阿膠食用。如:
① 阿膠粥
取糯米100g煮熟,候熟入阿膠15g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功用:養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
②阿膠雞蛋湯
將阿膠適量燉化加蜂蜜一匙,沖雞蛋一個,每日早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主治:咳喘不止,久咳不愈,及哮喘等症。
③阿膠蔥白蜜
用新水煎蔥白三片,去蔥,入阿膠二錢、加蜂蜜二匙溶開,食前溫服。
功效:養陰生津,潤腸通便。主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
④阿膠甜肉
製作:瘦肉250g洗凈切塊,先燉入成熟時入阿膠20g白糖50g、花椒5粒燉至熟,火靠濃汁。功用:治貧血。
⑤ 阿膠酒
將阿膠80g切成小塊(或砸碎),置小壇內,倒入適量黃酒,將壇放在文火上煮沸,邊煮邊向壇內續添黃酒,直至酒添盡,阿膠化完,葯酒約有500ml時可取下放冷,收入瓶中。每日早、中、晚各1次, 每次空腹溫飲20~30ml。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主治:血虛萎黃,虛勞羸瘦,面色無華,眩暈心悸,陰虛咳嗽等。
⑥阿膠燉野雉
將野雉肉塊200克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起放入燉盅里,加入湯水,阿膠(30克蒸溶的),紅棗12枚,薑片,蔥結,精鹽,蓋上燉盅蓋,上籠旺火燉2小時,出籠後,放去薑片,蔥結,撒入胡椒 粉,淋香麻油即可。
⑦阿膠煮紅棗
取大棗10枚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加入搗碎的阿膠6g,溶化,紅糖適量調味。飲湯食棗。功效:養血健脾。主治:心脾兩虛,心悸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