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軍隊偽裝工程的偽裝網分類
基本具備以下特徵:能對抗多種偵察,不僅能對抗可見光偵察,還要能對抗紫外偵察、熱紅外偵察和雷達偵察等;網面顏色與迷彩斑點的光學性能、網面的熱紅外輻射和反射性能,以及對雷達波的散射性能都可以適應目標周圍背景的需要;材質輕;塗層牢固性好;易於架設和撒收;無勾掛;便於拼接和實現多種用途的偽裝作業。
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沒有制式偽裝網,只能依靠就便材料實施簡單偽裝。抗美援朝期間,為滿足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按照蘇聯軍隊裝備的棉麻偽裝網,應急仿製過一批偽裝網,但僅能對抗目視觀察。
中國制式偽裝網的研製生產始於20世紀6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緊跟國際先進水平,研製了三代、多種型號的偽裝網,已形成各具特叫代偽裝網系列體系,許多主要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65偽裝網、84偽裝網、81偽裝網、87偽裝網和95偽裝網。 95偽裝網是中國研製定型的第三代偽裝網。隨著熱探測器材在現代戰場上的廣泛運用,現代偽裝網必須解決防中遠紅外偵察的問題,防護波段主要在3~5微米和8~14微米這兩個紅外大氣窗口。95偽裝網由偽裝網面和熱隔絕層組成,偽裝網面由不同切花和結構形式的裝飾材料在骨架網上製成。這些不同切花形式的裝飾材料和經過加工造型的PVC毛簇,具有不同的發射率和導熱特性。熱隔絕層是由內表面塗有高反射塗層,外表面塗有高、低不同發射率塗層的熱隔絕布,經沖孔縫制而成,能有效屏蔽和歪曲目標的熱圖。95偽裝網在達到防中遠紅外偵察的同時,兼容了其它偽裝網防光學、防雷達偵察的性能。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偽裝網研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如美國、瑞典等,都開始研製防護波段更寬、重量更輕,操作更加靈便的超輕型偽裝網。中國也於近年開始了超輕型偽裝網的研製。我們有理由期待,現代偽裝網將以更嶄新的面。孔出現在未來的戰場上。
核心提示: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事偽裝學與氣象學學科融合結碩果,研發的新一代偽裝技術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去年以來,該校一批成果先後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1項。
在「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中,解放軍參演士兵偽裝輪式突擊炮。
解放軍報12月6日報道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事偽裝學與氣象學學科融合結碩果,研發的新一代偽裝技術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理工大學黨委著眼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不斷推進學科專業綜合化建設。他們依託擁有的3個國家重點學科、10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2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組建了電子信息與通信、指揮自動化、軍事工程防護、作戰工程保障、大氣海洋與空間環境和文理基礎類六大學科群,形成了以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以軍事工程技術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開辟了電磁空間安全、作戰綜合技術保障、軍事海洋水文環境、戰場大氣環境等15個研究領域,直接服務於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增設的軍用模擬工程、軍事海洋學、空間工程等一批緊貼作戰需求的新專業,促進了部隊戰鬥力加速生成。