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庫侖扭秤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

庫侖扭秤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9 17:19:56

1. 卡文迪許實驗與庫倫扭秤實驗共用的物理思想方法

這兩個實驗都是利用了轉化方法方法,將微小的變化利用裝置方法,從而測出想要得到的數據,可以看看鵬雲課堂。

2.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庫侖扭秤。細銀絲的下端懸掛一根絕緣棒,棒的一端是一個帶電的金屬小球A,另一端有

AD

3. 庫侖扭秤實驗應用了哪些思想方法

主要採用了放大的思想方法,卡文迪許的扭秤實驗也是這個方法。

4. 在物理實驗中,蘊含著許多科學方法,卡文迪許測量引力常量使用的扭秤裝置和庫侖做實驗使用的庫侖扭秤使用

卡文迪許測量引力常量使用的扭秤裝置和庫侖做實驗使用的庫侖扭秤,都利用入射光線不變時,當入射角改變α時,反射角改變2α的原理,將扭秤轉動的角度通過反射光線在屏上光斑移動顯示出來,採用放大法.
故選:C.

5. 什麼是庫侖扭稱實驗

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這兩個電荷所帶電量的乘積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沿著這

兩個點電荷的聯線,同好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公式:F=k*{(q1*q2)/(r*r)}*e<r>

庫侖定律的實驗驗證:庫侖定律是1784--1785年間庫侖通過紐秤實驗總結出來的。紐秤的結構如下圖。在細金屬絲下懸掛一根秤桿,它的一端有一小球A,另一端有平衡體P,在A旁還置有另一與它一樣大小的固定小球B。為了研究帶電體之間的作用力,先使A、B各帶一定的電荷,這時秤桿會因A端受力而偏轉。轉動懸絲上端的懸鈕,使小球回到原來位置。這時懸絲的扭力矩等於施於小球A上電力的力矩。如果懸絲的扭力矩與扭轉角度之間的關系已事先校準、標定,則由旋鈕上指針轉過的角度讀數和已知的秤桿長度,可以得知在此距離下A、B之間的作用力。

6. 奧古斯丁庫侖在物理方面發現了什麼

1785~1786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發現了電荷相互作用的定律,這一定律標志著電學成為科學。

庫侖本來學習的是工程與建築學,也就是說,他是一位工程師。庫侖曾經在法國巴黎的軍事工程學院學習,那時他開始閱讀牛頓的有關著作。

在18世紀40年代,荷蘭的實驗中發現了玻璃瓶儲電現象,物理學教授馬森布羅克發明了萊頓瓶。這種設備其實很原始,它卻在電的研究上起了巨大的作用,因為電無法觸摸,更不好控制。

人們早期研究電現象時,只是忙於觀察放電以及導電等性質,還不知道電的度量。在靜電研究中,到底怎樣測定電量是一道難題。

在靜電研究工作中,有兩個人的工作我們要充分肯定,即卡文迪什和庫侖。

卡文迪什是科學怪人。

現在世界上有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就是劍橋大學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而建立的。卡文迪什終生未婚,獻身科學研究。

他是英國人,貴族出身。因為他的性格鬱郁寡歡,很孤僻,不愛湊熱鬧,也不把研究成果發表出來,只是一味地研究,所以他被稱為「科學怪人」。後人認識到了他的很多價值,而他在當時並不為人所注意,只是因為他的遺稿被人發現,許多天才的創見才沒有埋入地下從而得見光明。

卡文迪什用英國地質學家米切爾發明的扭秤測出了萬有引力常數,在電學方面做出了富有開拓性的工作。但是,直到半個世紀之後,他的工作才被人發現。卡文迪什取得了當時世界第一流的成就,但是由於湮沒了50多年,因此已經有別的科學家提出了某些論點。沒能充分利用上卡文迪許的研究,是物理學界的遺憾,這主要與卡文迪什本人有關。

卡文迪什用扭秤測萬有引力常數,庫侖用扭秤測量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1777年,庫侖從磁羅盤的研究出發,發展並深化了扭轉的有關理論。他證明出,物體如果發生簡諧振動,扭力和扭轉角成正比。同此,庫侖自己研究出來測量微小作用力的扭秤。

庫侖發明的扭秤,其實是一條很輕的水平鐵片。在鐵片中點上,系著一根長長的細鐵絲,整個裝置掛在玻璃匣之中,這樣就是扭秤了。

庫侖把一個帶電的球放在鐵片一端,另一個帶電的球放在鐵片的另一端。這樣,扭秤就會轉動。從而可以發現兩個帶電球體間的作用力。庫侖計算出,這力與球體中心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雖然如此,庫侖發現了電荷間的電力關系,但是具體電流量的大小很難測出。

