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食用薄荷油真假鑒定方法

食用薄荷油真假鑒定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8 22:38:34

㈠ 薄荷的氣味是從哪個結構散發出來的

薄荷的味道,涼涼的,像是來自愛琴海那一縷克萊茵藍的涼風,不著痕跡地吹走盛夏的躁熱,浪漫在唇邊如清麗的百合裊裊綻放,淡淡化開。

薄荷的味道,甜潤微辛,張弛有度地與人保持著最合適的距離,恰似慧質蘭心的女子,弱柳纖纖下有顆剛烈的心——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這樣的味道,但愛與不愛,往往黑白分明。
薄荷:
是一種平時很常見的草,我們很多人也都養過薄荷,很多人也吃過薄荷菜,跟其他很多葯食同源的菜一樣,薄荷也是一種。其實薄荷作為一味中葯,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它有清熱的功效。可是薄荷具體都有哪些功效?還有薄荷主要用於什麼樣的熱症?其實大多數人都還不是很清楚。

搜狗問問

1、疏散風熱
薄荷作為一味中葯,性味辛涼,其實從我們吃薄荷的感覺就可以看出薄荷是屬於涼性的葯物,所以薄荷有清熱解毒之功。另外,中醫裡面講,薄荷入肺經。

搜狗問問

2、清利頭目
上面已經說過了,薄荷主要有清熱之功,並且是清肺熱、疏散風熱,亦指薄荷有清上焦之熱的作用。所以有時候,偶感風熱,導致頭痛腦熱,或是目赤內熱,可以用一些薄荷。
其實可以看出來,薄荷其實主要是用於夏季的,很多時候人更容易感冒,其實是外感風熱造成的感冒,這個時候就很適合用一些薄荷。生活中有一種很常見的葯主要成分就是薄荷裡面提取的,就是風油精,所以風油精不僅僅止癢止痛,還能治療頭痛等的症狀。

搜狗問問

3、利咽透疹
其實薄荷利咽,主要是用於由於風熱導致的咽喉腫痛,這與上面說的清上焦之熱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薄荷不僅僅有治療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的作用,還能治療各種上焦之熱引起的牙痛、口舌生瘡、口腔潰瘍等等。另外,薄荷味辛,有發散之功,所以也能用於風熱濕疹等等的疾病,就像上面說的,風油精能止癢,所以這些功效都是相一致的。

搜狗問問

4、疏 行氣
第一段有說到薄荷入肺經,其實是薄荷入肺、肝經,所以薄荷不僅僅可以清肺熱、清上焦之熱,還有疏肝氣之功,又加上薄荷味辛,有疏散之功,所以薄荷是有行肝氣之功的。比如偶爾我們會覺得胸悶、噯氣,就是感覺五臟之中氣滯不暢,並且有抑鬱不解的心情,這個時候就是肝氣郁結了,簡稱「肝鬱」,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一些薄荷了。

㈡ 薄荷腦是什麼樣的怎樣鑒別做什麼用的啊

薄荷腦是一種化學葯劑,薄荷腦系由薄荷的葉和莖中所提取,白色晶體,分子式C10H20O,為薄荷和歐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
鑒別方法
(1) 取本品1g,加硫酸20ml使溶解,即顯橙紅色,24小時後析出無薄荷腦香氣的無色油層(與麝香草酚的區別)。
(2) 取本品50mg,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加硫酸6滴與硝酸1滴的冷混合液,僅顯淡黃色(與麝香草酚的區別)。
薄荷腦和消旋薄荷腦均可用作牙膏、飲料、香水和糖果等的賦香劑。在醫葯上用作刺激葯,作用於皮膚或粘膜,有清涼止癢作用;內服可作為驅風葯,用於頭痛及鼻;咽;喉炎症等。

㈢ 薄荷腦是什麼樣的怎樣鑒別做什麼用的啊

薄荷腦
拼音名:Bohenao
英文名:MENTHOLUM

C10H20O 156.27
本品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狀醇。
【性狀】 本品為無色針狀或稜柱狀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氣,味初灼熱後清涼;乙醇溶液顯中性反應。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 、液狀石蠟或揮發油中極易溶解,在水中極微溶解。
熔點 應為42~44℃(附錄Ⅶ C)。
比旋度 取本品 精密稱定,加乙醇製成每1ml 含0.1g的溶液,依法測定(附錄Ⅶ E),比旋度應為-49°至-50°。
【鑒別】 (1) 取本品1g,加硫酸20ml使溶解,即顯橙紅色,24小時後析出無薄荷腦香氣的無色油層(與麝香草酚的區別)。
(2) 取本品50mg,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加硫酸6 滴與硝酸1 滴的冷混合液,僅顯淡黃色(與麝香草酚的區別)。
【檢查】 不揮發物 取本品2g,置稱定重量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加熱,使緩緩揮散後,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
【適應症】 芳香葯、調味葯及驅風葯。可用於皮膚或黏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及疼痛。
【用法與用量】 0.02~0.1g,多入片劑含服。或入醑劑、軟膏劑,外用塗患處。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中國葯典》2005年版:書頁號:2005年版一部-284

㈣ 要關於薄荷的

薄荷
拉丁名:Herba Menthae Heplocalycis

Herba Menthae ① Mentha haplocalyx (Briq.)