去年以來,該校一批成果先後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1項。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即受到重視。西周至戰國時期出現了堤梁式軍用橋梁、活動吊橋和機橋等。渡河器材,有渡大水用的飛江、天潢、天浮、環利通索,以及越溝塹用的飛橋、轉關、轆轤、竄摧等。至戰國末期在黃河上出現了早期的軍用浮橋。封建社會中期中國軍用浮橋的架設技術又有很大進步,最著名的是北宋軍隊在採石磯的長江上架設的浮橋。在西亞和歐洲的古代戰爭中,軍隊也架設過許多軍用橋梁。其中較早而著名的有波斯軍隊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先後架設的3座浮橋,以及羅馬軍隊在萊茵河上架設的木質架柱橋。軍隊行軍需要修路架橋,軍隊作戰需要挖掘工事,軍隊宿營要安營紮寨,這些工作都屬於土木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由陸軍的專業兵種----工程兵去完成。軍事工程自古就有,中國古代的長城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防禦工程;此外,還有建城堡、修水寨、挖壕溝、設柵欄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兵器改進了,作戰方式也有改變,軍事工程的內容也隨之擴大了。有陣地工程,如邊防、海防永久性工事;城市地下的防空工程;指揮和通信工程,如指揮所、雷達站、衛星通信地面站;軍事交通工程,如國防公路、軍用道路網、橋梁、渡場、浮橋、輸油管線、輸水管線等;此外,還有軍港、機場、武器試驗場、訓練基地、後勤倉庫、營房、靶場工程等。以上都是建設性的工作,另外軍事工程還包括兩項特殊的任務;一是爆破,二是偽裝。修建軍事工程時可能需要爆破,作戰時在障礙物中用爆破法開辟通路和用爆破法炸毀敵人的工事、橋梁、水壩等。埋地雷和排除地雷都是工程兵的任務。偽裝是一種保護措施。平時和戰時對各種軍事設施、軍隊的行動採取工程偽裝措施,用以迷惑敵人,使敵人的偵察不能發現;有時還要製作、布置一些假目標,甚至建築假渡口、假機場、假建築物,使敵人真假難辨,誤導敵人攻擊假目標從而保護真目標和部隊的真實行動。由於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許多新技術、新材料都運用到軍事工程領域。工程部隊的任務隨之越來越多,例如平時遇有自然災害,像水災、地震、風災等等,往往也要出動工程兵去搶險救災。
❷ 軍用偽裝技術中的偽裝方法包括哪些
偽裝網,靠山洞
❸ 有什麼辦法機型完美偽裝呢,
通過軟體對機型偽裝,例如008,抹機,應用變數。root以後安裝xp,偽裝的參數,終究是假的。個人用戶的話那隻能更換手機,或者更換手機主板,因為設備封禁是封了你主板上機器碼也就是imei、meid、wifimac、sn中的一項或者是多項。如果是工作室或者微商的話可以通過軟體來硬改手機的底層信息,也就是物理改法而不是偽裝解決方法如圖
❹ 偽裝有多少種方法
偽裝大致分為以下兩類:1.對肉眼,2.對器材對肉眼的就是迷彩和偽裝網等對器材是隔絕紅外特徵,降低熱輻射等
❺ 現代偽裝在高技術戰爭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哪些
偽裝部隊在高技術條件下的隱真示假技術、偽裝檢測技術以及偽裝新戰法等方面發展迅速,不僅具有對各種兵器實施迷彩,對機場、碼頭、永備工事戰役指揮國樞等重要目標實施反光學、反雷達、反熱成像偵察的隱真能力。
偽裝技術是為隱蔽自己和欺騙、迷惑敵人所採取的各種隱真示假的技術措施,是軍隊戰斗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
軍事偽裝有很強的綜合性,所涉及的學科包括光學、電學、聲學、熱學、化學、植物學、仿生學、材料學等。針對高技術偵察的特點,現代偽裝技術主要是養活目標和背景在光學、熱紅外、無線電波等方面的反射或輻射能量差異而採取的各種工程技術措施。
