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螺螄粉和黃燜雞哪個熱量更高
黃燜雞米飯熱量高
1
一碗螺螄粉的熱量相當於幾碗飯
100克螺螄粉的熱量約為123大卡,而100克米飯的熱量約為116大卡,等量下螺絲粉的熱量是要比米飯高一點的,但是一碗螺螄粉一般不止100克,且其中還添加了螺螄、腐竹、酸筍等配料,因此一碗螺螄粉的熱量至少相當於2碗以上的米飯熱量了。
2
減肥期間晚上吃螺螄粉會胖嗎
吃多了會。
螺螄粉中含有米粉(干切粉)、螺螄、腐竹、酸筍、酸菜、生菜、等食材,且湯料是由螺螄、八角、肉桂等多種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使得螺螄粉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如果減肥期間晚上吃少量螺螄粉,搭配運動消耗的話,那麼一般是不會怎麼胖的,但如果進食大量螺螄粉,且不運動消耗,那麼就容易有發胖風險。
3
螺螄粉多久吃一次合適
建議一周一次即可。
每100克螺螄粉其中含碳水化合物25.18克,脂肪2.11克,蛋白質0.84克,纖維素0.7克,雖然糖分、脂肪佔比不多,但是大量的澱粉在體內不斷分解成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吃螺螄粉會導致體內熱量增加,吃過量容易有腹脹、發胖的現象發生,建議一周吃一次螺螄粉是比較合適的,同時最好適量運動來幫助耗能。
4
螺螄粉的正確煮法
以下螺螄粉的食用方法是搭配好的方便螺螄粉,食材均已搭配好:
1.准備好材料後,開大火把水燒開,把酸筍、酸豆角、木耳、榨菜、花生、腐竹倒進碗里。
2.水燒開後把米粉下鍋煮10-15分鍾,煮完撈出來,將鍋里煮的水倒掉,重新燒水。
3.水再次燒開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把辣椒油包、湯料包、醋包倒進鍋里,和螺螄粉、配菜煮1-2分鍾即可食用。
B. 黃燜雞米飯這個這樣的海報行么
還行,主要突出你的活動!
C. 黃燜雞米飯的海報做成這樣行么
圖片里的雞塊看著讓人感覺很油膩,最好不要把雞皮漏出來,看著很不舒服
D. 街邊黃燜雞的做法
工作室里,加班趕稿子趕片子的日子很多。一月最起碼也有七八天吧!
這幾天通常會忙得焦頭爛額!關於「今天吃什麼」,就成了大家探討的話題。以前加班的時候,我給她們煮餃子,煮餛飩,姑娘們貌似不太感興趣。經常都是我做了一桌子菜,她們還要點外賣!我發現,點的最多的就是黃燜雞米飯……
後來我也嘗試著給她們做過幾次,得到了女孩們一致的認可。從那以後,但凡加班,她們都讓我做一鍋黃燜雞,再燜一鍋米飯,還要再開一瓶紅酒……她們跟我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簡單粗暴的一頓家常便飯,往往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在工作室附近有一家黃燜雞米飯的店鋪,也許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從年前到現在這家店就沒開過門。前幾天路過那,門口貼著轉租的廣告。
其實,這家店做的黃燜雞很不錯,雞肉很足,米飯管夠,我們公司和樓下公司的員工都是這里的常客!
無奈,沒扛下來……
今天,我要做一份屬於簡食記的黃燜雞米飯!滿滿的肉,滿滿的飯,填飽你的胃,治癒你的心……
所需食材:雞腿肉3大塊,干香菇30個,青紅辣椒各一個,大蔥生薑各一小塊,生抽1大勺,老抽半勺,蚝油一勺,白糖小半碗,干辣椒8顆,食用油適量。
做法,1:雞腿肉切成大塊,冷水下鍋汆燙3分鍾,撈出洗凈,待用。
2:干香菇加水浸泡2小時,水留用;辣椒切大塊;大蔥,生薑分別切片。
3:炒鍋燒熱加食用油,放入白糖,小火將其炒至焦紅色,倒入雞塊翻勻。
4:然後下入蔥薑片,干辣椒炒香,隨後加入生抽,蚝油,料酒炒香。
5:再將香菇下鍋,煸炒2分鍾。隨後倒入泡香菇的水,燒沸後加鹽調味,少許老抽調色。
6:小火燉煮20分鍾,至雞塊軟爛,香菇熟透,即可出鍋。【黃燜雞】製作完成!
