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跑步才健身 正確的跑步方式
相關跑步的知識如下:最適宜跑步的時間理論最佳時間14:00~19:00,人體活動受生物鍾的控制,按生物鍾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對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間比較理想。此外,室外溫度比較高時,人體自身溫度也比較高,體力也比較充沛,這個時候很容易興奮,比較容易進入運動狀態。下午(14:00~16:00):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出50%。黃昏(17:00~19:00):特別是太陽西落時,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覺較為敏感,心跳頻率和血壓也上升。
青少年跑步最佳時間青少年跑步的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早晨跑步容易導致學生疲勞犯困,影響聽課。同時需要尊重青少年自身意願,根據學生自身情況來選擇,否則容易在青少年中造成逆反心理。
跑步減肥最佳時間晨跑是跑步減肥最佳時間。早上進行長時間跑步,在沒有足夠糖源補充的情況下,能夠調動更多脂肪給身體功能,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為什麼晚上不是跑步減肥的最佳時間呢?因為人體經過一天食物補充後,能夠通過補充的食物給減肥者提供能量,這樣對於調動脂肪分解功能就相對較少,所以夜跑減肥相對於晨跑的減肥效果差一點,不是跑步減肥的最佳時間。上述原因只是普遍規律,具體到個人身上則另當別論。因此,最佳的跑步鍛煉時間應該是自己最有鍛煉慾望的時間,而不必拘泥於理論建議。
Ⅱ 最好的跑步方式是怎樣的
1.在跑步的時候調整好呼吸,一般3步一呼3步一吸。
2.跑步過程中用鼻子吸氣,嘴呼氣。
3.速度要適中,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就跑的特別快,速度是慢慢加起來的。
4.跑步過程中為了不乏味,也可以各種方式穿插跑,可以慢跑一段,快跑一段,側著跑,倒著跑,這是從李小龍的書里看來的,這是他跑步習慣。
5.跑完千萬不要馬上坐著不動,要慢走3-5分鍾.
其他: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鍾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Ⅲ 怎樣跑步跑的很快,最好的方法
有會憋氣,一口氣沖到終點、起跑要快(反應敏捷)、用腳尖跑、重心前移不要仰起頭跑、跑步時要跑直線不要跑彎拉、等等
Ⅳ 跑步快的技巧
如何提高100米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400米跑得快技巧
如果是正規的400米跑道那起跑得快一些,也就是再第一個彎道快一些!然後在直道保持速度!第二彎道可以多按慣性、少加力,當然也不要給速度降太多!到直道,也就是最後100米就盡情地沖刺吧!
答:當然是開始的時候慢一點,然後慢慢慢慢加速到最後, 我的短跑臨時建議:
1、起跑節奏練習(爆發式的):節奏嗒、嗒、嗒連續快速(可提高0.1秒—0.2秒)
2、反應速度練習 :不同的發令聲音(咳嗽、擊掌、吹哨等練習)。
3、多做行進間跑:30-40-50-60-80-110米。(提高絕對速度)
4、途中跑(大步幅高頻率)
5、解決後程沖刺跑:竭盡全力沖過終點線。(可提高0.1秒)
6、平時應該多做哪方面的輔助訓練?多做跑的專門性練習,把技術練好,將來就好辦了。
7、200米跑法:彎道起跑要沿切線方向起跑加速,彎道跑不要用全力跑90—95%的力量來跑,整個身體內傾,擺臂時左手小幅度,右手擺動幅度要大。出彎道後要全力加速,高中心,大步幅來跑。
8、彎道跑時不要用全力,90——95%的力量跑就可以了並注意彎道跑技術。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頻率,用力100%。
9、起跑要搶出去。上跑道前注意聽發令人的發令節奏,一定要掌握准節奏,然後頂槍跑。
10、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節奏跑,不要受別人的干擾(後面熱的追趕),要有霸氣,頭腦冷靜。
11、400米跑是一項既要求速度,有要求耐力的項目。所以,跑起來難度較大,一般人跑主要是體力分配不合理,造成200米後體力迅速下降,從而成績不理想。
12、400M和800M是兩個不同的分類項目,400是短跑,800米是中跑,如果你是400米短跑運動員,你的耐力練習距離最長450-600米(專項距離)。一般耐力30分鍾以上至2個小時都可以。看你的耐力需要的是一般耐力還是專項耐力而定。速度和耐力都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重要的是你需要的是什麼?
