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0 13:22:38

㈠ 天麻的食用方法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您好:
天麻的功效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二、痰濁中阻,表現症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食用方法:

材料:天麻10克,粳米100克,竹瀝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天麻浸軟,切成薄片,與粳米加水煮粥,調入竹瀝、白糖即成。粥及天麻片在1天內分2次服用。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化痰。適用於肝風痰熱的癇症(發作前常覺眩暈頭痛、胸悶乏力、心煩易怒,發作時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時漸蘇,醒後一如常人。

㈡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天麻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明目作用、鎮痛作用、降低血壓作用


1、明目作用


天麻對於人體的大腦來說具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除此以外,還可以幫助增強我們視覺神經的分辨能力。所以現在我們國家的高空飛行人員,一般都會食用含有天麻成分的保健品,日本更是將其做成注射液來防止出現老年痴呆現象。



(2)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天麻的食用方法:


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就是用天麻跟魚一起食用,選擇一條比較肥美鯽魚,清理干凈以後放入碟子中蒸,然後將川穹茯苓等切成片狀,然後將天麻浸泡四個小時左右,然後切成絲。


最後將核桃、天麻絲等放到魚肚子里,再放入蔥姜等調味料,再放入一定量的清水蒸。大約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拿出來食用了。


對於野生天麻,大家都應該在完全清楚其功效以及食用方法之後再食用,否則不能更好的達到理想中的治療和改善效果。野生的天麻還能入葯,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搭配食用的葯材。

㈢ 天麻的功效與吃法

功效

㈣ 天麻的功效和做法有哪些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抗驚厥、鎮痛、鎮靜、催眠和促智抗衰老的作用。產生這種作用的原因與天麻降低腦內多巴胺(DA)和去甲腎上腺素(NA)含量與抑制中樞DANA功能神經末梢對DANA的重攝取和儲存有關。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天麻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而增加心血輸出量,具有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改善心肌血液循環,增加抗損作用。天麻對中央動脈血管有順應性的改善作用,使得主動脈、大動脈等血管彈性增強,從而增強了血管對血壓的緩沖能力。 3、天麻能提高人體缺氧能力,對高溫、高海拔地區作業人員具有保護作用。此外,天麻對炎性早期的滲出和腫脹有抑製作用,對免疫功能也有促進作用。天麻中多種有效成份還具有鎮咳祛痰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天麻無任何毒性。實驗證明天麻對血像、肝腎功能及膽固醇均無影響。因此,天麻既可用於預防也可用於治療,長期用葯均無毒性。天麻常用以治療中風偏癱、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體麻木、筋骨疼痛、風濕關節炎、用腦過度、神經衰弱、失眠、頭痛、頭暈、四肢拘攣、降血脂、降血壓、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病症。具有助陽氣、壯身延年、長陰肥艦補五勞七傷、通脈開竅等作用。 食用方法天麻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以不損失其各種有效成份為原則。下面列出幾種食用方法,作為參考,消費者可視情況作出選擇,或通過實踐創造出更科學、更適合自己的食用方法。 一、直接服用法:取天麻粉未10克,溫開水送服。每日一次,連續服用 1月。長期服用亦無毒副作用 (註:凡購買本品均獲贈空膠囊殼200粒。詳細用法見附贈品瓶身) 。 二、燉服 1、天麻鳳翅原料:雞翅5隻,天麻50克,胡蘿卜、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製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4小時;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一起紅燒(方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功效:定驚,用於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症。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 2、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一個,清水適量。製法:將豬腦、天麻治凈,一同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 功效: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症。 3、天麻魚頭湯原料:天麻100克、大魚頭二個、雲腿100克、食用油、薑片、酒、鹽和吸油紙一張。製法:燒紅鑊,加入油,爆香薑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封煎去除魚腥,約1-2分鍾後取出,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餘油份待用。注8碗清水於燉盅內,先放魚頭於盅底,之後放入天麻和雲腿,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便成。功效:治療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寧神定驚、益氣養肝、利腰膝. 二,天麻的功效作用及葯膳食譜 味甘,平,有平肝息風的功能,常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天麻是地道葯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麻化學成分及葯理的認識不斷深入,對天麻產品的開發也不斷擴大。在古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已被廣泛應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有「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的奇效;《名醫別錄》記載,天麻能「消痛腫,下支滿,寒疝下血」;《日華子本草》記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開寶本草》記載,天麻能「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葯」。《素問》雲:諸風掉眩,皆屬於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雲: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葯「;《小兒葯證直訣》、《聖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蘭台軌范》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葯物,可治療急驚風發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發、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症。此外,還用於保健。《本草衍義》記載,「天麻,用根須別葯相佐使,然後見其功。仍須加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後患面風,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風活絡葯,研末酒調,熱熨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葯物煎水洗頭。在現代,天麻在醫療保健中的應用更為廣泛。《中國葯典》記載,天麻有「具平肝熄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於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全國中草葯匯編》記載,天麻「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症」。一些名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近年來,對天麻的醫療保健作用不斷有新發現。將天麻用於高空飛行人員,作為腦保健葯物,可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療老年性痴呆症 天麻,又名赤箭、定風草、水洋芋等,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乾燥塊莖入葯。天麻是著名的中葯材,早在兩干多年前就已入葯,其性辛、溫、無毒。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天麻 (當時稱赤箭,,有醫治驚風、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作用。能治療頭昏、頭痛、眩暈、偏頭疼、語言謇、小兒驚風、四肢痙攣、風寒濕痹、神經衰弱等症。臨床應用證明,對血管神經性頭痛,腦震盪後遺症等有顯著療效。