② Mentha haplocalyx (Briq.var.piperascens Malinvaud)

英文名:Wild Mint Herb
別名:又稱蘇薄荷、水薄荷、魚香草、人丹草、蕃荷菜等
科屬: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屬(Mentha)的地上部分,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
分布:於我國: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中國是薄荷油、薄荷腦的主要輸出國之一;
於世界: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少數見於南半球。

薄荷 種類:
世界薄荷屬植物約有30種;薄荷包含了25個種,除了少數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產地是美國,最好的薄荷產自英國。莖長約90厘米,毛茸茸的葉片呈鋸齒狀,花頂生,開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花穗。中國現有12種,野生的有辣椒荷、歐薄荷、留蘭香圓葉薄荷及唇萼薄荷等。

薄荷 形態
一、根
生產上栽培的薄荷,具有真正吸收作用的是著生在地上部直立莖入土部分和地下根莖節上的數量眾多的須根,這些根系入土深度30cm左右,而以表土層15~20cm左右最為集中;另外,在株間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在地上部直立莖的基部節上和節間也會長出許多氣生根,這種氣生根在天氣乾燥的情況下,會自行枯死,故對薄荷的生長發育幾乎不起作用。

二、莖
1. 地上莖
薄荷的地上莖又可分為兩種,一種叫直立莖,方形,顏色因品種而異,有青色與紫色之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著生葉片,產生分枝,並把根和葉聯系起來,把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養分輸送到葉片,同時把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物運至根部的輸導通道,其上有節和節間,節上著生葉片,葉腋內長出分枝。莖的表面雖也有少量油腺,但精油含量極微(莖稈鮮品出油率為0.001%~0.004%)。另一種叫匍匐莖,它是由地上部直立莖基部節上的芽萌發後橫向生長而成,其上也有節和節間,每個節上都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匍匐於地面而生長,有時其頂端也鑽入土中繼續生長一段時間後,頂芽復又鑽出土面萌發成新苗;也有的匍匐莖頂芽直接萌發展葉並向上生長成為分枝。匍匐莖的顏色、數量、長度和粗細,常因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變化。
2. 地下莖
又稱地下根莖,外形如根,故習慣上常稱為種根。通常當地上部直立莖生長至一定(8個節左右)高度時,在土壤淺層的莖基部開始長出根莖,隨後逐漸生長增多。第一次收割後,這些地下根莖在水分適合的條件下又萌發出苗(即二刀苗),生長至一定階段又再長出新的種根,即成為秋播時的材料。地下根莖上也有節和節間,節上長出須根,每一個節上也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水平分布的范圍可達30cm左右,垂直入土深度較小,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層10cm左右的范圍內。試驗表明: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根莖是沒有休眠期的,也就是說,在土壤溫度和水分適合的情況下,一年中的任何時間,均可發芽和繼續生長,長成植株。

地下根莖里貯藏著水分和養分,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播種於土中能萌發成長為新的植株,這種新植株基本上可以保持本品種的原有形態和優良性狀,因此,它是生產上用來繁殖的主要部分。

三、葉
薄荷的葉片是以對生的方式著生在莖節上。葉片的形狀、顏色、厚度以及葉面狀況、葉緣鋸齒的密度等因品種、生長時期、生長條件之不同而有變化。一般說來,葉片的形狀有卵圓、橢圓形等;葉色有綠色、暗綠色和灰綠色等。

薄荷的葉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貯藏精油的主要場所。油腺(貯油結構)在葉片上、下表皮的分布,以下表皮為多。單位葉面積上的油腺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同時又與植株的生育時期、葉齡、葉位有關。一定葉面積上的油腺密度越大,含油量就越高。葉片中精油的含量佔全株含油總量的98%以上,但對每一個葉片來說,它的含油量高低與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品種、葉片所處的部位和葉齡等有密切關系。根據測定,植株上葉片中的含油量自下而上逐漸增高。

單位面積產油量的高低首先取決於單位面積上的葉片數、葉面積大小和含油量(油腺密度)的高低。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如何使葉片數增加、減少和延緩葉片的脫落,防止病蟲為害,就成為薄荷增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分枝
薄荷的分枝是從主莖葉腋內的潛伏芽長出來的,其上也著生對生葉片。不同品種的分枝能力是不同的,同時,分枝數、分枝長度、分枝節位等又與田間群體密度和培管措施有關,一般說來,隨著田間群體密度的增高,單株分枝數隨之減少,分枝節位隨之上升。栽培條件惡劣,特別是肥、水欠缺也會影響分枝。因此,在栽培上如何根據品種的分枝習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條件而控制合理的田間密度是能否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花、果實、種子
薄荷的花朵較小。花萼基部聯合成鍾形,上部有五個三角形齒;花冠為淡紅色、淡紫色或乳白色,四裂片基部聯合;正常花朵有雄蕊四枚(有的品種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跡),著生在花冠壁上;雌蕊一枚,花柱頂端二裂,伸出花冠外面。正常花(即雌、雄蕊俱全)的花朵較大,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跡的,花朵較小。

