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飯豆是什麼,屬性是
飯豆即眉豆,是豆科植物菜豆種子,球形或扁圓,比黃豆略大,也有狀如腰果的,又名飯豇豆、米豆、飯豆、甘豆、白豆等。屬於干豆類及製品,一年生纏繞草本,分布中國河北、江蘇、四川、雲南等省,越南亦有產品。眉豆是粵人所習稱。李時珍稱「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
眉豆是一年生纏繞草本,高20~40厘米。3出復葉,頂生小葉卵狀菱形,兩側小葉斜卵形,先端短尖,邊全緣或近全緣。
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柄;花間通常有墊狀腺體;萼鍾形,淺綠色,萼齒披針形,上面2萼齒常合生;花瓣大大地伸出萼外;雄蕊2束。莢果長7~15厘米,種子顏色不一。花期7~8月。果熟期9月。
(1)眉豆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眉豆依花的產色不同分為紅花與白花兩類,莢果的產色有綠白、淺綠、粉紅與紫紅等色;至今為止栽培的主要品種有紫花小白扁、豬血扁、紅筋扁、白花大白扁和大刀鍘扁等品種。
眉豆起源於亞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東部地區。適於冷涼氣候,多種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在熱帶地區常在最寒冷的季節或在高海拔地區栽培。世界約有40個國家栽培小扁豆,亞洲生產最多。
收獲總面積約為2862kha,總產量約為2264kt。中國主產於廣西、山西、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湖北、雲南,四川等省。
❷ 黑豆最好的吃法
黑豆做為一種價格低廉的補腎佳品一直備受被古今人士的推薦,最早推薦黑豆補腎的是華佗。之後在宋朝,黑豆被蘇東坡寫進描寫汴京城男女老少忙著用黑豆養生的描述里。之後黑豆在歷代的太醫那裡都有養生價值的記載。而對黑豆葯用價值以及養生價值整理集大成的是明代的李時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詳細記載了黑豆的葯性,以及作用,進而記載了一些黑豆的治病的方子。 由於黑豆具有非常廣泛的葯性,所以,黑豆常常被用作食療。 1、黑豆粉配料:黑豆500克。製法:黑豆洗凈,煮熟焙乾,研成細粉。葯用:每天3次,每次6克,米湯送服。說明:補虛益腎、活血利水;對營養不良性水腫、脫發、禿發、頭發早白皆有療效。2、鹽煮黑豆配料:黑豆60克,精鹽適量。製法:把黑豆淘凈,入鍋後加水,用旺燒沸,改用小火煮到黑豆熟爛,加精鹽即可。葯用:每天早、晚分食。說明:滋陰補腎、活血祛淤;對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慢性前列腺炎、腰腿痛、動脈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症均有療效。3、黑豆煨紅棗配料:黑豆90克,紅棗15枚,紅糖10克。製法:把紅棗拿濕水浸泡片刻,洗凈。黑豆去雜洗凈,用小火煮30分鍾,加入紅棗、紅糧,煮到黑豆酥爛時出鍋。葯用:每天早、晚分食。說明:健脾益胃、活血利水;對單純性消瘦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自汗盜汗、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症、貧血皆有療效4、黑豆玉竹薏米鴨湯將黑豆200克放入鐵鍋中,不用加油炒至豆衣裂開,再洗干凈備用。在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和生薑兩片,先燒滾再放入黑豆,肉蓯蓉和淡菜,中火煲三個小時左右,加入鹽即可吃了。功效:可以補氣養血,令面色肌膚紅潤,防止衰老過早出現,又可以補益肝腎,有明目的作用;能預防腎虛腰痛,婦女白帶過多等病症。5、黑豆補血湯 材料:2~3天份 黑豆1兩 黃耆5錢 當歸3錢 白芍5錢 黃精1兩 丹參3錢 香附1.5錢 荷葉1.5錢作法: 將所有葯材入鍋熬煮一小時後,取出所有葯材後即可飲用功效: 補血滋陰、活血消瘤;適用於卵巢、子宮及乳房腫瘤者之經後調理。叮嚀: 容易脹氣腹瀉者加茯苓3錢至5錢,容易上火煩躁者加玉竹5錢至1兩。6、黑豆蛋粥主料:黑豆 150克 黑米 50克 黑芝麻 30克輔料:雞蛋 100克調料:冰糖 30克 各適量7、黑豆小麥煎製法:將以上兩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功效:養心益肝,清熱止渴。用法:飲汁。每天服1劑,可連服5--7天。應用:適用於心陰不足之心神不寧,夜卧不安者。8、黑豆枸杞粥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紅棗5~10個,料酒、薑汁、食鹽各適量。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爛熟,即可取湯飲用,每日早、晚飲用,每次2~3杯為宜,可長期飲用。黑豆粥可以加入冰糖30~50克溶化後直接飲用,也可以將剛煮好的黑豆粥,加入2~3朵菊花( 菊花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小而顏色泛黃的菊花是上選)泡開後飲用,對防治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效果更好。