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發生人觸電時,首先要用什麼電源或絕緣材料將帶電體與觸電者分離開
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該立即採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挑開電線,不能用手拉開電線和觸電的人,這樣自己也會觸電,更不能用剪刀割斷導線,剪刀是導體,自己也會觸電,故A、C不正確.故選B、D.
Ⅱ 從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觸電可分為哪些
中科節電為你解答:
單相觸電:人站在地上或其他導體上,人體某一部分觸及帶電體。
兩相觸電: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
跨步電壓觸電:人體在接地體附近,由於跨步電壓作用於兩腳之間造成。當人的兩腳站在呈現不同電位的地面上時,兩腳之間承受電位差。若電力系統—相接地或電流自接地體向大地流散時,將在地面上呈現不同的電位分布。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點向外的射線方向上,距接地點越近,跨步電壓越大;距接地點越遠,跨步電壓越小;距接地點20米外,跨步電壓接近於零。
Ⅲ 人體去靜電的方法
如何去除人體靜電
我們在生活中發現身體帶有靜電時,可以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去除靜電,相信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勤洗手,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電荷,這樣就不容易與其它物品產生靜電。
放在牆上,手放在牆上,電荷會隨著手上導入到地面,這樣就消除了電荷。
穿棉質內衣,天然纖維要比化學纖維導電能力強。
沙發套、床單、被套、枕套最好都換上棉質的,這樣可以減少靜電出現的幾率。
增加家裡的濕度,可以購買一些加濕器,增大家裡的濕度。
遠離家電,沒必要的時候,就不要碰家電,或者把家電靠牆放,或者讓其接地。
勤洗澡,勤換內衣。
身體靜電的原因
當人體與衣服之間相互摩擦,導致身體之上產生電荷,就會出現靜電的情況。靜電的產生是由於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不夠,從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電子,於是造成摩擦物帶負電荷(即獲得電子的帶負電荷,失去電子的帶正電荷)。
在摩擦物絕緣性能比較好的情況下,這些電荷無法流失,就會聚集起來。並且由於絕緣物的電容性極差,從而造成雖然電荷量不大但電壓很高的狀況。穿化學纖維製成的衣物就比較容易產生靜電,而棉製衣物產生的就較少。
而且由於乾燥的環境更有利於電荷的轉移和積累,所以冬天人們會覺得身上的靜電較大。在不同濕度條件下,人體活動產生的靜電電位有所不同。在乾燥的季節,人體靜電可達幾千伏甚至幾萬伏。實驗證明,靜電電壓為5萬伏時人體沒有不適感覺,帶上12萬伏高壓靜電時也沒有生命危險。不過,靜電放電也會在其周圍產生電磁場,雖然持續時間較短,但強度很大。科研人員正在研究靜電電磁場對人體的影響。
常見人體帶電過程
(1)人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擦拭牆壁等過程(最初的電荷分離發生在衣物或其他相關物體外表面,然後,人體由感應帶電。
(2)人在高電阻率材料製成的地毯等絕緣地板上走動(最初的電荷分離發生在鞋和地板之間,然後,對於導電性鞋,人體由電荷傳遞而帶電;對於絕緣鞋,人體是因感應而帶電)。
(3)脫下外衣時的靜電。這是發生在外層衣物與內層衣物之間的接觸起電,人體則經過電荷傳遞或感應而帶電。
(4)液體或粉體從人拿著的容器內倒出(該液體或粉體把一種極性的電荷帶走,將等量異性的電荷留在人體上。
(5)與帶電材料接觸。如對高度帶電粉體取樣時的帶電。當存在連續起電過程時,由於電荷泄漏和放電,使得人體最高電位被限制在約50kV以下。
Ⅳ 脫離低壓電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
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墊」五字來概括。
1、「拉」就近拉開電源開關,拔出插頭;
2、「切」:用絕緣完好的鋼絲鉗分相切斷導線;
3、「挑」:用於燥木棍挑開導線;
4、「拽」:單手拖拽觸電者不貼身的衣服;
5、「墊」:觸電者如果導線纏身,或手指痙攣緊握導線則用乾燥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大地絕緣,然後再採取辦法切斷電源線。
脫離電源的方法
脫離電源的方法 人觸電以後,可能由於痙攣而緊抓住帶電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源。如果人不能及時擺脫帶電體,時間長了,將會導致嚴重後果。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的方法很多,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來決定救護方法。一、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
1.拉閘斷電 觸電時臨近地點有電源開關或插頭的,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下插頭,斷開電源。但應注意,拉線開關、平開關等只能控制一根線,有可能只切斷了零線,而不能斷開電源。
2.切斷電源線 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或一時找不到電源開關或插頭,則可用電工絕緣鉗或乾燥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斷線時要做到一相一相切斷,在切斷護套線時應防止短路弧光傷人
3.用絕緣物品脫離電源 當電線或帶電體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乾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棍等絕緣物品作為救助工具,挑開電線或拉開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二、脫離高壓電源的方法
1.拉閘停電 對於高壓觸電應立即拉閘停電救人。在高壓配電室內觸電,應馬上拉開斷路器;高壓配電室外觸電,則應立即通知配電室值班人員緊急停電,值班人員停電後,立即向上級報告。
2.短路法 當無法通知拉閘斷電時,可以採用拋擲金屬導體的方法,使線路短路迫使保護裝置動作而斷開電源。高空拋擲要注意防火,拋擲點盡量遠離觸電者。
三、脫離跨步電壓的方法 遇到跨步電壓觸電時,可按上面的方法斷開電源,或者救護人穿絕緣靴或單腳著地跑到觸電者身旁,緊靠觸電者頭部或腳部,把他拖成躺在等電位地面上(即身體躺成與觸電半徑垂直位置)即可就地靜養或搶救。
