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變灰鏡(GC-GRAY鏡,即英文Graal change-Gray Filltersde的簡寫),是濾鏡的一種,屬於漸變鏡類。又稱GND鏡或中灰漸變鏡。漸變灰鏡一般是在拍攝反差較大的景觀時使用,其作用是使亮部和暗部的光比處於可控制的范圍內,為正確的曝光和後期製作提供保證。
漸變鏡有矩形和圓形兩種。半邊灰色,半邊無色,因此可以減少畫面中一部分曝光量,改變照片的反差。從漸變形式上看又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軟」即指過度范圍大,反之過度范圍較小。
通常拍攝帶有天空的風光照片時,天空與地面的曝光量(EV值)相差好幾級光圈,不是天空過曝,就是地面沒有細節曝光不足。用漸變灰鏡就能有效解決此問題,通過鏡片的旋轉來調整變色分布的方向,將灰色的部分遮擋在天空位置上,降低天空的亮度,均衡天空和地面間的曝光差異,同時突出雲彩細節。
2. 相機漸變鏡使用
漸變鏡的使用,是不可以先鎖定曝光再上漸變鏡的……必須先上漸變鏡,然後再測光!
漸變鏡的作用,就是平衡光比。
比如圖例中的情況,地面相對較暗,天空相對較亮。這時候拍片就很難兼顧,或者地面欠曝,或者天空過曝……想出好片就很難。
通過上漸變鏡,將天空壓暗,使其的亮度與地面更接近一些,這時候再拍片,就可以獲得曝光度更理想的效果了。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上漸變鏡之後再進行測光,測光准確之後再拍片,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先測光並且鎖定測光,那麼,相機就是按照上漸變鏡之前的亮度狀態去測光,等上了漸變鏡之後,光線變暗,拍片效果就會曝光不足了。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方法。
因此,使用漸變鏡之類的濾鏡,應該先上濾鏡,然後再測光……
3. 使用漸變減光鏡怎樣測光
用漸變鏡的場合多數是拍日出日落,亮部和暗部光比過強時。如果有太陽,最好用點測光方式,將圖片的最高光部移到取景器畫面中央測光,半按的快門不鬆手再重新構圖即可。沒太陽時安裝漸變鏡後,就用評價測光即可。下面的樣片用了橙漸變,評價測光。
4. 單反的漸變鏡怎麼裝是使用的
對於畫面中包含大面積天空的風光照,常用到漸變鏡,目的是壓暗天空的亮度。
漸變鏡通常使用方形鏡片,外面有個方形的塑料支架,通過一個和鏡頭濾鏡螺紋匹配的金屬轉接圈連接到鏡頭,所以鏡片的尺寸和架子的尺寸不用考慮,那個金屬的接圈的尺寸依照鏡頭濾鏡口徑就好
上述的配置適合18mm廣角以上的鏡頭,17mm或以下焦距的鏡頭使用這個方法會出現暗角,魚眼鏡頭當然就有更大問題,語言通常沒有辦法直接安濾鏡,只能用專用的大規格濾鏡。
鏡頭旋轉的問題不用擔心,因為上述那個熟料的架子是可以自由旋轉的。
5. 相機濾鏡的種類和使用
UV濾鏡
uv濾鏡又叫紫外線濾鏡(Ultraviolet Filter),能減弱因紫外線引起的藍色調,阻止UVa和UVb這兩類紫外線進入鏡頭影響成像,有助於提高影像清晰度和色彩效果,同時保護鏡頭表面不受傷害。
選購一個好的UV濾鏡,首先看的是透光率,透光率越高,說明濾鏡的品質越高;其次是盡量選擇邊框超薄的,以免產生暗角,影響成像;最後盡量選擇有多層鍍膜的UV,沒有鍍膜或者鍍膜較差的UV鏡在逆光拍攝中,很容易產生眩光,影響成像品質。
CPL濾鏡
CPL濾鏡又叫圓偏振鏡(Circular polarization),主要濾除非金屬表面反射形成的偏振光,CPL鏡轉動過程中能使天更藍、葉子更綠、雲更白,增加色彩飽和度,也可以減少大氣泛霧在風景照中引起的柔焦,但不改變整個畫面的的色調均衡。
選購一個好的CPL濾鏡,需要注意的是裝上鏡頭後成像無偏色影響,在廣角端和長焦端都能清晰的對焦,盡量選擇多層鍍膜的,同時鏡框超薄以免暗角產生,影響拍攝效果。
漸變鏡
漸變鏡(graal change Filter)一般有三種顏色,漸變灰鏡(GC-GRAY)、漸變藍鏡(GC-BLUE)、漸變橙鏡(GC-ORANGE)。漸變鏡的作用只在其中一邊,另一邊對照片沒有影響。漸變灰鏡均衡天空和大地的曝光差異,漸變藍鏡可以使灰白的天空變成藍色,漸變橙鏡可以使日落單色調效果更好。
選購好的漸變鏡,需要注意在裝上鏡頭後廣角端無暗角,成像無偏色。
減光鏡
減光鏡(Neutral Density Filter)又叫中灰密度鏡,使用ND鏡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過曝,如果光線太亮就很難選擇較慢的快 門 速度拍攝,這時使用ND鏡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就能夠使用較慢的快門拍攝了,適合拍攝流水、夜景的照片。
