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弱蜂怎麼處理方法

弱蜂怎麼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3 08:57:08

❶ 蜜蜂打架,應該怎麼解決

蜜蜂打架是因為蜜源短缺,建議將喂飼料的時間改成傍晚,等到蜜蜂基本都歸巢了之後再喂。
蜂群的日常管理
1、蜂群檢查:通過對蜂群的檢查可以讓我們掌握蜂群的變化,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為蜜蜂創造有利的生活條件。檢查的方法分為開箱檢查和箱外觀察。開箱檢查蜂群時,為避免蜂蜇,應穿淺色服裝,帶好面罩。人要背向陽光。啟動副箱蓋時,先用刮刀輕輕撬動,再用手指推移副蓋,使其與箱口粘著的蜂膠脫離。翻轉副蓋,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門板上,便於副蓋上的蜜蜂爬回巢內。用刮刀輕輕撥動隔板和巢框,使框耳與箱身槽溝分開。用雙手拇指和食指緊捏兩端的框耳,小心的將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傷蜂王或激怒蜜蜂。檢查巢脾的方法有兩種。
①是把巢脾提到視線的高度,先看面對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為軸翻轉,看另一面。注意,翻轉時巢脾與地面始終保持垂直,防止蜜汁與花粉從巢房中掉出。
②是先看面對視線的一側,然後將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視線傾斜45度,看另一面。
③檢查巢脾時,必須在蜂箱上方進行,尤其是雙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側上方觀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損失。因為蜜蜂擁擠,不利於觀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時,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動幾下,利用慣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餘的蜜蜂多,可用柔軟的蜂掃輕輕拂去。
2、需要檢查的內容
①檢查蜂王是否存在:從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處亂爬,並發出振翅般的叫聲。這就是蜂群喪失蜂王的表現。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產於房壁上,很凌亂,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經開始產卵。檢查要經過兩到三次,確認確實沒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則,一旦出現兩只蜂王相遇,就會兩敗俱傷,給農戶帶來損失。
②檢查蜂王產卵情況:揭開箱蓋,蜜蜂工作有條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產卵。一個單王的蜂群中,卵、幼蟲、封蓋子脾的比例應為1:2:4。也就是:一個卵脾,2個蟲脾,4個封蓋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產卵面積大則表明蜂王產卵旺盛,群勢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顏色變深,跛行,缺翅,表明這是劣質蜂王,如果脾上沒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預示將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積小,蜂群比其他蜂群發展慢,表明蜂王產卵力差,或產卵處於低潮。
③蜜蜂和巢脾的關系:揭開副蓋時,如果發現副蓋上、隔板外、邊脾上擠滿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於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沒有蜜蜂,說明巢脾多於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則說明巢內溫度高、濕度低,蜜蜂離脾。
④檢查箱內貯蜜情況:揭開巢蓋時,能夠聞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蠟蜜房蓋。提起邊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內蜜足。如果開箱後,蜜蜂表現出不安或驚慌,提脾感到輕,並且有蜜蜂掉落,說明箱內缺蜜。無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齊,表明曾經缺過蜜。如果子脾有拋棄蜂子的現象,表明缺蜜嚴重。
3、將巢脾原位裝回:巢脾檢查完成以後,必須按原位裝回,裝回時,注意蜂路應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輕輕地上下搖動副蓋,催促蜜蜂離開箱沿。最後蓋好箱蓋。開箱檢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時節最好在中午進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時進行。

❷ 剛剛從野外收了一群蜜蜂,但是蜂王死了,應該怎麼辦能不能把它們和其他的弱群蜂(有蜂王)合並

蜂王死了以後蜂群會出一個動亂的時期,過一天左右工蜂就會為蜂巢中的蜂蛹餵食蜂王漿,就會形成新的蜂王,如果有多隻蜂王則會相互斯殺,最兇猛的那隻就會成為新蜂王,蜂農要做的就是及時為工蜂提供必須的營養和食物就。