四、脫離電源的注意事項
(1)救護者一定要判明情況做好自身防護。在切斷電源前不得與觸電者裸露接觸(跨步電壓觸電除外)。
(2)在觸電者脫離電源的同時,要防止二次摔傷事故,即使是在平地上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去的方向,避免摔傷頭部。
(3)如果是夜間搶救,要及時解決臨時照明,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高壓觸電時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拋擲金屬線前,應注意先將金屬線一端可靠接地,然後拋擲另一端;被拋擲的一端切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
上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辦法,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快速為原則選擇採用。
觸電脫離電源的方法
觸電脫離電源的方法
發現有人觸電,應盡快使其脫離電源。脫離電源的方法如下:
(1)拔出電源插銷,或拉開電源開關,或用電工鉗、木柄斧等切斷電線。
(2)如果離電源開關較遠、或斷開電源困難,可用乾燥的木棍、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撥開帶電設備。
(3)如果其它方法有困難,可用幾層乾燥衣服將其包住,或站在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4)如果觸電事故發生在高壓設備上,為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或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使用相應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或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迫使斷電保護裝置動作,以切斷電源。
脫離高壓電源的方法
電話通知:立即電話通知有關部門拉閘停電。
斷開高壓斷路器:若電源開關離現場不遠,則可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拉開高壓斷路器或用絕緣棒拉開高壓跌落式保險。
短路法:將短路線一端先固定在鐵塔或接地引下線上,另一端系重物,往架空線上拋短路線。注意防止電弧傷人或斷線危及人身安全。
跨步電壓觸電救護:穿上絕緣靴或雙腳並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將觸電者帶至8-10米以外。
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措施與現場急救
萬一發生觸電事故,則要做好應急處置。當通過人體的電流較小時,僅產生麻感,對機體影響一般不大;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增大,但小於擺脫電流時,雖可能受到強烈打擊,但尚能自己擺脫電源,傷害可能不太嚴重;但是當通過人體的電流進一步增大,至接近或達到致命電流時,觸電人就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跳動停止等危險徵象,外表上呈現昏迷不醒的狀態,這時不應該認為是死亡,而應該看作是假死,並且應迅速而持久地進行搶救。有觸電者經過4h或更長時間的心肺復甦而得救的災例。有資料顯示,從觸電後1min開始救治者,有良好效果的佔90%;從觸電後6min開始救治者,有良好效果的佔10%;而從觸電後12min開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可知,及時搶救是非常重要的。
脫離電源
當人體觸電以後,可能由於痙攣或失去知覺等原因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源。這時,使觸電者盡快擺脫電源是救活觸電者的首要因素。
Ⅳ 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進行觸電急救的,應堅持迅速,就地,准確,堅持的原則。
(1)迅速脫離電源。如果電源開關離救護人員很近時,應立即拉掉開關切斷電源;當電源開關離救護人員較遠時,可用絕緣手套或木棒將電源切斷。如導線塔在觸電者的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乾燥木棍及其它絕緣物體將電源線挑開。
(2)就地急救處理。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後,必須在現場就地搶救。只有事發現場對安全有威脅時,才能把觸電者抬到安全地方進行搶救,但不能等把觸電者長途送往醫院進行再搶救。
(3)准確地使用人工呼吸。如果觸電者神志清醒,僅心慌,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還沒有失去知覺,應讓他安靜休息。
(4)堅持搶救。堅持就是觸電者復生的希望,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Ⅵ 現場就地進行觸電急救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後,現場救護人員應迅速對觸電者的傷情進行判斷,對症搶救。同時設法聯系醫療急救中心(醫療部門)的醫生到現場接替救治。要根據觸電傷員的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觸電者神志清醒、有意識,心臟跳動,但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此時不能用心肺復甦法搶救,應將觸電者抬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地方躺下,安靜休息12小時,讓他慢慢恢復正常。天涼時要注意保溫,並隨時觀察呼吸、脈搏變化。 觸電者神志不清,判斷意識無,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極微弱時,應立即用仰頭抬頦法,使氣道開放,並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此時切記不能對觸電者施行心臟按壓。 觸電者神志喪失,判定意識無,心跳停止,但有極微弱的呼吸時,應立即施行心肺復甦法搶救。觸電者心跳、呼吸停止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法搶救,不得延誤或中斷。 觸電者和雷擊傷者心跳、呼吸停止,並伴有其它外傷時,應先迅速進行心肺復甦急救,然後再處理外傷。 發現桿塔上或高處有人觸電,要爭取時間及早在桿塔上或高處開始搶救。
Ⅶ 觸電的急救方法
