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存食物的方法和依據的原理
1、乾燥和脫水
這種保藏方法是通過除去食品中的水分,達到阻止黴菌。發酵菌和細菌生長的目的。例如,利用太陽曬干水果,達到保藏的目的。現在,可使用各種設備,通過控制空氣的溫度、適度乾燥食物。
2、速凍乾燥
這種是一種脫水過程,食品無需保藏或冷藏。當食品吸水時,它又恢復原來的狀態與味道。這種方法可用於各種食品的保藏。在冷凍冰箱內冷凍食品,抽出櫃內的空氣,冰被汽化,這一過程叫做速凍乾燥。
3、冷卻與冷凍
冷藏是保藏食品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不會殺死微生物,僅僅是抑制它們的繁殖。冷藏溫度越低,保存食品時間越長。冷藏室溫度一般控制在1-7度之間,在短時間可以阻止食品腐爛。食品在使用前必須以深度冷凍的方法保藏。大多數冷凍食品在-17度可保藏一年,在-28度可保藏2年。
4、速凍
速凍就是將食品裝在淺盒裡,放入空心擱板上,通過低溫製冷擠,根據食品的大小,在凍結室停留60-90分鍾,達到食品冷凍。噴淋式凍結裝置又叫低溫冷結,使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是採用極低溫冷凍食品的方法,它比任何方法更快凍結。
5、冷卻熟食
按照標准烹飪法烹調食品,而後放在氣流冷卻器內使食品溫度降至3度,在此溫度下保藏與冷藏庫中。當從冷庫中取出熟食時,只需用專門設計的裝盤爐子交流換熱(不用煮)12-20分鍾,即可使溫度達到使用要求。
(1)生物學常用的貯存方法擴展閱讀:
冰箱存儲食物,防止串味有妙招:
最有效的冰箱除味方法是物理隔絕。不同味道的食物可以分開在不同的冷凍抽屜里,冷藏室可以加擋板分隔不同的食物。一些冰箱冷凍冷藏室沒有嚴格分隔成小室,就無法採用這種辦法,只有採用密封包裝了。
密封包裝方面,密封飯盒的密閉性能做好,是存放流質食物的最佳選擇。密封袋、保鮮袋可以有效節省空間,用來裝切好的蔬菜方便取用。有一些原本帶有是塑料包裝袋的食物,可以使用迷你塑封機等小工具再次密封。
❷ 保藏菌種的方法有哪些
1、傳代培養保藏法:包括又有斜面培養、穿刺培養、皰肉培養基培養等,培養後於4-6℃冰箱內保存。
2、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是傳代培養的變相方法,能夠適當延長保藏時間。
3、載體保藏法:載體保藏法是將微生物吸附在適當的載體,如土壤、沙子、硅膠、濾紙上,而後進行乾燥的保藏法。
4、寄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用於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的微生物。
5、冷凍乾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極低溫度(-70℃左右)下快速冷凍,然後在減壓下利用升華現象除去水分(真空乾燥),其中真空冷凍乾燥法最常見。
菌種保藏的原理:
菌種保藏有多種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異,主要是運用一些方式盡量降低生物體內的代謝,達到延長生命,減少變異的目的。通常採用的方法為低溫、缺氧、乾燥。
低溫主要對菌種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較低的溫度可以減緩機體細胞的酶活,降低新陳代謝,達到保藏菌種的目的。其次,低溫同時會導致菌體誘發菌絲自溶機制,如果降溫過程失誤,同樣會造成機體的機械損傷和溶質損傷。
❸ 生物中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
二、食品保藏的原理及特點 二、食品保藏的原理及特點
人們都喜歡食用保持原有品質和風味的食品,變質的食品不好吃、不能吃且有
害健康,乃至危及性命。更為了有效地防止食品腐敗,就必須有完善可靠的食品保
藏技術和方法。我們知道,食品腐敗是微生物侵入所致。因食品營養豐富,侵入的
微生物在環境條件適合時大量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酶,使食品極易發生變形、變
味、變色等現象,外觀不良、風味衰敗、甚至成為廢品。引起食品敗壞的因素,主
要有理化及生物學因素。物理因素的光線、溫度和壓力可引起食品變色、變味和維
