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癰的治療方法用葯

癰的治療方法用葯

發布時間:2022-11-28 00:00:47

㈠ 癰的治療葯物有什麼

【癰的治療措施】 1.癰的全身治療 病人應適當休息和加強營養。必要時用鎮痛劑。可選用磺胺甲硝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黴素、紅黴素等抗菌葯物。如有糖尿病,應根據病情同時給予胰島素及控制飲食等治療。 2.癰的局部處理 初期紅腫階段,治療與同。已有破潰者,可用八二丹摻入傷口中,外敷太乙膏。如紅腫范圍大,中央部壞死組織多,或全身症狀嚴重,應作手術治療,但唇癰不宜採用。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時亦可作「|||」形。切口的長度要超出炎症范圍少許,深達筋膜,盡量剪去所有壞死組織,傷口內用紗布或碘仿紗布填塞止血。以後每日換葯,並注意將紗條填入傷口內每個角落,掀起邊緣的皮瓣,以利引流。傷口內用生肌散,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如分曉面過大,待肉芽組織健康時,可考慮植皮。亦有直接作癰切除術,肉芽組織長出後即植皮,可縮短療程。

㈡ 癰疽如何治療

癰疽可以進行一般治療、外用葯物治療、系統葯物治療等。一般治療主要是積極治療原發病,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防止外傷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如果沒有化膿、破潰等現象,可以外用20%的魚石脂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軟膏等治療。系統葯物治療主要是全身使用抗生素,可以根據葯敏試驗的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比如青黴素類、頭孢類、大環內酯類等。

㈢ 癰,應該怎樣治療

癰是三個及三個以上的癤構成的,在無菌前提下把濃擠出來,去葯店買點葯塗塗就好,不吃辣,不吃肉,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實在太大的話,去醫院擠出濃,往傷口裡塞具有消毒殺菌葯物的紗布,每日一換。

㈣ 癰怎麼治療

癰的治療首先是全身治療, 包括卧床休息、輸液、加強營養、止痛、抗生素治療等,抗生素可選用紅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等,局部治療主要是短波紫外線局部照射,如紅腫范圍大,中央部壞死組織多或全身症狀嚴重,應採用手術治療,癰如果不治療危害極大,可能出現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顱內感染等並發症,嚴重了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㈤ 癰有哪些中醫療法

1.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消腫。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赤芍各15克,黃芩、山梔、荊芥、黃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蘆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2.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丹參、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黃連、山梔、當歸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黃芩、連翹各10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

3.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治宜清熱解毒、退腫。

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4.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㈥ 癰除了手術還有什麼方法

癰屬於毛囊發炎的一種,是指多個臨近毛囊及周圍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一般是由於葡萄球菌感染所導致。在治療上首先是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可選用青黴素類、磺胺類及萬古黴素等葯物治療,局部可採用50%硫酸鎂濕熱敷,促進炎症的消退。如果感染波及面積較大或中央出現壞死組織時,就需要行手術切開引流治療,手術切口一般採用雙十字或單十字切口,要將壞死組織清除干凈並放置引流條的引流。中醫治療方面可選用清熱解毒消腫類的中葯服用。由於癰嚴重者可引發膿毒血症、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並且切勿在家用手自行擠壓。糖尿病患者可導致免疫力降低,是癰的高發人群,因此如果合並有糖尿病時應同時降糖治療。

㈦ 「癰」的形成 怎樣治療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中醫稱為疽.頸部癰俗稱「對口瘡」,背部底部開始!治療原則
1.全身治療:卧床休息,輸液,加強營養,用止痛及鎮靜劑,有糖尿病者應積極治療糖尿病。
2.抗生素治療:可選用紅黴素,氨卞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等治療。
3.局部治療:可用50%硫酸鎂濕熱敷,理療,或70%酒精濕敷。面部癰應減少說話和咬嚼動作。
4.手術治療:經上述治療炎症不能控制時應及時引流,並將炎症壞死組織徹底切除。常用「+」或「#」形切口,應深達筋膜下盡量剪去所有壞死組織,傷口內用紗布或碘仿紗布填塞止血.以後每日換葯,並注意將紗條填入傷口內每個角落,掀起邊緣的皮瓣,以利引流.傷口內用生肌散,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如分曉面過大,待肉芽組織健康時,可考慮植皮.亦有直接作癰切除術,肉芽組織長出後即植皮,可縮短療程.

㈧ 癰.怎麼治療最好.