偽裝按其在作戰中的運用范圍,可分為戰略偽裝、戰役偽裝和戰術偽裝。
交戰雙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術武器和相應的戰略戰術進行的戰爭,稱為高技術戰爭。技術戰爭的以上特徵,對軍事上的影響,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它要求國家戰略、國防經濟、國防科技和軍品生產、軍事思想。
戰爭樣式和作戰方式、軍隊建設和管理、戰爭准備、戰略戰術、後方保障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深刻的改革。高技術戰爭的出現,迫使從事戰爭的人們重新看待一些傳統的觀念、理論和原則,重新衡量以前的戰略、政策和一些具體做法。
❻ 軍用偽裝技術中的偽裝方法包括哪些
現在,軍隊可以使用熱成像技術「看到」人體或裝備發出的熱量。此外還可以使用雷達、圖像增強設備、衛星照相和高級監聽設備來探測敵人。
為了避免被採用這一掃描技術的敵人發現,軍隊必須考慮改用能夠超越視覺隱藏的方法。在現代戰爭中,裝備和士兵的偽裝可以用不會泄漏多餘熱量的材料製成,這樣它們的熱「信號」就不會顯示在熱成像中。船隻的主要熱源是引擎廢氣。為了減少這一熱排放,一些現代船隻在排放廢氣前,會先通過海水對其進行降溫處理。一些坦克具有類似的冷卻系統,用於掩飾廢氣的熱量。
為了對抗成像技術的提高——對微量光線(包括低頻紅外線)進行放大——一些軍隊正在開發復雜的煙幕技術。濃重的煙幕可阻礙光線路徑,使敵人無法看清煙幕背後的目標。美國正在研發一種夜視技術無法看透、但仍使高級熱成像設備能夠正常工作的煙幕。在更大規模上,英國造船公司Vosper Thorneycroft已經開發了一種使用一系列噴水嘴在船體周圍形成持續的霧氣的系統,從而使船隻隱形。
隱身技術使軍隊可以隱藏裝備而不被雷達發現。在隱身裝備中,車輛的表面由多塊以奇異角度拼接的平板組成。這些平板能夠偏轉雷達的無線電波,這樣它們就不會直接反射到雷達站,而是以一定角度向另外的方向傳播。裝備還可能塗有一層「雷達吸波」材料。當無線電波碰撞到物體時,物體中的電子就會被激發到一定程度,從而吸收無線電波的一部分能量。在良導體(例如金屬無線電天線)中,電子移動非常容易,因此無線電波不會在激發這些電子的過程中損失太多能量。而雷達吸波材料則是不良導體,因此移動電子的阻力更大。由於這種阻力的存在,無線電波將損失更多的能量(這些能量以熱量的形式發散)。這就減少了所反射的無線電信號的總量。
假目標技術同樣針對現代探測系統進行了改進。美國軍隊和其他軍隊已經開發出易於運輸的、可充氣的假目標,它們不僅外觀上像坦克和其他裝備,而且還能產生這些裝備的熱力或雷達信號。對雷達和其他遠程掃描設備而言,這些假目標實際上與真正的設備難以分辨。一種不那麼嚴謹的假目標策略是在某個區域內布滿各種各樣可出現在雷達、熱成像和監聽設備上的目標,從而使敵人難以准確定位任何特定裝備。
❼ 偽裝技術按照應用的指導思想可分為哪些
有屏蔽技術、示假技術
1、屏蔽技術。利用金屬材料對於電磁波具有較好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來進行抗干擾的。根據電磁干擾的特點選擇良好的低電阻導電材料或導磁材料,構成合適的屏蔽體。利用銅或鋁等低電阻材料製成的容器,將需要防護的部分包起來或者利用導磁性良好的鐵磁材料製成的容器將需要防護的部分包起來。
2、示假技術。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用塑料、硬紙板、木板和鋁板製造的大量假飛機、假火炮、假導彈和假坦克等目標,塗上與真目標一致的塗料,並在內部安裝了與真目標反射頻率相一致的頻率發射器,達到真假難辨,使多國部隊"很快將伊拉克摧毀"的速戰速決戰略計劃化為泡影。
3、規避技術。雖然現代偵察技術能多譜段、全方位、全天候、高分辨地收集情報,但並未達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境界。可以根據偵察的盲點,來對目標進行規避,方法有:
一是掌握偵察衛星的運動規律,利用不良天氣或敵偵察衛星的過境時間,使軍隊行動避開敵衛星的偵察。
二是選擇合理的行動路線,能有效地對付雷達等偵察。