生素的損失。強光進入和溫度過高都會影響食品保存』學因素主要是各種變化如
氧化、還原、分解、化合,這些改變使食品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壞。生物因素主要是
各種微生物如細菌、黴菌、酵母等,它們大量存在於周圍環境中,稍有不慎易於侵
入食品,並在其中增殖,引起食品霉變、酸敗、發酵、軟化、變色、腐臭。食品的
腐敗變質,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食品保藏的方法分為:
(三)生化保藏法
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繁殖過程中產生的生化變化來保存食品。果蔬中含有糖
類,特別是蜂糖,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發酵形成可保存的產物。例如,乳酸菌可
使乳糖發酵生成乳酸,有防腐和增進風味的作用。市場上易銷的酸奶,四川泡菜等
就是這類食品的典型代表。
(四)熟食品的保藏
——
1373
第四篇食堂衛生監督管理
罐裝食品的保存:罐頭是將食品裝入特製的容器中,抽真空密封後,進行高溫
滅菌、殺滅絕大多數微生物,藉以長期保存食品。罐頭食品是熟食品中生產工藝最
完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類。所以對罐藏食品容器的品質要求很高※本要求為:
對人體無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適合工業化生產,適應人民生活不斷增長的需
要。目前所用的罐藏容器有金屬罐、玻璃罐和軟包裝幾種。為了使罐裝食品能有效
地保藏應做到:
成品檢驗
抽樣檢查:按照國家標准抽取合乎要求的樣本量進行質量檢查。
感觀檢驗:對罐頭密封結構,如原有「牙齒」、快口、卡腰、起皺、碰傷
等檢查真空度測定,一般為內容物形態及色、香、味檢
查應俱佳。
色澤檢查:肉食類罐頭以湯汁清亮為佳,渾濁為次,湯汁中不應有固形物、
小顆粒及碎片。糖水水果罐頭則以汁液清晰透明、無雜質及渾濁無果肉碎屑為佳。
罐頭的香味及滋味主要憑質檢品嘗人員的嗅覺與口感來判斷,以決定其品質優
劣。
理化指標:凈重要符合國家標准及企業標淮固形物含量應符合規定肉
禽類罐頭,肥瘦肉分離後,將它用於計算重量,其公式為:
肥肉加油0肥肉量(1)2油度(1)3規定重量(1)4
為肉類加油量水產類罐頭去肉後在56量筒中,固體物保持脂肪溶化溫
度,靜止578,油水分離,讀取水層毫升數,總毫升數減去水層毫升數即為油層
毫升數,乘,即得油量(1)果蔬罐頭中則以果肉及蔬菜重量減去配料重量即
為固形物重量』學性能檢測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及企業標准。
摘自 《食堂規范化管理與衛生監督實務全書》
❹ 食品保存方法其中採用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是哪些
食品保存物理方法有低溫,真空,充氮,烘乾,高溫滅菌等
化學方法有磷化鋁熏蒸,添加防腐劑等
生物方法有發酵等
❺ 微生物菌種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菌種的優劣是食用菌生產成敗的關鍵。菌種是國家重要的生物資源,也是微生物工廠首要的生產資料。由於微生物繁殖快、易變異,因此微生物菌種特別需要妥善保藏。世界各國對微生物菌種都很重視。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專門設立了菌種的保藏機構,為各生產單位收藏和供應各種優良菌種。當然就具體的生產單位而言,大量的生產用菌種還得靠自己來生產和保藏。
菌種保藏的目的:是使優良菌種經過較長時間後,仍能保持菌種的優良性狀、生活能力及純度,降低菌種的衰亡速度,確保菌種的純一,防止雜菌污染及絕種。
