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必修一函數常用方法

必修一函數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1 22:40:35

Ⅰ 數學必修一中判斷函數的單調性方法。

1.
設f(x)=ax^2
bx
c,a≠0
f(0)=c=0
c=0
f(x
1)-f(x)=a(x
1)^2
b(x
1)-(ax^2
bx)
=a(2x
1)
b
=2ax
(a
b)
=2x
a=1
b=-1
f(x)=x^2-x;
2.
f(x)=x^2-x的圖像是頂點為(1/2,-1/4),開口向上的拋物線,
所以只要y=2x
m在(1/2,-1/4)下方即可,
2(1/2)
m<-1/4
m<-5/4
f(0)=c=1
f(x)=x^2-x
1
2.
頂點為(1/2,3/4),
只要y=2x
m在(1/2,3/4)下方即可,
2(1/2)
m<3/4
m<-1/4
設f(x)=x
√1
2x,x∈[-1/2,
∞)
取x1<x2,且x1、x2∈[-1/2,
∞),則x1-x2<0,√1
2x1-√1
2x2<0
∴f(x1)-f(x2)=(x1-x2)
(√1
2x1-√1
2x2)<0,即f(x1)<f(x2)
∴函數f(x)在[-1/2,
∞)是增函數。
∴最小值為-1/2
值域為[-1/2,
∞)
定義域:
明確幾種特殊函數的定義域如帶根的(大於等於零),未知數在分母的(不等於零),對數(大於零)等。值域:(1)配方法:適用於二次函數型(2)分離常數法:分子分母都有未知數例:y=(2x
1)/(x-3)
=[2(x-3)
7]/(x-3)
=2
7/(x-3)因為7/(x-3)不等於0所以y不等於2(3)反解法:例:y=(2x
1)/(x-3)
(y-2)x-3y-1=0所以x=(3y
1)/(y-2)所以y不等於2
f(x)=(ax
b)/(cx
d)f(x)不等於a/c
(4)判別式法:反解之後用判別式(5)換元法(6)圖像法
f(x)=(2x
4-5)/(x
2)=2-5/(x
2)x屬於[-5,-3]x
2必小於零則1/(x
2)在[-5,-3]上單調遞減則-5/(x
2)在[-5,-3]上單調遞增則2-5/(x
2)在[-5,-3]上單調遞增所以ymax=f(-3)=7ymin=f(-5)=11/3
【分析】判斷一個函數的奇偶性,首先判斷函數的定義域是否關於原點對稱,若不對稱,則非奇非偶;若對稱,則再判斷f(-x)與f(x)的關系,f(-x)=f(x)為偶,f(-x)=-f(x)為奇,否則為非奇非偶。
a.解:易知f(x)=sinx2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又f(-x)=sin(-x)2=sinx2=f(x),所以f(x)為偶函數。b.解:易知f(x)=tanx
tanx/2定義域為x不=π/2
kπ,關於原點不對稱,
所以f(x)為非奇非偶函數。c.解:f(x)=sinx
cosx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又f(-x)=sin(-x)
cos(-x)=cosx-sinx,既不=f(x),又不=-f(x)
所以f(x)為非奇非偶函數。d.解:易知f(x)=1/3cosx/2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又f(-x)=1/3cos(-x)/2=1/3cosx/2=f(x),所以f(x)為偶函數。