㈤ 鮮天麻如何吃用和功效

(1)鮮天麻羊肝粥

鮮天麻150克,羊肝60克,大米100克。鮮天麻用水洗凈泥沙,將兩頭和皮去掉,切成丁在開水中焯一下,放在冷水中;羊肝清水煮熟切成方丁,大米磨成細粉備用;鍋內加入清水2000克。大米面用冷水調成糊狀,待水開後加入,再加入鮮天麻、羊肝丁、精鹽,煮成粥即可食用。

適用於治頭暈。

(2)鮮天麻茶

鮮天麻片20克,白菊花2克,枸杞3克,大棗2枚。鮮天麻洗凈去蒂,切薄片,與干白菊花、干枸杞子和大棗一起用80°C開水泡10分鍾即可飲用。

適用於治高血壓。

(3)清炒鮮天麻片

原料鮮天麻150克,胡蘿卜50克,青椒片50克。製作方法:將鮮天麻洗凈去皮切片,胡蘿卜切片,青椒切塊備用。鍋內放油適量,燒熱後加入上述3種翻炒至熟,加精鹽和味精即可食用。

適用於治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神志健忘等症。

㈥ 天麻的功效和吃法

天麻味辛,性平。有熄風、祛痰、止痙的作用。最適用於虛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的眩暈、四肢麻木、抽搐等症。作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頭痛、眩暈:本品味辛能鼓風,能入肝經,善熄內風(肝風),有自內達外之功。並有祛痰的作用,所以一味天麻既能熄風,又能祛痰。一般祛風、化痰葯均有燥性,惟天麻辛潤不燥,通和血脈,有益筋骨,故前人稱天麻是「風葯中之潤劑」。如因肝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頭痛、眩暈、眼黑、走路不穩、手足麻木等症,可配合鉤藤、白蒺藜、菊花、川芎、赤芍、膽南星、桑葉、生地、澤瀉等同用。如中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可配白僵蠶、全蠍、白附子、荊芥、白芷、南星、半夏、蘇木等同用。
2.中風:中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半身麻木等,可配合桑枝、半夏、制南星、紅花、防風、桃仁、赤芍、地龍、白蒺藜、鉤藤、雞血藤、川芎等同用。
3.驚風、癲癇:小兒驚風、大人癲癇而致的抽搐、牙關緊閉、眼吊、煩躁不安等症,可配合全蠍、蜈蚣、鉤藤、天竺黃、黃連、黃芩、鬱金、菖蒲、遠志、香附、陳皮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實驗性癲癇的動物,有制止癲癇反應的作用。此外,本品配合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當歸、陳皮等,也可用於風濕痹痛(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痛等)、肢體麻木不仁等症。
蒼耳子發汗散風濕,治頭痛、頭暈,善搜外風。天麻祛痰熄風、定驚癇,治眩暈、頭痛,偏治內風。
蔓荊子散上部風熱,傷治外感實邪的頭痛,內傷虛性頭痛慎用。天麻偏治頭痛眩暈屬於內風挾痰者,外風頭痛較少用。
用量一般3~9克。
血虛者慎用。