保藏菌種的方法: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不少保藏菌種的經驗,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溫保藏法、液體石蠟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濾紙片保藏法、穀粒保藏法等。常用保藏菌種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斜面低溫保藏法這是最簡單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將菌種在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一般PDA)上培養成熟後,選擇菌絲生長粗壯,邊緣保存。一般保存溫度4~6℃,除草菇和銀耳菌種外(10~15℃),此方法對其他食用菌都適宜,一般菌種可保藏2~4個月,所以需定時移接。此法保藏雖然方便,但是保藏時間短,需經常轉管,也很容易發生衰退變異現象。因此,不能用作長期保藏,最好與其他方法結合起來保藏。
另外,為了減少保藏期間培養基水分蒸發,瓊脂最好加到2.5%。為防止菌種在保藏過程中產酸分的積累,應加入0.2%的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等緩沖鹽類,同時,培養成熟後,最好將棉塞管口外剪平,並用礦蠟封或換以無菌木塞,這樣做也可以減少培養基水分的散失,延長保存時間。
在農村如果沒有冰箱,可採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種換上無菌橡皮塞,並用礦燭蠟封後密閉的廣口瓶中,懸入井底保藏。(2)貯藏室保藏法原種和栽培種一般只在貯藏室短期保藏,貯藏室溫度0~10℃為好。室內應清潔、乾燥、無光,應經常檢查溫度和濕度,以降低其生活力,減少變異退化,防止雜菌污染,避免過早出菇。溫度越高,保存的時間越短。
❻ 關於生物試劑的存放和運輸
乾冰是固體二氧化碳,溫度為零下78℃,濕冰就是冰的溫度,一般為冷凍條件的溫度,如在零下20℃冷凍的冰的溫度為零下20℃。對於一些酶類等蛋白產品,需要乾冰運輸,其他大多數生化試劑採用濕冰即可;
運輸常溫試劑的時候,不需要冰。對於需要冷藏的試劑,在用冰運輸的時候,要把試劑同冰之間有隔離物,不能直接接觸試劑包裝,如試劑外面加裝盒子,在盒子外面加冰,基本都採用冰塊,不能直接用水結成的冰,因為冰融化後會形成水,容易污染試劑。加冰塊的量沒有嚴格限制,以試劑四周都處於冰塊包圍為宜。
不要小看生物試劑的量,很多抗體類試劑、酶類試劑是很貴的,可以達到上千元/mg(即每公斤幾百,上千萬元),其保存條件也是很嚴格的,否則容易失去活性。運輸的時候建議使用冰塊,而非碎冰,主要原因:1)碎冰的溫度高,而冰塊的溫度更低;2)冰塊可以更長時間的保持低溫;3)碎冰容易化成水。
--------------------------
生物製品由蛋白質、脂肪、糖和核酸組成,在保存和運輸過程中須防止失活。
主要影響因素:
①水:促進化學反應
②熱:溫度每升高10度,反應速度加快一倍。生物活性物質:-10℃保存;病毒-70℃保存。
③氧:參與化學反應,應隔氧保存。
④光:某些化學反應激發能的潛在來源。需避光保存。
⑤微生物:利用活性物質生長繁殖。
一、生物製品的保存與運輸溫度
多數生物製品都是對溫度敏感,保存和運輸生物製品時往往對溫度有一定要求。疫苗:從製造疫苗部門直至使用疫苗的現場之間的各個環節,疫苗均應存在規定的保冷狀態下,這一保冷系統,在EPI活動在中稱為冷鏈系統。衛生部頒布的《計劃免疫工作技術管理規程》對不同疫苗保存運輸溫度做了統一規定。
二、冷凍乾燥技術
生物製品以水溶液或混懸液狀態存在並起活性作用。隨著溶液溫度升高,分子擁有較多能量易於外界物質起化學反應,導致變性失活。除去溶液水分常用方法:
常溫或高溫下蒸發,缺點:會加速生物活性物質破壞,改變物質在乾燥後溶解性能,故不能使用。
冷凍乾燥:溶液低溫乾燥→降低溫度水溶液凍結→水的蒸汽壓力降低,難以揮發→降低氣壓→使結成冰的水直接升華成為水蒸氣→使其附著於一個溫度更低的金屬表面→再凝結成冰→使活性物質中的固態水分不斷升華,不斷凝結在冷凝器上,直至乾燥。
三、保護劑的作用
1.保護劑的種類
凍干保護劑:能防止活細胞在冷凍乾燥時受到破壞的物質。
據作用機制分為兩大類:
①滲透劑,如DMSO、甘油、蔗糖等,能滲入細胞內,降低因冷凍而增加的滲透壓,防止細胞內脫水,可保護細胞因慢凍可能產生的損害。
②非滲透劑,如PVP、蛋白質等,能防止細胞由內向外滲漏溶質,可保護細胞在速凍和溶解時可能受到的損害。
2.保護劑的效用
①對生物活性物質保護劑防止生物活性物質失去結合水;防止結構水形成結晶,造成生物活性物質的活性損害;一些含經基的有機保護劑,能代替部分結構水,與蛋白質中的默基或氨
基結合,保持其三級和四級結構。
②對活細胞
保護劑降低細胞內外滲透壓差,防止細胞損壞;防止因細胞內水分結晶而改變膜或分子立體結構;若保護劑系細胞的營養物質,則可使細胞在復甦時能迅速修復細胞膜所受的損傷。
