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實修方法圖片

實修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11 17:13:46

Ⅰ 學佛中實修是什麼意思,如何實修

實修就是在生活中消除自己的煩惱習氣,轉煩惱為菩提心,就沒有煩惱了,分為兩類,自修法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兩者結合就是上了一條成佛的高速路,非常給力。讀誦佛經掌握理論知識就是解,在生活中轉化煩惱習氣就是行,所以我們學佛要解行並進。不然光懂了理論行動上沒跟上,生死大事同樣不能解脫,讀經念佛持咒是修,類似於磨刀,發菩提心踐行菩薩道,弘揚佛法是行,類似於砍柴,邊磨刀邊砍柴業力越消除越快速,業障習氣消除干凈了就可以隨意往生十方佛世界了。比如西方極樂世界,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等等。

Ⅱ 求PS保留質感的人物精修磨皮步驟

一、基礎瑕疵調整
我們從原圖上可以看到很多小的瑕疵(雜亂的頭發,臉部的小疙瘩/痘痘,汗毛,眼白里的紅血絲,下眼瞼的皺紋,鼻孔的汗毛,嘴唇的褶皺等一些看上去最礙眼的東西)。
首先復制一層原圖,通過圖章或者修復畫筆工具適當的減淡修飾需要去掉的瑕疵,需要說的是圖章工具在使用的後要注意控制好「不透明度」和「流量」的數值,根據實際情況來隨時調節這兩個數值的參數。

另外臉部的雜發這樣非常突出的瑕疵可以直接用修補工具簡單修飾。左上角幾根雜發利用套索或者鋼筆工具圈出選取,羽化2-3個像素,再用圖章進行覆蓋。
嘴唇上的褶皺非常明顯,而且出現很不協調的橫向褶皺,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圖章工具盡量減淡橫向嘴唇褶皺,豎向褶皺稍微減淡即可。效果如下。

二、中性灰
第一個重點來了:中性灰。
從上面的圖不用輔助方式就可以很輕易地看出在額頭,臉頰,嘴巴周圍以及嘴巴等很多地方都有明暗過度不均勻的地方。
如何使用中性灰呢?
首先Ctrl+Shift+N新建一個圖層,模式選擇「柔光」,「填充柔光中性色」前面打勾,確定即可。

新建完中性灰圖層發現圖片並沒有什麼改變,繼續點擊圖層面板最下面中間的圓形圖標,新建調整圖層(漸變映射,黑白,色相/飽和度等)是圖片處理成黑白效果。
繼續新建曲線調整圖層,在曲線上選擇兩點使曲線呈S型。原本黑白的圖片對比變高使原本的過度不明顯的區域暴露出來,方便我們在中性灰圖層調整。

然後在新建好的中性灰圖層上,用柔邊畫筆工具,「流量」「不透明度」降低至「10,10」左右,在皮膚明暗過度不均勻的地方繪制(突兀的亮就用黑色前景色畫筆適當降低亮度,只到和周圍亮度過度均勻,反之突兀的暗就用白色前景色畫筆繪制)。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一次下筆並沒有明顯的效果,需要仔細觀察,一次達不到效果就多畫幾次,在繪制到看不出皮膚有明顯過度不均的時候要及時調整曲線上的點或者加點調節,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再新建一條曲線調整對比來時各個部分都暴露出瑕疵,適當小范圍降低或者提高「流量」,「不透明度」用同樣的方法進一步繪制。