Ⅱ 高中數學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數公式

二、函數1、函數定義域、值域求法綜合2.、函數奇偶性與單調性問題的解題策略 3、恆成立問題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數的幾種題型及方法5、二次函數根的問題——一題多解&指數函數y=a^xa^a*a^b=a^a+b(a>0,a、b屬於Q)(a^a)^b=a^ab(a>0,a、b屬於Q)(ab)^a=a^a*b^a(a>0,a、b屬於Q)指數函數對稱規律:1、函數y=a^x與y=a^-x關於y軸對稱2、函數y=a^x與y=-a^x關於x軸對稱3、函數y=a^x與y=-a^-x關於坐標原點對稱&對數函數y=loga^x如果 ,且 , , ,那麼:1 · + ;2 - ;3 .注意:換底公式 ( ,且 ; ,且 ; ).冪函數y=x^a(a屬於R)1、冪函數定義:一般地,形如 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 為常數.2、冪函數性質歸納.(1)所有的冪函數在(0,+∞)都有定義並且圖象都過點(1,1);(2) 時,冪函數的圖象通過原點,並且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特別地,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下凸;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上凸;(3) 時,冪函數的圖象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在第一象限內,當 從右邊趨向原點時,圖象在 軸右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當 趨於 時,圖象在 軸上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 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於函數 ,把使 成立的實數 叫做函數 的零點。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 的零點就是方程 實數根,亦即函數 的圖象與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方程 有實數根 函數 的圖象與 軸有交點 函數 有零點.3、函數零點的求法:1 (代數法)求方程 的實數根;2 (幾何法)對於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 的圖象聯系起來,並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4、二次函數的零點:二次函數 .(1)△>0,方程 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2)△=0,方程 有兩相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3)△<0,方程 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三、平面向量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數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量.有向線段的三要素:起點、方向、長度.零向量:長度為 的向量.單位向量:長度等於 個單位的向量.相等向量:長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向量的運算
加法運算
AB+BC=AC,這種計演算法則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
已知兩個從同一點O出發的兩個向量OA、OB,以OA、OB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OACB,則以O為起點的對角線OC就是向量OA、OB的和,這種計演算法則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對於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
|a+b|≤|a|+|b|。
向量的加法滿足所有的加法運算定律。

減法運算
與a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數乘運算
實數λ與向量a的積是一個向量,這種運算叫做向量的數乘,記作λa,|λa|=|λ||a|,當λ > 0時,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當λ < 0時,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當λ = 0時,λa = 0。
設λ、μ是實數,那麼:(1)(λμ)a = λ(μa)(2)(λ μ)a = λa μa(3)λ(a ± b) = λa ± λb(4)(-λ)a =-(λa) = λ(-a)。

向量的加法運算、減法運算、數乘運算統稱線性運算。

向量的數量積
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b,那麼|a||b|cos θ叫做a與b的數量積或內積,記作a?b,θ是a與b的夾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在b方向上(b在a方向上)的投影。零向量與任意向量的數量積為0。
a?b的幾何意義:數量積a?b等於a的長度|a|與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積。
兩個向量的數量積等於它們對應坐標的乘積的和。四、三角函數1、善於用「1「巧解題2、三角問題的非三角化解題策略3、三角函數有界性求最值解題方法4、三角函數向量綜合題例析5、三角函數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具體的我加你Q,發給你

Ⅲ 高一數學必修一解題方法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在打好基礎,進一步去理解。你要多看課本,把概念記住,弄懂例題。平時要注意錯題重做,不要一味的去做新題,做一個會一個。學會舉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這次只是月考,沒什麼事一次考不好並不代表以後學不好啊。不要糾結,你可以去找老師請他幫你分析一下,找一下錯題原因。下課了還有自習的時候多往老師辦公室跑,去問問題。
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放假了 可以從網上找找教學視頻。學習重在總結!!因為萬變不離其宗!
高中高一數學必修1各章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 2.元素的互異性; 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於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沒有先後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 N*或 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關於「屬於」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集合A 記作 a∈A ,相反,a不屬於集合A 記作 a?A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然後用一個大括弧括上。

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確定的條件表示某些對象是否屬於這個集合的方法。

①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數學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 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 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

注意: 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於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 B或B A

2.「相等」關系(5≥5,且5≤5,則5=5)

實例:設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結論:對於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時,集合B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們就說集合A等於集合B,即:A=B

① 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 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 B(或B A)

③如果 AíB, BíC ,那麼 AíC

④ 如果AíB 同時 BíA 那麼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運算

1.交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於A且屬於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記作A∩B(讀作」A交B」),即A∩B={x|x∈A,且x∈B}.

2、並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於集合A或屬於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並集。記作:A∪B(讀作」A並B」),即A∪B={x|x∈A,或x∈B}.

