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都江堰截流採用何種方法
都江堰截流採用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以榪槎、竹籠、碗兒兜等為工具。榪槎的構造為一木三足架,以許多三足架連接成排列,上邊滿裝上卵石泥土,在魚嘴構成一完美的擋水壩。碗兒兜為裝滿卵石德竹筐。
⑵ 龍灘水電站用什麼方法截流
截流採用左岸做裹頭、從右岸到左岸單戧立堵、上下游土石圍堰分期合龍的截流方案。合龍則以右為主左為輔, 左右同時向龍口推進。上游土石圍堰全長215m,堰頂高程231m,總填築方量為15萬方,已進占完成14萬方。龍口寬為30,龍口戧堤高,229m,剩餘量2520方。工程人員採用上挑角方式、實施高強度的大塊石、鉛絲石籠、混凝土馬叉體等截流用料混合拋投。2003年11月6日上午9時30分開始,經1小時左右,於上午10時22分成功合龍
⑶ 截流方法有哪些請說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二灘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所選擇的
具體回答如下: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用石料截流
二灘水電站是河床戳流
糯扎渡水電站大江截流通過左岸2條導流隧洞泄流
截流方式可歸納為戧堤法截流和無戧堤法截流兩種。戧堤法截流主要有平堵、立堵及混合堵截流;無戧堤法截流主要有建閘截流、水力沖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運結構截流等。在工程實際中應根據當地水文氣象、地形地質、施工條件以及材料等條件選擇截流方法。
(一)平堵法
平堵比立堵法的單寬流量為小,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條件較好,可以減小對龍口基床的沖刷。所以特別適用於易沖刷的地基上截流。
(二)立堵法
不適用於地質不好的河道上截流,否則需要對河床作妥善防護。
(三)混合堵
混合堵是採用立堵與平堵相結合的方法,有立平堵和平立堵兩種。
⑷ 潛水層埋藏不深時刻採用什麼截流地下水
截流的方式要看水文地質條件,僅僅一個埋藏不深條件不夠。簡單給你說幾個控制性因素吧。
1、地下水流向,判斷上下游,如果你是上游,下游需要這部分水,那麼需要採用導流措施,而不是截流措施,導流措施很多,比如截排水溝,地下水改道工程等。如果你是下游,那麼水量可能較大,也不適宜用抽水方法,最好還是帷幕。
2、找到控水構造,首先明確源匯項,然後地下水源項找到邊界,如果有明顯的匯水通道或導水通道,只需要對該通道進行封堵即可。
3、看介質,若碎屑岩節理、鬆散層、岩溶裂隙等。不同的介質方法不同,如果是鬆散層,意味著其無介質骨架,如果採用抽水措施,會引起地面沉降,那麼需要採用帷幕或導流;如果是碎屑岩,那麼可以考慮抽排水;如果是岩溶裂隙,那麼危險了,因為溶蝕作用可能導致陷落柱發育,如果是抽水增加其水力梯度,那麼溶蝕作用增強,可能導致地面塌陷等陷落柱發育或溶洞發育的後果。這種情況必須採用注漿加固的方式,再採用帷幕或抽水。
方法:截排水暗渠導流、帷幕注漿封堵、介質注漿加固、工程前抽水孔抽水改變其排泄方式(原向下游排泄改為人工排泄)。帷幕較為常用,有各種方式,根據你埋深和介質不同,有打樁注漿,有鑽孔注漿等,甚至有放射孔注漿,最後會形成接近封閉的介質牆。以上方法需要根據我上面說的去判斷選擇使用。
⑸ 如何截流住虧損產品
方法如下:
1、一定要設定止損點: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投資時要時刻提高風險意識,永遠不要開啟一個沒有設定止損的交易。
2、堅持預設的止損點:設定止損點之後,就要果斷嚴格地去執行,不要對自己的選擇太過於自信。快速地糾正錯誤,承認自己判斷上的失誤,也是一名合格投資者所應該具備的良好素養。要嚴於律己,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組合止損:「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很多投資者都在做分散投資、組合投資,以規避風險,比如投資基金。
2、品種止損: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都具有不同的止損「套路」。比如,股票型基金產品的止損一定要緊跟經濟周期的變化,只有在經濟高漲期止損,才能起到有效避險的作用。
⑹ 水利工程的截流一般分為哪幾種
按截流方式:
平堵:先在龍口建造浮橋或棧橋,由自卸汽車或其他運輸工具運來塊料,沿龍口前沿投拋,先下小料,隨著流速增加,逐漸投拋大塊料,使堆築戧堤均勻地在水下上升,直至高出水面。
立堵:立堵指由龍口一端向另一端,或由龍口兩端向中間拋投截流物進占的堵口方式。一般做法,可根據口門水深、水頭差和流速大小採用不同的料物。如堵口堤選在靜水區或流速較小,可用土進占:如流速較大,拋土被沖走,可用石料進占;如流速更大,則應拋柳石枕、石籠、混凝土異形體等進占。
平立堵結合:這種方式一般先立堵,在龍口處採用平堵。
一般說來,平堵比立堵法的單寬流量為小,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條件較好.可以減小對龍口基床的沖刷.所以特別適用於易沖刷的地基上截流,由於平堵架設浮橋及棧橋,對機械化施工有利,因而投拋強度大.容易截流施工-但在深水高速的情況下,架設浮橋.建造棧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限制了它的採用.
⑺ 溝渠的水太深用什麼方法截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6
⑻ 三峽大壩在建設的時候,河水是怎麼截流的
開始截流的時候,將長江右岸的水圍起來,建設水渠,同時在長江左岸建永久船閘和臨時船閘,船閘建好後,開始二期截流,拆除右側圍堰,可以流水,再截斷長江主河道,開挖修建左岸的發電壩體和泄水壩體。施工完成後,開始最後的截流,拆除長江主河道的圍堰,在長江右岸修建圍堰。在右岸的圍堰內修發電壩體,全部建設完畢後,再拆除圍堰,這樣三峽水電站就建成了。
(8)常用截流方法擴展閱讀:
三峽工程分三個階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全部工期為17年。
第一階段(1993-1997年)為施工准備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實現大江截流為標志。
第二階段(1998-2003年)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水庫初期蓄水、第一批機組發電和永久船閘通航為標志。
第三階段(2004-2009年)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全部機組發電和樞紐工程全部完建為標志。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經國家防總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上游來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萬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
三峽水電站大壩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長2335米,靜態投資1352.66億人民幣,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2012年7月4日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三峽大壩無魚類洄遊通道,大壩截流後,三峽庫區的四大家魚產卵場消失,但在三峽庫尾的江津以上江段(合江-彌陀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中下游的水文過程、河床沖刷、濕地格局等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