Ⅲ 壽命無常的壽命無常實修法

壽命無常實修法(一)
一、想到壽命無常的好處
用三個比喻說明:
(一)比如到一個地方居住,知道在該地只是暫時停留幾日,就對居住條件等不會怎麼在乎。
我們想到自己在今生今世生存的時間不多,就會對眼前一切事物的執著心變得淡化。
這種執著淡化,就會免去許多親仇愛恨,是是非非之類的無端煩惱,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比如人們知道不久要到別的地方去住,就必然會為搬走作打算。
同樣,我們若意識到今生結束,要去後世,就會為後世作打算,為後世的利益創造條件,步入長遠幸福的道路就會從今生開始。
(三)比如追殺自己的仇敵步步逼近自己時,哪還有逍遙自在吃喝玩樂的心思呢?同樣,明知死神臨近,就不會驕慢放盪,而會虛心做個符合標準的修行者。
二、不想壽命無常的壞處
也有三個比喻說明:
(一)比如雖登臨寶島,若想不到馬上要離開,就不會收集珠寶,因而就會空著手離去。
同樣,我們雖然獲得了殊勝人身,若意識不到人生無常,很快會離開人世進入另外的去處,就不會想到修法行善,若不修法行善,死亡時就會兩手空空。
(二)比如居住在一個地方,把自己居住的家園看作是永久的住所,就會對它產生愛執,戀戀不舍。
同樣,如果把今生看作牢固長久,就會產生相應的愛執而陷入毫無意義的事物圈子。
⑴比如走向屠宰場的牛羊,因不知死亡就在眼前,所以才悠然自得。
人們雖然在步步逼近死亡,但若毫無死亡將臨的感覺,而耽於無益之事,在臨死時就會悔恨地頓足捶胸。
總之,能不能進入永久幸福快樂之道,就要看能不能如法修行。能不能如法修行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意識到人生無常。
在佛經續部中所講的事理,沒有比覺悟人生無常更重要的事情,因此認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正文:修死亡無常。謂由三種根本、九種因相、三種決斷門中修習。
三種根本:即<u>決定死</u>;、<u>;死無定期</u>;、<u>;死時除法而外余皆無益。</u>;每一根本皆以三種因相成立。
九種因相見下:
●決定死:以三種因相成立。即①思惟死主決定當來,此復無緣能令卻退者;②思惟壽無可添,無間有減;③思惟生時亦無閑暇修行妙法,決定當死。
●死無定期:以三種因相成立。①思惟南贍部洲壽量無定;②思惟死緣極多活緣極少;③思惟身體極微弱故死無定期。
●死時除法而外余皆無益:以三種因相成立。①死時除法而外,以財富無益。②死時除法而外,以親友無益。③死時除法而外,以身體無益。
每一根本皆以三種因相成立,共九種。三種根本每一個都思惟到量時,心中即會發起決斷——我必須修行正法。修法重點在思惟,思惟結果是內心發起決斷。
●第一根本、思決定死
以三條理由證明決定死:
一、死主決定當來,此復無緣能令卻退者;
二、壽無可添,無間有減;
三、生時亦無閑暇修行妙法,決定當死;
最後,決斷必須修行正法。(此第一決斷)
一、死主決定當來,此復無緣能令卻退者;
即死亡必定來臨,無任何辦法改變這個規律。有四條理由證明:
1、任受何身,定皆死亡;
2、任住何境,定皆死亡;
3、任處何時,定皆死亡;
4、無緣遮止死亡。
⒈思惟任受何身,定皆死亡;
人必定是要死的,如《大般涅槃經》雲:;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當有盡。
不論受生為何種身體,決定皆有死亡,《無常集》雲:;獲得自在之佛陀、獨覺、諸佛之聲聞,尚須舍棄此身,何況毫無自在的凡夫,豈能避免死亡?
《法集要頌經》雲:;諸佛與菩薩,緣覺及聲聞,尚舍有為身,何況諸有情。
天界大梵天、帝釋、遍入天等雖具神通,身體堅固且具光明,壽命長達多劫,然而天身皆會壞滅,色界之身在引業窮盡時,無不壞滅,欲天之身亦皆顯現五衰相而死亡。人間福報最圓滿者(即轉輪王),然而諸轉輪王或代代帝王,無有一人能長生不死,周遭之人類,身體形相、勢力、壽命等雖有差異,但平等皆為業惑所感有漏身,無法超越壞滅本性,終將如水泡般幻滅。