還可以取黑豆粥加入核桃粉1匙、牛奶10毫升、蜂蜜1匙,改善眼疲勞 效果也很明顯。 醋泡黑豆 做法:用平底鍋放入黑豆,不放油,用中火炒5分鍾,等黑皮迸開後改小火再炒5分鍾,注意不要炒煳,將其晾15分鍾後,放入帶蓋的容器中,之後加入陳醋,浸泡2小時後就可食用。功效:可抑制老年性視力下降,治療慢性疲勞、寒症、肩膀酸痛、高血壓、高膽固醇。可加入少量蜂蜜去酸味。放入冰箱可存放半年。9、黑豆雞爪湯原料: 黑豆100克,雞爪250克,鹽適量操作: (1)將黑豆揀去雜質,用清水浸泡30分鍾,備用;雞爪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燙透。(2)鍋上火入水,將雞爪、黑豆放入,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改用文火煮至肉、豆爛熟,加鹽調味即可食用。營養價值: 雞爪 - 又名雞掌、鳳爪、鳳足。雞爪也稱「雞掌」「鳳爪」「鳳足」。多皮、筋,膠質大。常用於煮湯,也宜於鹵、醬。如:鹵雞爪、醬10、黑豆燜豬蹄原料: 黑豆400克,豬蹄750克,豬耳125克,豬尾125克,豬皮75克,豬肥膘100克,番茄125克,蔥頭75克,大米250克。食油75克,蒜煉油100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操作: (1)將黑豆洗凈用水浸泡3小時左右;把豬蹄洗凈豎劈兩爿;豬耳、豬尾、豬皮、豬肥膘洗凈切成小塊,番茄洗凈切塊;蔥頭洗凈切末;大米洗凈控干;備用。(2) 把鹽、黑豆、豬蹄、豬耳、豬尾、豬皮、豬肥膘放在一起拌勻後,放入鍋內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燜至熟透,加入少許蒜煉油調好口味;備用。(3)把鍋燒熱後倒入蒜煉油待油溫6成時,放入蔥頭末炒至黃色後,加入番茄塊炒透後,盛入鍋內倒入清水煮沸。再把鍋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溫5成時,放入大米炒至黃色後,盛入盛有番茄的燜鍋加鹽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燜熟。食用時,盛上黑豆燜豬蹄,配上番茄米飯即可。11、烏豆煲鯽魚湯原料: 鯽魚1條、烏豆2兩、眉豆2兩、花生2兩、陳皮1片。操作: (1)烏豆、眉豆、花生洗凈,預先浸隔夜,去水備用。(2)鯽魚去臟去鱗洗凈。果皮浸軟去瓤,備用。(3)鍋注入適量水,水滾放入鯽魚及其他材料,以慢火煲3小時即可。貼士:若可以最好不加鹽,因鹽份會讓水份聚積。12、黑豆狗肉罐原料: 狗肉500克。黑豆50克,大棗30克。精鹽4克,味精3克,姜10克。特色: 狗肉軟爛,滋味鮮香。操作: (1)把狗肉有皮的一面在火上烙去殘毛,入溫水中刮洗干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入冷水中焯水斷生,撈出沖洗干凈;大棗、黑豆用清水洗凈待用。(2)將狗肉與黑豆、大棗、姜一起放入大砂罐內,加入清水,旺火燒開,轉用小火燉制,待狗肉酥爛後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上桌食用。13、海帶燉黑豆配方:鮮海帶200克 黑豆100克 瘦豬肉100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製作:(1)把黑豆洗凈,去雜質;豬瘦肉洗凈,切4厘米見方的塊,海帶洗凈、切絲;姜切片,蔥切段。(2)把海帶、黑豆、豬瘦肉、姜、蔥放入燉鍋內,加水600毫升。(3)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拌勻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海帶、豬肉50克,隨意喝湯。功效:活血、利水、祛風、解毒。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保健食用。14、黑豆乾的制主料:小方豆乾 1800G(3斤) 醬油 250g 砂糖 200g 沙拉油 250g 辣椒 2根 中葯鹵包 1包(1)將豆乾洗凈瀝去水份備用。(2)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用最小的文火煮,煮的時候需不斷用鍋鏟翻動,避免豆乾表面結皮、內部成蜂巢狀。(3)用小文火持續煮約3~4小時至完全收汁,放置隔夜後質地變緊實後即可,放3天後更好吃,冷藏約可保存1個月。15、烏豆圓肉紅棗湯原料: 烏豆50克、桂圓肉15克、紅棗50克。特色: 香甜滋潤,清爽不膩。烏豆味甘澀,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安神、明目、益肝等功效。中醫認為:色黑者入腎,從外形看烏豆似腎之狀,故對腎氣不足、腎虛、頭發早白者大有好處。桂圓及大棗都具有調補脾胃的作用。烏豆圓肉紅棗湯常食可補腎、潤發、烏發,補血安神。忌食:小兒忌服。操作: (1)將烏豆、紅棗洗凈。(2)將烏豆、桂園肉、紅棗一起放入砂鍋中,再加入3碗清水,文火煎制。(3)待清水熬至三分之二,去掉湯面浮渣即可。16、黑豆烏雞湯材料:黑豆150克,何首烏100克,烏雞1隻,紅棗10枚,生薑5克,精鹽適量。做法:將烏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備用。