蜂王死了代表著這個蜂群走向了衰落,可以把蜂群合並到其它有蜂王的弱群蜂中形成一個強群,在合並蜂群的時候可以在蜂箱中插入一個隔板,利用隔板把無王群和有王群隔離開讓無王群慢慢適應新蜂王的氣味,當雙方不再排斥後就可以去掉隔板直接當一個蜂群喂養了。

(2)弱蜂怎麼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養蜂注意

不管是購買的蜂群還是從野外捕捉的蜂群,在弄回來之後要做好蜂群的轉移工作。將蜂群轉移到事先准備好的蜂箱中。在轉移的時候要注意將原有的巢脾也要一起轉移進去,保證蜂群能夠盡快的適應養殖環境。並且也能夠促進蜂群恢復正常工作,將養殖環境盡量打造成蜂群之前的築巢環境。

在養殖時,如果蜜源不足的話,還需要對蜜蜂進行輔助飼養工作。尤其是在采蜜期的時候,一般在每天傍晚對為蜜蜂飼喂一些蜂蜜、花粉等。然後在冬季也就是蜜源不足的時候,補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補飼能夠保證蜜蜂正常繁殖生存,提高蜂蜜的產量,每天補飼大約兩次左右,早晚各一次。

❸ 蜂群過冬,弱蜂群並強群,弱蜂王還健在,封王怎麼處理

如果蜂王質量差,那就陶汰掉,明年春季可以再育蜂王。真想保存的話,可以用王籠裝起來,外麵包上窗紗,掛於其它蜂箱內即可;也可組成雙王群越冬來保存蜂王。還可以購一個蜂王儲存器,倒是挺好,一次可以儲存二十多個蜂王。不過我覺得還是陶汰掉老劣蜂王較好,到需要時再育王是很方便的事。

❹ 中蜂弱群的養殖方法

首先將蜂群內的花子脾、多餘巢脾抽出,形成1.5 框蜂也僅留1 個巢框的密集程度。待成片封蓋子出現後,再酌加1 張適宜產卵的優質空巢脾,或加入1 個1/3 巢礎的框,必要時如果蜜蜂總量已不到1 框,可留下2 個已削去中、下部分巢脾的巢框,每框僅留中、上部的少量巢脾,使蜂巢成為小球形,並能被蜜蜂完全包被,再輔之以正確的人工飼喂。