所有諸佛菩薩、阿羅漢在因緣盡時,亦無不示現涅槃。此世界曾出世賢劫七佛,每一佛尊皆有不可思議的聲聞弟子,而今無一留存。在釋尊教法中,五百羅漢皆現涅槃,其後印度二聖六庄嚴等亦皆離此世界,而今唯見其論典留存於世。此後佛法傳至漢藏二地,一千多年中,前後出現過無數成就者,譬如,西藏前弘期的二十五位大成就者,後弘期的米勒日巴尊者、宗喀巴大師等,漢地六祖大師、智者大師等,此等高僧大德,亦唯留名於史冊,活在後人記憶中。
因此,歷史上獲得超生死金剛體的一切佛陀都要示寂而拋棄肉體身,更何況我們凡夫之輩,無論獲得怎樣高貴殊勝之軀體,也難免一死。《解憂書》雲:;大仙具五通,能行於虛空,然而卻不能,詣於無死處。
阿那律古佛示現涅槃時,留下一首偈頌:;有為法如雲,智者不應信,無常金剛來,摧聖主山王。一切有為法皆如浮雲般無有堅實,所以智者不應對其信賴,一旦無常金剛到來時,即使是諸佛聖尊的色身、堅固的須彌山王亦會被摧毀無余。
《阿含經》中記載:某日,阿難尊者來到佛陀面前,以頭頂禮世尊蓮足後說:;世尊,您的身肉為何變得如此松緩?
佛說:;阿難,正如你所見般,如來身體皮肉已經松緩,不如以前。此色身為病所纏、為死所迫,如來已經衰老,年齡已過八十矣。
阿難聞佛所說,便悲傷哭泣,自言自語地說:;苦哉!到了老年,竟是這般光景。
此時佛陀教誨說:;諸比丘,世間無一法可依靠,應當舍棄世間,尋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有恩愛別離的寂滅涅槃,汝等應常念無常遷變之理。
又有頌雲:;大地須彌海洋出七日,燒為灰燼如此堅固物,滅後微塵尚且難留存,何況極其微弱之人類。那些龐大堅固的山河大地也會化為灰燼,脆弱如水泡的生命有何戰勝死亡的能耐?因此,絕不能執著於永恆常住。
2、思惟任住何境,定皆死亡;
《無常集》雲:;居住何處可遮止死亡進入?如是處所決定無有,空中無有,海中亦無,諸山林間亦不會有。
《法句譬喻經》雲:;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就是說在天上地下任何地方都沒有躲避死亡之處,到處都要死亡。
《法句譬喻經》記載:昔日,佛在王舍城竹園中說法。當時有梵志兄弟四人,各自都獲得了五種神通,通過神通觀察,知道七日後他們都會命盡身亡。
於是大家共同商量逃避死亡的辦法。
他們說:;依靠五種神通的力量,我們可以令天地倒置,日月無光,移山倒海,無所不能。怎麼可能無法逃避死亡?
一個人說:;我潛入大海,上不出海面,下不至海底,一直浮在中間,無常鬼怎會知道我在哪裡
一個人說:;我入須彌山中,合上山的表面,令其無有絲毫縫隙,無常鬼怎會知道我在哪裡?
一個人說:;我隱藏於虛空中,無常鬼怎會知道我在哪裡?
一個人說:;我當藏入喧鬧的大集市中,無常鬼隨便找一個人好了,又何必非找我不可?
四人商量好以後,按照各自的想法藏了起來。結果七日之後,藏在空中的,自然墮地而死,猶如果熟從樹上落下;藏在山中的,在山中喪亡;藏在大海中的,當即死亡,被魚鱉所食;藏入集市中的,在眾人堆里自然死去。
佛知道這件事後,就對比丘們說,這四人愚昧,不通達生命的真相,古往今來,有誰逃脫了死亡。人們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當年琉璃王誅殺釋迦族時,世尊為向世人顯示業力不可思議,而藏匿釋迦族幾個孩子,其中二子被置於月亮上,二子被藏入大海中,又有二子被納入缽內。屠殺結束後,數子皆死,無一免難。故大限到來,不論住在何處,逃往何方,死亡決定降臨,縱使佛陀亦無法改變業力。
此三有世間,下至無間地獄,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決無死主不到之處。
不論亞洲或歐洲,不論中國或美國,不論城市或鄉村,不論在家中或旅途中……,死亡隨處發生,死主之陰影籠罩全世界。不論空中或海上,不論江河或草原,不論山崖或沙灘,不論農田或工廠……,死亡隨處發生,死主之勢力滲透三界每一處所,無處可逃。
