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巢蕨種植方法

巢蕨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6 00:23:21

① 怎樣對鳥巢蕨驚醒上盆定植

選用盆壁及盆底多孔的花盆或多孔的塑料筐,盆底填充1/3左右顆粒較大的碎磚塊,上面再用腐葉土或泥炭土蕨根樹皮塊等將鳥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栽前將基質浸透水,亦有將它單獨或成串栽在溫室的假樹和木段上,保持基質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鳥巢蕨每隔1年需換盆1次

② 鳥巢蕨的土壤栽培要點有哪些

鳥巢蕨土壤栽培:1.選土與定植:在我國北方要溫室地栽,南方可露天地栽。

其根系喜透氣環境,宜選用粗沙、泥炭、腐爛樹皮各一份的混合栽培基質。

定植的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1~2株,將種苗保持相等間距進行穴栽。

2.澆水與施肥:在定植後澆透水1次。特別是在天氣乾旱、空氣濕度小的情況下,需要經常往植株上噴水。為了避免在葉表留下水痕,最好使用軟水,以免影響切葉的光潔度。

鳥巢蕨不喜未經發酵的有機肥料,最好使用水溶性的化學肥料,例如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鉀等,可以把它們配成0.1%的水溶液進行澆灌。

3.調溫控光:(1)在其溫暖的原產地,鳥巢蕨幾乎全年都可以正常生長,生長適宜溫度20~30℃,越冬溫度不低於10℃。但是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均有一段時間處於低溫階段。只有在溫室中栽培鳥巢蕨才會迅速生長。由於生長周期較短,鳥巢蕨的切葉產量通常不高。

(2)在夏秋高溫季節里,要遮陽避光,日光直射會灼傷鳥巢蕨的葉片;而在冬春低溫階段時,應該讓植株多接受一些直射陽光,盡管此時鳥巢蕨生長處於停滯狀態,但對以後植株的生長很有好處。

(3)保持環境適當通風,在生長旺盛季節,如果配備有二氧化碳施用裝置,就不必經常通風,只要不斷往環境中釋放二氧化碳,同樣可代替通風操作,保證植株有較快的生長速度。

4.中耕與修剪:由於栽培基質透氣性好一般不必鬆土,只需經常清除種植場地所生的雜草。

對植株外圍生有孢子囊群的老葉,應適當剪去,以利新葉片更好生長。鳥巢蕨通常很少發病。也很少受到蟲害侵襲。採收與貯運:1.采切標准:當鳥巢蕨的拳卷葉片完全展開45~60天後為其採收適期,采切得越晚,則其瓶插壽命越長,所收獲的切葉在整理分級後10支一束進行捆綁。

2.:貯運要求同鐵線蕨。

③ 鳥巢蕨怎麼種植和保護

種植栽培
1.栽植
盆栽鳥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葉土最好。生長2-3年靠栽巢蕨,株形開張,根部擠滿盆架,可從盆內脫出,去掉部分殘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葉,取出子株,分別重新栽植上盆。春季換盆時,應在盆中添加腐葉土和苔蘚,並加少許碎石。
2.溫度與光照
鳥巢蕨生長適宜溫度為22-27℃,夏季要進行遮蔭,或放在大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這樣有利於生長,使葉片富有光澤。在室內則要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不能長期處於陰暗處。冬季要移入溫室,溫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繼續生長,但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
3.澆水與施肥
夏季高溫、多濕條件下,新葉生長旺盛需多噴水,充分噴灑葉面,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對孢子萌發有利。隨著葉片的增大,葉片常蓋滿盆中培養土,澆水務必澆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葉片乾枯捲曲。

種植准備
1、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打碎加水拌勻,(加水的標准: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9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 25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1200杯左右。
2、種苗挑選: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5-9cm,冠幅9-12cm,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
3、上盆: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9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松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1株/盆。

繁殖培育
鳥巢蕨可用孢子播種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作為商品化批量生產已得到廣泛應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長 較大時,往往會出現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離,再分別栽植即可。鳥巢蕨產生的分枝較少,少用常見的分離子株的辦法分株,通常將生長健壯的植株在春末從基部分切成2-4塊,並將葉片剪短1/3-1/2,使每塊帶有部分葉片和根莖,然後單獨盆栽成為新的植株;盆栽後放盆栽後放在溫度20以上半陰和空氣濕度較高地方養護,以盡快使傷口癒合。盆中栽培基質稍濕潤,不可太濕,否則容易腐爛。待新葉生出後可逐漸恢復原來的形狀。