❺ 我有一群蜜蜂很弱。我想從強群裡面分一點過來,這樣行嗎

可以採取移入封蓋幼蟲脾和獎勵飼喂的方法快速擴大蜂群,直接移成蟲的方法不是太好用,而且如果是因為弱群蜂王產卵能力差的話,建議更換蜂王或把弱群並入強群。

❻ 春季蜜蜂如何管理

1、加強保溫 早春氣溫低,日夜溫差大,又常出現寒流霜凍等,如保溫不好,蜜蜂為維持幼蟲發育所需溫度,就要大量吃蜜,並加大活動,使越冬蜂過分勞累而提早死亡,這不但造成飼料的過量消耗,還會引起蜂群春衰,嚴重的還可能凍死幼蟲和蛹。春季加強保溫的主要方法是:撤出多餘的巢脾,使蜂數密集,做到每張巢脾上布滿蜜蜂。隨著氣溫升高,群勢發展,為了不影響產卵圈的擴大,才能適當降低密集度。將箱內空隙裝滿保溫物,並及時換曬,提高和保持巢內的溫度。箱縫和紗窗部分用紙或泥糊嚴。群勢中等以下的弱群,最好採取雙群夾箱飼養,即兩群合養在一個巢箱內,中間用隔板隔開,分別巢門出入,這樣可以相互倚暖,最大的卵圈必定出現在閘板的兩側,兩群卵圈形成統一的整體,由於保溫好,可加快繁殖的速度。根據氣溫變化調節巢門,春季巢門應適當縮小,氣溫8℃以上無風天氣才能讓蜜蜂外出排泄飛行。春季的巢門不要開在蜂巢的中間,要開得靠邊些,晴好天氣上午巢門逐步放大,午後逐漸收縮,只要保持工蜂出入不擁擠、不煽飛就行。盡量少開箱檢查,必須開箱時要選擇晴暖無風的中午迅速進行,以減少箱內熱量的散失。早春養蜂者要認真進行箱外觀察,尤其是排泄飛行時更應認真,從工蜂的飛翔、排泄、采水等現象判斷蜂群越冬是否正常,如發現失王、缺水、缺蜜等問題則應及時進行處理。待大部分蜂群的蜂已飛出巢外活動,才能選擇10℃以上氣溫的中午開箱抽查部分蜂群,檢查箱內存蜜、蜂數、蜂王產卵等情況,動作要輕,速度要快。等氣溫到14℃,外界有一些蜜源時才能進行全面開箱檢查,然後針對每群的情況採取不同的飼養管理措施。適時撤除外包裝。應根據群勢和氣溫,逐步撤除外包裝或保溫物,先撤上面,後撤四周,最後撤箱底;先撤強群,後撤弱群。箱內的保溫物,隨著蜂巢的擴大應逐步除去。 2、獎勵飼養 春季適當的獎勵飼喂可以起到刺激蜂王產卵的作用,是促進蜂群發展的一個辦法。但獎勵飼喂要在巢內有一定存蜜的條件下進行,早春每個巢脾上應有0.5公斤存蜜,如果存蜜不足,應該先一次性飼喂補足,再進行少量的獎勵飼喂。時間最好在外界出現少量粉蜜源時再開始進行,遇寒潮時應暫停,以免刺激蜜蜂外出飛行,而造成工蜂凍死。獎勵飼喂量要少,次數要勤,否則巢內貯蜜過多,又會限制蜂王的產卵。早春蜂群排泄飛行後,要及時加入粉脾,使每框蜂有100~150克花粉,不足的飼喂蜜粉糖餅或其他花粉代用品。春季要經常供給蜜蜂飲水,因為蜂王已開始產卵,工蜂飼喂幼蟲需要水,一般用棉條一頭放在存水器內,一頭拖到巢門前,或用泡沫塑料等沾上水,放在巢門前面,供蜜蜂采水。 3、擴大卵圈,調脾加脾 蜂王產卵圈的大小對蜂群的增殖速度關系很大。養蜂人員常將蜂王已產滿了卵的巢脾前後對調,使卵圈迅速擴展到全框。如果後部是封蓋蜜,或者產卵圈受到外圈封蓋蜜的限制,就需要用開水燙熱的快刀割開蜜蓋,方法是由前向後或由里向外的割開,讓蜜蜂把貯蜜移到巢脾外緣,以便擴大產卵圈。到子脾三框時,卵圈常是兩大一小,可將小的調到中間,巢脾上貯蜜過多時,應該適當分離。分離蜂蜜要在15℃以上氣溫時進行,子脾不能在箱外放的時間過長。採取以上辦法後,個別蜂群的子脾面積還不能擴大,這可能是蜂王產卵力差的緣故,可將這些群的兩群合並成雙王蜂群,以後再更換蜂王。也可將這些群的子脾與強群大面積的子脾對調,以充分發揮這些群的哺育力。但如在早春,弱群因保溫及哺育力差而不能擴大產卵圈的,宜將弱群的卵蟲脾抽助強群換入空脾讓蜂王繼續產卵,待強群新蜂陸續出房,再將強群中帶幼蜂的封蓋子脾抽給弱群。這種先以弱補強,後以強補弱的辦法,也是擴大卵圈,促平衡發展的方法。 卵圈擴大後3~4周,新蜂相繼出房,老蜂逐漸被淘汰,巢內子脾各期齊全,蜂數雖與早春差不多,但已是以青壯年蜂為主,品質大大提高,蜂群巳進入發展階段。此時氣溫已回升,早期的蜜源植物開花,蜂王產卵速度加快,這時可適當地加入空巢脾,使脾略多於蜂。開始時加入使用過一兩年的巢脾,空巢脾要加在蜜粉脾和子脾中間,即子脾的外側,外界有較好蜜、粉源時,可加入新脾或半成脾,空脾可加在子脾的中間。當蜂群採集大量蜜粉的時候,可以加巢礎框,讓蜜蜂泌蠟造脾產卵。經過四五次加脾後,形成脾多於蜂,在蜂巢保溫良好的情況下,每個脾上有五成蜂就可以了。如不擴大蜂巢,蜂數老是密集,會引起分蜂熱。 4、控制分蜂熱 春季蜂群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意蜂有7~8框子、中蜂有4~5框子時會出現分蜂。蜂群出現封蓋王台,母蜂腹部縮小,產卵量顯著下降到停止產卵,這就是分蜂的預兆。分蜂前工蜂怠工,蜂王停卵,對群勢的發展和蜜、粉源的利用是不利的,特別是在主要流蜜期中發生分蜂,會分散群勢,影響采蜜。做好良種選育和加強飼養管理,能夠預防和控制分蜂熱的發生:選良種、換新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時,要挑選不愛分蜂、能夠維持強群的蜂群作為種群和哺育群。每年在流蜜期前半個月左右,用新王更換老王。繁殖期適當控制群勢。當蜂群發展壯大、幼蜂大量增多的時候,可分期分批提出封蓋子脾,組織或加強新分群。早采蜜、勤采蜜。採去巢內貯蜜對預防和控制分蜂熱是有效的。強群採取連續生產王漿的辦法,充分利用工蜂哺育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分蜂。淘汰劣脾,積極造脾,把陳舊的、雄蜂房多的、不整齊的劣脾及早剔除,加礎造脾,擴大產卵圈。經常割除雄蜂蛹和自然王台。適時加脾,擴大巢門和蜂路,改善蜂巢的通風狀況,使蜂群經常處於積極狀態。出現分蜂熱的蜂群要及早處理。除割除王台外,一是加卵蟲脾,把巢內封蓋脾全部抽走,把新分群和弱群的卵蟲脾調入,使一框蜂有一個卵蟲脾,由於哺育工作加重,會抑制分蜂熱。二是加空脾,把群內子脾或封蓋子脾全部提出,換上空脾和一部份巢礎框。三是和弱群調換蜂箱位置,以減少蜂數,降低群勢。提早育王,實行有計劃分群。對較好的自然王台,也可利用分蜂。