技術要領總結:
1:不管是用整隻的雞還是雞腿肉,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一會,搓洗一會,這樣能去除大部分腥味。
2:再就是焯水的時候,要冷水下鍋,而且再往鍋中加點薑片和料酒進去,汆燙2-3分鍾後,再清洗干凈既可以烹飪了。
3:炒糖色時要留意,全程保持小火狀態,避免炒糊。看見糖漿呈焦糖色時,就要下入原料了。
4:還有一點,泡香菇的水要留用。過濾後用來燉雞肉,香味更濃,大家可以試一下。
5:辣椒塊要最後下鍋,且燉煮時間不要太長,20-30秒就可以。不然時間一長辣椒就變色了。
因為我用的是雞腿肉,所以成本10塊錢就夠了,有時間您一定要試一下!我也是前段時間才知道,做黃燜雞這么簡單。
我把做法分享到美食群里,一位北京的網友留言說:早知道做黃燜雞這么簡單,就不用點外賣了,感覺智商被碾壓,被騙好多年!你有木有這種想法呀……
E. 武漢黃燜雞米飯的米是什麼米
一般的大米都可以的。
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適的設備,通過適當的工藝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將混入稻穀中的各類雜質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質量,同時利用磁鐵除去稻穀中的鐵釘、鐵屑等,以保證生產安全。礱谷工序就是用橡膠輥礱谷機或金剛砂礱谷機將稻穀的穎殼脫下,並使穎殼與糙米分離。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機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層和胚乳分離,然後再進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處理,這樣就可得到所需等級的大米。
大米的食用品質是指大米在熟制過程中和食用時所表現出的各種性能,如色澤、滋味、軟硬等。影響大米的食用品質的因素很多,諸如品種類型、加工工藝新陳度、糊化溫度、直鏈澱粉含量、膠凝度等。其中直鏈澱粉含量在18%~25%之間,煮熟後粘性低,吸水性強,出飯率高,米飯顆分明食用品質較差;粳米直鏈澱粉在19%~18%之間,煮熟後粘性較大,吸水性中等,出飯率低,口感好,食用品質較佳。
食療葯膳
大米,又稱「稻米」。主要分為秈米、粳米、粘米幾種。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止煩、止渴、止瀉等作用。
大米的營養十分豐富,是中國人民的主要食糧之一。以粳米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含蛋白質(蛋白質食品)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纖維0。3克,鈣(鈣食品)7毫克,磷136毫克,鐵(鐵食品)2。3毫克,維生素B1 0。16毫克,維生素(維生素食品)B2 0。05毫克,煙酸1毫克以及蛋氨酸125毫克,纈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異亮氨酸251毫克,蘇氨酸280毫克,苯丙氨酸394毫克,色氨酸122毫克,賴氨酸255毫克等多種營養物質。
粳米能補脾、養胃、滋養、強壯。粳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對病後腸胃功能較弱者,尤其是口渴、煩熱之人適合食用。
食用方法
此外,煮粥時還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療作用的特殊食材,現向大家推薦了以下幾種粥:
生薑蘇葉粥:生薑是對付發燒、打噴嚏、咳痰等症狀的最好「武器」,也是中醫常用的葯材,有祛痰、祛寒、補氣、除痘、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在一般葯店就可買到。具體做法是: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生薑大棗粥:效果與生薑蘇葉粥相似。做法是:將米放入鍋中,簡單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將米攪拌均勻後,放入大棗和生薑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許鹽。需要提醒的是,這兩種粥溫熱效果很強,幼兒、眼睛嚴重充血和患痔瘡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加工時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然後加少許白糖或食鹽。該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防風粥:防風(在葯店可以買到)15克,蔥白2根,生薑3片,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薑,可適量加鹽。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骨節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症。
同時,喝粥時要注意溫度:不能過燙,以免傷害黏膜,也不能過涼,以免影響療效。
F. 大理風味的腌菜怎樣做才好吃
肉末如果無論是蒸吃還是弄成肉丸子煮吃都會有一股怪味,實在是不喜歡......但是腌菜和肉末炒在一起,腌菜的味道能把那股怪味蓋掉!簡直是肉末的救星www這道菜簡單快手好吃,炒肉末不像炒肉絲那麼講究火候,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做好!