即使躲入無有縫隙堅固的城堡中,試圖以十萬勇士護衛,然而死主魔掌仍會伸入城堡,將我等帶走,終究無法在人間停留片刻。因此,不論安住何處,死亡決定會來臨。
3、思惟任處何時,定皆死亡;
《心性休息》中雲:;思維世間前後代,<u>;先前無量人已逝,如今人間多數眾,百年之內定死亡。未來一切亦復然</u>;,且觀老幼同輩去,吾亦不離此性故,當思定死而修法。
《無常集》中雲:;過去所生乃至將來生,都要放棄此身而離去,智者悟到一切都毀滅,處於法中定要如法行。一切過去現在已生及未來當生之有情,皆是舍棄此身而去往後世。智者了達諸法無不壞滅,應住正法,決定行持梵行。
曾經生存在地球上的遠古人類今無有一人存在,由此可決定彼等皆是以死亡告別世界。鑒往古今,便可斷定人類百年之後必將化為烏有,未來世界亦復如是。
4、思惟無緣遮止死亡;
即使汝等財寶充滿三界,然死主閻羅王根本不會受此賄賂;即使是以威力統懾三界之梵天與帝釋,亦無法遮止死亡之路;即使身體如彩雲般美麗,通達種種誘人幻術,然奪命閻羅王眾威軍的毫許汗毛亦不為汝所動。故死亡來臨時,無任何法能回遮。
以權勢、錢財、葯物、咒術等能遮止死亡嗎?決定不能。若不見有任何回遮之法,則必須接受必死之事實。迦摩巴說:;即須畏懼死亡,臨終時須無所畏懼;如《拋置岩石山經》中說:;諸佛的無比智慧神通力量也比不上無常的力量強大,對規律性無常死亡,一切佛菩薩的力量合在一起也無能為力。
因此,就醫吃葯和念經念咒怎救得了命盡之人,改變死亡的規律呢?
總結: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身,死亡必至,且無法遮止,如是成立決定死亡。
假使某時某處以某種身,死亡不至,亦有可能不死,或者雖然有方便回遮,亦可免一死,但不論何時、何地、以何種身,皆不能免死,又無法回遮,故決定會死。
以理歸攝上述內容:以業惑牽引之凡夫(有法),死主決定當來,且無緣遮止(所立),以任受何身、任住何境、任生何種時代,皆無任何方便遮止死亡之故(能立)。
二、思惟壽命無絲毫可增,且不間斷有減少;
《入行論》雲:;晝夜不暫留,此生恆衰減,,額外無復增,吾命豈不亡?,晝夜間剎那也不停留,今生壽命總是在衰減,而且也無法去額外增添,我的生命如是有減無增,難道還會不死亡嗎?
濁世的壽命極其短暫,一部份已經失去,所剩也已不多,何況分分秒秒在減,一分一厘不會增加,時時刻刻在走近死亡,怎麼會不死呢?人壽短短數十年,活一天便減一天壽,又無額外可增之壽,根據此點,即可斷定自己必定死亡。
比喻:譬如織布,雖然每織一次僅去一縷絲,卻能速疾織完;猶如決定被宰之牲畜,隨其步步向前,速疾即至殺者前,諸人壽命亦復如是。
猶如瀑布之水,逝者不可再返,如是人壽已去,亦定不復回還。
三有世間一切顯現法皆在演說無常,譬如落日浮雲、瀑布閃電、落花流水等,悉為顯示無常生動之教言。
非但在壽命盡頭,被死亡摧壞而趣往後世,即在存活中間,不論作行住卧等何事,無有不減壽量之時。首自入胎以來,即無一個剎那能夠安住,唯一往後世賓士,故在中間存活之際,完全被衰老疾病之使者牽引,唯一為死亡而被引往前行。是故不應認為存活時不趣往後世而安住歡喜。譬如從高崖墮落時,在未至地面正墜落期間,不應有何歡樂。如是從出生開始,恆時為死亡而賓士,有情在此期間豈能獲得真安樂?如頌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人如同少水之魚,隨時光飛逝,生命日漸縮短,故離死亡極近。
總結:業惑牽引之補特伽羅(有法),決定死亡(所立,以有限壽命無可增添、無間有減故(能立)
三、思惟生時亦無閑暇修行妙法,決定當死;
修法時間,減去前面年幼無知與後面衰老無力之年;中間時間段中,又減去睡眠所佔一半時間;剩餘時間中,又減去散亂不安住修法之時間,如是所剩修法時間僅為少許。
《入胎經》雲:;百歲之中,半數為睡眠覆蓋,十年幼稚無知(無修法意樂),後二十年衰老(無修法之力),中間又以愁嘆苦憂及恚惱耗去多時,以身體所生種種疾病,又耗去部分光陰。
