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訓練下肢的訓練方法
常用的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動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強;動作幅度小的,要動作頻率快。(注意踢腿動作)
(2)前後左右並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後左右變向時要有隨髖動作。(跳的寬度1米)
(3)墊步半蹲向前、後跑。要求兩腿配合協調,後腿提起,頻率快。 (4)並步半蹲,左、右移動跑。要求左右起動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動作,節奏明顯。 (6)膝關節彎屈左右蹬地。要求後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後、左、右弓箭步跳。要求變換方向時,髖的動作要明顯。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或機體某部位)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快速通過某一距離的能力;對各種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速度素質是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身體訓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一般速度訓練 常用的方法:
(1)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小步跑; (2)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後蹬跑; (3)原地或行進間快速高抬腿跑;
以上(1-3)可以合為一個綜合項目,反復練,按時間練,一般可以練20分鍾一組,練兩組就可以了. (4)快速跨步跑;[60米左右] (5)快速跑台階;[70級台階] (6)快速後踢腿跑;[30米左右]
以上(4-11)為一個綜合項目,可以每次練兩項,如今天把上坡或下坡跑和快速跑台階拿出來練.每種跑10組就可以啦.若能更多~那可以在加.
(二)專項速度訓練
專項速度是指運動員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移動的速度和揮拍擊球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
(1)快速徒手和持拍揮拍練習;[100次*4] (2)快速對牆擊球練習;[時間訓練:30分鍾] (3)快速揮網球拍練習;[50次*4] (4)快速揮輕量啞鈴練習;[50次*4]
(5)快速拉橡皮條練習;[如將橡皮條綁在一支撐物上,手拉橡皮條另一端,進行揮拍動作50次*4]
(6)利用羽毛球場地進行快速前後往返跑,快速滑步跑,快速側身交叉跑,快速組合步法移動等;[20次*4/種}
(7)快速跳繩(各種跳繩方法)。[可以分時間或次數聯系,一分種快速跳單跳雙跳或者10分鍾雙跳 ]
Ⅱ 在家怎樣鍛煉上下肢力量
以下是幾種經典的下肢力量練習方式:
1、靜蹲:背靠牆,雙腳雙膝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下蹲至膝尖與腳尖連線垂直地面,重心置於患側足跟,自行掌握下蹲深度,基本控制在可在2-3分鍾內達到充分疲勞的程度,間隔不超過10秒鍾,連續5-10次\組,2組\天。如果想增加難度,可在背後與牆之間放置一軟球(不小於排球的尺寸),進行相同標準的練習。這種方法適用於一切對於下肢負重沒有限制的患者,如果患肢存在軟骨損傷,並在運動中會產生疼痛感,可以通過上下微調角度的方式避開損傷區間,盡量使練習不發生在疼痛弧范圍內。
2、抗阻伸膝:坐於床邊(椅子或器械上),患側腳踝部負重,在完全伸直至70度范圍內行抗阻伸膝練習,動作節奏快上—稍作停頓2秒—慢下,所負重量以在重復動作10-15次范圍內可達充分疲勞且不產生疼痛為宜,如疲勞與疼痛發生沖突時,優先控制疼痛,適當延長動作中停頓的時間以加強訓練效果。每做10-15次休息半分鍾,連續60-90次\組,2組\天。此項練習健側亦可進行,但應注意適當增加范圍及負荷量以作區分。對於下肢非伸膝裝置(股四頭肌、髕骨、髕腱)損傷早期的患者一般都適用。如果患肢主動伸直功能受限,應著重強化在過伸位至屈膝30度位范圍內的抗阻伸膝練習,強化股內側肌力量,動作標准不變。事實上人在日常生活工作體育鍛煉中,最後30度的關節控制能力意義最大,這個區域內股內側肌的力量占據了整個肌群力量的超過一半,所以在多數情況下應著重練習這個運動范圍內的動作。
