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干猴頭菇一般家常的做法,都有什麼樣的
可以製作成猴頭菇燉排骨,燉雞燉,猴頭菇大骨湯,也可以選擇干炒猴頭菇,然後在熬紅棗雞湯的時候,也可以加入猴頭菇。
1、炒猴頭菇:猴頭菇也是一種食用菌,因此也可以像香菇那些食用菌一樣炒著吃,但是因為猴頭菇本身的味道比較濃郁,所以可以搭配一些肉食,山葯那些本身味道不那麼濃郁的食材一起炒制,這樣不會影響到猴頭菇本身的味道。
2、煲湯:猴頭菇的菌傘的表面長了很多毛絨狀的肉刺,因此猴頭菇本身是比較容易吸附其他食材的味道的,是比較適宜煲湯的,和排骨,雞肉那些肉類一起煲湯,猴頭菇的味道能夠煮到湯里,同時猴頭菇還能增加肉香味,讓猴頭菇本身味道更為濃郁,醇厚。比較不建議和羊肉一起煮湯,因為羊肉本身的味道比較重,和猴頭菇一起搭配的話,兩種味道重的食材一起,味道會互相影響,也許會產生讓人不喜歡的味道,當然喜歡羊肉味道的人,也可以嘗試一下。
3、紅燒猴頭菇:前面就有提到,猴頭菇比較容易吸附味道,因此紅燒猴頭菇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選擇,比較喜歡重口味的人就可以考慮這道菜,猴頭菇的味道加上醬香味,讓猴頭菇本身的味道更為濃郁,又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㈢ 猴頭菇的吃法和要注意的地方
食用方法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制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干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凈,然後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再加沸水入籠蒸制或入鍋燜煮,或放在熱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發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於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或煮制,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然後再進行烹制。
注意事項:
1.適宜人群
低免疫力人群,高腦力人群;對菌物食品過敏者慎用。嬰兒和老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有胃腸病的患者更應食用猴頭菇。
2.葯性
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
3.成分
含揮發油、蛋白質、多糖類、氨基酸等成分。對小鼠肉瘤180有抑製作用;體外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抑製作用,能抑制其脫氧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摻入,其作用強度與其濃度有關。
4.選購
猴頭菇以個頭均勻,色澤艷黃,質嫩肉厚,須刺完整,乾燥無蟲蛀,無雜質的為質量好。在外觀上,猴頭菇菌絲成白色、稍發暗,培養基不豐富時呈節狀生長,氣生菌絲少,爬壁力弱。
1)菇體:猴頭菇菇體完整,形狀如猴頭,呈橢圓形或圓形,大小均勻,毛多細長,茸毛齊全為佳,菇體乾燥為上品;劣質:菇體殘缺不全,菇體大小不均,形狀不規整,毛粗而長次之
2)顏色:猴頭菇呈金黃色或黃里帶白為佳;色澤黑而軟次之,有的偽劣品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學葯劑處理成不正常的白色,這種菇食後對人體有害無益,不可選購。
3)好的猴頭菇不爛、不霉、不蛀;凡有爛、霉、蛀者,也不宜選購。
猴頭菇(學名:Hericium erinaceus;英文名:Lion's Mane Mushroom,Bearded Tooth Mushroom),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猴頭菇作為食材,是美味菜餚。同時,猴頭菇也是葯材,用猴頭菇這一葯材製成的葯品叫猴菇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第15冊207頁有記載:「本品為猴頭菇經加工製成的片劑,具有養胃和中的功效,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的治療。」另外,現代醫學和葯理學的很多研究對猴頭菇多糖的葯用功效概括為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種生理功能。
㈣ 乾的猴頭菇怎麼做好吃
干猴頭菇先用鹽水浸泡半小時,不停的擠水、換水,直到猴頭菇的水變清,再將猴頭菇切細,去掉菇蒂,用冷水滴入白醋浸泡十分鍾。將猴頭菇裝入鍋中,加入山葯、蓮子、黨參和蜜棗一同放入鍋中燉,加入足夠的清水,慢燉2小時即可出鍋。