伽喀巴亦雲:;作人六十年中,除去飲食、睡眠、疾病,其餘能修法時間,尚不到五年。
年青人與老人可計算自己修法時間。譬如,已三十歲的年青人,三十歲以前未修法,六十歲以後亦不能計,中間三十年中,若每日保證修三小時,修法時間為八分之一,僅三年零九月。在城市中,工作繁忙者,若毎天保證修一小時,修法時間僅為二十四分之一,僅一年零三月。若六十歲之老人,最多存活十年,毎日修二小時,修法時間為十二分之一,僅十個月。若再懈怠,一天修一小時,則修法時間僅剩五個月。
如是稍作計算,便知一生能修法時間極少,幾乎無暇修法,決定皆會速疾趣入死亡。因此,勿以為尚有幾十年時間可修法。尤其老年人,即時起便應一心念佛,求生極樂。若僅能修行幾個月,卻仍為餘事分心,死時毫無准備,則追悔莫及。因此,須於如是鮮少時間中,抓緊修行,以人身攝取心要。漢地毎天上晚殿時皆須念: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即是此意。如經雲:;殘酷無情死亡神,在它尚未來臨前,備好一切善資糧,莫要事後自後悔。
由以上三種因相成立第一根本——決定死亡之後,應當發起第一種決斷——必須修行正法。
如是思維:現世一切圓滿,臨終時唯一成為憶念之境,如同醒後憶念夢中所受安樂。若死亡怨敵決定將至,無法遮止,為何仍然愛著現法欺誑?如是思惟後,心中當多發誓願,決斷必須修行正法。
第二根本、死無定期
以三條理由證明:
①南贍部洲壽量無定故,死無定期;
②死緣極多活緣極少故,死無定期;
③身體極微弱故,死無定期。
最後,決斷必須修行正法。(此第二決斷)
(一)、南瞻部洲眾生的壽命長短無定數,尤其是濁世的生命長短不定,死無定期。
總之,北俱盧洲壽量決定為千年;西洲與東洲大多壽量亦有決定,西洲為五百年,東洲為二百五十年,唯獨南贍部洲人壽極不固定,如《俱舍論》中說:;此土無定<u>;末代時,十歲</u>;原初壽無量。意思是說瞻部洲的壽命不同於別的世界,原初壽無量,末代短至十歲。
尤其是濁世壽命更無定數,損傷壽命的逆緣磨難逐日在增多,驅病延壽的術咒葯物的作用也在逐步減低消失。人在老、幼、中年何時死亡,都無定準。《因緣品》中雲:;有者胎中死,有者落地亡,有僅爬行逝,有跑時夭折,有老有年幼,有些壯年人,相繼而離世。
《集法句經》雲:;上日所見多人之中,便有下日不見而亡者;下日所見多人之中,便有次日上日不見者。
此處關鍵須結合實際生活思惟,如是方能觸動內心。由耳聞目睹的現實事例,引發強烈感受。
(二)、死因多生因少、死緣極多,活緣極少而死無定期。
死因、死緣多:
經中說損害生命的內因疾病種類有404種,外因有魔障8000種。
死緣,包括有心死緣與無心死緣。有心死緣即來自有情之死緣,包括王難、戰爭、怨敵殺害、念咒誅殺等來自人類之死緣,天龍鬼神損害、山精水怪侵擾等來自非人之死緣,毒蛇、猛獸傷害、牛馬踩踏等來自旁生之死緣。無心死緣包括內外二種,即內四大種不調所引之疾病,外四大種不調所引之災害,如地震、洪水、大火、颶風等。
觀察人類戰爭導致的死亡情況:
以上世紀戰爭史而言,上世紀隨著科技突飛猛進,人類戰爭越發殘酷。短短二十年中,竟爆發兩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歷時四年零三個月,三十八個國家直接或間接捲入戰爭,參戰將士多達七千三百四十餘萬人,死於戰爭者約有一千萬,受傷人數約有兩千萬,受戰禍波及者超十三億,約占當時世界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六年之久,六十個國家捲入戰爭,涉戰人員佔世界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參戰人員達一億二千萬以上,死亡人數超過五千萬。
從二戰結束至一九九四年為止,世界上發生大小戰爭有一百六十場,造成二千二百多萬人死亡。其中重大戰爭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兩伊戰爭、非洲種族戰爭。二十一世紀初,又爆發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