❼ 生物製品是怎樣進行保存和運輸的呢
1各生產單位應有冷藏設備,供儲存半成品及成品之用。2 下列各項半成品、成品須分別儲存。如條件可能時應單設儲存庫,否則亦應隔開放置,以免混淆。2.1尚未或正在除菌、滅活、解毒之半成品,必須由製品部門隔離儲存。2.2已經除菌、滅活或解毒之半成品,在尚未得出檢定結果前,仍由製造部門分別儲存。2.3 待分裝製品及分裝後在檢定中或檢定合格尚未包裝之製品,由分、包裝室分別儲存。
2.4 已經檢定合格包裝後之製品,應交成品庫。3 儲存的半成品、成品的容器應有明顯標志,注冊品種、規格、數量,以及貯存日期。4 儲存的半成品、成品應填寫庫存貨位卡及分類帳,由專人負責保管、整理,進出均需及時填寫並簽字。5 各種半成品瓶口須嚴密包紮或封口。6 各種半成品、成品按各該製品製造及檢定規程所規定的溫度、濕度及避光要求儲存,應定時檢查和記錄儲存庫的溫度。7 半成品、成品儲存庫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8 有疑問之半成品或成品須加明顯標志註明「保留」字樣,待決定後再作處理。9 檢定不合格而應予廢棄之半成品或成品,應及時處理。10 超過規定儲存時間之半成品(如菌苗原液等)或已過有效期之成品,應及時廢棄。
11 生物製品在運輸期間應遵守下列原則:
11.1 盡量採用最快速的運輸方法,以縮短運輸時間。11.2 盡量用冷藏方法運輸,盡量避免夏季運送製品。11.3 冬季運輸應注意防止製品發生凍結。
❽ 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有哪些
菌種保藏是食用菌產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確保野生種質資源基因留存和現有生產用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必要手段。菌種保藏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雖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資高或操作繁雜。在生產實踐中,更需要設備投入少,能保障菌種不死亡、不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優良種性的簡便方法,如斜面低溫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質較長期保藏相結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對母種進行長期保存,對原種進行短期保存。須保證優良菌種的性狀和活力不發生變異,不死亡,不被污染,確保其純度。因此,保存方法應具備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菌種不易退化、長期保存不污染雜菌等優點。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如下:
(一)斜面低溫保藏 該法的優點是保藏方便且所佔空間較小。具體做法是:菌絲長滿斜面後,放在0~5℃保存。以後每隔一定時間(2~3個月)轉管一次。轉管保存不能長期用PDA培養基,否則種性易退化,灰樹花降解木質纖維素的能力減弱。因此隔一定時間(1年左右)須把菌種轉接到木屑培養基上復壯,之後挑選健壯無污染的菌絲再轉回PDA培養基保存。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要防棉塞受潮滋生雜菌。菌種試管口最好用蠟燙封,以防培養基內水分過快蒸發。增加瓊脂用量(2.5%~3%)可減緩水分蒸發。還要防止菌種管上的標簽脫落而造成種系混雜。
斜面低溫保藏方法簡便易行,能隨時觀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純度,一旦染雜,肉眼能及時發現。
(二)自然基質保藏 此法是根據灰樹花的特性,利用自然基質保藏其菌種的方法。灰樹花是木腐菌,可以採用以木屑為主料的培養基。自然基質營養全面,且大部為緩釋養分,不易產生營養過剩或飢餓;其次,培養基理化性狀好,可吸收或緩沖菌絲代謝出的有害物質,水分與通氣協調平衡,部分菌絲扎入基質內生長,不裸露於空氣中,菌絲呼吸強度低,生命力強。