3、交集與並集的性質: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與補集

(1)補集: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屬於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

記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S

CsA

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們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的全部元素,這個集合就可以看作一個全集。通常用U來表示。

(3)性質: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二、函數的有關概念

1.函數的概念: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變數,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數的值域.

注意:2如果只給出解析式y=f(x),而沒有指明它的定義域,則函數的定義域即是指能使這個式子有意義的實數的集合;3 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要寫成集合或區間的形式.

定義域補充

能使函數式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稱為函數的定義域,求函數的定義域時列不等式組的主要依據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於零; (2)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不小於零; (3)對數式的真數必須大於零;(4)指數、對數式的底必須大於零且不等於1. (5)如果函數是由一些基本函數通過四則運算結合而成的.那麼,它的定義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義的x的值組成的集合.(6)指數為零底不可以等於零 (6)實際問題中的函數的定義域還要保證實際問題有意義.

(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組的解集即為函數的定義域。)

構成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

再注意:(1)構成函數三個要素是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由於值域是由定義域和對應關系決定的,所以,如果兩個函數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即稱這兩個函數相等(或為同一函數)(2)兩個函數相等當且僅當它們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而與表示自變數和函數值的字母無關。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①表達式相同;②定義域一致 (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見課本21頁相關例2)

值域補充

(1)、函數的值域取決於定義域和對應法則,不論採取什麼方法求函數的值域都應先考慮其定義域. (2).應熟悉掌握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對數函數及各三角函數的值域,它是求解復雜函數值域的基礎。

3. 函數圖象知識歸納

(1)定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函數 y=f(x) , (x∈A)中的x為橫坐標,函數值y為縱坐標的點P(x,y)的集合C,叫做函數 y=f(x),(x ∈A)的圖象.

C上每一點的坐標(x,y)均滿足函數關系y=f(x),反過來,以滿足y=f(x)的每一組有序實數對x、y為坐標的點(x,y),均在C上 . 即記為C={ P(x,y) | y= f(x) , x∈A }

圖象C一般的是一條光滑的連續曲線(或直線),也可能是由與任意平行與Y軸的直線最多隻有一個交點的若干條曲線或離散點組成。

(2) 畫法

A、描點法:根據函數解析式和定義域,求出x,y的一些對應值並列表,以(x,y)為坐標在坐標系內描出相應的點P(x, y),最後用平滑的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

B、圖象變換法(請參考必修4三角函數)

常用變換方法有三種,即平移變換、伸縮變換和對稱變換

(3)作用:

1、直觀的看出函數的性質;2、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分析解題的思路。提高解題的速度。

發現解題中的錯誤。

4.快去了解區間的概念

(1)區間的分類:開區間、閉區間、半開半閉區間;(2)無窮區間;(3)區間的數軸表示.

5.什麼叫做映射

一般地,設A、B是兩個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個確定的對應法則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與之對應,那麼就稱對應f:A 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映射。記作「f:A B」

給定一個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對應,那麼,我們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說明: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種特殊的對應,①集合A、B及對應法則f是確定的;②對應法則有「方向性」,即強調從集合A到集合B的對應,它與從B到A的對應關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對於映射f:A→B來說,則應滿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並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對應的象可以是同一個;(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常用的函數表示法及各自的優點:

1 函數圖象既可以是連續的曲線,也可以是直線、折線、離散的點等等,注意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函數圖象的依據;2 解析法:必須註明函數的定義域;3 圖象法:描點法作圖要注意:確定函數的定義域;化簡函數的解析式;觀察函數的特徵;4 列表法:選取的自變數要有代表性,應能反映定義域的特徵.

注意啊:解析法:便於算出函數值。列表法:便於查出函數值。圖象法:便於量出函數值

補充一:分段函數 (參見課本P24-25)

在定義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達式的函數。在不同的范圍里求函數值時必須把自變數代入相應的表達式。分段函數的解析式不能寫成幾個不同的方程,而就寫函數值幾種不同的表達式並用一個左大括弧括起來,並分別註明各部分的自變數的取值情況.(1)分段函數是一個函數,不要把它誤認為是幾個函數;(2)分段函數的定義域是各段定義域的並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並集.

