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腳底起泡怎麼辦
腳泡的產生是由於腳底汗濕,表皮軟化,足掌長時間著力和摩擦,促使局部組織液滲出而形成;常與鞋襪、行走的道路不平和速度不勻,以及旅遊者缺乏鍛煉等因素有關。
預防腳泡的發生必須注意:一是鞋襪要合適,鞋子不宜過高或過小,最好穿半新的膠鞋或布鞋,女同志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墊要平整,襪子無破損、無皺褶,鞋內進砂應及時清除,要保持鞋襪乾燥;二是徒步游覽應循序漸進,先近後遠,腳步要均勻,落地要穩,不可時快時慢;三是臨睡前要用熱水燙腳,以促進局部備液循環,對足掌部位應用手按摩或用煤油在足底突出部位塗搽。此外,亦可用葯物預防,川芎、細辛、防風,白芷各4兩,加水5斤煎至3斤,徒步旅遊前塗腳底,每日一次。
腳起泡後而且處理不當會引起感染。要想預防腳泡的發生,必須注意:一是鞋襪要合適,不宜過大或過小,最好是穿半新的旅遊鞋。二是臨睡前要用熱水燙腳,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腳泡發生後,主要的解決辦法是:將腳泡穿刺引流。首先用熱水燙腳5分鍾後擦乾,然後用碘酒或酒精將腳泡部位消毒,再用消毒後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沿孔道流出,排干。處理腳泡時,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2. 腳底長水泡怎麼辦
要勤洗腳、鞋以及襪子,這些都是容易滯留汗漬的地方,需要及時的清理,來保證腳部處於一個乾燥、健康、衛生的環境中,如果產生了水泡,如果不是很大影響到走路的話,盡量不要刺破,因為真菌一般只在腳的表皮和舊皮質中活動,在沒有殺菌就刺破水泡,可能會造成感染。所以建議,可以塗抹酊膏之類的外用葯,當然這也只能局部的殺死腳部的真菌,更重要的是需要衛生的維持,才能避免復發。
(2)腳咸起泡了怎麼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腳部是用來行走的,每日的運動量越大,腳部承受的就越多,出於保護腳部的原因,大多數人會穿鞋襪,自然而然的腳部就處在了一個密閉的環境中,腳部的汗腺是其他部位的2-4倍,這就意味著腳會更容易出汗,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鹽以及尿素,當汗液達到一定的量時,就會滋生細菌、真菌的產生,導致腳部感染。
3. 腳底出水泡了怎麼辦
腳底有水泡可能是走路過多、局部皮膚受到摩擦引起的,還有可能是濕疹導致的;需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檢查,如果確診為濕疹,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塗抹治療,若皮膚沒有糜爛或者破損的現象,可以選擇使用爐甘石洗劑治療。
4. 腳底有個小水泡怎麼辦
腳起水泡應該怎麼辦呢,如何消除呢,跟著下面的方法,可以讓你很快重新活蹦亂跳起來。
保持清潔。每天檢查水泡,讓它保持清潔,需要時多塗些碘伏消毒劑。
5. 腳上長了一個很大的水泡該怎麼辦
水泡的正確處理方式
1.
如果水泡較小,不要弄破它。弄破不但會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處置方式:在創可貼的中央剪出一個和水泡大小及形狀相同的洞,套貼在水泡上,如此墊平水泡四周,然後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創可貼面上再封上一層創可貼,這樣就能讓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
較大的水泡痛楚忍無可忍,那就把積聚於患處的液體排出來,以緩解水泡所構成的壓力。標準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凈患處,再用消毒後的鋼針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擠出。然後塗上消毒葯水或軟膏。最後用膠布或敷料把傷口遮蓋起來。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
如果水泡已經弄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紮,並墊上清潔的軟布。
溫馨提醒,腳氣水泡可以弄破,但是要預防感染的發生。平時要多穿透氣的鞋,最好是皮鞋,若是夏天,盡量一整個夏天都穿涼鞋,將感染部位露在外面。每天堅持用高錳酸鉀泡片進行泡腳,每天至少堅持20分鍾,泡腳時會被高錳酸鉀泡片染紅,治好後洗幾次就會掉。泡過腳以後在感染的地方上葯,並且用洗手液快速反復的吸收,避免發生病菌感染造成手癬。每天穿過的襪子也應該用高錳酸鉀進行清洗,避免殘留在襪子上的細菌再次傳給腳上。
請採納~~~~~~~~~~~~~~~~~~~~~~~~~~
6. 腳上起泡了,怎麼辦
1.經常洗腳 2.在腳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劑 4.經常更換襪子 5.穿通風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 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鍾,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 12.保持平靜 13.注意飲食 14.勿過度勞動足部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
7. 腳底起水泡怎麼辦
長時間走路或所穿的鞋子不太合適時,腳底就容易起水泡。一旦起了水泡,走路就會很痛,感到很難過。 預防起水泡的方法當然是穿上合適的鞋子以及織法和纖維都較細的襪子,或在容易摩擦的地方事先貼上膠帶等等。最近,在市面上,也有一種能預防起水泡的噴濕液出售。 方法是利用縫衣針頭或別針針頭,先用火焰消毒之後,才刺破水泡,然後從上面壓,把水份擠出。最後再用碘酒來消毒皮膚及四周,再貼上創可貼。隔了一晚上,如果水泡再積水的話,要以同樣的方式把水擠出。也有些人利用消毒過的絲線穿過水泡。利用毛細管現象而使內部的液體不斷的流出。 如果硬把長水泡的皮膚剪掉,不但會增加疼痛,而且走路時會更困難。因此,在回到家裡之前,最好不要去碰它。這樣也可避兔細菌感染。回家後,如果傷口乾了,外面的一層皮自然就會剝落。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清潔且不斷的消毒,以避免感染。
8. 腳上起泡怎麼辦
不要輕易弄破或剪破,如這樣處理受傷的嫩傷口會很疼嚴重的還會發炎呢。部隊長途行軍時,腳會經常磨出血泡、水泡。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備一小瓶醫用酒精,在酒精里泡一根穿好頭發絲的縫衣針。腳磨出泡時,把穿有頭發絲的針拿出來,穿透水(血)泡,把頭發的一頭留的泡的一邊,針穿透泡後把頭發的另一頭留的泡的另一邊,然後把頭發兩頭拿起來,系成一個結,這樣泡里的(血)水就會順著頭發絲流出來而泡不破,如不用頭發絲就要用粗一點的針,但也要消毒,否則針太細了,扎過的泡雖然水流出來了,但後來流出來的水還會積成水泡。我們年輕時長途野營腳磨出血泡也是這樣處理的。現在還在創口貼,把泡穿透後還可用創口貼消炎。你不妨試一下這種方法,效果真的很不錯。
9. 腳上長水泡怎麼辦
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皮膚癬菌常通過污染的澡堂、游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
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
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
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推薦你用【
聯邦百癬清】植物活性成分迅速滲透,疏通皮膚靜脈毛細血管微循環、清除各種真菌、細菌,拔出瘀毒,使皮膚瘙癢、脫皮、潰爛等症狀在10分鍾內迅速緩解,止癢率達100%,輕松一整天,皮膚不痛不癢,晚上睡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