1.原料與配方 粗、細木屑比例適當,採用板栗樹木屑最佳,粗木屑粒徑為2毫米左右,細木屑為一般圓盤鋸屑,粗、細的比例為1∶2,添加干木屑重量20%的麩皮和1%的糖,含水率為60%左右。這樣的基質通氣性好,營養豐富且供菌絲分解利用的時間長,長到基質內部的菌絲比包裹在基質外部暴露於空氣中的菌絲耐受性強。不同粒徑的基質比例適當,還能協調氣與水的矛盾。粗粒過多,架空菌絲多;細粒過多,透氣性差,菌絲生長慢。應用配方如下:
栗木屑78%,麩皮20%,石膏1%,蔗糖1%,水65%配料,裝入較粗大的試管中,裝料量為試管的1/3~1/2,1.5千克/厘米2滅菌1.5小時。冷卻後,接入需保藏的菌種,在28℃下培養,待菌絲長滿木屑培養基時取出換上無菌橡皮塞,在0~5℃冰箱內保藏1~2年轉管一次。
2.容器與裝量 採用容量250毫升的葡萄糖玻璃瓶,清洗潔凈,裝量一般不超過玻璃瓶容量的3/5,填料不能過滿,瓶壁所殘留的顆粒須擦拭乾凈,否則保藏的菌種易引起污染。
3.滅菌和冷藏 滅菌時若採用棉塞封口,基質表層易失水,接種成活率低,即使菌絲復活,生長也很緩慢,所以最好採用聚丙烯膜封口,接種後換用無菌棉塞培養,待菌絲長滿後再換成有孔滅菌膠塞冰箱保藏。
用上述方法保藏的菌種經3年貯放後,接出成活率均達90%以上,出菇驗證產量及子實體形態特徵均無明顯變化。因此,自然基質保藏法具有保存期長,菌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特點。
(三)木粒PDA斜面保藏 灰樹花在自然狀態下易發生於栗樹根部,這說明其營養需求較為特殊。根據灰樹花這種習性,在PDA基礎上添加適量的栗樹木粒製成母種培養基。在多年的使用中發現,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生長勢好,在轉接原種時,適應能力強,萌發定植快;用作菌種保藏基質時,保藏時間長,並能很好保持菌種的優良性狀。
1.木粒PDA的製作 選取栗樹邊材,加工成0.3~0.5厘米的顆粒,及時烘乾或曬干備用。稱取葡萄糖10克,KH2PO41克,1溶解於1升清水中配製成營養液。將營養液倒入盛有木粒的小鋁鍋中,營養液以完全浸沒木粒為准。煮沸10分鍾,以加快木粒對營養液的吸收速度,起鍋靜置30分鍾讓木粒吸足營養液。撈出木粒,瀝掉表面的水,裝入試管,裝量為試管長的1/6,最多不得超過試管長的1/5,否則在擺制斜面時,不易使木粒均勻分散於斜面的表面上。
選取新鮮的馬鈴薯,去皮並切成薄片,稱取200克放入小鋁鍋中,加入1升清水,文火煮沸30分,趁熱過濾取汁,並補足1升的體積。稱取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KH2PO4 2克,MgSO47H2O 2克。先將瓊脂剪碎,加入到馬鈴薯濾液中,繼續用文火加熱,使瓊脂溶化。待瓊脂完全溶化後,加入稱好的其他3種營養成分,攪拌使這些物質溶解均勻,趁熱裝入已裝有木粒的試管中,裝至試管長的1/3處,塞上棉塞。
在0.8~1千克/厘米2蒸氣壓下滅菌40分,待氣壓降至0時,開蓋取出,趁熱輕輕抖拍試管,使木粒分散後即可擺制斜面,並使木粒呈半裸狀分布於斜面上,待凝固後便製成了木粒PDA培養基。
2.生長及保藏效果 木粒PDA斜面上培養的灰樹花母種,菌絲生長迅速、良好,12天即可長滿試管,但菌絲的後期生長勢更為粗壯、濃密,後勁足。轉接原種時,菌種適應力強,定植快。這表明,灰樹花菌絲的生長速度、生長勢不僅取決於本身的遺傳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培養基的營養。常規PDA的營養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的速效性營養,前期營養豐富,營養利用直接,因而前期菌絲生長迅速、良好,後期營養則不足,菌絲生長不良,長勢欠佳。木粒PDA由於在增添了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就木腐性的灰樹花而言,營養配伍合理,補充了菌絲生長後期所需的營養,因此後勁足。