在自然生長情況下,每年開花一次。而在人工栽培條件下,一年一般收割兩次,開花兩次(有的品種和某些地區例外),花期因品種和地區而異。

一天中的開花高峰期,常隨氣候條件而變化。若天氣晴朗,一般在上午6~9時,陰天或雨天向後推遲,下午停止開放。

薄荷自花授粉一般不能結實,必須靠風或昆蟲進行異花傳粉方能結實。通常自現蕾至開花約需10~15天,一朵花自開放至種子成熟約需20天左右。結實率高低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一朵花最多能結四粒種子,貯於鍾形花萼內。果實為小堅果,長圓狀卵形,種子很小,淡褐色,萬粒重僅1g左右,每市斤種子可達到500萬粒左右。

秋季開紫、淡紅或白色花朵。薄荷雖有較強的適應性,但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尤為適宜。薄荷莖葉中含薄荷油亦稱薄荷原油,可用蒸餾法提取。薄荷油經分餾冷凍、結晶,可提取薄荷腦,剩餘的油稱薄荷素油,其中仍含薄荷腦約55%。薄荷油、腦可用以配製清涼油、薄荷錠等夏令葯品,也是食品、化妝品的賦香料。薄荷莖、葉入葯有祛風散熱、止痛、健胃和祛痰的作用,主治感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薄荷 化學成分:新鮮葉含揮發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 Menthol),含量約77~78%, 其次為薄荷酮 (Menthone), 含量為8~12%, 還含乙酸薄荷脂(Menthyl acetate) 、莰烯(Camphene)、 檸檬烯(Limonene)、 異薄荷酮(Isomenthone)、 蒎烯(Pinene) 薄荷烯酮(Menthenone)、 樹脂及少量鞣質、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 鮮莖葉含揮發油約1%,干莖葉含油1.3%-2%。油中主要含l-薄荷醇(l-menthol)約77%-87%,其次含l-薄荷酮(l-menthone)約10%。另含異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薄荷酯、α-蒎烯、戊醇-3、β-蒎烯、β-側柏烯(β-thujene)、己醇-2、d-月桂烯(d-nyrcene)、寧烯、辛醇-3、桉葉素(cineol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此外葉尚含蘇氨(threonine)、丙氨酸、谷氨酸、天冬醯胺等多種游離氨基酸。據稱含有樹脂及少量鞣質和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還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

化學鑒定:
(1)取本品葉粉末少許,經微量升華得油狀物,迅速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結晶少量,顯黃色至橙黃色,再加水1滴,即變紫紅色。(示薄荷醇)
(2)取本品0.5g,加石油醚(60-90℃)5ml,密閉,振搖數分鍾,放置30min,濾過,濾液供點樣,另以薄荷醇為對照品,配成每ml含2mg的對照品溶液。分別點樣在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後,噴2%香草醛硫酸試液,在100 ℃加熱2-5min,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玫瑰紅色斑點。
性味:性涼,味辛。
功能主治: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用於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疹、麻疹、胸脅脹悶。

薄荷 日常用法1、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本品辛以發散,涼以清熱,清輕涼散,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頭痛、發熱、微惡風寒者,常配銀花、連翹、牛蒡子、荊芥等同用,如銀翹散。
2、用於頭痛目赤,咽喉腫痛。本品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多配合桑葉、菊花、蔓荊子等同用;用治風熱壅盛,咽喉腫 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蠶、荊芥、防風等同用。
3、用於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本品質輕宣散,有疏散風熱,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風熱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蟬蛻、荊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湯;治療風疹瘙癢,可與苦參、白鮮皮、防風等同用,取其祛風透疹止癢之效。
4、用於肝鬱氣滯,胸悶脅痛。本品兼入肝經,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當歸等疏肝理氣調經之品,治療肝鬱氣滯,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如逍遙散。
5、此外,本品芳香辟穢,還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所致痧脹腹痛吐瀉等症,常配藿香、佩蘭、白扁豆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後下。其葉長於發汗,梗偏於理氣。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葯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I-薄荷醇(I-menthol)、1-薄荷酮(I-menthol)及薄荷 酯類等。
薄荷油內服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而起到發汗解熱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腸平滑肌收縮,能對抗乙酸膽鹼而呈現解痙作用;薄荷油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而對呼吸道炎症有治療作用;體外試驗薄荷煎劑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製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腸炎球菌、福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經末梢的冷感受器而產生冷感,並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組織血管的變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癢作用。