黑豆放入鐵鍋中干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備用。何首烏、紅棗、生薑分別冼凈,紅棗去核,生薑刮皮切片,備用。加清水適量於鍋,用猛火燒沸,放入黑豆、何首烏、烏雞、紅棗和生薑,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加入精鹽適量,湯成。功效:補血養顏,烏發,養心安神。黑豆有滋補肝腎、活血補血、豐肌澤膚等功效,久服可使皮膚變得細白光潔。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雞健脾補中、養陰退熱。紅棗健脾和胃、益氣生津,多食可使人臉色紅潤。17、黑豆蓮藕母雞湯配料:蓮藕400克,老母雞1隻,黑豆100克,紅棗15枚,生薑、精鹽皆適量。製法:把黑豆倒入鐵鍋,干炒到豆衣裂開,拿清水洗凈,曬干。老母雞宰殺後去雜,洗凈。蓮藕切塊,紅棗去核,生薑切片。湯鍋上火,加水,用旺火燒沸,放入黑豆、蓮藕、老母雞、紅棗和生薑,用中火燉3小時,加入精鹽。葯用:隨餐食用,用量自願。說明:滋陰補虛、止血健胃;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暑熱症、厭食症、子宮功能性出血、痔瘡出血均有療效。 黑豆功效:常食黑豆,對病後體弱者有良好的滋補作用。黑豆入腎經,具有滋腎補腎、補血明目之功能。經常食用黑豆,對腎虛體弱、腰痛膝軟、身面浮腫、風濕痹病、關節不利、癰腫瘡毒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久食黑豆,好顏色,變白不老。」可見黑豆還有長肌膚、益顏色、健體延年之功效,久食能使肌細膚白。
黑豆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排尿能力、消除浮腫的,多吃黑豆不但有助於減肥,還能讓人保持精力充沛,富含卵磷脂和皂甙,卵磷脂能減少「壞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而皂甙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預防癌症和肥胖。更年期的女性多吃些黑豆還能緩解更年期的症狀。
黑豆的調補服法:
一種是煮料豆法,即與它葯同煮;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載「煮料豆葯方:老人服之能烏須黑發,固齒明目。」此方用當歸12克,川芎、甘草、陳皮、白術、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芪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葯,曬干服豆。
張石頑《本經逢原》述黑豆「入腎經血分,同青鹽、旱蓮草、何首烏蒸熟,但食黑豆則須發不白,其補腎之功可知」。這些都是以黑豆與葯物同煮,然後去葯食豆之法。另一種是:單服法,不與其它葯同煮即具補腎養血之功。《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服之能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白後黑,久則轉老為少,終其身無病」。
❸ 飯豆怎樣才能熟的快
眉豆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3出復葉,頂生小葉卵狀菱形,兩側小葉斜卵形,先端短尖,邊全眉豆緣或近全緣。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柄;花間通常有墊狀腺體;萼鍾形,淺綠色,萼齒披針形,上面2萼齒常合生;花瓣大大地伸出萼外;雄蕊2束。莢果長7~15厘米,種子顏色不一。花期7~8月。果熟期9月。
眉豆的種子有白色、黑色、紅褐色等數種。[1]
⒈ 入葯主要用白眉豆,白眉豆還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健脾,益氣,化濕,消暑;
⒉ 黑眉豆古名"鵲豆",不供葯用;
⒊ 紅褐色者在廣西民間稱"紅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葯,治眼生翳膜。
形態特徵
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廣卵形,側生小葉斜菱狀廣卵形,長約6—10厘米,寬約4.5—10.5厘米,頂端短尖眉豆花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兩面沿葉脈處有白色短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2—4朵叢生於花序軸的節上;尊上部2齒幾完全合生,其餘3齒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紅色,旗瓣基部兩側有2附屬體;子房有絹毛,基部有腺體,花柱近頂端有白色髯毛。莢果扁,鐮刀形或半橢圓形,長5—7厘米;種子3—5顆,扁,長圓形,白色或紫黑色。
眉豆莢果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8~13mm,寬6~9mm,厚約7mm。種子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眉狀種阜。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子葉2,肥厚,黃白色。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
