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通心理學如何提高記憶效果
想要提高記憶效果,我們就需要用到我們的心理學的記憶曲線,也就是說定時的復習我們學習過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記憶成果。
❷ 普通心理學裡面,表象與再認、回憶的區別。如何分辨。
一、表達意義不同
1、表象:即感知過的事物在人腦中重現的形象。
2、再認:指過去經驗或識記過的事物再次呈現在面前時仍能確認和辨認出來的過程。
3、回憶:是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是記憶的第三環節(識記、保持、回憶與再認)。
二、條件不同
1、表象:信息的傳播媒介;人的感官;經驗與環境。
2、再認:取決於對原有事物或材料識記的鞏固程度。如果原有事物或材料很清晰、准確地被保持,當再次出現時,就容易再認,表現為速度快,准確率高。
3、回憶:在識記時是否設下聯想線索會影響回憶的效果。聯想線索利用事物多方面的聯系,有助於信息的提取。
三、特點不同
1、表象:直觀性;概括性。
2、再認:再認的速度和確定性,取決於對原事物記憶的鞏固程度和當前事物與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回憶:在識記材料時,建立它們之間以及它們和已有經驗之間某種或多種聯想線索,那麼在回憶時,只要記住某一線索,就能聯想出一連串材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回憶效果。
❸ 背教育心理學的技巧
來咯,來咯,口訣來咯,這些口訣一定要記,盤它!眾所周知,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有很多知識點,需要我們背誦,這樣才能使做題游刃有餘,不管客觀題還是主觀題,記住了,將受益頗多。然而由於知識點太多、太長、太瑣碎,也會使得我們在記憶上遇到障礙,今天就普通心理學部分給大家提供一些口訣來幫助記憶。
心理學知識口訣
1.記憶的品質有哪些?
(1)記憶的敏捷性;(2)記憶的持久性;(3)記憶的准確性;(4)記憶的准備性。
記憶技巧:准備吃米
2.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1)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2)材料的意義、性質和數量;(3)學習程度;(4)材料序列對遺忘的影響。
記憶技巧:程序要義
3.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6)重視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記憶技巧:墓里多組方精
4.防止遺忘的方法:
(1)及時復習,經常復習;(2)合理分配時間;(3)做到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4)反復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5)復習方法要多樣化;(6)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記憶技巧:幾份飯多多結合起來
5.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1)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2)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3)想像力訓練;(4)引導學生積極幻想;(5)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打開想像力的大門。
記憶技巧:思考換表之戀
6.簡述思維的品質
(1)思維的廣闊性;(2)思維的深刻性;(3)思維的敏捷性;(4)思維的靈活性;(5)思維的獨立性;(6)思維的批判性。
記憶技巧:光(廣)身(深)肚(獨)皮(批)靈敏
7.簡述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觀刺激物的特點
①強烈的刺激;②新異的刺激;③變化的刺激;④對比的刺激;⑤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2)人的主觀狀態
①需要和興趣;②情緒狀態;③主體的知識經驗
記憶技巧:一指強比劃,要知情。
8.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1)對活動目的的理解;(2)間接興趣(對活動結果的興趣);(3)合理地組織活動;(4)排除內外干擾。
記憶技巧:目間合拍
9.簡述注意的品質
(1)注意的廣度/范圍;(2)注意的穩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轉移。
記憶技巧:分光穩賺
❹ 普通心理學到底要怎麼復習啊啊啊啊
基本策略應是「結構為先」「理論為重」。
結構為先,就是要在頭腦中形成學科的基本結構,普通心理學主要是對心理學的整體研究概貌進行介紹,也就是介紹心理學最為重要的一些原理和對重要領域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基本的心理過程(比如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注意等)還包括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另一個是個性心理,比如能力、人格等。學好普通心理學,就打開了學好其他各門學科的大門。在學習普通心理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要知道自己所學的部分內容位於哪個領域、在怎樣的知識框架之中,這樣理解和記憶起來就不會特別困難了。
理論為重,就是說普通心理學中,每個領域都涉及到眾多的理論,比如腦功能學說的理論,顏色視覺的理論,聽覺理論,知覺理論,錯覺理論,注意理論,記憶理論,情緒理論,氣質理論,能力理論,人格理論等。這些內容是普通心理學掌握的重點內容,也常常是考試的重要出題點,或者是直述理論內容,或者讓你對理論進行辨析,或者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或者進行評述等等。這部分也是普通心理學的難點,大家把相關的理論理解透徹了,也就能夠游刃有餘的分析相關問題了。
總體來說,「結構為先」是要求大家掌握學科的知識結構,要扎扎實實的打牢基礎。「理論為重」是梳理心理學主要領域的思考角度和既有成就,使基礎,更是提升。兩者要結合起來,共同促進普通心理學的學習。
希望能幫到你奧
❺ 《普通心理學》這本書主要看哪一部分和哪些章節對人有幫助,頭一次接觸這本書,謝謝!