①使人體和帶電體分離:
1、關掉總電源,拉開閘刀開關或拔掉融斷器。
2、如果是家用電器引起的觸電,可拔掉插頭。
3、使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將電線切斷。
4、用絕緣物從帶電體上拉開觸電者。
②急救:
現場救護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後,如果神志清醒,使其安靜休息;如果嚴重灼傷,應送醫院診治。如果觸電者神志昏迷,但還有心跳呼吸,應該將觸電者仰卧,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周圍的空氣要流通,要嚴密觀察,並迅速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醫院檢查治療。如果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臟暫時停止跳動,但尚未真正死亡,要迅速對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如下:
將觸電者仰卧在木板或硬地上,解開領口、褲帶,使其頭部盡量後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氣道。再用手搿開其嘴,取出口腔里的假牙、嘔吐物、粘液等,暢通氣道。然後,一隻手托起他的下頜,另一隻手捏緊其鼻子,人工呼吸約2s,使被救者胸部擴張;接著放鬆口、鼻,使其胸部自然縮回,呼氣約3s。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鍾吹氣約12次。如果無法把觸電者的口張開,則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此時,吹氣壓力應稍大,時間也稍長,以利空氣進入肺內。如果觸電者是兒童,則只可小口吹氣,以免使其肺部受損。
以上均為借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Ⅷ 當觸電該怎麼迅速脫離電源
低壓觸電事故,在各用電部門時有發生,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患者往往迅即進入「假死」狀態(心跳、呼
吸停止),若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所以系統地分析影響觸電危險程序的因素,熟練掌握正確的現
場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觸電者的現場急救,一是要爭分奪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當,三是醫
生診斷為死亡之前,救治必須堅持不間斷地進行。
1影響觸電危險程度的因素
觸電的危險程度同很多因素有關:①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②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③電流通過
人體的不同途徑;④電流的種類與頻率的高低;⑤人體電阻的高低。其中,以電流的大小和觸電時間的長
短為主要因素。
1.1通過人體的電流量對電擊傷害的程度有決定性的作用。
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人體的生理反應越明顯,引起心室顫動所需的時間越短,致命的危險就越大。
對於工頻交流電,按照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不同,人體呈現不同的狀態,可將電流劃分為三級:①感知電
流:引起人感覺的最小電流稱為感知電流。人對電流最初的感覺是輕微麻抖和刺痛。②擺脫電流:電流大
於感知電流時,發熱、刺痛的感覺增強。電流大到一定程度,觸電者將因肌肉收縮,發生痙攣而緊抓帶電
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源。人觸電後能自主擺脫電源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③致命電流:在較短時間內
危及生命的電流稱為致命電流。電擊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電流引起心室顫動造成的。心室顫動的電流
與通電時間的長短有關。當時間由數少到數分鍾,通過電流達30~50mA時即可引起心室顫動。
1.2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對人體的影響
通電時間愈長,愈容易引起心室顫動,電擊傷害程度就愈大,這是因為:①通電時間愈長,能量積累
增加,就更易引起心室顫動。②在心臟搏動周期中,有約0.1秒的特定相位對電流最敏感。因此,通電時
間愈長,與該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引起心室顫動的可能性也便越大。③通電時間愈長,人體電
阻會因皮膚角質層破壞等原因而降低,從而導致通過人體的電流進一步增大,受電擊的傷害程度亦隨這增
大。
1.3電流通過人體不同途徑的影響
電流流經心臟會引起心室顫動而致死。較大的電流還會使心臟即刻停止跳動,在通電途徑中,以從手
經胸到腳的通路為最危險,從一隻腳到另一隻腳危險性較小。電流縱向通過人體要橫向通過人體時,更易
發生心室顫動,因此危險性更大一些。電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時,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失調而造成呼吸抑
制,導致死亡。電流通過頭部,會使人昏迷,嚴重時會造成死亡。電流通過脊髓時會使人截癱。
1.4電流種類、電源頻率對人體的影響
相對於220V交流電來說,常用的50~60Hz工頻交流電對人體的傷害最為嚴重,頻率偏離工頻越遠,交
流電對人體的傷害越輕。在直流和高頻情況下,人體可以耐受更大的電流值,但高壓高頻電流對人體依然
是十分危險的。
1.5人體電阻高低的影響
人體觸電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當接觸電壓一定時)由人體的電阻值決定,人體電阻越小,流過人體
的電流越大,也就越危險。
人體電阻包括體內電阻和皮膚電阻。體內電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影響,其數值一般不低於500Ω。皮膚
電阻隨條件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使人體電阻也在很大范圍內有所變化。一般人的平均電阻值是
1000~1500Ω。
2觸電急救
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完全避免觸電事故是不可能的,因此觸電的搶救及時和救治方法的正確與否是
搶救觸電者生命的關鍵。
2.1搶救及時
2.1.1迅速使觸電脫離電源。