菌絲體對基質的分解利用是通過菌絲細胞分泌的胞外酶,將基質中的大分子營養分解成小分子營養後才被吸收利用的,而這些胞外酶大多為誘導酶,其合成與分泌受基質的誘導和分解產物阻遏機制調節。就纖維素酶而論,許多易代謝碳源(如葡萄糖等)具有引起酶合成阻遏作用,同時伴隨著菌絲體的旺盛生長,酶的大量合成則出現在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之後,且受到基質纖維素的誘導,常規PDA基質,到葡萄糖等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的後期,由於營養的缺乏,菌絲生理機能下降,酶的合成量減少。而木粒PDA不僅含有易代謝碳源——葡萄糖,又含有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前期葡萄糖促進了菌絲體旺盛生長,獲取了大量的菌絲體,表現為菌絲粗壯、濃密。到了易代謝碳源耗盡的後期,木粒一方面補充了後期所需的營養,使菌絲的生埋機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木粒的纖維素激活菌絲細胞纖維素酶的誘導機制,合成了大量的酶,保持了木腐生性灰樹花較強的分解木材的能力,因此,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在轉接原種時適應力強,萌發定植快。因部分菌絲長入木粒內部,抵抗不良環境的生存能力增強,種質不易退化。木粒PDA灰樹花菌種,在0~5℃保藏2~3年再轉管活化,成活率仍達到90%左右。此外,木粒PDA應用於木腐性灰樹花種的提純復壯,效果也較理想。
(四)石蠟隔氧封藏 具體做法是將液態石蠟分裝入三角瓶內,裝量達瓶空間的1/3,塞好棉塞,於121℃滅菌2小時,然後置40℃溫箱中,使其水分蒸發,或置於乾燥器內數日以除去水分,石蠟呈透明狀為宜。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吸管裝入已長好菌絲的斜面試管,使液面高出斜面頂部1厘米左右。塞上無菌橡皮塞,豎直保存。此法可使菌種存活3年以上,但以1~2年移植一次為好。移植時不必倒出石蠟,用接種鉤取一塊菌絲即可。因轉移時帶有石蠟,菌絲生長弱,需要再轉管1~2次,方能復壯。
❾ 生物製品的保存及運輸
凡是從微生物、原蟲、動物材料直接制備或用現代生物技術、化學方法製成,作為預防、治療、診斷特定傳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制劑,通稱為生物製品。生物製品按所用的材料、製法或用途,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1)細菌性疫苗是利用病原性細菌本身,經人工加工處理除去或減弱其致病作用而製成的。菌苗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用化學葯品或物理方法將病原菌殺死,製成死菌苗,如豬丹毒和豬肺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這類菌苗的優點是,容易保存,保存時間長;缺點是用量大,產生免疫力需要的時間較長,免疫期較短。另一類是用無毒或毒力減弱的活菌製成的活菌苗,如豬丹毒弱毒菌苗、仔豬副傷寒弱毒菌苗、口服豬肺疫弱毒菌苗等。它的優點是產生免疫力需要的時間較短,免疫期長,用量也小;缺點是不易保存,有效期短。(2)病毒性疫苗是用病毒本身製成疫苗,除去或減弱了病毒對動物的致病作用而製成的,只可用於預防傳染病。病毒性疫苗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活的弱毒疫苗,如豬瘟兔化弱毒疫苗、乙型腦炎弱毒疫苗、細小病毒弱毒疫苗、偽狂犬病弱毒疫苗等;另一類是死疫苗或滅活疫苗,如偽狂犬病油佐劑疫苗、細小病毒油佐劑疫苗等。這兩類疫苗的優缺點與菌苗大致相同。(3)類毒素某些病原菌經人工培養,使它產生大量外毒素,除去細菌,得到不含細菌的外毒素濾液,再在外毒素中加適量甲醛處理,成為無毒而保持有使動物產生抵抗力的制劑,這種制劑叫做類毒素。它能刺激機體產生大量抗毒素,故能用於預防疾病。如破傷風明礬沉澱類毒素,就是其中的一種。
以上三類製品都是富含免疫原性的抗原,動物接種後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又稱預防製品。(4)抗毒素動物經過反復多次注射某種病原菌的類毒素或毒素後,就會產生抵抗這種毒素的能力。採取這種動物的血液,提取的血清,經過處理就是抗毒素。如破傷風抗毒素(也可叫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就是其中的一種。(5)免疫血清用疫(菌)苗反復多次免疫動物後,動物就會產生抗這種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血清,採取這些動物血液,分離血清,再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劑製成的。如抗豬瘟血清、抗豬丹毒血清等。