個人覺得以下幾個方面較為實用:
首先感覺的特性,如選擇性等
其次是意志的作用
復次是記憶的特性和記憶的方法
再次情感情緒對人的組織作用
還有動機的作用以及成就歸因
最後問題解決的方法,也挺實用的
❻ 普通心理學記憶的廣度有多大用什麼辦法可以提高記憶的廣度
記憶廣度指的是按固定順序逐一地呈現一系列刺激以後剛剛能夠立刻正確再現的刺激系列的長度。其呈現的各刺激之間的時間間隔必須相等。再現的結果必須符合用來呈現的順序才算正確。記憶廣度是測定短時記憶能力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即: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提高記憶的廣度很難而且意義不大,如果一定要提高,通常的做法是找一些互不相關的物體圖片或文字(符號)進行反復訓練。
❼ 普通心理學防止遺忘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總會丟失一些東西,我們會發現越是我們經常用的東西就越容易丟失,這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麼如何防止自己常用的東西丟失呢?希望我的這篇經驗能夠幫助到大家。
1/6
防止自己常用的東西丟失首先我們要學會將自己的東西分類,常用的東西和不常用的東西要分別放置,這樣在找東西的時候不會翻來覆去,導致東西丟失。
2/6
防止自己常用的東西東西要養成檢查的習慣就是每天要定期去檢查自己常用的東西是否帶齊了,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習慣就是把常用的東西隨手放置,等用的時候卻不知道丟在哪裡了,所以定期檢查一下能夠防止丟失。
3/6
防止自己常用的東西丟失要養成放置在一個地方的習慣,就是把自己常用的東西有個特定的地方,每當用的時候就去指定的地點去找就可以了,這樣也可以防止東西丟失。
4/6
防止自己常用的東西丟失比如像地鐵卡、鑰匙、這類每天必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淺口袋裡,這樣會很容易丟失,最好放在有拉鏈的或者比較深的口袋裡,這樣能夠防止丟失。
5/6
防止常用的東西丟失像錢包,要盡量放在口袋裡面,錢包里盡量不要放置銀行卡和身份證件,這樣如果丟失了就全都丟了,補起來會很麻煩。
6/6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幾種方法是防止常用的東西丟失的基本方法,大家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採取相應的方法,比如在常用的東西上拴上鈴鐺,如果聽不到鈴鐺的聲音就會第一時間發現常用的東西不見了,在越短的時間內發現東西不見了,就越容易找回。
❽ 普通心理學!怎麼學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的基礎課,也是佔分最多的課,所以要盡早開始,認真復習。
首先說一下參考書的選擇。過去考綱上這門課叫普通心理學,當時我報博仁心理學考研培訓班的時候老師向我推薦了彭聃齡老師的《普通心理學》。老師說彭老師的這本書是必看書目。同時,從2011年開始,心理學大綱基礎部分改名「心理學導論」,增加了社會心理學,所以我在這里推薦兩本書,一本是侯玉波的《社會心理學》、一本是梁寧建的《心理學導論》。 2010年的30分的大題馬斯洛動機的圖片就出自這本書(p412)。2011年一道大題關於榮格分析心理學的選擇題也可以在上面找到(p530)。我想我不需要舉更多例子了,該怎麼做大家應該知道。
下面說一下復習思路,普心最少要看3遍,多則不限,在這里我簡單和大家說說普通心理學這本書該怎麼看。
第一遍看可以像看課外書一樣,迅速過一遍,不需要細摳,對心理學考試大概有個了解就行,大概需要1-2星期。這遍的關鍵是快!必須很快看完,否則第一遍就卡在半路了,浪費太多時間。
第二遍看的時候要理清思路,最好做筆記,整理框架結構。 比如按照《心理學導論》的思路普心可以分為4大部分: 緒論,認知,情緒動機,個體差異。 每部分又有更細的分支。這部分你可以記不住具體的內容,但一定要達到說什麼知識,你能把它在大腦的知識框架網路裡面定位。 比如說到馬斯洛,你知道是在動機那章;說到SPI你知道是智力的認知理論就可以了。 具體的理論可以到第三遍或者考前再背。這遍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怎麼也得2-3各月。很多人可能會堅持不下來,筆記做到記憶那裡就做不下去了。 這時候一定要堅持,因為後面有更有意思的情緒人格和智力等著你去發現,而且後面的的部分也是考試重點。所以也可以打亂順序做筆記,比如一章認知,一章人格這樣做筆記會避免枯燥。 堅持做完筆記以後,你會發現自己對普心已經有很深的理解了,這時候你再也不會問,哪是重點了,因為你已經心中有數了。