補充二:復合函數

如果y=f(u),(u∈M),u=g(x),(x∈A),則 y=f[g(x)]=F(x),(x∈A) 稱為f、g的復合函數。

例如: y=2sinX y=2cos(X2+1)

7.函數單調性

(1).增函數

設函數y=f(x)的定義域為I,如果對於定義域I內的某個區間D內的任意兩個自變數x1,x2,當x1<x2時,都有f(x1)<f(x2),那麼就說f(x)在區間D上是增函數。區間D稱為y=f(x)的單調增區間(睇清楚課本單調區間的概念)

如果對於區間D上的任意兩個自變數的值x1,x2,當x1<x2 時,都有f(x1)>f(x2),那麼就說f(x)在這個區間上是減函數.區間D稱為y=f(x)的單調減區間.

注意:1 函數的單調性是在定義域內的某個區間上的性質,是函數的局部性質;

2 必須是對於區間D內的任意兩個自變數x1,x2;當x1<x2時,總有f(x1)<f(x2) 。

(2) 圖象的特點

如果函數y=f(x)在某個區間是增函數或減函數,那麼說函數y=f(x)在這一區間上具有(嚴格的)單調性,在單調區間上增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上升的,減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數單調區間與單調性的判定方法

(A) 定義法:

1 任取x1,x2∈D,且x1<x2;2 作差f(x1)-f(x2);3 變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4 定號(即判斷差f(x1)-f(x2)的正負);5 下結論(指出函數f(x)在給定的區間D上的單調性).

(B)圖象法(從圖象上看升降)_

(C)復合函數的單調性

復合函數f[g(x)]的單調性與構成它的函數u=g(x),y=f(u)的單調性密切相關,其規律如下:

函數
單調性

u=g(x)





y=f(u)





y=f[g(x)]





注意:1、函數的單調區間只能是其定義域的子區間 ,不能把單調性相同的區間和在一起寫成其並集. 2、還記得我們在選修里學習簡單易行的導數法判定單調性嗎?

8.函數的奇偶性

(1)偶函數

一般地,對於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麼f(x)就叫做偶函數.

(2).奇函數

一般地,對於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麼f(x)就叫做奇函數.

注意:1 函數是奇函數或是偶函數稱為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奇偶性是函數的整體性質;函數可能沒有奇偶性,也可能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

2 由函數的奇偶性定義可知,函數具有奇偶性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對於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則-x也一定是定義域內的一個自變數(即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數的圖象的特徵

偶函數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奇函數的圖象關於原點對稱.

總結:利用定義判斷函數奇偶性的格式步驟:1 首先確定函數的定義域,並判斷其定義域是否關於原點對稱;2 確定f(-x)與f(x)的關系;3 作出相應結論:若f(-x) = f(x) 或 f(-x)-f(x) = 0,則f(x)是偶函數;若f(-x) =-f(x) 或 f(-x)+f(x) = 0,則f(x)是奇函數.

注意啊:函數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是函數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條件.首先看函數的定義域是否關於原點對稱,若不對稱則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若對稱,(1)再根據定義判定; (2)有時判定f(-x)=±f(x)比較困難,可考慮根據是否有f(-x)±f(x)=0或f(x)/f(-x)=±1來判定; (3)利用定理,或藉助函數的圖象判定 .

9、函數的解析表達式

(1).函數的解析式是函數的一種表示方法,要求兩個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時,一是要求出它們之間的對應法則,二是要求出函數的定義域.

(2).求函數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待定系數法、換元法、消參法等,如果已知函數解析式的構造時,可用待定系數法;已知復合函數f[g(x)]的表達式時,可用換元法,這時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圍;當已知表達式較簡單時,也可用湊配法;若已知抽象函數表達式,則常用解方程組消參的方法求出f(x)

10.函數最大(小)值(定義見課本p36頁)

1 利用二次函數的性質(配方法)求函數的最大(小)值2 利用圖象求函數的最大(小)值3 利用函數單調性的判斷函數的最大(小)值: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單調遞增,在區間[b,c]上單調遞減則函數y=f(x)在x=b處有最大值f(b);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單調遞減,在區間[b,c]上單調遞增則函數y=f(x)在x=b處有最小值f(b);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數

一、指數函數

(一)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那麼 叫做 的 次方根(n th root),其中 >1,且 ∈ *.

