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克筆是一種什麼筆,怎樣使用
馬克筆是一種書寫或繪畫專用的繪圖彩色筆,本身含有墨水,且通常附有筆蓋,一般擁有堅軟筆頭。
使用建議:
1、先用冷灰色或暖灰色的馬克筆將圖中基本的明暗調子畫出來.
2、在運筆過程中,用筆的遍數不宜過多。在第一遍顏色干透後,再進行第二遍上色,而且要准確、快速。
3、用馬克筆表現時,筆觸大多以排線為主,所以有規律地組織線條的方向和疏密,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畫面風格。
4、馬克筆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淡色無法覆蓋深色。所以,在給效果圖上色的過程中,應該先上淺色而後覆蓋較深重的顏色。
5、單純的運用馬克筆,難免會留下不足。所以,應與彩鉛、水彩等工具結合使用。有時用酒精作再次調和,畫面上會出現神奇的效果。
(1)麥克筆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馬克筆的顏料具有易揮發性,用於一次性的快速繪圖。常使用於設計物品、廣告標語、海報繪制或其他美術創作等場合。可畫出變化不大的、較粗的線條。
箱頭筆為馬克筆的一種。現在的馬克筆還有分為水性和油性的墨水,水性的墨水就類似彩色筆,是不含油精成份的內容物,油性的墨水因為含有油精成份,故味道比較刺激,而且較容易揮發。如果玩具掉漆可以用馬克筆補色。
㈡ 如何使用馬可筆
馬克筆,又名記號筆。是一種書寫或繪畫專用的繪圖彩色筆,本身含有墨水,且通常附有筆蓋,一般擁有堅硬筆頭。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馬克筆的正確使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克筆的用法須知
在線描表現圖的基礎上,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和技法進行較深入的刻畫,如彩色鉛筆、水彩色等,以增加層次和立體感。
馬克筆的上色步驟
勾勒
首先最好用鉛筆起稿,再用鋼筆把骨線勾勒出來,勾骨線的時候要放的開,不要拘謹,允許出現錯誤,因為馬克筆可以幫你蓋掉一些出現的錯誤,然後再上馬克筆,馬克筆也是要放開,要敢畫,要不然畫出來很小氣,沒有張力。顏色,最好是臨摹實際的顏色,有的可以誇張,突出主題,使畫面有沖擊力,吸引人。
重疊
顏色不要重疊太多,會使畫面臟掉的。必要的時候可以少量重疊,以達到更豐富的色彩。太艷麗的顏色不要用太多,花啊,書本啊可以用點,不過要求畫面的個性那就可以用了,但是要注意會收拾,把畫面統一起來。馬克筆沒有的顏色可以用彩色鉛筆補充,也可用彩鉛來緩和筆觸的跳躍,不過還是提倡強調筆觸。
馬克筆(Naeker)表現技法
馬克筆一般分油性和水性兩種。前者的顏料可用甲苯稀釋,有較強的滲透力,尤其適合在描圖紙(硫酸紙)上作圖;後者的顏料可溶於水,通常用於在較緊密的卡紙或銅版紙上作畫。在室內透視圖的繪制中,油性的馬克筆使用得更為普遍。在這里也著重介紹油性馬克筆的技法。
馬克筆的色彩種類較多,通常多達上百種,且色彩的分布按照常用的頻度,分成幾個系列,其中有的是常用的不同色階的灰色系列,使用非常方便。它的筆尖一般有粗細多種,還可以根據筆尖的不同角度,畫出粗細不同效果的線條來。馬克筆具有作畫快捷、色彩豐富、表現力強等特點,尤其受到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的青睞如何使用馬克筆_馬克筆的正確使用方法如何使用馬克筆_馬克筆的正確使用方法。利用馬克筆的各種特點,可以創造出多種風格的室內表現圖來。如用馬克筆在硫酸紙上作圖,可以利用顏色在乾燥之前有調和的餘地,產生出水彩畫退暈的效果;還可以利用硫酸紙半透明的效果,在紙的背面用馬克筆作渲染。
金屬色油漆筆初次使用時,需將筆尖在紙上按壓數次,方可出水。
通常馬克筆繪制室內表現圖,先用繪圖筆(針管筆)勾勒好室內表現圖的主要場景和配景物,然後用馬克筆上色。油性的色層與墨線互相不遮掩,而且色塊對比強烈,具有很強的形式感。
要均勻地塗出成片的色塊,須要快速、均勻地運筆;要畫出清晰的邊線,可用膠片等物作局部的遮擋;要畫出色彩漸變的退暈效果,可以採用無色的馬克筆作退暈處理;馬克筆的色彩可以用橡皮擦、刀片刮等方法做出各種特殊的效果。馬克筆也可以與其他的繪畫技法共同使用。如用水彩或水粉作大面積的天空,地面和牆面,然後用馬克筆刻畫細部或點綴景物,以揚長避短,相得益彰。