2.1.2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視具體情況,迅速對症救護。現場應用的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
和胸外心臟擠壓法。
2.1.3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症狀及發展趨勢,可在適宜時機輔以葯物治療。
2.2急救方法正確
2.2.1迅速脫離電源
a.切斷電源開關,或用電工鉗子、木把斧子將電線截斷以斷開電源。
b.若離開關較遠或斷開電源有困難時,可用乾燥的木棍、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體;或
墊著絕緣物將觸電人拉開。
2.2.2現場急救措施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後,應根據觸電的輕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a.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不嚴重,神志還清醒,只是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
知覺者,都要使之就地安靜休息1~2h,並嚴密觀察。
b.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有跳動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
,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採用胸外心臟擠壓法。
c.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很嚴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覺,則須同時採取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臟擠壓兩種方法。
d.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要有耐心,並堅持搶救,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確診已經死亡時為止。
e.在送醫院搶救途中,不能中斷急救工作。
2.2.3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
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障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解開,並迅速取出觸電者
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假牙、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時,應使觸電者仰卧,並使其頭部充分後仰,(最好一隻手托在觸電者頸後
),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驟如下:
a.使觸電者鼻孔(或嘴)緊閉,救護人員深吸一口氣後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
秒鍾;
b.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並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讓他自行呼氣,為時
約3秒鍾。
如果無法使觸電者的嘴張開,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2.2.4胸外心臟擠壓法
應使觸電者抑卧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動作要領如下:
a.救護人員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
至二分之一處。
b.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對成人應壓陷3~4厘米,以每秒種擠壓一次,每分鍾擠壓60
次為宜。對兒童用力要輕一些。
c.擠壓後掌根很快抬起,讓觸電人胸廓自動復原。每次放鬆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
Ⅸ 發生觸電時應採取哪些急救措施
發生觸電事故時,在保證救護者本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後進行以下搶修工作。
(1) 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2) 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3)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採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若心臟停止跳動或不規則顫動,可進行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決不能無故中斷。如果現場除救護者之外,還有第二人在場,則還應立即進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設備。
2) 勸退現場閑雜人員。
3) 保持現場有足夠的照明和保持空氣流通。
4) 向領導報告,並請醫生前來搶救。
實驗研究和統計表明,如果從觸電後1分鍾開始救治,則90%可以救活;如果從觸電後6分鍾開始搶救,則僅有10%的救活機會;而從觸電後12分鍾開始搶救,則救活的可能性極小。因此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爭分奪秒,採用一切可能的辦法。
Ⅹ 發現觸電者後採取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該立即採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挑開電線,不能用手拉開電線和觸電的人,否則自己也會觸電;也不可以喊人來處理,因為觸電現象是較短時間內發生的事;更不能用剪刀割斷導線,剪刀是導體,自己也會觸電。
當看到有人觸電時,不可以驚慌失措,沉著應對。首先,使觸電者與電源分開,然後根據情況展開急救。越短時間內開展急救,被救活的概率就越大。
3、野外高壓電線觸電,注意跨步電壓的可能性並予以防止,最好是選擇20米以外切斷電源;確實需要進出危險地帶,需保證單腳著地的跨跳步進出,絕對不許雙腳同時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