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腐竹到底有什麼營養呢
腐竹中含有大量的鐵物質,可以做到預防貧血的作用。腐竹中的磷脂、皂酐能夠有效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可以達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腐竹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老人和小孩還可以多吃點。
㈡ 腐竹的吃法有很多種,哪種吃法最具有營養價值呢
腐竹是很多朋友非常喜歡吃得一道菜品,其實腐竹本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
首先,製作腐竹的主要原材料是黃豆,因此,腐竹的蛋白質含量豐富。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我們必需的營養物質,能為人們提供必需的氨基酸。而機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其實分為必需的氨基酸和非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必需的氨基酸是機體不能合成的,只能從外界食物中獲取。腐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食用腐竹可以為人們提供必需氨基酸。
其次,腐竹中磷脂含量也較高,能夠針對性的對油脂進行乳化和分解,因此對血管硬化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另外,腐竹中鈣的含量也比較高,食用腐竹對小朋友和老年人的骨骼有一定的好處。
既然食用腐竹有這么多的好處,那麼腐竹怎麼吃,腐竹與哪些食材搭配食用更有營養價值呢?
3、腐竹入湯
腐竹入湯的話,可以搭配紫菜、冬瓜、排骨等食材,同樣營養價值較高。例如腐竹與紫菜搭配,腐竹中鈣的含量比較高,紫菜中則富含各種礦物質元素,如人體需要的碘、鐵等。紫菜中的碘含量對預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的效果。腐竹和紫菜一起食用,對小朋友鈣的吸收和身體發育具有較好的營養作用。
㈢ 腐竹的營養成分
營養素 每100克
熱量(大卡)459.00
碳水化合物(克)7.6
脂肪(克)21.70
蛋白質(克)44.60
纖維素(克)1.00
維生素E(毫克)27.84
硫胺素(毫克)0.13
核黃素(毫克)0.07
煙酸(毫克)0.80
鎂(毫克)71.00鈣(毫克)77.00
鐵(毫克)16.50
鋅(毫克)3.69
銅(毫克)1.31
錳(毫克)2.55
鉀(毫克)553.00
磷(毫克)284.00
鈉(毫克)26.50
硒(微克)6.65
腐竹,即豆腐皮
㈣ 腐竹有哪些營養價值
吃腐竹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營養學資料表明,每100克豆漿、豆腐、腐竹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8克、8.1克、44.6克;而水分含量則是96克、82.8克、7.9克。不難看出,腐竹含蛋白質豐富而含水量少,這與它在製作過程中經過烘乾,吸收了其精華,濃縮了豆漿中的營養有關。
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它能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這是因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腐竹中所含有的磷脂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的效果。
腐竹的營養價值雖高,但有些人如腎炎、腎功能不全者最好少吃,否則會加重病情。糖尿病,酸中毒病人以及痛風患者或正在服用四環素、優降靈等葯的病人也應慎食。
減肥者別多吃
由於製作方式的差異,腐竹的熱量和其他豆製品比起來有些高,每100克的熱量為457千卡(豆腐82千卡、豆腐乾140千卡、油豆腐244千卡)。廣東人愛吃的枝竹由腐竹再次油炸製成,熱量就更高了,達到每百克472千卡,超過了同等重量豬肉的熱量。因此,需要控制體重的人最好別經常吃腐竹,或在吃腐竹的時候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㈤ 腐竹的營養價值及功效禁忌
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營養價值豐富,但在食用時也有一些飲食禁忌需要注意。
一、腐竹的營養價值
1、腐竹,是煮沸豆漿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鮮吃或曬干後吃,是東亞地區常見的食物原料。腐皮一詞最早出現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將豆漿加熱時,表面出現一層膜,將膜取出,乾燥後即得腐皮。
2、腐竹含豐富的蛋白質而含水量少;且含有類似黃豆的營養成分,如黃豆蛋白還有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等。
3、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它能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這是因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腐竹中所含有的磷脂、皂酐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的效果。
4、腐竹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
二、腐竹的食用禁忌
1、腐竹的營養價值雖高,但有些人如腎炎、腎功能不全者最好少吃,否則會加重病情。糖尿病、酸中毒病人以及痛風患者或正在服用四環素、優降靈等葯的病人也應慎食。