中葯葯理:《本草綱目》上說:薄荷辛、涼、無毒,具有發汗、退熱、祛風、止氧等功能。長期作菜生吃或熟食,能卻腎氣、祛邪毒、除勞氣、解勞乏,使人口氣香潔。煎湯洗可治膝瘡。還可治痰多及各種傷風頭腦風。此外,榨汁服可去心臟熱及口齒諸病;搗成汁含漱去舌胎語澀;用葉塞鼻,止衄血;還可塗治蜂螫蛇傷。《食醫心鏡》也寫道薄荷煎豉湯、暖酒和飲、煎茶、生吃皆可,比菜更有益處。

薄荷 種植方法
薄荷生於河溝邊或山野潮濕地,現多為葯農在面積種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極簡便。可3-4月間挖取粗壯、白色的根狀莖,剪成長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經20天左右就能長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莖頭遮蔭扦插。薄荷屬多年生植物,根系發達,每年春季翻盆換土時,可分離出大量的植株。平時保持盆土偏濕。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為輔,薄肥勤施。醫葯用草常在生長期採收兩次。第一次(頭刀)是在小暑節前5-6天,葉正茂盛,花還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間,花朵盛開,葉未凋落時。葯用以第二次採收的為最好。兩次採收的莖葉可洗凈、切斷、曬干,放甏中防失香氣或被霉蛀,供全年葯用。

除了少數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產地是美國,最好的薄荷產自英國。莖長約90厘米,毛茸茸的葉片呈鋸齒狀,花頂生,開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花穗。薄荷喜歡在潮濕的氣候下生長。

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因此,澆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乾燥之時進行。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採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話說,千萬不要怕將香草摘下來,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會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種。

薄荷極適合香草栽植的入門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長季節(春至夏季為佳)中利用切成一節節的莖繁殖,非常容易發根。

生活習性: 薄荷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根莖在5-6℃就可萌發出苗,其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栽培管理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質土為好。
水分對薄荷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植株生長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較多。
現蕾開花期需要晴天和乾燥的天氣,要求水分較少。

附小驗方:
1.治蜂叮腫脹 薄荷鮮葉貼患處,立即見效。
2.治水入耳作痛 薄荷汁滴入,即愈。

薄荷 名家論述①《綱目》: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 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為要葯。
②《本草經疏》:薄荷,辛多於苦而無毒。 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從火化,主血脈,主熱,皆陽臟也。 賊風傷寒,其邪在表,故發汗則解。 風葯性升,又兼辛溫,故能散邪辟惡。 辛香通竅,故治腹脹滿、霍亂。 《食療》引為能去心家熱,故為小兒驚風、風熱家引經要葯。 辛香走散,以通關節,故逐賊風、發汗者,風從汗解也。 本非脾胃家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難主下氣;勞乏屬虛,非散可解,三療俱非,明者當子別之。 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汗虛表氣也。 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症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 陰虛人發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 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屬脾故也。 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葯不可用。 小兒身熱由於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因於疳積者不可用。 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
③《葯品化義》: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 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用治失音,療口齒,清咽喉。 同川芎達巔頂,以導壅滯之熱。 取其氣香而利竅,善走肌表,用消浮腫,散肌熱,除背痛,引表葯入營衛以疏結滯之氣。
④《本草新編》: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薄荷入肝膽之經,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
⑤《本草求真》:薄荷,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 故書載辛能發散,而於頭痛、頭風、發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於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於咽喉、口齒、眼、耳、癮疹、瘡疥、驚熱,骨蒸、衄血則妙。 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郁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向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二、三分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⑥《本經續疏》:吐下則脹滿應減,下氣則宿食應行,即不減不行,亦宜以寬中理氣消導順降為治,何取於薄荷?不知薄荷之涼,大有似乎豆蔻輩,原能寬中理氣,消導顧降者也。 特其芳烈外發,不似豆蔻輩內藏,所以重在散發,而治內不專耳。 設使惡氣宿食既已內擾,仍復托根於表,則非薄荷之內解其結,外劇其根,何以使表裡盡除耶。
⑦《醫學衷中參西錄》:薄荷味辛,氣清郁香竄,性平。 其力能內透筋骨,外達肌表,宣通臟腑,貫串經絡,服之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葯。 若少用之,亦善調和內傷,治肝氣膽火郁結作痛,或肝風內動,忽然癇痙瘈瘲,頭疼、目疼,鼻淵、鼻塞,出疼、咽喉腫疼,肢體拘攣作疼,一切風火郁熱之疾,皆能治之。 痢疾初起挾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腸中之熱,則其痢易愈。 又善消毒菌,逐除惡氣,一切霍亂痧證,亦為要葯。 為其味辛而涼,又善表癮疹,愈皮膚瘙癢,為兒科常用之品。 溫病發汗用薄荷,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按薄荷古原名苛,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葯。 《本經》、《別錄》皆未載之,至唐時始列於葯品,是以《傷寒論》諸方未有用薄荷者。 然細審《傷寒論》之方,確有方中當用薄荷,因當時猶未列入葯品,即當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轉用他葯者。 試取《傷寒》之方論之,如麻杏甘石湯中之麻黃,宜用薄荷代之。 蓋麻杏甘石湯,原治汗出而喘無大熱,既雲無大熱,其仍有熱可知,有熱而猶用麻黃者,取其瀉肺定喘也;然麻黃能瀉肺定喘,薄荷亦能瀉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氣之盛,又善搜肺風),用麻黃以熱治熱,何如用薄荷以涼治熱乎?又如凡有葛根諸湯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蓋葛根原所以發表陽明在經之熱,葛根之涼不如薄荷,而其發表之力又遠不如薄荷,則用葛根又何如薄荷乎?斯非背古訓也,古人當葯物未備之時,所制之方原有不能盡善盡美之處,無他,時勢限之也。
⑧《本草正義》:孫星衍輯刻《本草經》,徑謂薄荷蘇類,確乎可信。 《唐本草》謂為辛溫,亦以蘇類例之。 然冷冽之氣能散風熱,決非溫葯,故潔古直謂之辛涼。 其主治則《唐本》謂賊風傷寒、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又皆與紫蘇大略相近,惟辛而涼降,微與溫散者不同耳。 按外治風熱生瘡:煮汁和入消腫末葯敷之,涼入肌膚,立能止痛。 薄荷營養豐富,春夏季可采其嫩莖食用.炒食或用開水燙後涼拌,清香可口,尤其是夏季用其嫩葉和其他果蔬榨汁飲用,是去暑化濁的佳蔬。還可以涼拌炒肉絲、調羹汁、做餡料等,像其他蔬菜一樣食用。夏季的薄荷茶也別具風味,先用開水泡茶,然後倒去茶葉,在熱水中加入鮮嫩的薄荷葉,再加開水,泡幾分鍾後,加入白糖,口味辛涼,涼爽透心,還可治內熱、外感、頭痛目眩等病症,古人早就說過「作膳久食,補腎氣,辟邪毒,除穢氣,令人口氣香清。」在南京一些居住小區中,房前樓後常有一片片薄荷種植。居民常取其葉或嫩梢,或清炒或做湯,清暑化濁,食用觀賞兩不誤。薄荷在園林中可作低濕處地被和花境觀賞栽培,可快速覆蓋地面,且少有病蟲害,值得推廣應用。