(7)道路偽裝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偽裝技術是為了隱蔽自己和欺騙迷惑敵人所採取各種隱真示假的技術措施,是保障軍隊戰鬥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激光隱身技術主要有兩種。結構型:將結構設計成吸收型的多層夾芯,或把復合材料製成蜂窩狀、波紋狀、層疊狀、錐尖狀等,當激光在從結構端返回,材料特殊結構可降低反射激光信號的強度,又延長反射激光的到達時間。塗覆型:降低目標對激光的反射。
各國裝備部隊的偽裝器材一般都是配套的遮蔽偽裝器材,包括遮障面和支撐系統。其中遮障面(偽裝網、偽裝蓋布)是進行遮障偽裝的主體,可單獨使用。針對現代偵察技術和手段,世界各國所使用的遮障面都具有防可見光、紅外線和雷達偵察的綜合性能。其中美軍偽裝裝備在性能上較為優越。 我軍現裝備的人工遮障制式器材有成套遮障、各種偽裝網、角反射器等。
❽ 陣地偽裝的方法
在進行長時期的野外觀察時,狙擊手本身所在的位置即可視為一個小陣地, 可在未經偽裝的一塊空地或自然掩蔽物的下方設立,但為求不暴露自身的位置與方便長時期觀察,一般都會設計成一個偽裝與掩蔽良好的觀察陣地,不論是裝備的堆放與人員的休息處所,都預留良好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能使狙擊手在長時期潛伏式的觀察後 ,仍能保留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執行任務。
在一般的條件狀況下,陣地都會采以卧姿的陣地,除利於長期觀察外,方便偽裝、 不易被發現與構建過程簡單容易也是原因。通常陣地的大小寬約3m, 高度大約在1m 左右;通常會有兩處偽裝良好的開口,一處較大的開口是供人員進出之用,另一處較小者則是供觀察與出槍射擊之用。這般大小的陣地可 以提供2名狙擊人員以輪班的 方式,對目標區進行長時間的輪流監看,當1人監看時,另1名則休息、用餐與裝備保養,而觀察用開口則需以小台階架起 ,方便狙擊手以卧姿進行觀察時,肘部可以有所依託,上半身也可因此而不致於過份勞累,以方便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另外在觀察點的選擇上,除了考量對目標區的監看方便外,其本身的隱密性、 周遭條件的配合性(例如水源的取得與進出路線的安排)、與降落區的距離、 距離主要道路的 位置、下雨時陣地是否仍能保持乾燥、會不會積水、天氣炎熱時能否保持涼爽、以及最重要的:對任務完成的助益有多少,亦需注意。
不破壞周遭環境、盡量與環境溶為一體,是偽裝的最高指導原則,能不使用人工的物體就盡量不要用,盡量使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與岩塊,最好是利用天然的涵洞、岩縫,空心樹干與樹根空間等位置。在完成地點的選擇與偽裝布置完成,最入陣地開始進行觀察前的最後一個動作 ,便是在周遭撒上催淚瓦斯粉,以防止野生動物的接近,而導致暴露陣地位置或對狙擊手造成傷害,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當然前面提到的野外求生、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 地圖判讀、情報搜集與分析解讀、進入/滲透與撤離路線安排、詭雷架設與反爆拆除 、作戰計劃擬定與通訊協定等技術,亦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
山地行動中,狙擊陣地的位置一般選擇在山坡中的某個比較隱蔽的位置上,在前方最好有山脊或者小山頭作為掩護物,構成抵抗敵輕武器射擊的天然屏障,在叢林地中,在狙擊陣地的後面最好有一片茂密叢林,便於狙為掩護物,構成抵抗敵輕武器射擊的天然屏障,在叢林地中,在狙擊陣地的後面最好有一片茂密叢林,便於狙擊小組完成任務後安全撤離,在水網稻田地上,狙擊陣地前方最好有一條小河,可以有效阻止敵人快速靠近狙擊手;在平原地帶上,如果太陽光位於狙擊手的背而或頭頂時,光學器材就不會產生眩光,同時敵人的反狙擊行動也變得相當困難,所以狙擊陣地的位置應盡量選擇在背向陽光或頭頂陽光的地點。搜索目標:狙擊陣地設置完畢