【治療措施】
面部癤癰的治療應局部與全身治療相結合。在炎症早期,無顯著全身症狀時應以局部治療為主,同時選擇必要的葯物治療。
局部治療宜保守,避免損傷,嚴禁擠壓、挑刺、熱敷或用石碳酸(酚)、硝酸銀燒灼,以防感染擴散。唇癰還應限制唇部活動,如語言及咀嚼等。進食可用管喂或鼻飼流汁。
癤初起時可用2%碘酊塗擦局部,每日1次,並保持局部清潔。癰的局部治療宜用高滲鹽水或含抗生素的鹽水紗布局部持續濕敷,可促進早期癰的局限、軟化和穿破。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局部腫瘤局限、並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而久不潰破時,才可考慮在膿腫表面中心、皮膚變薄的區域作保守性的切開,引出膿液;切忌分離膿腔。已潰破或切開引流後,局部仍應以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可收良好的提膿效果;但已膿污的鹽水紗布應及時更換。濕敷一般應持續到膿液消失、創面趨於平復為止。過早停止濕敷,可因膿疲乏阻塞而使病情反復加重。有時,膿栓一時難以排出,可試用鑷子輕輕幫助鉗出;但對未分離的膿栓或壞死組織切不可勉強牽拉,以防撕傷促使擴散。
對面部癤伴有局部蜂窩組織炎和面癰病員應全身給抗菌葯物,最好從膿頭處取膿作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以供正確選用抗生素。疑有敗血症者應反復作血細菌培養,根據結果選擇用葯。如致病菌一時潛能確定,可暫時選用對金色球菌敏感的葯物,如青黴素、新型青黴素、頭孢菌素族及紅黴素等,廣譜抗生素也可應用。聯合用葯效果可能更好。
重症病員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包括:卧床休息,加強營養,輸液或小量輸血。出現中毒性休克時,應積極採取綜合措施,並盡快糾正循環衰竭所出現的低血壓。病員昏迷或伴嚴重肺部並發症時,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嗽反射差,宜行氣管切開術以利分泌物的抽吸及改善缺氧狀態。
臨床出身全身合並症時,應與其他相關科室合作共同進行搶救。

㈨ 瘡疥疔癰可以用哪些葯方治療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醫亦稱癤,多由暑、濕、熱毒蘊於肌膚所致。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特點為初起即有多個粟粒樣膿頭,潰後狀如蜂窩,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范圍較大,甚者大於30厘米。屬中醫「有頭疽」范圍,多因外受風溫熱毒,內有臟腑蓄毒所致。

疔是發病迅速而且危險性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面者很容易走黃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以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包括西醫的癤,癰,壞疽的一部分。蛇頭疔,指疔毒發於手指末端,腫脹形如蛇頭者。

【方一】清暑湯

【出處】《外科全生集》

【組成】銀花2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滑石15克,車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夏秋季節,患處結塊,形似如錐,單個或多個,胸悶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熱癤方

【組成】銀花2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營和血。

【主治】患處突起,形似如錐,灼熱疼痛,膿成潰破,數日而愈,或有發熱、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五味消毒飲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銀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輕者癤腫只有一二個,多則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

【方解】銀花清氣血熱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清解之力尤強,並能令血散結,消腫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防風通聖散

【出處】《宣明論方》

【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葯、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各6克,石膏、黃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荊芥、白術、梔子各3克。

【功用】養陰清熱解毒。

【主治】癤腫此愈彼起,不斷發生。散發全身各處,癤腫較大,易轉變為有頭疽。

【方解】麻黃、荊芥、防風、薄荷疏風解表,大黃、芒硝瀉熱通便,滑石、梔子清熱利濕,使里熱從二便分消。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熱瀉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熱,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白術、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葯。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托里透膿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黨參6克,生黃芪10克,白術3克,當歸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節各2克。

【功用】益氣活血,托里透膿。

【主治】治氣血虧損,癰瘡將潰,體虛邪盛,膿成未潰,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舌淡苔白,脈虛緩。

【方解】本方治證乃氣血虧損所致。方中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補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潰瘍排膿;當歸補血活血。其配伍特點,是益氣升陷與托里透膿同用,使氣充陷升,提膿泄毒。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癰瘡膿熟、正虛不潰的方劑。以氣血虧損,癰疽膿熟不潰,見紫陷無膿者。若疼痛較劇者,加乳香、沒葯;氣虛不足,面色萎黃者,加熟地黃、枸杞子;陽虛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於多種化膿性疾病,產後缺乳,心悸等屬氣血虧損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服下,每次沖酒少許服用。瘡瘍已潰者忌用。

【方六】托里定痛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沒葯各7克,罌粟殼6克,肉桂2克。

【功用】補血行瘀,內托止痛。

【主治】治癰疽潰後,因體弱血虛疼痛者。

【方解】方中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補血活血;肉桂溫經助陽,通血脈,散寒止痛;乳香、沒葯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罌粟殼專止疼痛。諸葯共奏其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補血行瘀,內托止痛的方劑。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實熱者忌用。

【方七】陽和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30克,鹿角膠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黃、生甘草各3克,炮姜炭2克。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治陽虛寒凝所致陰疽、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局部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痠痛不熱,舌淡苔白,脈沉細;外科常治一切陰證瘡瘍。