卡文迪什所用的方法是感覺法。他用手指抓住電極的一端,電流要麼到腕關節,要麼到肘關節,甚至到身體,由此來估量電流是強還是弱。

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庫侖想出一個中間物體。他最終發現,電的引力或斥力與兩個小球上的電荷之積成反比例。他和卡文迪什都認識到了這一點。

電學定性定量分析從此開始了,人們把這個關系稱為庫侖定律,它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出奇的相似。大自然真是奇妙莫測,遍透玄機。

7. 扭秤實驗的庫侖定律的驗證

法國物理學家庫侖於1785年利用他發明的扭秤實驗,測定了電荷之間的作用力。庫侖在實驗中發現靜電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同時他也認識到了靜電力與電量的乘積成正比,從而得到了完整的庫侖定律。庫侖定律第一次打開了電的數學理論的大門,使靜電學進入了定量研究的新階段,也為泊松等人發展電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庫侖還曾用扭秤證明了地磁場對磁針有力矩的作用,力矩大小與磁針對子午線偏斜角的正弦成正比,這構成了磁矩概念的基礎。
庫侖定律是一有關基本力的的定律,它的指數是否精確為2,關繫到高斯定理是否正確,因此兩百多年來,它的正確性不斷經歷著實驗的考驗。
庫倫曾用扭秤裝置做過大量實驗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精度方面遠不如萬有引力定律的扭秤實驗。試驗中的帶電小球都是有限大的帶電體,兩帶電體之間的距離不可能很大,,因此將兩帶電小球視為點電荷就不夠精確,同時兩球上的電荷分布互有影響,特別是兩帶電球之間的距離也無法精確測定,而且還存在漏電現象。因此設分母中r的指數為2+δ,庫倫本人的實驗誤差是δ≤0.04,即庫侖定律表示為F=[k*q(1)*q(2)]/r^(2±0.04)。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於1773年測得δ≤0.02。
後人曾改進實驗裝置來驗證庫侖定律。
由於萬有引力定律於庫侖定律之間的相似性,扭秤實驗不失為一種同用的方法。

8. 庫侖扭秤的原理是什麼

18世紀80年代,法國物理學家庫侖製作了一台十分精巧的絲懸磁針裝置,並用它在巴黎天文台測量地磁場的強度。有一次,為了測量的准確,庫侖用放大鏡觀察磁針偏轉的角度,他偶然發現,平時用肉眼觀察靜止不動的磁針,竟在發生微小的振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庫侖緊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能不能用懸絲製造靈敏測力儀器呢?」庫侖反復研究金屬絲的扭力和它的扭轉角度、直徑與長度之間的關系。庫侖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經過分析發現:對某種金屬絲而言,在彈性范圍內,金屬絲產生的扭力矩與它的扭轉和直徑的四次方的乘積成正比,與金屬絲的長度成反比。庫侖在1785年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宣布發現了彈性理論,發明了扭秤。這種扭秤為研究微小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人們把它叫做庫侖扭秤。

9. 庫侖扭秤的介紹

庫侖扭秤由懸絲、橫桿、兩個帶電金屬小球(庫侖最初的實驗是用帶電木髓小球進行的),一個平衡小球,一個遞電小球、旋鈕和電磁阻尼部分等組成。兩個帶電金屬小球中,一個固定在絕緣豎直支桿上,另一個固定在水平絕緣橫桿的一端,橫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平衡小球。橫桿的中心用懸絲吊起,和頂部的旋鈕相連,轉動旋鈕,可以扭轉懸絲帶動絕緣橫桿轉動,停在某一適當的位置。橫桿上的金屬小球(稱為動球)和豎直支桿上的固定小球都在以O為圓心,半桿長L為半徑的圓周上,動球相對於固定小球的位置,可通過扭秤外殼上的刻線標出的圓心角來讀出。當兩個金屬小球帶電時,橫桿在動球受到的庫侖力力矩作用下旋轉,懸絲發生扭轉形變,懸絲的扭轉力矩和庫侖力力矩相平衡時,橫桿處於靜止狀態。

與庫侖扭秤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8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2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3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
java類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925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4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9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4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90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
國外手機截圖方法 瀏覽:701
© Arrange www.lostcanyon.org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