3、抗阻屈膝:俯卧於床上,患側腳踝處負重或以皮筋束於其上,進行最大范圍內抗阻屈曲,所負重量、動作規格、訓練數量與以上「抗阻伸膝」動作相同。這個練習目的是強化大腿後群肌力(腘繩肌),作為前群股四頭肌的拮抗肌,後群肌肉在維持整個關節平衡和關節運動可控性的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予以重視,膝關節後交叉韌帶斷裂重建的患者在術後3個月內不做此項練習。其他患者基本適用,且此動作不引起髕股關節面壓力增大,對即使是比較嚴重的退行性骨關節病的患者依然適用。
4、患側單足支撐(金雞獨立):患側單肢充分伸直站立,大腿肌肉充分收縮,膝關節「往後頂」,挺胸收腹收臀抬頭,保持平衡,當達到可穩定站立1-2分鍾的時候不倒,可嘗試脫拐。一般站立5分鍾/次,休息間隔10秒,2-3次/組,1-2組/天。當站立超過5分鍾仍能夠從容保證身體平穩時,可以轉移至平衡板上繼續此項練習,標准不變。建議平衡板可以以下方法製作:用4-5個空礦泉水瓶旋緊瓶蓋,用布綁紮成一排,放在地上,就成為一個單足使用的平衡板了,雙足使用製作兩個即可。剛上時要注意安全,防止跌落,力量增強時還可以在板上練習0-45°半蹲起。這種方法適用於對下肢負重無任何禁忌者,練習時應盡量保證無痛。
5、直抬腿練習:坐位或平卧位,大腿肌肉充分收縮,鎖死膝關節後,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15㎝處,保持至力竭,間隔10秒,10次/組,3-5組/日。此項練習的關鍵在於充分伸直膝關節,稍有彎曲練習效果即大打折扣。這種方法適用於幾乎一切除伸膝裝置損傷的下肢損傷患者。
注意事項:
1、 加強日常生活中針對患側肢體的保護
2、 日常生活中應控制運動量,簡而言之即「該走的路正常走,無關緊要的運動盡量減少」盡量通過各種手段強化膝關節力量,但是基本應確保「力量練習無痛的原則」。無痛練習方式優先考慮。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呂錚
3、 如果在某一活動范圍內,由於疼痛作用(疼痛弧),神經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以致控制該范圍關節運動的肌群始終無法被喚起(肌肉的失用現象),無法得到有效訓練,則可以嘗試在疼痛弧內忍痛進行若干次練習,以喚起相關肌群的運動。此時應注意將練習中產生的疼痛控制在耐受范圍內,並注意練習後及時予以足量冰敷,並給予其充分休息。
4、 加強健側肢體力量練習,以起到支撐全身體重,進一步分擔患側肢體所負之體重。
5、如果有條件應在練習前做充分的准備活動,肌肉微微發熱時再進行較大量的力量訓練,練習後應進行較充分的肌肉牽拉,防止延遲性肌肉酸痛發生,促進消除疲勞。
Ⅲ 如何鍛煉下肢力量
鍛煉下肢力量:
1、 肩背激活:端坐在沙發上,腰背挺直,軀干微微前傾,雙臂側平舉。然後雙手開始進行「劃半圓」運動,從兩端運動至後腦勺位置,再恢復至初始位置,重復練習。注意,雙手劃動時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才能充分拉伸肩關節。活動時,配合好呼吸節奏也能起到很好的健肺效果。做5至8次。
2、臀部拉伸:同樣端坐在沙發上,右腿放在左腿膝關節上方,同時背部收緊,軀干前傾。然後右手開始向下按壓右側膝關節,找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拉伸幅度後,保持住動作8至10秒不動。注意,練習過程中自然呼吸,不要憋氣。身體前傾時,感覺到臀部有比較明顯的牽拉感為宜。左、右腿交換練習2至3次。
3、沙發半蹲:自然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臀部緩慢向後坐,並屈膝下蹲,同時雙臂前平舉至與肩同高。當臀部輕觸到沙發時,下肢開始發力,身體上升恢復至初始位置。注意,整個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雙腳位置不變,下蹲時腰背始終保持挺直。下蹲時呼氣,起身時吸氣。初次練習,可以將手臂前平舉的動作改為雙手扶大腿的姿勢,這樣可以省些力量。練習10次。
4、騎車相較於慢跑等運動,對下肢造成的沖擊較小。但很多人騎車後會抱怨膝蓋疼,這是由於腿部在踩踏過程中反復進行圓周運動,容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臏骨勞損。因此,已經有膝關節炎、臏骨勞損等骨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縮短騎行距離,尤其要避開過多的爬坡路段。
如果運動過程中不注意安全,發生跌倒,極容易造成骨折、扭挫傷、顱腦損傷等,建議選擇適宜的路段,運動前拉伸關節和肌肉,尤其是在天冷時,肌肉會比較僵硬,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熱身。運動中如有身體不適,不要勉強繼續運動。此外,騎行時還有「四個注意」。
Ⅳ 哪些動作能有效提升下肢力量
現在的生活水平都大幅提高了,人們的工作也不需要小號太多的體力,並且越來越沒有時間去鍛煉了,所以幾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下肢力量較弱,我們要直視這個問題,並且下面四個action可以幫你及時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