【方解】本方所治陰疽,屬陰寒之證,由營血本虛,寒凝痰滯,痹阻肌肉、筋骨、血脈、關節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黃,以溫補營血;鹿角膠填精補髓,強壯筋骨,助熟地黃以養血;炮姜、肉桂溫中有通,以溫通經脈,解散寒凝痰滯;麻黃開腠理以達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與溫補葯同用,則補而不膩,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點,為溫補營血不足,解散陰凝寒痰,使破陰回陽,消寒化痰。

【葯理】抑制結核桿菌,擴張血管,強心,利尿。地黃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具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劑。

【方八】回陽三建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附子、人參、黃芪、當歸、川芎、茯苓、陳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蒼術、厚朴、紅花、獨活各3克,煨姜5克,皂角樹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補氣助陽,托毒消癰。

【主治】治陰疽發背,初起不腫不疼,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後皮色紫暗,根腳平散,軟陷無膿,皮不作腐,身冷,肢體倦怠,脈細。

【方解】方中附子、人參、黃芪補氣助陽,以扶正逐寒;川芎、當歸、紅花活血養血,以通經脈;蒼術、厚朴、陳皮、茯苓溫燥寒濕,以除陰凝之邪。諸葯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轉陰回陽之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陰疽不起之危證的方劑。以陰疽不起,根腳平散軟陷,皮色暗而不活,無膿不腐,身涼,脈細為據。用於瘡疽癰瘍等化膿性感染合並全身性膿毒敗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見上述症狀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分3次服。

【方九】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大黃、黃柏、五倍子。任選1種,每種30克,或3種同用各等量。

【主治】癤。

【用法】研為細末,用食醋適量,調為糊狀,敷於患處。每日4~5次。

【方十】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巴豆6克、生薑10克、大黃6克、桂圓20克。

【主治】癤腫初期。

【用法】上葯搗爛後加麵粉調拌,塞於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為一療程。

【方十一】神功內托散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6克,白芍、川芎、茯苓、陳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參、黃芪、白術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姜6克,大棗6克。

【功用】補氣益血,溫陽托毒。

【主治】治瘡瘍日久,氣血兩虛,寒邪凝滯所致瘡瘍平塌,漫腫鈍痛,不散不腐潰,身涼,舌淡,脈細弱。

【方解】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茯苓、大棗補氣健脾;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附子溫陽散寒;穿山甲散結透膿。諸葯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臨床應用:適用於蜂窩組織炎,乳腺炎,多種化膿性瘡瘍,貧血,心肌勞損,心力衰竭,屬氣血不足,寒邪凝滯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沒葯;身有寒熱者,加麻黃、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內服葯的同時,外敷溫散箍毒葯。

【方十二】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鮮馬蘭頭100克,白酒適量。

【主治】癤、癰。

【用法】前一味加食鹽少許搗爛用酒拌成糊狀,塗敷於癤癰患處。

㈩ 治療癰有幾種方法

1.西醫葯治療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鎂濕熱敷治療。

<2>炎症范圍擴大,中央已形成壞死組織,全身症狀逐漸加重者,應採用十字或雙十字切開術,要深達筋膜,切斷皮下纖維小梁,節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排膿。

<3>抗生素治療:輕症,可口服復方新諾明或泰利必妥,或萬古黴素。重症,肌注或靜滴青黴素類葯物。滅滴靈對厭氧菌效果較好。

<4>卧床休息,疼痛發燒者,可給予解熱鎮痛劑。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

治法:清熱解毒消腫。輕者宜疏風清熱,活血化瘀。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黃連10克、赤芍15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荊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黃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蘆根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丹參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黃連10克、山梔10克、當歸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

治法:清熱解毒,退腫。

方葯:內服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醫治療癰以外治法為主,根據全身症狀配合服用中葯。

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

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閱讀全文

與癰的治療方法用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動汽車正確充電方法 瀏覽:728
鑒別真假濕疣方法 瀏覽:467
人生迷茫的最佳解決方法 瀏覽:494
傷口的測量及記錄方法頭為坐標 瀏覽:911
行為護理干預方法有哪些 瀏覽:638
柴油車打齒圈解決方法 瀏覽:294
床氣壓桿安裝方法 瀏覽:708
急膽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88
鞭腿的訓練方法 瀏覽:689
如何解釋教育方法 瀏覽:376
小車平路起步正確方法 瀏覽:417
母乳怎麼變稀的方法 瀏覽:360
萊克老款吸塵器的安裝方法和步驟 瀏覽:423
最簡單的免疫訓練方法 瀏覽:287
舊手機提煉黃金簡單方法 瀏覽:76
木薯粉加粘粉的方法怎麼做 瀏覽:798
冷瀝青修補方法圖片 瀏覽:212
軸封供氣門安裝方法 瀏覽:416
壁布和金屬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502
有什麼方法知道家裡哪裡短路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