❼ 如何讓蜜蜂弱群變強群

這個沒有好的辦法,只能是一步一步來。蜜蜂由弱變強,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蜜蜂在一年中要經歷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強弱都不一樣。春繁階段是蜂群蜂數最少的時候,可是越冬的蜂一個頂三個,雖然少卻都是精兵。采蜜期的蜂群是蜂數最多的時候。而秋繁時是蜂群最弱的時候,因為經過采蜜期的高強度工作,蜂群跨蜂很嚴重,需要盡快秋繁,為來年做准備!!

❽ 馬蜂窩怎麼處理 求最安全的方法

最安全最快速的處理方法就是撥打119,讓專業人員來幫你解決,馬蜂是很可怕的,最好不要自己去私自動手處理。

如果馬蜂窩很小,比如還在初期,想自己處理掉,那要做好准備工作,比如殺蟲劑,口罩或者防毒面具,然後全副武裝,不要讓任何一寸皮膚裸露在外面。然後打開窗戶,關進紗窗,防止有馬蜂待會兒進屋子了。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開始對馬蜂窩噴殺蟲劑,驅趕馬蜂,如果夠量的話馬蜂也可能被熏暈或者熏死。

確保馬蜂都飛走之後,用棍子直接將馬蜂窩捅掉,處理干凈,一點渣渣都不要留,不然馬蜂找到了回來就要繼續搭蜂窩。注意周圍的馬蜂,及時用殺蟲劑驅趕。處理干凈後記得最近都不要開窗,馬蜂會回來找窩,如果進屋了可能會攻擊人或者動物,如果發現又有馬蜂聚集了,可以隔著紗窗噴殺蟲劑。

