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鍛煉自己的側腹肌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1:
側卧半身起,雙腳屈膝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 2:
單杠懸垂,雙腳並攏體側收膝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3:
仰卧屈膝半身側起,雙手放身體一側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4:
坐姿雙手握杠鈴片轉體,雙腳伸直騰空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5:
直立頸後負重杠鈴體側屈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6:
側卧單腳抬腿,雙腳伸直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7:
直立單側負重啞鈴體側屈
鍛煉腹部兩側肌肉動作8:
坐姿頸後杠鈴轉體
利用以上8個鍛煉腹部兩側肌肉的動並配合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把腹部兩側的贅肉減掉,同時還可以將腹部的肌肉練出來。不過在鍛煉方法上需要遵循以下2點:1、鍛煉腹部兩側肌肉的動作每個動作盡可能多做,建議每組做30個,整套動作可以做2到3個循環。2、先進行腹部兩側肌肉的鍛煉,然後再進行至少30分鍾的有氧運動。
B. 腰椎間盤突出症怎麼鍛煉
患上腰間盤突出後除了要卧床休息外,還要適當的進行一些鍛煉,這些鍛煉對於緩解腰間盤突出患者的病情是有益的,但是需要注意正確的選擇腰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同時配合中醫膏葯進行調理。
腰間盤突出怎麼鍛煉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反復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卧位抬腿側卧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後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卧,腰部放鬆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後,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盡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後放下,重復15次。
6、壓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後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干抬起,雙手觸膝。
8、外敷治療腰間盤突出,使用中醫膏葯,敷在後腰疼痛部位,三天一換。
腰間盤突出自我鍛煉方法
1、增強腹部鍛煉:頭部向後,腹部慢慢向後彎成弓形,保持這個姿勢5秒,起來緩解,反復5次。
2、左右側彎腰:使身體保持正直,兩腿分開,雙手插在腰部,向左彎腰,保持5秒,左右交替。
3、左右旋轉:正立姿勢站好,叉腰,左右來迴旋轉腰部,使腰部放鬆,5分鍾即可。
4、室外活動:患上寬松的衣物,放鬆心情,到公園四齣去走走,緩解視野上的疲勞。
5、鍛煉注意循序漸進。
腰間盤突出患者要注意什麼
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2、要求患者在走路時腹部用力,等公共汽車時,不要雙腿並齊,將一側腳搭在低矮的台上、石頭上會感覺輕松得多,這樣做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保健,有著很大作用。
3、進行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腰間盤突出患者,不但達不到保健預期目的,還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病情。
4、進行腰椎的保健時,要求患者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C. 側卧睡覺正確姿勢是怎樣的求圖解。
若左側睡,就將左腿和左臂彎曲,用手上接頭部,同時,把右腿伸直,將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側卧時,則相反,它對安睡非常有效。睡眠呼吸暫停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使人白天更加疲勞,身體抵抗力下降。瑞士伯爾尼大學附屬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側卧可減少睡眠呼吸暫停現象,保證睡眠質量。