薄荷 工業用途1、食品添加劑

在一些食品、糕點、糖果、酒類、飲料中加入微量的薄荷香精,即具有明顯的芳香宜人的清涼氣味,能夠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糖果、糕點主要有清涼薄荷糕、健胃八珍糕、薄荷糖、棕子糖、口香糖、潤喉糖等;使用薄荷產品的酒類、飲料主要有薄荷酒、薄荷茶、薄荷露、薄荷清涼飲料以及具有解酒作用的薄荷蜂蜜水等。

2、煙草矯味劑
烤煙時加入薄荷腦,可以明顯減弱煙草的辛辣刺激味,變得溫和而高雅,適口感更強,更適合婦女和老人吸用。

3、日化加香殺菌劑
在牙膏、牙粉、漱口水等口腔清潔用品中的用量較大;

在冷霜、剃須膏、須後水、花露水、香水、香皂、在潔面乳、面膜、洗發膏、洗發水、洗手液、沐浴露、防曬霜等護膚

化妝品和洗滌用品中也有少量應用;

在空氣清新劑、衛生殺菌、殺蟲劑、面巾、衛生巾以及除臭殺菌的鞋墊、保健內衣、被褥等家庭衛生用品中加入適量薄荷腦油,既收清涼芳香之功效,又有殺菌消毒之妙用。

薄荷 醫葯用途1、葯理作用
刺激和抑制神經的作用:薄荷產品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的功效,作用於皮膚有灼感和冷感同時,它對感覺神經末梢又有抑制和麻痹的作用;因此,可用作抗刺激劑和皮膚興奮劑。既對皮膚瘙癢具有抗過敏和止癢作用,又對神經痛和風濕關節痛具有明顯的緩解和鎮痛作用;

消炎和抗菌的作用:薄荷產品對蚊蟲叮咬皮膚有脫敏、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對上呼吸道感染亦有明顯的止咳、消炎和抑菌作用;對痔瘡、肛裂有消腫止痛、消炎抗菌的作用;

健胃和祛風的作用:口含有薄荷產品的方劑,對於味覺神經和嗅覺神經有興奮的作用。它對口腔粘膜有炮熱感和刺激作用,能促進口腔流涎、增進食慾、增加胃粘膜的供血量,改進消化功能。有益於治療食積不化、解除胃脘漲滯感覺。也可治療呃逆和痙攣性胃痛。此外,薄荷在腸道內亦有較好的驅風作用,能減輕腸充氣、馳緩腸肌蠕動,具有減緩腸疝痛的作用;