戰爭中的犧牲者,皆是在壽命未達究竟時死去,誰亦不曾預料自己何時死去,何處死去。此等皆反映南洲死期不定之事實。以戰爭類推,可以觀察:當今人類有多少死於癌症、艾滋病、心臟病等疾病;有多少死於地震、洪水、海嘯、大火等自然災害;有多少死於政治運動、暴力謀殺;有多少死於車禍空難、飲食中毒;有多少死於心理壓力、勞累過度。彼等均於壽命未達究竟時死去。如是全面觀察,定會理解此世界人壽不定之含義。尤其當今時代,生存狀況日益惡化,突發死亡事件比比皆是。我們生於此時代,身處此世界,不可能不受共業支配,勿幻想自己命運勝過他人。暫時安穩,不等於真正生存在太平世界。實際作人時刻都處於死亡邊緣,難有生存保障。
自身是由四大種假合而成,四大亦互相違害,四大若失去平衡,有所增減,便會引發各種疾病而奪去命根,此等違害是與自身俱生而有,故身命無有保障。四大種界平等,方能維持健康,若一大有所增減,即會導致四大不調,引發疾病。
活緣極少:
由於時代惡濁,眾生內在福報下劣,飲食葯果等皆無精華,少有營養,難以治病養身,從內相續而言,以平時資糧極少積集、惡行嚴重,故念誦長壽咒、長壽經等法事,力量極微,極難修集大福業,故活緣極為稀少。
活緣亦成死緣:
為了生存,尋求飲食、住房、朋友等,反而由此成為死亡因緣。即受用飲食本為活命,反而以食多食少或食不相宜,成為死緣;尋求住房本為禦寒避暑,擋風遮雨,反而因房屋倒榻等喪命;覓親求友,本為扶助生活、事業等,反而遭親友欺辱等,成為死緣。甚至葯物等延年益壽的東西也往往會變成致死的原因。
思惟上述道理,便可了知,內外因緣悉為致死因素,此生命唯是壞滅之本質,無絲毫保障。如是明了後,智者唯應修習正法,此是唯一可以信賴之處。
總結:所依身,死緣極多、活緣極少(所立),因為具有有心、無心極多死緣,且五濁極濃厚時,活緣極少,活緣亦無不能成為死緣之故(能立)。眾多經論皆雲人身速死,若究其因,即死緣極多。
(三)、身體極微弱故死無定期。
假若人的生命本身堅固有力,即使是損壽的已按原再多也沒有關系。但實際情況恰巧相反,經中說:;生命如水泡,就像水上吹起的氣泡,十分脆弱。不須大損害,即使小傷,亦能摧壞命根,故違害命根是極容易之事。《親友書》說:;劫末七日懸空,彼時大地、須彌及四大海皆被燒盡,不留顆塵,何況至極微弱之人身?
總結:身體極為微弱(所立),以無須大損,僅以芒刺即可毀壞命根之故(能立),如大水所淹火星,大風所吹雲霧,重壓下之雞蛋,烈火中之水滴。
如是思惟死無定期後,當想:不知死主何時決定毀壞我身命。莫以為尚有閑暇,應當反復立誓,決定修習正法。如《迦尼迦書》所說:;死主與誰皆不沾親,從不預約忽然降臨,莫想明後天再修行,應當立即修法。(第二決斷)
瑜伽自在吉祥勝逝友慶喜亦雲:;國主!此四大假合暫借之身,在未病、未衰老、身心樂住之時,應當攝取心要,(即應攝取於病死衰時無畏之堅實),否則病、老、衰降臨時,即便欲修又有何益?
身體本自具有,為何稱為所借之身?若身為己有,為何死時帶不走絲毫,故身體非受我等支配,唯是隨惑業而轉,一旦業力成熟,不欲病須病,不欲老須老,不欲死須死,是故此身無法保有,暫時借用幾十年而已。
為何須於身心樂住時攝取心要?因年輕健康時,身心堪能,精力旺盛,此時作聞思修,能取得心要,而無畏於老病死。反之,少壯未努力,一旦老病死衰降臨,身心不堪能,欲修亦無力。故須於身心樂住時,取得心要。
三根本中極為重要者,即是思惟死無定期。乃因思惟死無定期,能轉變自心,故應努力修習。
過去有一寧敦大師,一次,侍者匯報預備夏天用木柴之事,大師說:;夏天你我在否尚不能保證,備之何用?果能活至夏日,到時再作商量。根本不考慮此等瑣事。
喀喇共穹格西在洞中修行時,洞口長有荊棘,常刮破衣服,起初格西欲砍荊棘,忽又轉念:;我或死於洞內,不知能否出去,唯修法最為緊要。故一直未砍。格西出洞時又想:;不知能否返回洞內。如是在洞中修行多年,直至獲得成就。