當 是奇數時,正數的 次方根是一個正數,負數的 次方根是一個負數.此時, 的 次方根用符號 表示.式子 叫做根式(radical),這里 叫做根指數(radical exponent), 叫做被開方數(radicand).

當 是偶數時,正數的 次方根有兩個,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此時,正數 的正的 次方根用符號 表示,負的 次方根用符號- 表示.正的 次方根與負的 次方根可以合並成± ( >0).由此可得:負數沒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記作 。

注意:當 是奇數時, ,當 是偶數時,
2.分數指數冪

正數的分數指數冪的意義,規定:


0的正分數指數冪等於0,0的負分數指數冪沒有意義

指出:規定了分數指數冪的意義後,指數的概念就從整數指數推廣到了有理數指數,那麼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也同樣可以推廣到有理數指數冪.

3.實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1) · ;

(2) ;

(3) .

(二)指數函數及其性質

1、指數函數的概念:一般地,函數 叫做指數函數(exponential ),其中x是自變數,函數的定義域為R.

注意:指數函數的底數的取值范圍,底數不能是負數、零和1.

2、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a>1
0<a<1

圖象特徵
函數性質

向x、y軸正負方向無限延伸
函數的定義域為R

圖象關於原點和y軸不對稱
非奇非偶函數

函數圖象都在x軸上方
函數的值域為R+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0,1)

自左向右看,

圖象逐漸上升
自左向右看,

圖象逐漸下降
增函數
減函數

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縱坐標都大於1
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縱坐標都小於1

在第二象限內的圖象縱坐標都小於1
在第二象限內的圖象縱坐標都大於1

圖象上升趨勢是越來越陡
圖象上升趨勢是越來越緩
函數值開始增長較慢,到了某一值後增長速度極快;
函數值開始減小極快,到了某一值後減小速度較慢;

注意:利用函數的單調性,結合圖象還可以看出:
(1)在[a,b]上, 值域是 或 ;
(2)若 ,則 ; 取遍所有正數當且僅當 ;
(3)對於指數函數 ,總有 ;
(4)當 時,若 ,則 ;

二、對數函數

(一)對數

1.對數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那麼數 叫做以 為底 的對數,記作: ( — 底數, — 真數, — 對數式)

說明:1 注意底數的限制 ,且 ;

2 ;

3 注意對數的書寫格式.

兩個重要對數:

1 常用對數:以10為底的對數 ;

2 自然對數:以無理數 為底的對數的對數 .

對數式與指數式的互化

對數式 指數式

對數底數 ← → 冪底數

對數 ← → 指數

真數 ← → 冪

(二)對數的運算性質

如果 ,且 , , ,那麼:

1 · + ;

2 - ;

3 .

注意:換底公式

( ,且 ; ,且 ; ).

利用換底公式推導下面的結論(1) ;(2) .

(二)對數函數

1、對數函數的概念:函數 ,且 叫做對數函數,其中 是自變數,函數的定義域是(0,+∞).

注意:1 對數函數的定義與指數函數類似,都是形式定義,注意辨別。

如: , 都不是對數函數,而只能稱其為對數型函數.

2 對數函數對底數的限制: ,且 .

2、對數函數的性質:

a>1
0<a<1

圖象特徵
函數性質

函數圖象都在y軸右側
函數的定義域為(0,+∞)

圖象關於原點和y軸不對稱
非奇非偶函數

向y軸正負方向無限延伸
函數的值域為R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1,0)

自左向右看,

圖象逐漸上升
自左向右看,

圖象逐漸下降
增函數
減函數

第一象限的圖象縱坐標都大於0
第一象限的圖象縱坐標都大於0

第二象限的圖象縱坐標都小於0
第二象限的圖象縱坐標都小於0

(三)冪函數

1、冪函數定義:一般地,形如 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 為常數.