芳香和調味的作用:主要利用薄荷所特有的清涼潤喉而芳香宜人的氣味來掩飾和改善一些具有異味和難以吞服的葯物的不適感。

2、入葯方式
薄荷產品在醫葯上的入葯方式主要有三種:
薄荷干葉或薄荷全草用於中草葯煎劑或中成葯方劑;
薄荷腦晶體或薄荷錠用於中成葯或西葯配方;
薄荷素油或精油用於中西葯配方;

3、葯品分類
以薄荷腦、油為主葯成分或配方葯的中要西葯物主要可分為內服、外用及注射液三類:
內服葯主要有: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止咳糖漿、解痙鎮痛酊、胃痛寧口服液、保喉片、潤喉片等;
外用葯主要有:清涼油、紅花油、白花油、風油精、痱子水、止癢凝露、止癢水、痱子粉、爐甘石搽劑、無極膏、皮炎平膏、傷濕止痛膏、鼻嗅通嗅劑等;
注射液主要有:復方薄荷注射液、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

4、毒副作用
薄荷腦、油對哺乳動物具有較強的麻痹作用,若過量服用會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在葯品中的使用劑量不能超過規定的限量(除葯用外,一般每人每日不超過2mg/kg體重)。

應用前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薄荷系列產品的用途也將日益廣泛。近十多年來,加入少量薄荷腦、油的洗發劑、沐浴露、香皂等產品倍受人們的青睞;採用薄荷精油進行安神靜心、消除疲勞的芳香療法逐步盛行;特別是薄荷腦及其衍生物、絡合物——水楊酸薄荷酯、鄰氨基苯甲酸薄荷酯等薄荷系列新產品在防曬化妝品、毛發再生精、祛皺霜、露、疤痕靈、和部分減肥保健品中亦得到廣泛的應用。

此外,據國外最新公布的醫葯研究成果稱,產自中國的薄荷油具有獨特的抗癌作用。

應用進展:
1、抗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中葯中常見的一種薄荷葉對治療癌症有特殊的功效。薄荷葉能夠阻止癌症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癌腫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飢餓」而死。英國薩爾福特大學教授表示,他希望用薄荷葉製作的葯物能夠盡快進入臨床應用。
2、抗病毒:陳祖基等人研究指出,薄荷煎劑能抑制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增大感染量則無抑製作用。國外報道,同屬植物薄荷水提取物,對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製作用,但對流感卻無效。
3、促進透皮吸收作用:國外研究表明,薄荷醇能顯著促進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對曲安縮松有顯著促進吸收作用,可使柴胡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能顯著促進撲熱息痛的透皮吸收。這種促進透皮吸收作用可能是由於薄荷醇通過改變角質層脂質的結構改變葯物的透皮滲透能力。
4、抗菌抗炎:王微等人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分析了薄荷精油的成分 ,在鑒定出的21種成分中,異佛爾酮(41.22%)、β-石竹烯(10.01%)、斯巴醇(2.89%)、β-蒎烯(1.45%)和桉樹腦(1.13%)為主要成分。採用瓊脂擴散法和微量肉湯稀釋法對薄荷精油的抗菌活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枯草芽孢桿菌及變形桿菌出現最大的抑菌環。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研究表明,薄荷醇皮下給葯,能劑量依賴性促進小鼠活動,其促進小鼠活動,可能與多巴胺有關。動物實驗表明,薄荷醇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圓葉薄荷油和歐薄荷油均有中樞抑製作用,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薄荷醇對戊巴比妥的中樞抑製作用有一定量效關系。

㈤ 薄荷油怎麼鑒別真偽

薄荷油這種應用非常廣泛的葯物,一般的家庭都有可能被用這種葯物,所以這種葯物銷售非常的火爆,但是在市場上也充斥著很多的假冒偽劣的商品,所以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認准正規的商家,正規的品牌,那麼清涼油的真假如何辨別呢?
清涼油的真假判別,可登陸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官網,輸入批准文號國葯准字查詢,對比下成分、用法用量、有效期等與所購買的葯品包裝填寫的是否一致,若有一處不同即可判定該清涼油為假冒偽劣葯品。可以到相關部門進行反饋,嚴厲打擊商家的不法惡行。

㈥ 薄荷幼苗真假

是薄荷,但要麼是土壤不肥,要麼是沒見陽光,徒長了

養殖薄荷的過程中,可採用腐殖土和沙質土的混合土,生長初期需要適度的增加澆水,每半個月澆一次水,高溫天氣每天澆水一次,每天光照時長最好不要低於5個小時,生長期可向薄荷的葉面噴灑肥料,一般以磷肥為主。

薄荷是長日照植物,喜愛陽光,每天光照時長最好不要低於5個小時,有效的光照時長可以促進薄荷更好地生長發育,且利於薄荷油、薄荷腦的積累與形成,陽地比陰地更有利於薄荷的生長發育。

勤施薄肥

薄荷種植的前期要做好基肥工作,後期就可相應的減少施肥次數,也更有利於薄荷正常的生長發育,生長期可向薄荷的葉面噴灑肥料,一般以磷肥為主,最適宜在晴天的晚上或是陰天進行。