管理要點
1.溫度:它的生長適溫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為16℃至22℃。夏季當氣溫超過30℃以上時,就要採取搭棚遮陰和給環 鳥巢蕨 境噴水等降溫增濕措施,來為其創造一個相對涼爽濕潤的環境,使其能繼續保持旺盛的長勢。不論是家庭盆栽,還是生產性栽培,冬季最好能保持15℃以上的棚室溫度,使其能 繼續生長,條件不具備時,至少應保持不低於5℃的棚室溫度,若溫度過低易導致其葉緣變成棕色,甚至有可能因受寒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光照:鳥巢蕨的原生環境為潮濕叢林中,多作附生態,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長,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如春、秋季短期放在室外樹蔭下或大棚中,則更有利於其生長,並能增加葉面之光澤。盆栽鳥巢蕨,切忌烈日暴曬,否則植株會出現葉色變劣泛黃、葉面灼傷、葉緣枯焦等不正常現象,降低其觀賞價值,夏季應將其擱置於遮光70%以上的蔭棚下,對其生長比較有利。冬季在棚室內,要適當給予光照,過於陰暗處要給予人工補充光照。
3.水分:盆栽鳥巢蕨不僅要求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生長季節澆水要充分,特別是夏季,除栽培基質要經常澆透水外,還必須每天淋洗葉面2次至3次,同時給周邊地面灑水增濕,維持局部環境有較高的空氣濕度,既可增加葉面的光澤,又對孢子葉的萌發十分有利,如果盆土缺水或空氣比較乾燥,易引起葉緣乾枯蜷曲。冬季氣溫較低時,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好,可多噴水,少澆水,以免在低溫條件下因盆土中水分過多而造成植株爛根。由於其葉片為革質,能阻止水分的蒸發,所以它也能耐短時間的乾燥環境,也正因為如此,它比較適於作室內栽培陳列。鳥巢蕨類在室內陳列期間,幼葉切忌觸摸,並應經常給葉面噴水。
4.土壤:盆栽基質可以是以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等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樹皮、苔蘚或碎磚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勻混合而成。有條件的場所,最好用多孔花盆或多孔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墊入1/3的碎磚粒,上面可加入蕨根、樹皮塊、苔蘚、腐葉土等,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部栽入其中,這樣長勢會更加旺盛。盆栽鳥巢蕨,可每2年換盆一次,將其從花盆中脫出,抖去宿土後,剪去部分殘根和枯黃的葉片,剝離的子株另行栽種,老株更換栽培基質後換一個稍大一點的盆具栽好。另外,每年的春季可在盆內添加少許碎石灰,則有益於其旁生子株的生長發育。
5.肥料:鳥巢蕨特殊的形態和構造,有利於其吸收水分、養分。它的根莖短而密生鱗片,並產生大團海綿狀須根,能吸收較多的水分。葉片輻射狀著生於根莖頂端,呈鳥巢狀或中空的漏斗狀,在原生環境中能收集落葉和鳥類及雨水於其巢中,這些物質轉化為腐殖質,可作為自己養分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盆栽鳥巢蕨,在其生長旺盛季節,宜每半月澆施一次氮、磷、鉀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斷長出大量新葉,如果植株缺肥,葉緣也會變成棕色。夏季氣溫高於32℃,冬季棚室溫度低於15℃,應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養護方法
鳥巢蕨性喜溫暖多濕的蔭蔽環境,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長良好,可長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培養。培養鳥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則葉色變劣,影響觀賞價值。在春秋季節可短期放在室外大樹蔭下有利其生長,促使葉片更富有光 澤。生長季節要充分澆水,冬季室溫低時,需保持盆土稍濕潤為好。夏季除應大量澆水外,還需每天噴灑葉面2-3次,防止葉緣乾枯捲曲。生長旺期,一般每2-3周需施1次氮鉀混合的薄肥,促使新葉生長。冬季溫度如能保持在15℃一沙鍋內,能使鳥巢蕨繼續生長。鳥巢蕨每隔1年需換盆1次,盆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泥勻配製。花盆宜用多孔的泥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瓦片,上面再裝入蕨根、樹皮屑、苔蘚,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這樣長勢會更加旺盛。

④ 怎樣繁殖鳥巢蕨

鳥巢蕨的常規繁殖有分株繁殖和孢子播種繁殖。

(1)分株繁殖。

一般於每月中下旬進行,選生長健壯植株,將根狀莖連同葉片和根縱切成4塊,剪去葉片的1/2,分栽上盆或培植在插床上,盆土和床土要保持濕潤,如果排水、通風良好,成活率高。需注意的是盆土不可太濕,以免引起爛根。

(2)孢子繁殖。

操作比較精細,先將細沙和腐殖土拌勻,經高溫消毒,裝入播種盆內壓平,將成熟孢子均勻撒播在盆土後,然後連盆浸入淺水中,利用滲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濕潤,上蓋玻璃,並置於陰處,經一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綠色的原葉體,待其長出幾片真葉後,即可盆栽培育。