中葯屬性
葯用概述
【學名】:Lablab purpureus (Linn.)SweetMEIDOU
【英文名】:Purple Haricot
【異名】藊豆(《唐本草》),南眉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葯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葯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四川中葯志》),藤豆(《中國葯植圖鑒》)。
莢果供食用;乾燥白色種子名「白眉豆」,種皮名「眉豆衣」,開放的花名「眉豆花」均供葯用。豆和衣的功能為和中化濕、消暑解毒、健脾胃、止瀉痢,花能清暑化濕、治下痢膿血。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糖類、煙酸、氨基酸、維生素A、C、生物鹼。眉豆依花的產色不同分為紅花與白花兩類,莢果的產色有綠白、淺綠、粉紅與紫紅等色;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種有紫花小白扁、豬血扁、紅筋扁、白花大白扁和大刀鍘扁等品種。
【其他名稱】藊豆、南眉豆、沿籬豆、蛾眉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白米豆(廣西地方稱謂)。
【漢語拼音】Meidou
【英文名】Purple Haricot
白豆
【釋名】又叫飯豆。它的苗嫩的時候可以當菜吃,吃生的也很好。有的是白**,也有的是土黃色,像綠豆一般大,但比綠豆長。四五月問下種,它的苗比赤豆苗稍尖些。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補五臟,調中,助十二經脈。還可暖腸胃,驅除鬼氣。是補腎食物,患腎病的人應該吃。
葉
【功效主治】煮來食用,利於調養五臟。
功能主治
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1.健脾化濕 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2.化濕消暑 用於暑濕傷中,吐瀉轉筋等症。3.治療水腫眉豆(5張),砒霜中毒,細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或入丸、散。
【禁忌】患寒熱病者,不可食。[1]
【是否醫保用葯】醫保
【是否非處方葯】處方
人工栽培
⒈耕地選種。①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②選用優質抗病品種, 並用種衣劑加新高脂膜拌種(能有效隔離病毒感眉豆(6張)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⒉適時播種。春季地溫穩定在15℃時,即可播種。播種後,用新高脂膜噴灑表面,防止水分蒸發,窒息和隔離病蟲源,使幼苗茁壯成長。
⒊平衡水肥。①苗期要做到水肥充足,NPK比例和墒情要合理匹配,要在植株開始分枝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主梢瘋長,促花芽分化,多開花,多坐果。②植株生長進入開花結莢期,要在開花前噴施菜果壯蒂靈,可強花強蒂,增強授粉質量,促進果實發育,無空殼,無秕粒。這一階段應及時灌水,適時追肥,多施磷鉀肥。
⒋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蚜蟲、豆莢斑螟、豇豆莢螟等。在病蟲害發生期,要按作物需求,用針對性葯劑加新高脂膜進行滅殺。
質量辨別
眉豆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眉狀種阜。種皮薄而脆,味淡,嚼之有豆腥氣。好的眉豆的顏色一致,顆粒大小、形狀相仿,否則為以混豆偽裝的劣質品。其次眉豆多以嫩莢供食用,富香味。鼓粒的則較老,不宜食用。眉豆
膳食營養
營養分析
種眉豆子每百克含蛋白質22.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鈣46毫克,磷52毫克,鐵1毫克,植酸鈣鎂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鋅2.44毫克。種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澱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棉子糖、水蘇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澱粉、氰甙、酪氨酸酶等。豆莢含哌啶酸-2(Pipecolic acid)。含蛋白質、維生素B1、及C、胡蘿卜素,並含蔗糖、葡萄糖、水蘇糖、麥芽糖及棉子糖;另含1-哌可酸及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另含豆甾醇、磷脂等。