13、 最後一個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頻率,用力100%。最後30米要竭盡全力沖過終點,注意不能太著急,容易造成身體前傾過大,甚至摔倒,記住終點線是:終點線後0.5米處,而不是終點線。
特別提醒:
1、以上方法都是臨時性的提高成績,最好是長期系統的訓練。
2、找個好教練
3、制定系統的計劃
祝:健康!愉快! 因為專業需要,但是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太知道怎樣跑才會跑出好成績。
Ⅳ 如何跑步最有效
跑步,人們並不陌生,如何做到科學跑步卻是大有學問。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教授侯樂榮介紹說,不同體質、不同年齡的人,跑步形式、方法及負荷強度都有區別與不同,跑步是有學問的,是有講究的運動。
從生理學角度講,跑步是一項完美的運動項目,不同年齡、體質的人都可以參與。它可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與器官的協調,加速血液循環,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體內排出二氧化碳和汗液。讓人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健身跑對緩解抑鬱症也有幫助。
跑步形式多樣。對普通人來講,走跑交替、勻速跑、間歇跑是較好選擇。
走跑交替法:適合體弱或者剛入鍛煉隊伍的人。方法是先走100米至200米,走完後慢跑300至500米,重復數次。經過適應性運動後,可以縮短走的時間,增加跑步時間,控制在5至8分鍾。每隔1至2周變換一個運動量時。每周跑3至5次。
勻速跑:這種跑的特點是平均分配體力,對中年人來說是較好方式,可以定時、定距離進行跑步,心率相對能控製得好。
間歇跑:這是慢跑與行走交替的一種過渡性練習跑。先跑30秒,行走30秒或1分鍾。根據體力不斷增加跑步時間,提高心臟的負荷,反復進行,總的時間控制在12至30分鍾左右。
對於身體健康者,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每次持續運動的時間可以在20至40分鍾。體質不好或初次鍛煉的人可減少運動時間。運動的頻度可每周3次或隔日1次,每周總跑步時間不低於80分鍾。跑步何時進行,要因人而論。
Ⅵ 跑步的方法
跑步的種類與區分
放鬆跑
放鬆跑是跑步最基本訓練方法。體現在所有的跑步之中。無論哪種跑步,都必須放鬆。自然放鬆,除了蹬地一霎那,其餘都放鬆,這樣可以省力,跑起來協調,流暢,敏捷,輕盈。給人們一種十分舒服的感覺。
沙灘跑
在海邊沙灘上跑。這種訓練法曾盛行一時,在沙灘上跑得距離長,易造成局部肌肉交替疲勞,而難以繼續訓練,提高成績緩慢。沙灘跑是基礎素質訓練。因為沙灘有深有淺,跑步時腿部力量使用不均勻,所以跑步距離不超過2公里。可以反復跑幾次。一定注意恢復,所以一周訓練一次即可。在沙灘上可以赤腳跑,但不能超過20分鍾。起到按摩作用。
台階跑
這是常用的提高腿部力量訓練法。跑友們都嘗試過,請跑友們注意,重心要高,向前上。防止疲勞,訓練強度自己掌握,應該在訓練准備期訓練,賽前調整期盡量不要練。
Ⅶ 跑步的最佳方法
跑步特別是長跑過程中,盡量用鼻子呼吸,實在不行了可以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步伐要有節奏感,勻速前進,不要忽快忽慢。合理分配體力,剛開始不要使勁全力沖刺,那樣很快身體極限就出現了,很難取得好成績的.剛開始就跟在最快的那個人後面,全身放鬆勻速前進,最後一圈過了彎道最後100米左右再猛力沖刺!!!不要彎道就開始沖刺,太耗體力了。
掌握這些技巧,一定可以跑出好成績的。這些都是本人長期以來實戰經驗的總結和體會,對你會有幫助的。。。。。
祝你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