Ⅳ 電腦用ps怎麼修照片

方法/步驟

Ⅳ 水龍頭關不緊,老是這樣滴水怎麼修啊需要詳細一點的操作方式。在線等。 真實圖片:

一般為水龍頭閥芯破損嚴重,或者是閥芯質量差造成水龍頭關不緊,出現滴水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更換整個水龍頭了,更換閥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完成的,配套的閥芯也不好買。因此,建議直接更換一個水龍頭。

Ⅵ 學佛如何實修

人們對待佛法的態度,有口頭喜歡、有作為幌子、有堅決實修等多種表現。前兩種自不用說,就是堅決實修也可能產生誤區,不知不覺影響修行效果。 在真心奉行佛法的人群中,最常見的修行方法是誦經、念佛、持戒、行善、修福等,而在頓悟的修法上下功夫不夠。總之屬於漸修和漸悟的范疇。這種修法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性格和精神世界,使心性越來越柔軟,並且會使人的外在行為越來越接近佛法的要求。但會帶來幾個問題:第一、不太徹底,只解決了外在行為的「合規」問題,但沒有解決「放下」自我的問題。誦經、念佛、持戒、行善、修福等,這一切行為後面仍然有一個「自我」的主體。但修煉佛法的根本是放下「自我」。把「自我」放不下,再往上走很難。第二、可能造成外在行為與內心訴求之間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對佛法理解有偏差,就會造成我們精神上的自我強制和「變形」。第三、可能不自覺產生驕傲傾向。因為「自我」有一種很強大的心理傾向,喜歡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以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而實修佛法作為一種毋庸置疑的明智之舉正好可以作為這種借口。而且這種不自覺的心理傾向自己還很難覺察。如果是這樣(我是說「如果」),就會越修離佛法越遠。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內外兼修,外修福,內修德。在行為上,積極行善、布施、持戒,用行為促進內在人格和精神的完善。而在修心上,針對自身情況破除「我執」偏見。把破除我執作為修煉的根本。 這樣說的理由是: 「我執」是根、意志是莖,而行為只是葉。對於鏟除煩惱、痛苦、無明之雜草來說,斬草必須除根。連根拔掉,一勞永逸。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行為上奉行佛法,積極行善、布施、持戒等,只是治標,而非治本。修心才是治本。 兩個月前有一個朋友跟我談起,老家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退休幹部,奉行佛法幾十年,心腸特好。前兩年把全部積蓄捐給了附近的寺院,自己也進了寺院修行。我說:「這位老人很不簡單啊!境界很高。」然後我問他:「這位老人性格怎樣?是不是平時顯得很安詳、很高興?」為什麼我有此一問?我並不是嫉妒這位老人。而是因為判斷修行境界的標志,外在行為固然重要,沒有實際行為當然什麼都不用說,但更重要的標志是內心感受。內心真實生起大歡喜心,是佛門「由凡入聖」的第一道標志。否則,內心慾念只是被佛法「壓制」住了而非根本去掉,這和內心真實生起大歡喜心有天壤區別。佛經講,即使修行到了色界第四禪定的境界,內心真實生起大歡喜心是聖位,而由於「壓制」內心沒有慾念只是凡夫的「無想」位。一凡一聖,似同而實異,差別當然很大。 此中異同,我輩不可不察。蠡窺管測,希冀有所助益。