馬克筆的使用經驗
用油性的針管筆(櫻花),每次畫圖,假如剛剛畫完線稿就上油性馬克筆,因為都是油性的,所以很容易花掉。除非隔一晚再上色。據我的經驗,可以在硫酸紙反面上色,或者花點錢去大型的列印店,那種店會有一台能幹很多事情的機器,比如能復印,能曬圖。
你可以把你的線稿給他,告訴他你要復印,他就會把你的圖塞進機器,20秒就OK了。那台機器多大的圖都可以印,並且可以復印在硫酸紙上,價格也很便宜。A4的15元。A1的12元。
大家可以用不會暈開影印線的馬克筆,就是酒精系列的油性馬克筆。其次,在繪畫時盡量避免線條的重復勾勒,以免造成紙張破損。在繪畫結束後,一定要有一定的乾燥時間,勿用手去碰摸。
一般大的專業景觀公司都是這么做的,可以預防線稿被馬克筆花掉。有些人喜歡在硫酸紙的反面上色,現在市面上的硫酸紙有幾種質量的,有一種看上去和優質的一樣,但是上色後,你就會覺得透明性不大好,在正面看很灰。
馬克筆的使用建議
初學者繪制這種表現圖時,不妨參考以下幾點方法
⑴先用冷灰色或暖灰色的馬克筆將圖中基本的明暗調子畫出來.
⑵在運筆過程中,用筆的遍數不宜過多。在第一遍顏色干透後,再進行第二遍上色,而且要准確、快速。否則色彩會滲出而形成混濁之狀,而沒有了馬克筆透明和干凈的特點如何使用馬克筆_馬克筆的正確使用方法手繪培訓。
⑶用馬克筆表現時,筆觸大多以排線為主,所以有規律地組織線條的方向和疏密,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畫面風格。可運用排筆、點筆、跳筆、暈化、留白等方法,需要靈活使用。
⑷馬克筆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淡色無法覆蓋深色
淘寶精品
所以,在給效果圖上色的過程中,應該先上淺色而後覆蓋較深重的顏色。並且在要注意色彩之間的相互和諧,忌用過於鮮亮的顏色,應以中性色調為宜。
⑸單純的運用馬克筆,難免會留下不足。所以,應與彩鉛、水彩等工具結合使用。有時用酒精作再次調和,畫面上會出現神奇的效果。
㈢ 求教馬克筆的初級用法,和製作效果圖。越簡單越好 最好是大學里用的
初學者繪制這種表現圖時,不妨參考以下幾點方法(1)先用冷灰色或暖灰色的馬克筆將圖中基本的明暗調子畫出來.
(2)在運筆過程中,用筆的遍數不宜過多。在第一遍顏色干透後,再進行第二遍上色,而且要准確、快速。否則色彩會滲出而形成混濁之狀,而沒有了馬克筆透明和干凈的特點。(3)用馬克筆表現時,筆觸大多以排線為主,所以有規律地組織線條的方向和疏密,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畫面風格。可運用排筆、點筆、跳筆、暈化、留白等方法,需要靈活使用。(4)馬克筆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淡色無法覆蓋深色。所以,在給效果圖上色的過程中,應該先上淺色而後覆蓋較深重的顏色。並且在要注意色彩之間的相互和諧,忌用過於鮮亮的顏色,應以中性色調為宜。(5)單純的運用馬克筆,難免會留下不足。所以,應與彩鉛、水彩等工具結合使用。有時用酒精作再次調和,畫面上會出現神奇的效果。
㈣ 馬克筆的用法是什麼
㈤ 馬克筆的用法是怎樣
粉馬克筆快速表現技法
我學工業設計專業的,當年老師傳授技藝的時候講過此技法,據說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了。你所說的退暈,我理解為一種顏色間的漸變過渡,如果用色粉就容易多了,利用棉花沾上色粉在紙面上很容易出這樣的效果。
色調統一的顏色之間漸變效果比較簡單,但色調不一的顏色之間漸變,就需要各顏色之間的合理搭配,不知道你本人對顏色的理解如何,不妨多看看平面設計中色彩運用類的教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ttp://www.lava-lava.com/topic/show/34431
簡單給你舉個例子吧!
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
綠色、蘭色、黑色--為冷色
漸變講究的是從強到弱,由淺至深的規則。
比如紅色就要比黃色給人的視覺感受更強烈,綠色要比黑色的感覺更清新更柔和。
在具體操作中一定要避免過渡過於生硬,如黃色過度到紅色之間,有橘紅,橙黃,檸檬黃,淺黃等等,所以你不妨試下在調色時兩個顏色過渡中相近色的搭配,也就是把CG3的相近色與CG5的相近色在之間做一種合理的調配,使之更加自然。加之在不斷實踐中積累經驗,相信你會有所突破的,加油!