(3)組織培養繁殖。

鳥巢蕨的快速繁殖可利用頂生短莖、幼葉或孢子等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孢子播種採用的培養基為1/2MS+0.1毫克/升6-BA+0.1毫克/升NA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1/2MS+0.5毫克/升NAA。以短莖和幼葉為外植體時,誘導芽分化的培養基為MS+2.5毫克/升6-BA+0.5毫克/升NA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1/2MS+0.5毫克/升NAA。

⑤ 鳥巢蕨怎麼養

鳥巢蕨又稱巢蕨、山蘇花、王冠蕨,為鐵角蕨科巢蕨屬多年生陰生草本觀葉植物。我們知道鳥巢蕨常附生於雨林或季雨林內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而且不耐強光,屬於陰生植物,那麼我來看一下眾多花友的養護環境,特別在北方,空氣乾燥,而且光線強烈,所以鳥巢蕨會出現葉邊乾枯,葉片乾裂的情況,要如何避免呢?

知道原因,就可以知道如何避免了,首先要盡量保證養護環境的陰濕,可以放在背陰的地方養護,不要放在陽台窗檯等光線明亮處,特別是夏季要絕對避免陽光直射,經常給噴水,以保證濕度,喜陰並不代表可以無限制澆水,保證基質潮濕就可以了!

⑥ 鳥巢蕨要怎樣培養

鳥巢蕨又名巢蕨、山蘇花等,為鐵角蕨科多年生常綠附生性草本。株高可達100~120厘米。根狀莖短,葉叢生於根狀莖頂端,形似鳥巢。革質葉片披針形,兩面亮綠色。孢子囊群狹條形,生於側脈上側約達葉片的1/2。囊群蓋條形,厚膜質。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

性喜溫暖多濕的蔭蔽環境。由於鳥巢蕨原生地多系潮濕叢林,為附生植物,故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長良好,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培養。如春、秋季節短期放在室外大樹陰下更有利其生長,並能促使葉片更富有光澤。培養鳥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則葉色變劣,影響觀賞價值。生長季節澆水要充分。冬季室溫低時保持盆土稍濕潤。夏季除應經常大量澆水外,還需每天噴洗葉面2~3次。

如植株缺水或空氣乾燥,常易引起葉緣乾枯捲曲。生長旺期一般每2~3周施一次氮、鉀混合的薄肥,就能不斷長出大量新葉。冬季溫度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即能繼續生長。一般每隔一年換一次盆,盆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混勻配製。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多孔的花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磚塊,上面再裝入蕨根、樹皮屑、苔蘚,然後再將鳥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這樣長勢就會更加旺盛。

鳥巢蕨葉色翠綠,葉姿優美,葉形奇特,盆栽或植於喬木樹杈上,用來點綴廳堂可增添熱帶情調;若植於籃中作懸垂花卉觀賞,更能顯示其鳥巢特色;還可使其附生在樹蕨上作壁上裝飾。

⑦ 鳥巢蕨有哪些繁殖方法

鳥巢蕨的繁殖措施:鳥巢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長較大時,往往會出現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離,再分別栽植即可。鳥巢蕨產生的分枝較少,少用常見的分離子株的辦法分株,通常將生長健壯的植株在春末從基部分切成2~4塊,並將葉片剪短1/3~1/2,使每塊帶有部分葉片和根莖,然後單獨盆栽成為新的植株;盆栽後放盆栽後放在溫度20以上半陰和空氣濕度較高地方養護,以盡快使傷口癒合。盆中栽培基質稍濕潤,不可太濕,否則容易腐爛。待新葉生出後可逐漸恢復原來的形狀。

⑧ 用什麼基質栽培鳥巢蕨比較好

由於鳥巢蕨是附生型蕨類,所以栽培時一般不能用普通的培養土,而要用蕨根、樹皮塊、苔蘚、碎磚塊拌和碎木屑、椰子糠等作為盆栽基質,同時用透氣性較好的栽培容器,並在容器底部填充碎磚塊等較大顆粒材料,以利通氣排水。亦可將鳥巢蕨直接種於假樹或木段上,但須經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盆栽基質可用碎樹皮、苔鮮或碎磚塊等加少量腐殖土拌勻混和而成,也可用排水良好的腐葉土與河沙混合而成。在盆中加入少量腐葉土或苔鮮,以利孢子體的生長發育。

⑨ 鳥巢蕨怎麼養啊

1.它的生長適溫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為16℃至22℃。
2.鳥巢蕨的原生環境為潮濕叢林中,多作附生態,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長,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
3.盆栽鳥巢蕨不僅要求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
4.盆栽基質可以是以腐葉土或泥炭土、蛭石等為主,並摻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樹皮、苔蘚或碎磚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勻混合而成。
5.鳥巢蕨特殊的形態和構造,有利於其吸收水分、養分。它的根莖短而密生鱗片,並產生大團海綿狀須根,能吸收較多的水分。

閱讀全文

與巢蕨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8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5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5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7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