㈦ 茶樹精油怎麼辨別真假朋友買的貌似饞了椒樣薄荷油。

你好茶樹精油怎麼辨別呢 ?
首先,你要看這個品牌,上面是否標有 pure Roman chamomile essential oil 這樣的字樣,這是國際標准,是非常嚴格的,一般濃度較低的精油都是無法完成這個標準的;
其次:就是自己檢測,滴一滴在干凈的面巾紙上面,等等到精油蒸發完之後,看看留下的油漬情況,越淡的越好,如果留下一大塊顏色很深的油漬,說明這個精油不純;
再次:就是滴一滴在水中或者純露中,然後把水攪拌一下,看看水是否會變的渾濁;;如果水是清澈的,說明精油好!如果水渾濁,說明精油假!至於為什麼,可以詳細講解!
還可以根據其他的方法來鑒定,比如說你的精油是多少毫升的,瓶子包裝顏色等等!

㈧ 怎樣區分食用薄荷

食用薄荷有留蘭香薄荷、亞洲薄荷以及胡椒薄荷等。留蘭香薄荷枝葉可作為調味香料食用,荷蘭薄荷具有一定清涼和提神作用,可用於調味。亞洲薄荷外形如同嘴唇一樣,作用在牙膏、日腔清潔劑中。胡椒薄荷則可以作為香料。

一、留蘭香薄荷
如何區分食用薄荷

留蘭香薄荷株高為40-130厘米,顏色為綠色,枝葉長3-7厘米,寬為1-2厘米,顏色為綠色。輪傘花序生於莖及分枝頂端,長為4-10厘米。花冠淡紫色,長4毫米。其枝葉可作為調味香料食用,具有治感冒發熱、咳嗽療效。

二、荷蘭薄荷
如何區分食用薄荷

荷蘭薄荷的成份以薄荷腦﹑醋酸甲基﹑香芹酮為主﹐具有一定清涼和提神作用。另外還具有強身解熱、消除疲勞作用。其全草可用作飲料、香煙、牙膏、葯品的調味。

三、亞洲薄荷
亞洲薄荷外形如同嘴唇一樣,聞起來有一股清新冰涼的薄荷香味,帶有一點甜香味。含有非常高游離薄荷腦,主要作用在牙膏、日腔清潔劑、空氣清鮮劑等日用香精中。

四、胡椒薄荷
如何區分食用薄荷

胡椒薄荷原產自歐洲,葉長為8-10厘米,寬3-5厘米,葉柄長1-2厘米。其葉帶有一種特殊的薄荷風味,能製作各種茶、雪糕、糕餅、蛋糕的香料。另外薄荷精油能助消化,減少胃腸氣脹。

㈨ 提取方法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是我國常用的傳統中葯之一,又是一種重要的香料植物。薄荷有疏風、散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牙痛等〔1〕。薄荷中主要成分為揮發油,揮發油中主要有效成分為薄荷醇(俗稱薄荷腦)。如何提高薄荷油出油率和薄荷醇得率是薄荷油提取工藝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目前國內外對薄荷揮發油的提取主要以水蒸氣蒸餾為主〔2~4〕。本實驗運用4種不同方法提取薄荷油,並用氣相色譜測定薄荷醇含量,試圖通過不同方法的比較,尋找薄荷油的最佳提取方法。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HA121�50�05型超臨界萃取裝置(江蘇南通華安超臨界萃取有限公司);島津2010型氣相色譜儀;超聲波清洗器(崑山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FZ102型植物試樣粉碎機;揮發油提取器;旋轉蒸發儀;電熱套;電子天平。

1.2 材料薄荷來自江蘇省東台地區,7月下旬采其地上部分,陰干切片,粉碎。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郭榮麟研究員鑒定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薄荷醇(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醋酸乙酯(上海化學試劑廠)。

2 方法與結果

2.1 提取方法

2.1.1 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稱取粉碎好的薄荷200 g,置揮發油提取器中,加水1 000 ml,按《中國葯典》2000版附錄ⅩD揮發油測定法提取揮發油。提取6 h,收集薄荷油。用無水硫酸鈉脫水,濾紙過濾。

2.1.2 冷浸法提取稱取薄荷粉末20 g,用600 ml石油醚室溫浸泡3次,每次用200 ml溶劑,浸泡時間為3 h/次,合並提取液,將濾液在旋轉蒸發儀上蒸去石油醚,以下同2.1.1項處理。

2.1.3 超聲波法提取稱取薄荷粉末20 g,以200 ml石油醚為溶劑,超聲提取3次。超聲頻率40 kHz,提取時間為30 min/次。合並提取液,將濾液在旋轉蒸發儀上蒸去石油醚,以下同2.1.1項處理。

2.1.4 超臨界CO2法提取取薄荷粉末1.3 kg,裝入萃取釜。在萃取壓力為9 MPa,萃取溫度為50℃,CO2流量為25 L/h的條件下,萃取1.5 h,收集薄荷油,以下同2.1.1項處理。

