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拜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口服。 (1)解熱、鎮痛:一次0.3g~0.6g,一日3次,必要時可每4小時一次。 (2)抗炎、抗風濕:一日3~6g,分4次口服。 (3)建議手術前開始,一次100mg~300mg,一日1次。膽道蛔蟲病:一次1g,一日2~3次,連用2~3日;陣發性絞痛停止24小時後停用,然後進行驅蟲治療。 2.小兒常用量 口服。(1)解熱、鎮痛:每日按體表面積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體重5~ 10mg/kg,或每次每歲60mg,必要時可每4~6小時一次。(2)抗風濕:每日按體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獲療效,可根據血要濃度調整劑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 mg/kg。(3)兒科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開始每日按體重80mg/kg-100mg/kg,每日3-4次;退熱2-3天後改為每日30mg/kg,每日3-4次;症狀解除後減少劑量至每日 3mg/kg-5mg/kg,每日一次,連續服用2月或更久。
㈡ 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
中文俗名:醋柳酸、巴米爾、力爽、塞寧、東青等
英文名稱:Aspirin
英文別名:Acenterine、Acetard、Acetophen、Acetylsalicylic Acid、Acim Acetylsalicylicum、Adiro、Albyl、Aluprin、Asadrine、Aspirinetas、Bayaspirina、Bi-Prin、Codral Junior、Ecotri、Ecotrin、Elsprin、Empirin、Enteretas、Novosprin、Rhonal、Salitison、Salicylic Acid Acetate、2-Acetoxybenzoic acid
(中文)普通命名法:乙醯水楊酸,鄰乙醯水楊酸
(中文)系統命名法:2-(乙醯氧基)苯甲酸
(英文)普通命名法:acetylsalicylic acid
CAS登錄號:50-78-2
EINECS登錄號:200-064-1
水溶性: 3.3g/L(20℃)
性質描述: 白色針狀或板狀結晶或粉末.熔點135℃.無氣味,微帶酸味.在乾燥空氣中穩定,在潮濕空氣中緩緩水解成水楊酸和乙酸.能溶於乙醇,乙醚和氯仿,微溶於水,在氫氧化鹼溶液或碳酸鹼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時分解.該品1g能溶於300ml水5ml醇10-15ml醚或17ml氯仿.
安全說明: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並送醫診治;S36/37/39:穿戴合適的防護服、手套並使用防護眼鏡或者面罩.
危險品標志: Xn:有害物質
危險類別碼: R22:吞咽有害;R36/37/38: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危險品運輸編號: UN1851
產品應用: 是應用最早,最廣和最普通解熱鎮痛葯抗風濕葯.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溫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葯理作用,發揮葯效迅速,葯效肯定,超劑量易於診斷和處理,很少發生過敏反應.常用於感冒發熱,頭痛、神經痛關節痛、肌肉痛、風濕熱、急性內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牙痛等.是《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列入的品種乙醯水楊酸也是其他葯物的中間體.
生產方法及其他: 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在反應罐中加乙酐(加料量為水楊酸總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楊酸,攪拌升溫,在81-82℃反應40-60min.降溫至81-82℃保溫反應2h.檢查游離水楊酸合格後,降溫至13℃,析出結晶,甩濾,水洗甩干,於65-70℃氣流乾燥,得乙醯水楊酸.
葯品簡介
早在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Gerhardt)就用水楊酸與醋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8年德國化學家菲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1899年由德萊塞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為止,阿司匹林已應用百年,成為醫葯史上三大經典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葯,也是作為比較和評價其他葯物的標准制劑.在體內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這與TXA2生成的減少有關. 臨床上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阿司匹林於1898年上市,近年來發現它還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於是重新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將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衍生物與聚乙烯醇、醋酸纖維素等含羥基聚合物進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產物的抗炎性和解熱止痛性比游離的阿司匹林更為長效.