抗毒素和免疫血清,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常用作治療和被動免疫,是緊急預防和減少患傳染病動物死亡的有效制劑。(6)診斷液利用微生物和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的產物,或具有特異性抗體的血清製造出來的專供診斷各種畜禽傳染病用的生物葯品都叫診斷液。
生物製品不同於普通的化學葯品,從化學成分上看多為蛋白質,有些製品還是活的微生物。因此,它們一般怕光、怕熱,有些還怕凍結。保存和運送條件要求嚴格和細致,否則可直接影響到它們的質量,所以要嚴格遵照生物葯品廠的要求,進行保存和運輸。一般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疫(菌)苗應保存在乾燥陰暗處,避免陽光照射。
第二,溫度條件對生物製品的影響特別重要,溫度急劇變化,容易損害疫(菌)苗和血清的效能。疫(菌)苗應放在冷庫或冰箱中保存。最適宜保存的溫度是2~8℃,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越長。有些製品須在低溫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它的效力。如乾燥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在-15℃可以保存一年以上,在0~8℃只能保存6個月,而在10~25℃時,最多不超過10天即可失效。
第三,運輸活疫(菌)苗時,應將活疫(菌)苗裝入有冰的廣口保溫瓶中,途中避免日曬和其他高溫,要盡快送到目的地,縮短運輸時間。
第四,在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注意苗瓶有無破損,瓶口及膠蓋應封固。瓶簽上有關葯品名稱、批號、有效日期、檢驗號、用法及用量等應保持完整清楚,以便查考。
第五,過期的生物葯品,以及瓶內有異物、凝塊等異常變化者都不能使用。
第六,按規定的濃度及稀釋液進行稀釋。活苗稀釋後必須當天用完,用不完的應當廢棄,千萬避免放置過久,以免注射後無效。切忌用熱的稀釋液稀釋疫苗。
第七,使用生物葯品所需的器械,如注射器、針頭、滴管等,在使用前後都需洗凈和消毒。
第八,廢棄的生物葯品要妥善處理,活疫(菌)苗必須煮沸或倒在火內燒掉;死苗倒在深坑內埋掉。裝疫(菌)苗的小瓶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後再用。
表38 豬常用的生物葯品(續)-2296275名稱 用途與用法 免疫期 豬O型口蹄疫滅活 預防豬O型口蹄疫,10~25千克豬肌 6個月 疫苗 肉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豬肌肉注射3毫升 豬偽狂犬病基因缺失 預防豬偽狂犬病,成年豬肌肉注射2 1年 苗 毫升,3月齡以上豬注射1毫升 豬偽狂犬病滅活苗 預防豬偽狂犬病,仔豬肌肉注射1.5毫升,種豬3毫升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 預防萎縮性鼻炎,妊娠母豬產仔前皮 6個月 滅活苗 下注射2毫升,仔豬1周齡和3~4周齡皮下分別注射0.2毫升和0.4毫升 破傷風血清(抗毒 治療:20000單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14天 素) 預防:3000單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抗豬瘟血清 預防:20~100毫升皮下或靜脈注射 治療:為預防量的1倍 14天 抗豬丹毒血清 預防:10~30毫升皮下或靜脈注射 治療:20~75毫升 14天 抗豬肺疫血清 預防:20~40毫升皮下或靜脈注射 治療:為預防量的1倍 14天
❿ 八年級生物;有多少種食物保存方法並說明它的原理。
脫水法:香菇
原理:脫除水份抑制微生物的活動.
盒裝,袋裝牛奶保存法:牛奶
原理:1,巴氏消毒法
2,高溫滅菌
滲透保存法:果脯
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鮮果中的水分.
腌製法:咸魚
原理:用鹽溶液除去鮮魚中的水分
曬制與煙熏法:臘肉
真空包裝法:臘肉
原理:依據破壞需氧菌類生存環境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