2、冪函數性質歸納.

(1)所有的冪函數在(0,+∞)都有定義,並且圖象都過點(1,1);

(2) 時,冪函數的圖象通過原點,並且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特別地,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下凸;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上凸;

(3) 時,冪函數的圖象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在第一象限內,當 從右邊趨向原點時,圖象在 軸右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當 趨於 時,圖象在 軸上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

第三章 函數的應用

一、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於函數 ,把使 成立的實數 叫做函數 的零點。

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 的零點就是方程 實數根,亦即函數 的圖象與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

方程 有實數根 函數 的圖象與 軸有交點 函數 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求法:

求函數 的零點:

1 (代數法)求方程 的實數根;

2 (幾何法)對於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 的圖象聯系起來,並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

4、二次函數的零點:

二次函數 .

1)△>0,方程 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

2)△=0,方程 有兩相等實根(二重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 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

Ⅳ 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奇偶性和單調性解題技巧

高中數學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數學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Ⅳ 高一必修一求函數解析式各種方法詳細解答

一.換元法:已知f(g(x)),求f(x)的解析式,一般的可用換元法,具體為:令t=g(x),在求出f(t)可得f(x)的解析式。換元後要確定新元t的取值范圍。
例題1.已知f(3x+1)=4x+3, 求f(x)的解析式.

練習1.若 ,求 .
二.配湊法:把形如f(g(x))內的g(x)當做整體,在解析式的右端整理成只含有g(x)的形式,再把g(x)用x代替。 一般的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例題2.已知 , 求 的解析式.
練習2.若 ,求 .
三.待定系數法:已知函數模型(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等)求解析式,首先設出函數解析式,根據已知條件代入求系數
例題3.設 是一元二次函數, ,且 ,
求 與 .

練習3.設二次函數 滿足 ,且圖象在y軸上截距為1,在x軸上截得的線段長為 ,求 的表達式.
四.解方程組法:求抽象函數的解析式,往往通過變換變數構造一個方程,組成方程組,利用消元法求f(x)的解析式
例題4.設函數 是定義(-∞,0)∪(0,+ ∞)在上的函數,且滿足關系式 ,求 的解析式.
練習4.若 ,求 .
五.利用給定的特性求解析式:一般為已知x>0時, f(x)的解析式,求x<0時,f(x)的解析式。首先求出f(-x)的解析式,根據f(x)=f(-x)或f(x)=-f(-x)求得f(x)
例題5設 是偶函數,當x>0時, ,求當x<0時, 的表達式.

練習6.對x∈R, 滿足 ,且當x∈[-1,0]時, 求當x∈[9,10]時 的表達式.
六.歸納遞推法:利用已知的遞推公式,寫出若干幾項,利用數列的思想從中找出規律,得到f(x)的解析式。(通項公式)
例題6.設 是定義在 上的函數,且 , ,求 的解析式.

有時證明需要用數學歸納發去證明結論。
練習5.若 ,且 ,
求值 .
題7.設 ,記 ,求 .
七.相關點法:一般的,設出兩個點,一點已知,一點未知,根據已知找到兩點之間的聯系,把已知點用未知點表示,最後代入已知點的解析式整理出即可。(軌跡法)
例題7:已知函數y=f(x)的圖像與y=x2+x的圖像關於點(-2,3)對稱,求f(x)的解析式。
練習8.已知函數 ,當點P(x,y)在y= 的圖象上運動時,點Q( )在y=g(x)的圖象上,求函數g(x).
八.特殊值法:一般的,已知一個關於x,y的抽象函數,利用特殊值去掉一個未知數y,得出關於x的解析式。

Ⅵ 學好高中數學必修一函數有什麼辦法

你找了一先生高中數學關於函數的視頻來多看幾遍,他是技巧性的解題方法,看了視頻你多拿函數題來做,多做些題熟練一些。

閱讀全文

與必修一函數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41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7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50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8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9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3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62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601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6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4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1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61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5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3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6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