2、由於製作方式的差異,腐竹的熱量和其他豆製品比起來有些高,每100克的熱量為457千卡(豆腐82千卡、豆腐乾140千卡、油豆腐244千卡)。因此,需要控制體重的人最好別經常吃腐竹,或在吃腐竹的時候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3、腐竹不能與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其原因是腐竹含鈣高,鈣與草酸可生成難溶或不容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如菠菜、竹筍、莧菜等含草酸高,但是如果將菠菜、竹筍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開水過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減少其影響,也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4、腐竹不宜與蔥一起食用,這樣會影響鈣質的吸收;也不宜與蜂蜜一同食用,會有損聽力,造成腹瀉。
5、如果是對豆類食品過敏的話,食用腐竹就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經常性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等過敏症狀了,所以此類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腐竹。
食用指南:腐竹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適於久放,但應放在乾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㈥ 腐竹你認為怎麼做才好吃呢,如何更能體現營養價值
腐竹和木耳分別泡軟備用。鍋里熱油加入蒜末炒香,再加入雞蛋,炒熟之後再加入腐竹木耳翻炒均勻,再加入鹽雞精,再加一點水燜煮後再下水澱粉收汁即可。這樣做出來的腐竹口感好,而且營養。
㈦ 腐竹的營養價值
腐竹是非常有營養的菜,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腐竹可以涼拌著吃,也可以炒著吃,都是非常好吃的
㈧ 腐竹有什麼營養價值
1、植物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優
因為經過了燒煮及烘乾等多道工序加工,腐竹的蛋白質含量甚至超過了大豆本身,每100克的腐竹含44.6克的蛋白質,在整個植物界首屈一指。
而且大豆蛋白質的氨基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的需要,其營養價值幾乎可與肉類媲美,又因為其中富含谷類食物蛋白質所缺乏的賴氨酸,吃腐竹氨基酸搭配谷類主食,可以提高一餐整體的營養價值,科學又健康。
2、脂肪營養價值超過了肉類
大豆脂肪主要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不含膽固醇,這可是肉類脂肪所望塵莫及的。腐竹中脂肪含量為21.7%,所以吃腐竹,既補充了優質脂肪,又不用擔心那些不招人喜歡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危害,一舉兩得。
3、獨特的糖類保健作用強大
和大豆一樣,腐竹幾乎不含澱粉,也沒有果糖、蔗糖等單糖,主要以低聚糖、膳食纖維等為主,所以一方面對餐後血糖影響非常小,特別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另一方面低聚糖、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又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4、大豆異黃酮等植物化學物質有益於身體健康
腐竹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對女性特別是更年期女性有獨特的保健功效,另外如皂苷、甾醇等植物化學成分對降低膽固醇、調節免疫等有一定的功效。
(8)腐竹的營養價值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泡腐竹的時候,用略高於手溫的溫水泡,並且在水裡加一點鹽,再蓋上可以全部蓋過腐竹的碗或碟,這樣腐竹會很容易泡發,而且軟硬均勻,不會有的地方泡軟了有些地方還是干硬的沒泡開。
2、用溫水泡腐竹的時候,溫水中加入幾滴白醋,把腐竹全部泡入水中。再蓋上可以全部蓋過腐竹的碗或碟,讓水全部沒過腐竹,大約浸泡3-4個小時就好。
㈨ 吃腐竹都有什麼營養
營養學資料表明,每100克豆漿、豆腐、腐竹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8克、8.1克、44.6克;而水分含量則是96克、82.8克、7.9克。腐竹含蛋白質豐富而含水量少,這與它在製作過程中經過烘乾,吸收了其精華,濃縮了豆漿中的營養有關。
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它能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這是因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
飲食文化
腐竹是將豆漿加熱煮沸後,經過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挑出後下垂成枝條狀,再經乾燥而成。其形類似竹枝狀,故得名腐竹。
腐竹起源於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人很喜愛的一種傳統食品,在四川也稱豆皮、豆腐皮。它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同時還有著其他豆製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口感。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腐竹也有著別的豆製品無法取代的特殊優點。能量配比均衡和一般的豆製品相比,腐竹的營養素密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