㈦ 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能激活腦細胞、改善微循環、防止腦血管疾病、補腦健腦、抗衰老、增強免疫力,對頭目眩暈、頭風、頭痛、久病體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腦震盪、高血壓等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天麻除有平肝息風、祛風定驚作用外,還有抗炎作用,對多種炎症的滲出和腫脹均有抑製作用;在心血管系統方面,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有一定的增加腦血流量和中樞抑製作用;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等有鎮痛作用。
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一個,清水適量。製法:將豬腦、天麻治凈,一同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 功效: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症。

㈧ 天麻的正確食用方法是什麼

1、天麻可以和雞蛋一起煮後食用,改善頭痛、目眩。

2、天麻可以和益智仁、豬腦子一起煮熟食用,用於健腦益智,也可以用於腦病後調養。

3、天麻和鉤藤煎煮的熱湯沖熟藕粉,可用於眩暈病。

4、天麻和肉片一起熬湯,常服可用於高血壓、眩暈、頭痛者。

5、天麻和薏米一起熬粥,可用於頭痛、眩暈。

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等成分,有鎮靜、抗驚厥、保護腦神經、改善記憶力等功效。



(8)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天麻的挑選

一問產地。天麻在我國,主產於四川、雲南、湖北、陝西一帶,以雲南、四川出產者質量最優,比如雲南照通、四川宜賓一帶出產的天麻,多屬好貨。

二看有無明天麻品相。天麻用的是其塊莖,塊莖要肥大,體實而無空心,表面顏色呈現黃白色,明亮、半透明而有光澤,質堅而脆,就是最佳品,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明天麻」。

三可磨粉滴碘。將之磨粉,加水製成10%水浸液,其後加碘酒2~4滴,真品會呈紫紅至酒紅色。

㈨ 天麻的吃法和作用

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
天麻魚頭湯

天麻魚頭湯
原料:活鯉魚一條,去皮鮮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薑末各6克,醬油、麻油各10毫升,黃酒15毫升,白糖20克,蔥9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澱粉、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盤內;將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數小時,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
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中,然後放入蔥、姜,加水適量,上籠蒸30分鍾出鍋待用。
3.用水澱粉、鮮湯、白糖、精鹽、味精、胡椒粉、醬油、麻油等調料,在鍋內燒開勾芡,澆在魚頭上即成。
功效:活血祛風,養血生發,健脾和中,補益肝腎。
應用:佐餐食用。適用於生發護發,此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頭痛、目眩肢麻、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症的輔助食療。

㈩ 天麻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你好 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風、祛風止痛。天麻適合由內風所導致的頭暈,但其對感冒所引起的頭痛頭暈並不適合。天麻還有鎮靜、鎮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的阻力,較輕微的收縮腦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壓,減緩心律,對心肌缺血起到保護的作用。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後切成薄片,晾乾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葯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閱讀全文

與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3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8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2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4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5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7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1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4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9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4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3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7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8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79
636減去197的簡便方法 瀏覽:420
考起清華北大有哪些方法 瀏覽:715
電瓶充電線和插座連接方法 瀏覽:721
薏米紅豆代餐餅的食用方法 瀏覽:333
重慶偏癱自我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96
老公幫小孩吸奶有什麼方法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