根據文獻記載,都說阿司匹林的發明人是德國的費利克斯·霍夫曼,但這項發明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還有一位猶太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 阿圖爾·艾興格林的辛酸故事發生在1934年至1949年間.1934年,費利克斯·霍夫曼宣稱是他本人發明了阿司匹林.當時的德國正處在納粹統治的黑暗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已經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狂妄的納粹統治者更不願意承認阿司匹林的發明者有猶太人這個事實,於是便將錯就錯把發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費利克斯·霍夫曼一個人的頭上,為他們的"大日耳曼民族優越論"貼金.納粹統治者為了堵住阿圖爾·艾興格林的嘴,還把他關進了集中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約在1949年前後,阿圖爾·艾興格林又提出這個問題,但不久他就去世了.從此這事便石沉大海. 英國醫學家、史學家瓦爾特·斯尼德幾經周折獲得德國拜爾公司的特許,查閱了拜爾公司實驗室的全部檔案,終於以確鑿的事實恢復了這項發明的歷史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發明中,阿圖爾·艾興格林功不可沒.事實是在1897年,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確第一次合成了構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質,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的指導下,並且完全採用艾興格林提出的技術路線才獲得成功的.
2010版中國葯典修訂內容
阿司匹林
Asipilin
Aspirin
書頁號:中國葯典2005版—283
【刪除】
鑒別(2)
【修訂】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四氫呋喃-冰醋酸-水(20:5:5: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03nm.理論板數按水楊酸峰計算不低於5000,阿司匹林主峰與水楊酸主峰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約10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適量,振搖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臨用前新配).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水楊酸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適量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立即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顯水楊酸色譜峰,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供試品中水楊酸含量,含水楊酸不得過0.1%.
【增訂】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Ⅴ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四氫呋喃-冰醋酸-水(20:5:5:70)為流動相A,乙腈為流動相B,按下表進行線性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76nm.阿司匹林峰的保留時間約為8分鍾,理論板數按阿司匹林峰計算不低於5000,阿司匹林峰與水楊酸峰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時間(分鍾) 流動相A(%) 流動相B(%)
測定法 取本品約0.1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適量,振搖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2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對照溶液;精密量取對照溶液10ml,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靈敏度試驗溶液.分別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溶液、靈敏度試驗溶液及水楊酸檢查項下的水楊酸對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顯雜質峰,除小於靈敏度試驗溶液中阿司匹林主峰面積的單個雜質峰、溶劑峰及水楊酸峰不計外,其餘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峰面積(0.5%).
乾燥失重 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乾燥器中減壓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附錄Ⅷ L).
適用病症
本葯臨床可用於下列情況.
【臨床治療】
對於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頭痛,目前臨床上面較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西葯阿司匹林進行治療,該葯通過血管擴張短期內可以起到緩解頭痛的效果,但是長期服用對身體有較大傷害,如患者產生葯物依賴性,應盡量酌減使用並同時採用中葯治療,如中國醫科大學研製的中葯百眠安等,會有較為顯著持久的療效.另外,失眠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患者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鎮痛、解熱
該葯對鈍痛的作用,優於對銳痛的作用.故該葯可緩解輕度或中度的鈍疼痛,如頭痛、牙痛、 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也用於感冒、流感等退熱.本品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治療引起疼痛、發熱的病因,故需同時應用其他葯物參因治療.
消炎、抗風濕
阿司匹林為治療風濕熱的首選葯物,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如已有明顯心肌炎,一般都主張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在風濕症狀控制之後、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療,以減少停用激素後引起的反跳現象.
關節炎
除風濕性關節炎外, 本品也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改善症狀,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此外,本品用於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幼年型關節炎以及其他非風濕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緩解症狀.
抗血栓
本品對血小板聚集有抑製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臨床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塞、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患川崎病的患兒應用阿斯匹林,目的是減少炎症反應和預防血管內血栓的形成
預防消化道腫瘤
長期規律的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胃腸道腫瘤的發生率.