2.2 薄荷油出油率比較按上述方法分別提取薄荷油,並計算出油率。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為1.15%,冷浸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為1.27%,超聲波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為1.34%,超臨界CO2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為2.43%。

2.3 薄荷醇含量測定

2.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薄荷醇對照品1.5 mg於1 ml容量瓶中,加醋酸乙酯至刻度,搖勻,即得濃度為1.5 mg/ml的對照品溶液。

2.3.2 樣品溶液的制備 准確稱取按上述方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適量,置於5 ml容量瓶中,加醋酸乙酯至刻度,搖勻,即得樣品溶液。

2.3.3 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為ZB�WAX彈性石英毛細管柱(30 mm×0.25 mm,0.25 μm),柱溫80℃,恆溫2 min,程序升溫5℃/min至110℃,保持1 min;程序升溫3℃/min至150℃,保持1 min;程序升溫6 ℃/min至170℃;氣化室溫度240℃;載氣為高純N2(99.99%);檢測溫度240℃(FID);分流比20∶1。

2.3.4 標准曲線的繪制分別精密吸取2.3.1項下對照品溶液1,2 ,3 ,4 ,5 ,6 μl注入氣相色譜儀測定,以峰面積為縱坐標,進樣量(μg)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得回歸方程y=1E+06x+73 107,r=0.999 8。結果表明在1.5 ~9.0 μg范圍內,對照品進樣量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5 穩定性實驗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樣品溶液,分別於0,2,4,6,10,12 h進行測定,每次進樣2 μl,結果表明薄荷醇峰面積的RSD為1.26%,因此可以在12 h內進行測定。

2.3.6 精密度實驗選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所得薄荷油樣品,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重復進樣6次,2 μl/次。結果表明薄荷醇色譜峰的RSD為1.02%。

2.3.7 重現性實驗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所得薄荷油樣品,平行取6份進行測定,結果表明薄荷醇平均含量為78.31%,RSD為1.73%,說明樣品測定具有較好的重現性。

2.3.8 回收率實驗精密稱取已知薄荷醇含量的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樣品5份,分別加入2.3.1項下薄荷醇對照品適量進行測定,並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7.34%,RSD為2.05%。

2.3.9 樣品含量測定按上述色譜條件,對2.3.2項下的樣品溶液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四種提取方法得到的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高低順序依次為:超聲波法>冷浸法>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CO2法。薄荷醇得率的大小順序為:超臨界CO2法>超聲波法>冷浸法>水蒸氣蒸餾法。

表1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的比較(略)

薄荷醇得率(%)=出油率×薄荷醇含量×100%

3 討論

冷浸法和超聲波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和薄荷醇含量都比水蒸氣蒸餾法高。在薄荷油的現實生產,通常採用水蒸氣蒸餾法進行生產,因為冷浸法和超聲波法都使用了有機溶劑,容易造成溶劑殘留。另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相對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因此在生產中應用較廣。

4種提取方法中,超臨界CO2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最高。這是因為超臨界CO2提取過程在密閉系統中進行,且操作溫度低,因此萜烯類成分不易損失,熱不穩定性成分及易氧化的組分也不會受到破壞,同時部分高沸點的成分也被提取出來。

薄荷油的提取,不但要考慮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而且要考慮它的得率。在超臨界CO2法提取中,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較低,但由於出油率高,因此薄荷樣品中薄荷醇得率比其它提取方法高。

超臨界CO2提取的薄荷油出油率和薄荷醇得率高,而且具有操作溫度低、無毒害、效率高、操作簡單等優點,能夠保證有效成分及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同時又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薄荷油的4種提取方法中,超臨界CO2提取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國家葯典委員會.中國葯典,Ⅰ部〔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097.

〔2〕 魏新國,董 岩.野生薄荷揮發油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煙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9(2):116.

〔3〕 安秋榮,郭志峰.夏、秋季薄荷揮發油成分的對比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0(4):351.

〔4〕 劉金榮,李 萍.三種野生薄荷揮發油化學成分的測定〔J〕.石河子醫學院學報,1995,17(1):16.

閱讀全文

與食用薄荷油真假鑒定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oppoa9手機震動關閉方法 瀏覽:891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麼研究方法 瀏覽:219
防火牆的自定義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
心律規整測量方法計算題 瀏覽:752
快速治痛風最好的方法 瀏覽:441
櫥櫃平台計算方法 瀏覽:780
乾隆黃地粉彩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420
非常簡單的櫃子方法 瀏覽:146
排污泵安裝方法 瀏覽:417
推薦教學方法考點 瀏覽:768
生完孩子磨牙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02
頸腰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218
一筆畫月季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8
雨井與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682
a2圖紙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714
用手機鍛煉的方法 瀏覽:512
貼牆倒立的正確方法 瀏覽:282
電磁治療儀器使用方法 瀏覽:252
科學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瀏覽:813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