為了任務執行上的考量,狙擊手通常是以單兵或2人組進行孤獨而漫長的狙擊任務, 在任務進行全程中,生理與心理狀況的自我調適,也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這些基本訓練完成之後,以數十萬發射擊經驗所累積的實力展現,往往是在經過一周的埋伏與觀察之後的一聲槍響 ;槍響之後,還得再經過數天的長程跋涉回到基地,轉而進行另一個任務 ,而那又將是一個無限的循環惡夢。
敵我雙方都會利於陰影地帶為掩護進行隱蔽觀察。對於敵人來說,日出、日落、黃昏、樹影、山影等,都可以有效隱蔽行動企圖,防止被觀察器材發現,對於我方觀察手來說,選擇陰影地帶進行觀察行動,不但可以隱蔽自己,而且因為人眼瞳孔在陰影區域會放大,所以會更清楚地觀察到處於陽光地帶的敵人
❾ 軍事偽裝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軍事偽裝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天然偽裝技術、迷彩偽裝技術、植物偽裝技術、人工遮障偽裝技術、煙幕偽裝技術、假目標偽裝技術、燈火與音響偽裝技術。
遮偽裝技術是利用設置在待偽裝的軍事目標附近或者外加在目標上的防探測器材來實現偽裝效果的。根據性質的不同又包括偽裝網、變形遮障和偽裝覆蓋層等技術,這些不同的遮障偽裝技術,可以適用於針對可見光、紅外線以及雷達偵察等不同的偽裝要求。
(9)道路偽裝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現代軍事戰爭中,如何不被敵方獲取軍事情報信息已成為軍事項目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偽裝技術的研究近年來倍受目。所謂偽裝技術,總的說來就是隱蔽本方軍事設施和基地並且迷惑敵方軍事偵察的技術,是現代戰爭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
偽裝的目的在於妨礙敵人的偵察與攻擊,保護本方的軍事裝備不被損害並且保障軍事情報不被竊取。近年來,各國都非常重視偽裝技術的發展,並且為相應的機動設施、戰術導彈設施、固定陣地的大型設施設計了不同的偽裝方案,並建立了相應的偽裝體系。這些不同的偽裝技術為不同的防禦體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❿ 戰場上的偽裝術都有哪些方法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古代戰爭中偽裝術應用的典範之一。當時,諸葛亮用扎制的草人做假目標,漫漫大霧作掩護,以擂鼓吶喊作偽裝,輕易地向曹操「借」了十多萬支箭。現代戰爭也廣泛地使用偽裝術,而且方法越來越巧妙,包括天然偽裝、塗飾迷彩、施放煙幕、設置人工遮障、假目標等。
偽裝術用於塗飾的迷彩主要有保護色迷彩、變形迷彩、反雷達迷彩等。如塗上綠色偽裝塗料的坦克活動於林海,塗上白色偽裝塗料的坦克行駛於雪原,塗上沙土色偽裝塗料的坦克馳騁於茫茫沙漠,這些保護色迷彩,使敵方難以迅速判定真假。
設置假目標是偽裝的一個重要方面。諸葛亮當年「草船借箭」所扎制的草人是一種粗糙的假目標,現在使用的假目標,如假人、假馬、假炮、假飛機、假坦克、假橋梁、假導彈陣地,甚至假工廠、假城鎮等,都能偽造得活靈活現,使人真假難分,甚至可以騙過高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
煙幕偽裝有發煙手榴彈、發煙罐、發煙火箭彈、發煙炮彈和煙幕施放器、航空發煙器等。前蘇聯還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偽裝煙幕——由金屬微粒組成的氣懸體。新型偽裝煙幕專門對付紅外線偵察和紅外製導兵器。坦克、船隻使用這種煙幕,可免遭紅外和激光制導導彈的跟蹤,降低導彈對目標的命中率。
在現代戰爭中,能否進行成功的偽裝,已成為決定戰爭勝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地面到空中甚至到外層空間,都有各種新型偵察設備,如何蒙住這些「千里眼」,是現代戰場魔術大師——偽裝部隊的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