選購減光鏡,要學會計算加上ND鏡後的曝光時間,假設沒加ND鏡時,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是T,加上ND鏡後,同樣設置下,曝門速度=T*x,這個x就是ND鏡上面標注的那個數字,例如原本曝光時間是1/125秒,加上ND400的減光鏡後,曝光時間變為3.2秒。
6. 減光鏡和漸變鏡的區別,它們各自的用途及適用場景,求詳細的說明
你說的減光鏡就是灰度鏡,是在強烈光線下使用大光圈把光線壓暗。不至於過暴。漸變鏡是在拍攝風光照片時客服天空過暴地面曝光不足的現象而使用的濾鏡。也可以通過後期處理。
7. 方形插片濾鏡 nd0.6/0.9中灰鏡漸變鏡怎麼用
首先給你說一下uv鏡中灰鏡偏振鏡的區別,中灰鏡偏振鏡理論上都屬於uv鏡的系列,中灰鏡主要功能是改變曝光的,它是一個均勻的灰片,就是把光線壓暗,在大太陽下中灰鏡能把曝光壓下去使用大光圈達到淺景深的效果,另外還可以拍攝長時間曝光或者b門時降曝光,中灰鏡分著固定灰度的和可調的,現在看來可調的比較方便但是成像一般沒有固定nd的好,偏振鏡主要是用於過濾偏振光線的,比如玻璃和水面的反光用這個鏡是可以消除的,在拍風光的時候還可以消除空氣中的偏振光增加飽和度,天可以更藍,uv鏡,在以前,鏡頭塗層少uv鏡主要用來修復鏡頭光學特性,減少灰霧紫邊啊,現在看來更大功能是防止灰進鏡頭再一個保護鏡頭免受直接磕碰,個人建議如果不拍攝什麼b門就是風景的話偏振鏡就挺好,他們都能起到uv鏡共同的功能就是保護鏡頭,買的時候不能貪圖便宜的,要不影響效果
8. 如何使用灰漸變鏡進行正確的曝光
使用灰漸變鏡進行正確的曝光
實戰技巧
發揮中灰漸變鏡的最大作用 構圖須知
在構圖時,就要為使用濾鏡做准備。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最好選取天空和地面光線都比較均勻的場景,如果有水面反光等復雜的光線條件,你需要更加細致的考慮曝光。 安裝濾鏡
你需要調整濾鏡漸變線的位置,將它和地平線對齊,才能達到平均曝光的效果。移動濾鏡,尋找漸變和地平線結合的最佳位置,如果濾鏡位置不對,就可能出現下面實例中出現的情況。 回放照片
9. 關於漸變鏡最常使用的是哪幾種檔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08
10. 中灰鏡擰得太緊了,有什麼辦法擰下來
旋入式(螺絲頭)濾鏡卡在鏡頭上並不罕見,通常是因為裝濾鏡時擰得太緊或太大力,也可能是螺絲坑上有雜物或塵埃。最不幸的原因是鏡頭曾經墜地,濾鏡因撞擊而變形(兼損毀)!攝影師 Mike Dixon為大家介紹10個能將濾鏡拆下來的方法。
方法1.輕力敲打濾鏡:一隻手捏住濾鏡並施加扭力,另一隻手用指甲或半硬物輕力敲打濾鏡,其效果會比大家所想像的要好。
▲用指甲輕敲濾鏡,借震盪力松開濾鏡。
方法2.用雙手扭松濾鏡:更多的施力點有助防止濾鏡變形。
▲更多的施力點也有助松開濾鏡。
方法3.加多一片濾鏡:在被卡住的濾鏡上多加一片濾鏡,但不要扭得太緊。稍為用力捏住新加的濾鏡,使其輕微變成橢圓形(見文末解說),同時施加扭力,將原先的濾鏡扭松。
方法4.降溫:利用冷縮熱脹的原理,令濾鏡收縮。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碟子上注入少量的水,放入雪櫃冰格使其變成冰片。先用保鮮紙包好濾鏡(連鏡頭),然後平放到冰片上冷凍大約15秒便足夠。
方法5.扭開濾鏡工具:購買專門用來扭開濾鏡的工具。事實上,傢具店有售的開瓶蓋工具也可能適用。
▲購買扭開濾鏡的工具時,要留意對否對應手上濾鏡的直徑。
方法6.防滑墊或滑鼠墊:任何底部用上高磨擦力的橡膠或矽膠製造的東西都可以使用。將鏡頭稍微向下壓,同時用力轉動,均勻的摩擦力應該可以把濾鏡扭松,但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正確的轉動方向。
▲橡膠或矽膠擁有較高的摩擦力,可輕易扭開濾鏡。
方法7.橡筋:只需少量的擠壓力,便能提供較大的摩擦力,效果理想,建議所有攝影人的相機袋內,都應隨時帶備一些橡筋。
▲攝影人都應隨時帶備一些橡筋。
方法8.粗膠帶:利用黏力來增加摩擦力,較適合粗闊的濾鏡使用。具體操作方法是,用粗膠帶完全捆住濾鏡的邊緣,並預留至少3英吋的「繩頭」。施力講求「快狠准」,所以必須確保鏡頭牢牢握緊!
▲粗膠帶利用黏力來增加摩擦力。
方法9.交給相機店:找專人代勞。
方法10.鋸或銼:當濾鏡變形非常嚴重,便可能要用最後手段:鋸開或銼斷濾鏡。由於使用鋸或銼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自行操作有機會誤傷鏡頭,建議一般影友應把鏡頭交由相機維修店處理。
▲避免大力捏住鏡頭,否則鏡框變形反而會更難扭開。
Mike Dixon 還介紹了一些小知識。扭松濾鏡應避免大力擠壓濾鏡;在此情況下,濾鏡有可能變成橢圓形(見上圖),令它更難扭松。此外,鏡頭內部擁有不少精密又脆弱的結構,扭松鏡頭時,另一隻手應握緊鏡身最靠近濾鏡的位置,避免扭力對鏡頭內部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