看完兩遍以後可以做一些題,查漏補缺。練習冊很多,大同小異,選擇一本做精就好了,不要貪多。當時我做的題是博仁心理學考研輔導班贈送練習題和模擬題,這些題都比較經典,個人感覺博仁的這些題目還不錯。還有一點要說,就是做題的目的不是押題,而是幫助理解知識點。考試不會考你名詞解釋,而是描述一個現象,問你是什麼。這就需要你對術語有比較深的理解。不會做的題要回到課本看一下相關內容,而不是只記住答案就完事。
第三遍就是背一些比較重點的理論了,比如動機理論,情緒理論等等。因為之前已經在腦子里建立了框架結構了,這時候只是把東西填進去就好了,很快。大概需要一個月。雖然現在考試降低了純記憶的內容的比例,不過該背的還是得背,今年論述第一題就是純理論背誦。博仁的老師在輔導班上反復強調過各流派的理論和優缺點,開始我不相信,覺得這么基礎的東西不會考。不過考前還是為了防止萬一還是背了,結果最後竟然真考了!很幸運!
復習到最後,做到拿起考綱,任何一個知識點你都可以合上書復述出來,相信你的普心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❾ 如何利用心理學知識提高人的記憶力 問:最好利用普心的知識回答,謝謝
1復述策略 2精細加工 3組織策略
復述策略 強調利用記憶規律合理復習,並親自參與實際情景中強化記憶
精細加工 強調過渡學習以及要求學習者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
組織策略 為了更好的記憶在學習時通過列提綱,畫概念圖等組織策略要幫助了解新知識的結構,
首先根據艾賓浩斯曲線知識會遺忘,因此在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在學習新材料之前應該閉上眼鏡重現剛剛學過的知識,以克服干擾,同時情景信息有利於幫助我們提取信息,所以應該積極投入到情景學習中(復述)。
接下來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是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實質的非人為的聯系,之所以進行精細加工是為了能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比如現在要你記住韓國、蒙古、烏克蘭和印度,你可將這四個國家與我們熟悉的東西南北聯系在一起;記憶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可以記成副公主(復,工,組)
最後,布魯納提出結構教學觀認為教師要將學習材料的整體結構告訴學生,而我們的大腦也是以類似於抽象的邏輯圖進行記憶的。所以學習組織策略是不錯的記憶法。
❿ 心理學記憶方法有哪些
分類:我記得普通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於分類記憶的實驗,採取網狀記憶的方式可加強60%的記憶。原因上面沒寫·····但是可能是和聯結有關。
在摩根的書裡面,將記憶和學習。邏輯定義為各種知識的聯結,也就是將各種知識結合。所以,好的記憶是指對知識的儲存提取應用達到最優化的。
如果你問的是記憶定義。
根據記憶內容的變化,記憶的類型有:形象記憶型、抽象記憶型、情緒記憶型和動作記憶型。
①、形象記憶型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為主要的記憶類型。
②、抽象記憶型也稱詞語邏輯記憶型。它是以文字、概念、邏輯關系為主要對象的抽象化的記憶類型,如,「哲學」、「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等詞語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論性文章,一些學科的定義、公式等。
③、情緒記憶型,情緒、情感是指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這種體驗是深刻的、自發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記憶的內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腦中。
④、動作記憶型動作記憶是以各種動作、姿勢、習慣和技能為主的記憶。動作記憶是培養各種技能的基礎。
如果你問的是好的記憶方法,那就去看看 nip催眠手冊 應該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