用法用量
注意:應與食物同服或用水沖服,以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成人常用量口服
①解熱、鎮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1次
②抗風濕,一日3—5g(急性風濕熱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尚無明確用量,多數主張應用小劑量,如50—150mg,每24小時 1次
④治療膽道蛔蟲病,一次1g,一日2—3次,連用2—3日;陣發性絞疼停止 24小時後停用,然後進行驅蟲治療
小兒常用量口服
①解熱、鎮痛,每日按體表面積1.5g/平方米,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體重5—10mg/kg,或每次每歲60mg,必要時4~6小時1次
②抗風濕,每日按體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獲療效,可根據血葯濃度調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
③小兒用於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開始每日按體重80—100mg/kg,分3—4次服,熱退2—3天後改為每日30mg/kg,分2—4次服,連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狀態期間,每日5—10mg/kg,1次頓服.
④預防血栓、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肌梗塞:0.3/次,一日1次;預防暫時性腦缺血,每次0.6g,一日2次.
⑤治療膽道蛔蟲:每次1g,一日2-3次,連服2-3日.
⑥治療X線照射或放療引起的腹瀉,每次服0.6-0.9g,一日4次.
⑦治足癬,先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滌,然後本品粉末撒布患處,一般2-4次可愈.水楊酸類早晨給葯達峰時間長,半衰期長,晚間相反.合理給葯應早晨用量略增加.晚間加服一次.
部分疾病患者的用法及最佳用量
①在預防瓣腦性心臟病發生全身性動脈栓塞方面,單獨應用阿司匹林無效,但與雙嘧達莫合用,可加強小劑量雙嘧達莫的效果.
②避免和糖皮質激素合用;避免與香豆素類抗凝葯、降血糖葯氨甲蝶呤、巴比妥類、苯胺類等合用.
③飯後服.美國胸科醫師學會抗栓和溶栓治療學會(ACCP)的循證指南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肌梗死、腦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患者應根據病情,使用最佳劑量.
大量的臨床試驗顯示,對大部分病人來說,包括慢性穩定性或不穩定心絞痛患者,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險.這一劑量也可降低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患者腦卒中和死亡的發生率.歐洲一項腦卒中預防研究顯示,既往有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和腦卒中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25mg,每日2次,即50mg/日可降低腦卒中或死亡的危險.臨床實踐證明,患者即使服用比表中劑量更高的阿司匹林,療效不會進一步增加,但副作用的發生卻大大增加.因此在治療各種血栓性疾病中,患者應該使用最小的有效劑量,亦即長期應用50—160mg/日,以達到最大療效,而毒副作用則減至最小,這才是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劑量.
不良反應
一般用於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但長期大量用葯(如治療風濕熱)、尤其是當葯物血濃度>200μg/ml時則較易出現副作用.血濃度愈高,副作用愈明顯.
較常見的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由於本品對胃粘膜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 3—9%).
較少見或很少見的有(發生率<3%);
①胃腸道出血或潰瘍,表現為血性或柏油樣便,胃部劇痛或嘔吐血性或咖啡樣物,多見於大劑量服葯患者;據報道每天服用 4—6g者有 70%每天出血 3—10ml,有潰瘍形成者出血量可更多,並可引起失血性貧血;服用腸溶片劑很少有胃腸刺激反應;
②支氣管痙攣性過敏反應,表現為呼吸短促、呼吸困難或哮喘、胸悶;
③皮膚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
④肝、腎功能損害,與劑量大小有關,尤其是劑量過大使血葯濃度達 250μg/ml時易發生.損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葯後可恢復.
過敏反應
特異體質者服用此葯後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哮喘等過敏反應,其發生率約為20%,多見於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嚴重而持久,這是因為阿司匹林抑制了環氧化酶之後,堆積的花生四烯酸經另一途徑生成了大量的過敏介質所造成的,可伴有蕁麻疹或喉頭水腫,用皮質激素有效,但常規抗過敏葯腎上腺素的療效不佳.這種現象的具體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可能這些人對阿司匹林具有特異的葯理反應.