㈥ 馬克筆的用法
1、用紙的時候一般選擇吸水性差、紙質結實、表現光滑的紙張作畫,比如馬克筆專用紙、白卡紙等。
2、通過調整畫筆的角度和筆頭的傾斜度,達到控制線條粗細變化的筆觸效果。
3、馬克筆用筆要求速度快,肯定有力度。
4、馬克筆不適合做大面積的塗染,需要概括性的表達,通過筆觸的排列畫出三四個層次即可,馬克筆不適合表現細小的物體,如樹枝、線狀物體等。
㈦ 怎樣使用馬克筆
1、准備
要想畫出一幅成功的渲染圖,前期的准備必不可少。馬克筆的一大優勢就是方便,快捷,工具也不像水彩水粉那麽復雜,有紙和筆就足夠了。紙我通常用兩種:一種是普通的復印紙,用來起稿畫草圖,另一種是硫酸紙(A3),用來描正稿和上色。硫酸紙是我非常喜歡的紙型,實踐證明,馬克筆在硫酸紙上的效果相當不錯,優點是有合理的半透明度,也可吸收一定的顏色,可以多次疊加來達到滿意的效果。復印紙等白紙類的吸收顏色太快,不利於顏色之間的過渡,畫出來的往往偏重,不宜做深入刻畫,只適用於草圖和色練習。筆也需要兩類,針管筆和馬克筆。針管筆以一次性的為好,我常用紅環或三菱的,備幾種型號,我喜歡用0.1,0.3,0.5和0.8,有了線型的變化畫面才會豐富。一次性針筆在硫酸紙上揮發性好,線條流暢,注水的針筆或鋼筆畫出來乾的很慢,很容易蹭臟畫面。馬克筆我喜歡用韓國產的"TOUCH"系列,油性,120種色,有方頭和圓頭,價格在十圓左右,水分很足,用起來很爽。作為專業表現,顏色至少六十種以上,做景觀的綠色系列要全(我們老闆只給我配40支,說已經畫的不錯了,要那麽多幹啥,賊摳,讓我憤怒)。當然,馬克筆也根據個人喜好而定,但最好是油性的。
2、草圖
草圖階段主要解決兩個問題:構圖和色調,構圖是一幅渲染圖成功的基礎,構圖不重視的話,畫到一半會發現毛病越來越多,大大影響作畫的心情,最後效果自然廢廢啦。構圖階段需要注意的有透視,確定主體,形成趣味中心,各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還有配景和主體的比重等等,有些復雜的空間甚至需要藉助CAD來拉出透視,盡量做到准確。關於構圖的基本法則很多專業書上都有詳述,我就省點口水吧。
色調練習對初學者來說相當有必要,可以鍛煉色彩感覺,提高整體的概念。把勾好的草圖復印幾個小樣(A5就行),快速上完顏色,每幅20分鍾左右,每幅都應有區分,或冷調,或暖調,或亮調,或灰調,不摳細節,挑出最有感染力的一幅作正稿時的參考,在這兩個步驟完成後,心中對最後的效果應該有七八分的把握了。
3、正稿
在這一階段沒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完全是基本功的體現,如何把混淆不清的線條區分開來,形成一幅主次分明,趣味性強的鋼筆畫。我通常從主體入手,用0.5的針筆勾勒輪廓線,用筆盡量流暢,一氣呵成,切忌對線條反復描摹,然後用0.3的筆畫前景的樹和人物,最後用0.1的畫遠景。先畫前面的,後畫後面的,避免不同的物體輪廓線交叉,在這個過程中邊勾邊上明暗調子,逐漸形成整體,前景中對比,中景強對比,背景弱對比。前景的人物刻畫要准確傳神,動態協調,背景人物基本上可以用點和面代替。在上圖中張拉膜是主體,右邊的兩棵樹作為主體的補充,起到平衡畫面的作用,再加上幾組人物和寬闊的水面,形成一處寧靜詳和,生機盎然的住區景觀。如果對明暗調子把握不準的話,可以只對主體部分做少量的刻畫,剩下的由馬克筆來完成,馬克筆的表現力也足以主宰畫面。
4、上色
上色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喜歡把大部分顏色上在硫酸紙的背面,這樣做一是可以降低馬克筆的彩度,過於鮮艷的顏色可能使畫面過「火」,大面積的灰色才能使渲染圖經久耐看,另外,背面上色也不會把正稿的墨線洇開,造成畫面的臟亂。以上圖為例,我先從天空入手,用淺紫灰色畫最遠處的,然後是淺藍灰,最上面是藍色,畫天空時不要太多的停頓,幾種色之間的銜接要快,迅速溶到一起,並在適當的地方留出雲形,筆觸不能太強,以免呆板。天空在畫面中佔三分之一還多,作為補充,不宜過多刻畫,避免喧賓奪主。初學者如果沒把握的話,可先用描圖紙多作幾幅單獨的天空塊,挑最有感覺的用到正圖上去。接下來是水面,顏色盡量和天空保持一致,可以再稍灰些,然後再上樹木的顏色,背景的冷灰,偏藍綠,對比弱,分出明暗就可以了,前面的偏暖,對比強,有一定的細節,顏色更加豐富。地面和草地的顏色上完,畫面氣氛基本形成,下一步就要做深入刻畫,淺淺的一層顏色並不能表現出物體光影,明暗,材質的變化,這就需要不停的疊加來達到更佳的效果,硫酸紙將顯示出優勢,在這一過程中,我開始利用正面刻畫一些需要重點表現的地方,如主體構築物,前景人物,石頭,在畫膜結構時我有意把後面的樹木畫暗些,襯托出來,用重色刻畫暗部和陰影,幾次重疊以後,預想的效果基本就達到了。這一過程也是經驗積累的過程,哪些顏色疊加到一起能產生好的效果必須要記住,隨時做記錄,以便下次畫相同的場景時駕輕就熟,事半功倍,很多顏色忌重疊,如補色,很容易畫臟畫亂,不好修改。
