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工花朵製作方法有哪些
工具:彩色紙、剪刀、訂書機、雙面膠,首先需要准備好3張彩色紙,有玫紅色、綠色、橙色;將3種顏色的彩色紙對齊,用剪刀剪出8個長條;將同一種顏色的長條整理為一份,玫紅色的保持原有的長度,將綠色的長條剪掉2厘米,橙色的長條需要剪掉4厘米。將剪好的長短的長條,從長到短先把一頭對齊。再把另一頭折過來對齊,用訂書釘訂緊它。用同樣的方法,將其他的7個也弄好;用雙面膠將8個粘在一起變成一個大花朵。用玫紅色的紙,剪出兩個小圓形。將小圓形分別粘在花朵中心的正面和反面上就完成了。
【拓展資料】
一、折紙是一種以紙張折成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活動。折紙不只限於使用紙張。世界各地的折紙愛好者在堅持折疊規范的同時,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如:錫箔紙、餐巾紙、醋酸薄片等。
二、折紙與自然科學結合在一起,不僅成為建築學院的教具,還發展出了折紙幾何學成為現代幾何學的一個分支。折紙既是一種玩具,也是一項思維活動;是一個和平與紀念的象徵手段,也是一種消遣方式。
三、關於折紙的起源,因為無從考證,有中國起源說、日本起源說和西班牙起源說,莫衷一是。雖然這些說法都無外乎推測,但是中國早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以大麻和少量薴麻纖維製造的紙張,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朝鮮僧人曇征將造紙術獻於當時攝政的聖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紙2000多年前起源於中國,再經由日本傳播到全世界。
四、但是,中國西漢時期的遺址中有紙張出土,卻沒有證據表明當時已經存在折紙。在日本,折紙始於平安時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後)的說法佔主流,但是真正能夠通過文獻確認的最早的關於折紙的記錄,是江戶時代俳句詩人井原西鶴於1680年寫下的俳句。這首俳句中提及名為「雄蝶·雌蝶」的折紙作品。在結婚儀式中,「雄蝶·雌蝶」掛在酒壺口部。
五、對於兒童來講,折紙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開發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折紙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可以養成按步驟、有順序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注意力;折紙因為可塑性強,可以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生活中的物品、小動物、交通工具等變成形象的折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也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