㈤ 干猴頭菇怎麼做好吃
大部分人們在生活中的時候購買的都是干猴頭菇,這樣的猴頭菇製作起來相對來說會更加簡單一些,沒有那麼多復雜的工序,而且干猴頭菇泡發的過程中也是非常容易的,但一定要記住在製作的時候要先放入調味料的,這樣味道會更好一些的,可以做魚香猴頭菇的,這道菜餚的製作工序很簡單,而且也不會讓猴頭菇當中營養物質有任何的減少。
一、魚香猴頭菇
原料:
水發猴頭菇250克;青筍150克;泡辣椒25克;姜米5克;蒜米10克;蔥花15克;精鹽、料酒、白糖、醬油、醋、味精、上湯、水澱粉、化豬油、精煉油各適量。
製法:
1、猴頭菇去掉老根,改刀成條狀,納碗,加入料酒、上湯後,入籠蒸約20分鍾取出,瀝干水分;青筍去皮洗凈,切成菱形片;泡辣椒剁細。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煉油燒熱,下入青筍片炒熟,調入精鹽、味精,起鍋裝入盤中墊底。
3、凈鍋重上火,放入精煉油、化豬油燒熱,下入姜米、蒜米、泡辣椒炒香出色,摻入上湯,調入精鹽、料酒、白糖、醬油等,放入猴頭菇,燒至入味後,調入醋、味精,用水澱粉勾二流芡,撒入蔥花,起鍋倒在盤中青筍上,即成。
二、紅粉猴頭菇
原料:
水發猴頭菇350克;粉絲150克;番茄醬50克;泡辣椒50克;姜米5克;蒜米10克;蔥花15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白糖、雞湯、化豬油各適量。
製法:
1、猴頭菇去掉老根,改刀成條狀,納碗,加入料酒和雞湯,入籠蒸透後取出;粉絲用開水泡發好;泡辣椒去蒂去籽剁成茸。
2、炒鍋置火上,放入化豬油燒熱,下入姜米、蒜米、泡辣椒及番茄醬炒香出色,摻入雞湯,放入猴頭菇、粉絲,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和白糖,燒至入味後,調入味精,撒入蔥花,起鍋裝入湯盆內,即成。
三、肚片炒猴頭菇
原料:
干猴頭菇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製法:
將干猴頭菇用溫水泡發,洗凈,順刺切片,人沸水鍋氽去苦味,撈出控干水;熟豬肚切成片。炒鍋上旺火加植物油燒熱,下熟豬肚片、猴頭菇片煸炒,加料酒、精鹽、白糖、味精、韭菜,淋上香油,炒勻後裝盤,撒上胡椒粉即可。
四、肋條肉燒猴頭菇
原料:
水發猴頭菇250克,豬肋條肉150克,水發黑木耳、水發玉蘭片、油菜心各50克,海米、精鹽、味精、雞蛋、醋、蔥、姜、干澱粉、清湯、香油、熟豬油各適量。
製法:
1、將水發猴頭菇去根蒂,切成片,人沸水鍋中略氽後撈出,擠干水;
2、豬肋條肉去皮,
㈥ 干猴頭菇的做法大全家常
猴頭菇的做法-干猴頭菇怎麼做好吃
美味食譜
猴頭菇娃娃菜:猴頭菇、香菇各70克,娃娃菜300克,蔥段、薑片、料酒、鹽、雞精、水澱粉各適量。將猴頭菇、香菇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水,然後放入涼水中浸涼,待用。娃娃菜洗凈切段。鍋中放油燒熱後,加入所有原材料,以及蔥段、薑片、料酒、鹽、雞精,熟時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生活小竅門
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凈,然後放在熱水或沸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很難將猴頭菇煮軟。
單方治病
消化不良:猴頭菇60克,以溫水浸軟後,切成薄片,加水煎湯,稍加黃酒服。
胃炎:猴頭菇20克,加水煎煮,連煎2次,每次用小火煎煮半小時,取汁,早晚空腹服用,連服2~3個月。
猴頭菇的做法-天然養生
養血益氣:雞1隻,切塊,煮湯取汁,將猴頭菇150克切片,放入湯中煮熟食。
寧心安神:猴頭菇30克,酸棗仁15克,水煎服。
干猴頭菇——養生葯膳助消化、補虛損、健脾胃。
肚片炒猴頭菇:干猴頭菇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植物油、香油、鹽、雞精、白糖、胡椒粉、料酒各適量。將干猴頭菇用溫水泡發,洗凈,切片,入沸水鍋焯去苦味,撈出控干水;熟豬肚切成片。鍋中放油燒熱後,下熟豬肚片、猴頭菇片煸炒,加料酒、鹽、白糖、雞精、韭菜,淋上香油,炒勻後裝盤,撒上胡椒粉即可。
㈦ 猴頭菇食用方法
可以做猴頭菇燉花膠湯。
用料:
猴頭菇10克;瘦肉80克;老雞100克;花膠15克;紅棗9克;枸杞3克;薑片2片.
做法如下:
1、花膠筒提前泡發好,將其剪開;
(7)干扁猴頭菇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小貼士:
猴頭菇燉花膠的時間:
猴頭菇一般是用水浸泡一晚發好,所以在做猴頭菇燉花膠的時候是很容熟的,完全不用考慮猴頭菇熟不熟的問題。
猴頭菇燉花膠主要是要看花膠的厚度,如果是比較薄一些的花膠,一般是燉2-3個小時左右即可,厚一些的魚膠,就燉4-5個小時的樣子。如果是用燒煤氣的砂鍋,可以先用大火燒開之後,再用小火燉2個小時左右。
參考資料:網路——猴頭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