據統計,有65%的人習慣側睡,30%習慣仰睡,而5%習慣俯睡。選擇睡姿並無絕對好壞,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大可不必過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勢,因為一夜之間,人往往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睡到天明,絕大多數人不斷變換著睡覺姿勢,這樣更有利於解除疲勞。
D. 俯卧撐的正確方法
窄距俯卧撐鍛煉臂力。寬距俯卧撐鍛煉胸大肌。俯卧撐至少有8種練習方式。
一、擴胸式。雙手的手掌作為支撐點,雙臂張開,與肩同寬,或比肩更寬,背部、腰部和臀部呈一條直線,肘部用力,屈臂運動即可。此方式主要鍛煉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頭肌以及腹部肌肉。
二、夾肩式。動作與上同,只是雙手間距較窄,並以雙拳作為支撐點,拳眼向前。這種方式鍛煉的是臂力,而且能增加手腕的力量和拳的硬度。練習時應注意,所選的支撐地面可以先軟後硬,手腕支撐時要綳緊,以免扭傷。
三、鐵牛耕地式。用拳或用手掌作為支撐點。雙手撐地,雙臂張開,與肩同寬。雙腳趾著地,雙手雙腳平行。頭向斜前方頂,前腳掌、雙手、頸、腰一齊用力,同時腰下塌,貼著地皮。然後臀部上翹,腰再下塌,身體後拉,整個動作完成。斜前斜後的動作反復做即可。這種練習主要針對頸部,並增強背肌、手腕、腳踝力量。
四、手指功法。主要是以十指為支撐點,其他動作與前兩種方式相同。隨著力量增加,著地的手指可以依次遞減。該方式主要練習指力,增強手的握力、抓力、合力,力透指尖。應注意的是,若指力達不到支撐身體的力量,可以先讓手指頂著牆面練習,身體斜撐。待指力慢慢增強後,再逐漸放到水平地面來練,以防手指受傷。
五、鯉魚卧蓮式。身體側卧,單拳或單掌著地(一般是單拳),斜撐地面,雙腳交叉斜撐。例如,右拳撐地,左臂向上伸展,雙臂呈十字形,掌握身體平衡。左腳內側、右腳外側著地支撐。屈臂下撐時,腰部用力,頭和腰後仰,如同盤卧的鯉魚,然後恢復原式,再反復下撐。
該方式主要鍛煉三角肌(俗稱「虎頭肌」)、上臂、腰部和腹部的力量。練習時若力量不夠可以先選擇較軟的地面,臂部的力量要用足。
六、倒立式。初練者可依附牆面倒立,腳搭在牆面上,雙手與肩同寬,雙臂彎曲,做屈臂下按。後期,腳可以離開牆面來做俯卧撐。該方式主要訓練頸部和臂部的力量。練習時注意掌握身體平衡。
七、負重練習。動作與擴胸式和夾肩式相同,只是在背部放上重物,如啞鈴片。在臂部力量增強、身體動作協調後,重物的重量可依次遞增。
八、單掌或單拳練習。動作與擴胸式和夾肩式相同,但單掌或單拳著地,做動作時雙手交替撐地。該方式主要練習單臂力量。若臂力不夠,開始時可先在斜坡上練習,隨著力量增強,逐漸抬高腳的支撐點,最後可單掌或單拳甚至一個手指支撐,身體倒立。練習時要循序漸進。
強調,練習時要注意身體平衡,各部位的動作一定要協調,這樣肌肉的負重才均勻,鍛煉效果才會更好。
俯卧撐對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還能做出很多花樣,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兩手距離變化:雙手略寬(或略窄)於肩膀,肘部打開與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雙手和肩寬相等,俯卧撐的難度就會相應提高。略寬於肩膀距離的方法,更偏重於鍛煉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於肩膀距離的方法,則偏重於鍛煉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腳法變化:手法可分為全掌撐、拳撐和指撐三種形式,從方向上又可以分為指尖向前、向內、向外三種撐地姿勢。全掌撐,就是用全手掌撐地;拳撐,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撐地;指撐,就是用手指第一關節撐地的方法。指撐所需要的力量大,難度也最高。腳法,可以分為兩腳並攏和開立兩種形式,還可以分別用腳背或腳弓撐地。
三、身體傾斜的姿勢變化:高姿俯卧撐,在做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低手高,手腳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種姿勢適合初學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撐,練習者的腳和手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適合一般鍛煉人群。低姿俯卧撐,在練習時,練習者的身體是腳高、手低,腳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 部撐地,手腳不在同一平面。這個姿勢會將全身的重量壓在上肢,對健身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四、鍛煉頻率變化:可以快慢結合,練習中先快做幾次,再慢做幾次;也可以定時計數,在單位時間內計算練習的次數;還可以單純計數,練習者不間斷做俯卧撐,直到力竭。頻率的變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長,交叉運用它們,鍛煉中就不易感到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