一個基本的原則是由淺入深,一開始往死里整,修改起來將變得困難,在作畫過程中時刻把整體放在第一位,不要對局部過度著迷,忽略整體,後果將慘不忍睹,「過猶不及」應該牢記。
必須值得注意的是,上色過程並不是要把樹畫的多綠,水畫的多藍,也不是說筆法用的多漂亮,瀟灑,重要的是畫關系,明暗關系,冷暖關系,虛實關系,這些才是主宰畫面的靈魂,大自然的一切受著環境的影響,並不是孤立存在,關系沒畫准,只能說是一堆顏色的堆砌,而不能稱為一幅成功的渲染圖,對比是畫准這些關系的手段。在畫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分析思考,例如我們印象中樹應是綠色,實際上在光線和環境的影響下,亮部可能偏黃綠,暗部偏藍綠,甚至還有一些紫色,只有小部分是本身的顏色,我們畫時要把這些微妙的關系表現出來,有幾次我嘗試不畫藍色的水面,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細心留意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會發現許多和想像不一樣的結果。
5、調整
這個階段主要對局部做些修改,統一色調,對物體的質感做深入刻畫。到這一步需要彩鉛的介入,作為對馬克筆的補充,彩鉛修改我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鍾,因為彩鉛和我鍾愛的硫酸紙附著效果不好,只能薄薄蓋一層,畫多了容易發膩,反而影響效果
總:初學者繪制這種表現圖時,不妨參考以下幾點方法(1)先用冷灰色或暖灰色的馬克筆將圖中基本的明暗調子畫出來. (2)在運筆過程中,用筆的遍數不宜過多。在第一遍顏色干透後,再進行第二遍上色,而且要准確、快速。否則色彩會滲出而形成混濁之狀,而沒有了馬克筆透明和干凈的特點。(3)用馬克筆表現時,筆觸大多以排線為主,所以有規律地組織線條的方向和疏密,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畫面風格。可運用排筆、點筆、跳筆、暈化、留白等方法,需要靈活使用。(4)馬克筆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淡色無法覆蓋深色。所以,在給效果圖上色的過程中,應該先上淺色而後覆蓋較深重的顏色。並且在要注意色彩之間的相互和諧,忌用過於鮮亮的顏色,應以中性色調為宜。(5)單純的運用馬克筆,難免會留下不足。所以,應與彩鉛、水彩等工具結合使用。有時用酒精作再次調和,畫面上會出現神奇的效果。必須值得注意的是,上色過程並不是要把樹畫的多綠,水畫的多藍,也不是說筆法用的多漂亮,瀟灑,重要的是畫關系,明暗關系,冷暖關系,虛實關系,這些才是主宰畫面的靈魂,大自然的一切受著環境的影響,並不是孤立存在,關系沒畫准,只能說是一堆顏色的堆砌,而不能稱為一幅成功的渲染圖,對比是畫准這些關系的手段。在畫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分析思考,例如我們印象中樹應是綠色,實際上在光線和環境的影響下,亮部可能偏黃綠,暗部偏藍綠,甚至還有一些紫色,只有小部分是本身的顏色,我們畫時要把這些微妙的關系表現出來,有幾次我嘗試不畫藍色的水面,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細心留意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會發現許多和想像不一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