胃黏膜損傷
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爛、出血及潰瘍等.多數患者服中等劑量阿司匹林數天,即見大便隱血試驗陽性;長期服用本葯者潰瘍病發率高.筆者曾遇1例患者因高熱口服阿司匹林0.6g/次,每日2次,3日後嘔血500ml.除葯物的酸性直接致胃黏膜損傷外,注射用葯亦可發生.阿司匹林能透過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層,破壞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於是胃酸就可逆地彌散到組織中損傷細胞,致毛細血管破損而出血.近來發現前列腺素對於維護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證明能阻止前列腺
㈢ 阿斯匹林怎麼吃
阿司匹林的正確服用方法是睡前口服50-100mg,不同廠家生產的葯物,服用量有相應的變化,患者可以根據葯物購買時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服用,或者根據醫生的醫囑進行服用。阿司匹林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葯物,患者長期服用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某些患者在急性發病期可以依據醫囑增大服用劑量,控制病情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並不適合所有患者服用,比如患有胃潰瘍的病人就不宜服用。如果患者在服葯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當及時停葯和觀察,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阿司匹林中含有水楊酸的成分,水楊酸能起到一個清潔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是可以幫助頭皮去清理頭皮屑的。使用方法就是取兩片阿司匹林將其壓碎,與洗發用品混合在一起直接清洗頭皮。但是一定要注意,阿司匹林壓成粉末狀之後容易粘在頭皮上,比較難清洗,所以一定要多沖洗幾遍。或者將阿司匹林泡在水中,用阿司匹林水溶液浸泡濕敷頭皮,然後再用洗發水清洗干凈。
其實治療頭皮屑,不能只依賴於用阿司匹林。舉個例子如果頭皮屑是因為真菌感染而引起的,阿司匹林沒有殺菌的功效,所以對其是沒有效果的,真菌感染引起的頭皮屑可以使用復方酮康唑之類的葯物治療,真菌感染比較難根除,必須連續使用一個星期才能根治。
合理的作息和良好的洗發習慣能很好的減少頭皮屑的產生,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星期內洗發最佳次數是三到四次,次數不能太多,洗發次數過於頻繁會對頭皮造成過度清潔,致使頭皮出現應急性反應,分泌更多的油脂 ,從而出現頭皮屑增多的現象。
㈤ 阿司匹林腸溶片說明書如何吃
1.成人常用量 口服。 ① 解熱、鎮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時敏4小時1次。 ② 抗風濕,一日3~6g,分4次口服。 ③ 抑制血小板聚集則應用小劑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 ④ 治療膽道蛔蟲病,一次1g,一日2~3次,連用2~3日;陣發性絞疼停止24小時後停用,然後進行驅蟲治療。 2.小兒常用 口服 ① 解熱、鎮痛,每日按體表面積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體重5~10mg/kg,或每次每歲60mg,必要時4~6小時1 次。 ② 抗風濕,每日按體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獲療效,可根據血葯濃度調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 130mg/kg。用於小兒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開始每日按體重80~100mg/kg,分3~4次服;熱退2~3天後改為每日30mg/kg,分3~4次服,連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狀態期間,每日5~10mg/kg,1次服。
㈥ 阿斯匹林的用法和用量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解熱止痛類葯物,目前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的用法用量與用途是息息相關。第一、用於解熱止痛一類疾病,一般的用法是一次0.3g-0.6g,3次/天次。必要的時候4小時/次,要在飯後口服。第二、對於治療風濕類疾病,比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那麼需要3g-5g/天,用量非常大。急性風濕熱,可以用到7g-8g,4次/天,口服。第三、這種葯物目前最常用的用途是進行腦梗死的二級預防,目前沒有明確用量,大部分主張是小劑量,也就是每天100mmg,尤其是對拜阿司匹林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葯物,可以在早晨口服100mmg。第四、治療膽道蛔蟲可以1g/次,2-3次/天。
㈦ 阿司匹林澆花方法是什麼
現代生活,養花是非常流行的一項活動,全民養花時代,家裡養上幾盆花花草草,周末休息的時候,澆澆水,松鬆土是非常有趣的,家裡養花不僅僅能給我們增添快樂,同時還能讓我們家中充滿生機活力。