眉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 磷、鐵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眉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另外眉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這是一種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的移動,故能激活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肌體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腫瘤患者宜常吃眉豆,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眉豆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⒈ 特別適宜脾虛便糖、飲食減少、慢性久泄,以及眉豆及食物(5張)婦女脾虛帶下、小兒疳積(單純性消化不良)者食用;同時適宜夏季感冒挾濕、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暑熱頭痛頭昏、惡心、煩躁、口渴欲飲、心腹疼痛、飲食不香之人服食;尤其適宜癌症病人服食。
⒉ 但是患寒熱病者,患冷氣人,患瘧者不可食。
飲食相關
眉豆為豆科、眉豆屬的一個栽培種,多年生或一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食用嫩莢或成熟豆粒。
眉豆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毒蛋白、凝集素以及能引發溶血症的皂素。所以加熱時一定要注意,眉豆一定要煮熟以後才能食用,否則會可能出現食物中毒現象。
烹飪指導
⒈ 烹調前應用冷水浸泡(或用沸水稍燙)再炒食。因為白眉豆中有一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眉豆不熟吃,在食後3~4小時部分人可引起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
⒉ 成熟豆粒可以煮食或製作成豆沙餡。
食療價值
豆科草質藤本植物眉豆的白色種子或莢果。又稱南眉豆、沿籬豆、峨眉豆、羊眼豆、藤豆,有黑、白等色之異。中國華東、中南、西南和河北、遼寧等地均有栽培。冬季採收成熟莢果,曬干,除去莢皮,收集種子炒黃或稍煮;或秋季採摘未成熟莢果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健脾除濕。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鋅,維生素B1、B2和煙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結素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腫;婦女脾虛帶下;暑濕為患,脾胃不和,嘔吐腹瀉。
【用法】煎湯,研末,或煮熟食。
【附方】
1,眉豆茯苓散:炒眉豆30克,茯苓15克。研為細末。每次3克,加紅糖適量,用沸水沖調服。
本方以眉豆健脾除濕,茯苓補脾而能利尿消腫。用於脾虛水腫。
2,煮眉豆:眉豆60克(或嫩眉豆莢果120克),以食油、食鹽煸炒後,加水煮熟食。每日2次,連食1周。
此方取眉豆健脾除濕以止帶。用於婦女脾虛帶下。色白。
3,眉豆香薷湯:眉豆30克,香薷15克。加水煎湯,分2次服。
源於《千金要方》。本方取眉豆利濕和中,香薷化濕利小便。用於濕濁阻滯,脾胃不和,嘔吐腹瀉,小便不利。
若夏季兼感暑熱,見有心煩發熱、頭昏等症者,可加荷葉、金銀花之類清熱祛暑。
食用方法
一. 烹調前應用冷水浸泡(或用沸水稍燙)再炒食。因為飯豆中有一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不適吃.
二. 成熟豆粒可以煮食或製作成豆沙餡。[1]
做法:
眉豆煲豬手(適合女性)
1. 花生,眉豆洗凈,用清水浸一小時取起;眉豆(10張)
2. 紅棗洗凈;
3. 豬手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鍾,取起洗凈;
4. 陳皮用清水浸軟,颳去瓤洗凈;
5. 陳皮,花生放入鍋內,加入清水12杯煲滾,放下豬手、紅棗、眉豆、姜煲滾,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眉豆鯉魚煲(適合男性)
1. 將眉豆、陳皮、生薑洗凈;
2. 鯉魚去鰓及內臟(特別是魚膽,一定要棄掉);
3. 起油鍋,將魚稍煎;
4. 把眉豆、陳皮、生薑放入瓦鍋內、調料適量,加清水適量,文火約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❹ 飯豆吃法 飯豆發芽後能吃嗎
烹調前應用冷水浸泡(或用沸水稍燙)再炒食。因為白眉豆中有一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不適吃,在食後3~4小時部分人可引起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如果擔心有問題的話,還是不吃為好
❺ 眉豆的吃法
可以切成絲,炒肉吃
❻ 四季豆、豆角、豇豆有什麼區別
一、豆角、豇豆是同一種蔬菜。
二、豆角(豇豆)和四季豆的區別:
1、豆角(豇豆)比較長,四季豆比較短。
2、未煮熟四季豆,豆中的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而且豆中含有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四季豆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體的腸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現胃腸炎症狀。為了防止出現四季豆中毒,一定要將四季豆煮透、煮熟。
豆角(豇豆),不含皂素。
二、四季豆是菜豆的別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種的栽培品種。又叫芸豆,芸扁豆、豆角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北方多叫眉豆,在浙江蘭溪也叫眉豆,在四川等一些華中地區叫做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
❼ 赤小豆偏豆薏米眉豆可以煲鯽魚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穀子。是常用的中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薏米是補身葯用佳品。據醫葯部門化驗分析,薏米含蛋白質16.2%,脂肪4.6%,糖類79.2%。冬天用薏米燉豬腳、排骨和雞,是一種滋補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飲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薏米的種仁和根又能入葯治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近年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薏米還是一種抗癌葯物,初步鑒定,它對癌症的治抑率可達35%以上。難怪桂林地區有首民謠這樣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葯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薏米有健脾,滲濕,止瀉,排膿。用於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白帶,肺膿瘍,闌尾炎。常用量9~30克。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
食用方法:
1、薏米湯(薏米粥):以浦城特產薏米、桂花和白砂糖為原料熬成粥,是宴席上常見的醒酒類湯點、冷飲,也是炎夏最青睞的消暑飲料。
2、八寶粥(八寶飯):用浦城產的糯米、薏米、蓮子、花生仁、硃砂(豆)、桂花和紅棗、桂圓、白砂糖為原料,熬成粥或蒸成飯,亦是宴席上必備的點心,具有健脾胃、補血養心的功效。。
3、薏米麻糍:將薏米(也可加入少量糯米)碾成漿、濾去水,製成薏米團,放入開水中煮熟外面粘上熟芝麻、白砂糖,即可食用,春夏之交雨水頻發,食之可去水濕、健脾胃。也可以將熟芝麻和白糖包進薏米團中,再蒸或煮熟食用。
4、薏米蓮子湯:以薏米、蓮子、桂花、白糖為原料製作而成。常飲具有滋補心脾的效用。
5、薏米酸棗糍:以薏米和浦城野生酸棗、桂花、白砂糖精製而成,食之具有化痰止咳、潤肺、健脾、除痹的效果。
6、豬腳薏米煲:以豬的前腳、薏米、當歸為原料,加水用文火燜制而成。最好不加調味品,若加少量鹽或冰糖也無大礙,食之可消治關節炎,腳氣水腫。此外,用薏米燜豬心,用薏米燉豬肺都是當地人用來除瘋濕、平哮喘的葯膳。用薏米根或薏米莖葉熬湯飲用或浸泡手腳有除濕去腫利尿之功效。
❽ 小白芸豆的吃法
1、白芸豆都可以炒著吃,特別是那些剛剛收取的新鮮白芸豆,它還含有大量水分炒制以後口感鮮嫩,在炒的時候可以給他搭配適量的洋蔥,把准備好的洋蔥切成小丁炒鍋中放油,把洋蔥入鍋炒勻,然後把新鮮的白芸豆放到鍋中快速翻炒,炒到白芸豆熟透以後加食用鹽,調味出鍋即可食用。
2、白芸豆還能用來煮粥吃那些曬干以後的白芸豆在煮粥,以前需要提前用清水泡軟,然後再按自己的需要准備其它煮粥的食材,把准備好的米和其它豆類以及白雲渡一起放到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再用中小火慢慢煮四十分鍾,等鍋中的食材全部熟透,粥也變得軟糯以後關火,燜三到五分鍾以後就能出鍋食用。
1、白芸豆排骨湯
白芸豆可以和排骨一起煲湯喝,再做的時候需要准備500克新鮮排骨,剁成段狀以後用沸水焯燙去掉水分以後放到湯鍋中,白芸豆洗凈以後直接入鍋,放入適量蔥姜,加入足量清水,一起加熱,燒開再燉兩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食用鹽調味。
2、白芸豆卷
白芸豆卷兒在做的時候需要准備1千克白雲豆,把它浸泡12小時以後取出放在高壓鍋中,加水煮20分鍾,再把煮好的白芸豆取出去掉外皮放入攪拌機中把它製成豆泥兒。治好以後的豆泥,放在干凈的紗布上入鍋隔水蒸,蒸好以後取出把它攤在壽司簾上,上面再放適量的紅豆沙,然後用壽司簾直接把它捲成卷狀,卷好以後切成類似於壽司的小塊,吃的時候灑上白糖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