Ⅶ 怎麼用PS 修照片

PS修照片需要熟練掌握Photoshop各功能和眾多PS技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所以需要從最基本的功能開始學習,以下介紹下最基礎的修復照片方法。


第一步,打開一張圖片;


修復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這只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

Ⅷ 如何用禪修快速入定實修實練方法

  1. 首先你要選定一個禪修業處,比如:安般念

  2. 日常生活中要能夠至少持守五戒,並盡可能的保持正念

  3. 每天早晚禪修365天不中斷

  4. 打坐要放鬆,不放鬆是不可能入定的,即使入了定力也很難持久

  5. 有機會的話去參加禪修營,親近那些有定的導師或善友


只注入善因,不問果,任果自熟。

Ⅸ 佛教說的實修,怎樣才是實修

實修是相對於學理論來說的。佛教的經書很多,一本經書就是一個法門,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也就是說,只要持之以恆地堅持按其中一個法門去修,就能成功了。只專一精進地修行一個法門,就叫做實修。與實修相對而言,有些人是博覽群經的,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就是以學理論為主了。
怎樣開始實修呢?方法很多,就是選定一本經書讀下去。比如,你可以選定《地藏菩薩本願經》,堅持每天都讀一遍以上,持之以恆,形成習慣,久而久之。這樣就是修地藏法門了,非常殊勝、功德無量的。要行動起來、堅持做下去,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玄妙無窮的。

Ⅹ 現代人應該如何實修

上節講到,第一步先把一部經誦到會背誦了,然後可以聽聞古代及現在的各位法師對這部經的註解和講解。可以廣泛的請教善知識,你心中有不明白的,有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請教各位善知識,就象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這時候才可以參學,才不會被各種自相矛盾的講法所惑亂而無所適從。現在有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學一年心中還有個目標,知道怎樣修行,學十年了,反而不知怎樣修了,被各種方法迷糊的不知道怎麼樣是對怎麼樣是錯,生氣不學了,你學可笑不可笑。不但可笑,而且可悲,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產生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有二個,第一個就是心中沒有一部經,就是說沒有每天當做定課的天天持誦的這么一部經,第二個原因,打個比方說,你天天誦的是《無量壽經》你就聽法師講《無量壽經》,講別的經可以不聽,或者即使去聽,也不能當做修行或行為標准,能給你當修行行為標準的只有你專一持誦的這部經。這樣永遠都不會越學越迷茫,千萬不要剛開始你發心修學持誦《無量壽經》,過了兩年又聽別人講《金剛經》特別好又去學《金剛經》,再過兩年又聽別人講《法華經》能當下成佛,趕緊再去學《法華經》,這樣就亂套了,那能不越學越迷糊呢?(待續)敬請轉發,功德無量。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點擊關注更多精彩

閱讀全文

與實修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精靈設置方法 瀏覽:907
直流線圈測量方法 瀏覽:952
腰部酸疼治療方法 瀏覽:994
雜訊測試儀使用方法 瀏覽:452
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87
海桿串鉤的使用方法 瀏覽:920
月亮的作文說明方法有哪些 瀏覽:69
孕婦過敏快速止癢方法 瀏覽:553
浸種前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321
緊急制動閥的使用方法 瀏覽:689
用簡單化學方法鑒別乙烯 瀏覽:208
華為手機不顯示運營商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74
兒童粗線插肩袖計算方法 瀏覽:962
銀杏有多少種食用方法 瀏覽:207
小腿怎麼瘦方法最有效 瀏覽:586
佐家花園最佳防疫方法 瀏覽:978
四線復邊機安裝方法 瀏覽:582
有沒有什麼方法快速找到錢 瀏覽:302
你如何看待紀昌的學習方法 瀏覽:794
怎麼用香皂洗臉的方法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