在養花過程中,難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家裡養的花葉子出現了泛黃的跡象,或者是花盆裡的花爛根了快要死了,養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問題是肯定會有的,隨著我們經驗的積累,慢慢的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了,給大家說兩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小葯片”,輔助我們把花養的更好,小小的葯片也是能幫助我們解決養花難題的。
阿司匹林小葯片(輔助植物生根,讓綠植根系生長得更旺盛)
維生素C可能是家中備用最多的了,我們人體應該每隔3-5天的時間就應該食用一片維生素C,給我們人體補充維生素,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維生素C呈現酸性,吃進嘴裡就能感受到酸酸的,維生素C能調節土壤的酸鹼度,讓土壤偏酸性。
使用方法:維生素C適用於大多數的綠植,像平常我們養的梔子花,茉莉花,長壽花,蟹爪蘭等等,都是喜歡酸性花土的,將維生素C小葯片取3-4片,溶解在3000ML的水裡,一定要等到維生素C完全溶解了在使用,澆灌在花土裡能讓花土變的偏向酸性,促進植物開花。
㈧ 如何正確服用阿斯匹林
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主要是基於減少阿司匹林對胃的損害而考慮的。阿司匹林誘發消化道出血的機制主要有兩點:
① 阿司匹林對胃腸道黏膜的直接損傷作用
② 阿司匹林抑制環氧化酶(COX)活性,減少胃腸粘膜保護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減少血栓素A2的合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易致出血。
普通制劑:
還是要飯後服用,讓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這樣可以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損害。
腸溶片:
因為其外面有一層耐酸不耐鹼的包膜,一般要在腸道內的鹼性環境下才能釋放,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是也不是在胃內完全不分解釋放,根據葯典要求,在胃內釋放量小於10%即合格,說明還是有少量在胃內釋放。
如果在飯後服用的話,進食後食物會稀釋胃酸導致胃內PH升高,更接近於鹼性環境從而使葯物在胃內加快分解。此外如果飯後服用的話,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遲了它的排空時間,在胃內呆的時間更久,釋放也更多一些。餐前服用,由於空腹胃內酸性環境強,腸溶衣不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從而可減少葯物對胃黏膜的損傷。
所以根據上述這些依據和葯品說明書上的要求,阿司匹林腸溶片最好是餐前服用。對合並胃腸道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合並使用胃黏膜保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
㈨ 如何正確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下稱ASA),是一種常用的退熱止痛葯。但使用不當常可出現以下不良反應。
※超量或長期服用ASA,可致原潰瘍惡化或誘發胃潰瘍。
※通常劑量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長出血時間,大劑量或長期使用,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故嚴重肝損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維生素K缺乏以及血液病患者均應忌用。
※ASA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能間接誘發或加重哮喘。
※過量服用ASA,能引起可逆性耳聾,耳鳴,聽力減退,並加重雜訊對聽力的損害。
※孕婦小劑量長期服用,會延長孕期及產程,並增加母體出血的危險。妊娠後期超量服用,能造成新生兒頭部血腫,紫癜和短暫的便血。
※因為幼兒對ASA分解代謝功能不全,服葯後易引起中毒及代謝性酸中毒,改用撲熱息痛作退熱葯為宜。
※此葯超劑量服用,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嚴重腎功能衰竭者應禁用。
※ASA能廣泛干擾肝臟代謝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因而臨床有「ASA肝炎」之稱。
㈩ 一片阿司匹林兌多少水澆花
取一粒阿司匹林小葯片,勾兌2000ml的清水稀釋一下,充分混合後一個月給花澆一次。
養花用阿司匹林,可以讓花開的更艷,防止植株出現爛根、爛莖的可能,還能促進植株根系的生長,提高植株的抗性。阿司匹林對養花有這么大的好處,就是因為葯片中含有大量的水楊酸,而水楊酸有防腐抗菌、刺激植株根系生長的功效,所以用阿司匹林養花,對植株非常有利。
(10)阿司匹林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不易溶於水,易溶於酒精,所以在兌水使用前最好先用工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少量的酒精充分溶解後再用清水稀釋。大概5ml酒精可以溶解1g的阿司匹林。
保護花果:在植株出現花蕾直至果實膨大期,可用阿司匹林兌水進行葉面噴施,可以減少落花落蕾。
促使接穗成活:接穗嫁接前用阿司匹林與水的溶液噴灑或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