每次吃這道菜我都能吃掉三碗飯(((
幾個同學在北京工作,每次我在微信里講今天吃腌菜炒肉時他們都會使勁攻擊我哈哈哈哈哈哈,因為大家對這道菜都是真愛!吃不到真的好苦逼哈哈哈
用料
酸腌菜 適量
豬肉末 適量
肉和腌菜比例2:1
大理特色丨腌菜炒肉末的做法
雲南地區的廚友可以去菜市場買腌菜,或者買超市真空包裝的腌菜,外地的廚友如果想嘗試做這道菜可以到萬能的馬雲百貨商場網購雲南腌菜!
在鍋里放油,燒熱,把肉末倒進去,炒到八成熟,然後把腌菜也放進鍋里。腌菜的量請視肉末多少而定,肉多就多放點,肉少就少放點,出鍋前放點醬油,翻炒均勻,關火,裝盤。(因為酸菜里鹽已經很多了所以可以不放鹽)
酸菜魚(大理做法)
G. 雞排能黃燜嗎
對於雞肉的做法,我們在生活中一般是通過製作成紅燒雞塊、姜蔥雞塊以及黃燜雞塊。對於黃燜雞塊這種做法,可能吃過它的朋友就會知道它的味道是非常香的,特別適合用來搭配我們平時吃的白粥,很下飯的一種食物。黃燜雞塊是利用雞塊跟一些筍肉和一些酒一起搭配出來的,希望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我們想要在生活中製作黃燜雞塊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我們先准備好雞肉、醬油、竹筍和一些酒就可以動工去製作黃燜雞塊了,希望喜歡吃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學習它的製作方法,對於你們的生活是有幫助的。
原料
嫩雞肉350克。筍肉75克、水發木耳75克。蔥段10克、白湯250克、味精15克、濕澱粉25克,紹酒、熟豬油各35克、醬油30克、白糖10克。
製作方法
雞入沸水氽2分鍾,撈出,冷卻後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小塊。將炒鍋置旺火上燒熱,下豬油25克放入蔥段煸至有香味時,即可下入雞塊加紹酒、醬油、白糖及白湯,煮沸後移至微火上,炆至湯汁稠濃時,把雞塊撈出,皮朝下排放在碗底及四周。鮮筍切成滾料塊,同水發木耳一起放入雞汁鍋內,略煮沸。撈出,鋪在雞塊碗內,然後將剩下的湯汁潷入鍋內,雞塊覆蓋在盤中曠鍋中湯汁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熟豬油10克,均勻地澆在雞塊上即成。
菜品:黃燜雞塊
主料:公雞1500克
輔料:香菇(鮮)20克冬筍20克。
調料:鹽8克胡椒2克紅辣椒10克白砂糖20克醬油20克醬油20克大蔥10克姜10克大蒜40克八角3克草豆蔻1克植物油
80克澱粉(豌豆)20克。
製作工藝
1.將香菇、冬筍分別洗凈用水漲發;
2.澱粉加水適量攪勻成濕澱粉,待用;
3.活雞按清真要求宰殺後清洗干凈;
4.帶骨切成0.3厘米的塊,用清水漂洗干凈,撈出濾去水分;
5.水發冬筍改刀切成小丁;
6.姜拍塊,蔥切段,大蒜剝去皮;
7.炒鍋置於旺火上,熱鍋注入植物油,煉透後揀放入蔥姜、草豆蔻八角炒出香味;
8.倒入雞塊煸炒至無水氣時放入精鹽、咸醬油、白糖、大蒜、辣椒段
9.再煸炒至無水氣時,注入清水500克左右,以剛淹過雞塊為適;
10.並放入香菇、冬筍加蓋移小火上30至70分鍾,雞肉粑爛(視雞老嫩),即可裝盤;
11.裝盤時用筷子揀去草豆蔻八角,蔥姜塊,如果湯汁過多則用濕澱粉勾芡。
為了讓你們的家人在一天的辛苦勞作之後可以品嘗到美味的黃燜雞塊,我們建議大家對於文章介紹的黃燜雞塊的做法可以加強學習。我們在平時適當的吃一些黃燜雞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