處理馬蜂窩是很危險的,最好是讓119來幫忙,自己動手風險太高,而且陽台上也危險。

(8)弱蜂怎麼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黃蜂為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蜾蠃科的種類平時無巢,營自由生活,在產卵時,由雌蜂築一泥室或選擇合適的竹管,產卵其中,同時貯藏在捕來之後經螫刺麻醉的其他類昆蟲的幼蟲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別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蟲取食所貯存的獵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後,即咬破巢口飛出。

❾ 到下雨天蜜蜂就很弱,而且飛行無力,容易墜落在地,蜜蜂死的嚴重,怎麼處理

下雨天時將蜂箱的出蜂口關掉,不讓蜜蜂出來,這樣就會減少蜜蜂的死亡;

❿ 怎樣管理蜜蜂

一般飼養管理主要有:地址選擇,蜂群的排列,蜂群的檢查,蜂群的合並,蜂王的誘入,養蜂放牧的方式,蜂群的飼養,盜蜂與逃蜂處理,自然分蜂及其對分蜂的控制,野生蜂的搜捕。 一、養蜂場地的選擇 養蜂場所的環境條件與養蜂的成敗和蜂產品的產量密切相關。應經過周密的調查,選擇蜜源豐富,環境適宜的地方建立蜂場。養蜂場地周圍2.5千米半徑范圍內,全年至少要有一兩種大面積的主要蜜源植物,同時,還要有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粉源植物。依賴輔助蜜源植物可以培養壯大蜂群,造脾或生產蜂王漿;利用流蜜量大的主要蜜源可大量生產蜂蜜。養蜂場地要求背風向陽,地勢高燥,不積水,小氣候適宜。蜂場周圍的小氣候,直接影響蜜蜂的飛行、出勤和收工時間以及植物的泌蜜。西北面最好有院牆或密林,山區應選在山腳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擋風屏障,前面地勢開闊,陽光充足,場地中間有稀疏的小樹。這樣的場所,冬春可防寒風吹襲,夏季有小樹遮蔭,免遭烈日曝曬,是理想的建場地方。高寒山頂,經常出現強大氣流的峽谷,容易積水的沼澤荒灘等地,不宜建立蜂場。蜂場附近應有清潔的水源,若有長年流水不斷的小溪,更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蜂場前面不可緊靠水庫、湖泊、大河,以免蜜蜂被大風刮入水中,蜂王交尾時也容易落水溺死。有些工廠排出的污水有毒,在污水源附近不可設置蜂場。蜂場的環境要求安靜,沒有牲畜打擾,沒有振動。在工廠、鐵路、牧場附近和可能受到山洪沖擊或有塌方的地方不宜建立蜂場。農葯場或農葯倉庫附近放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也不宜建場。在糖廠或果脯廠附近放蜂,不僅影響工廠工作,還會引起蜜蜂傷亡損失。一個蜂場放置的蜂群以不多於50群蜂為宜,蜂場與蜂場之間至少應相隔2千米,以保證蜂群有充足的蜜源,並減少蜜蜂疾病的傳播。注意查清附近有無蟲、獸敵害,以便採取防護措施。對於固定蜂場,要求的條件比較嚴格,因此,需要進行周密的調查,將蜂群放在預選的地方試養2~3年,確認符合條件以後,再進行基本建設。 二、蜂群的排列 新開辟的養蜂場地,首先要清除雜草,平整土地;打掃干凈,然後陳列蜂群。蜂群排列的基本要求是,便於蜂群的管理操作,便於蜜蜂識別本群蜂箱的位置。蜂群數量較少的,可以採取單箱單列或雙箱並列;蜂群數量較多的蜂場,採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互相交錯陳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離較寬為好。中蜂群宜散放,亦可2~3群為1組,分組放置,各群或組之間的距離宜大。交尾群或新分群應散放在蜂場邊緣,使巢門朝向不同的方向,並且適當地利用地形、地物,以便於蜜蜂識別自己蜂箱的位置。 如果是轉地放蜂途中,在車站、碼頭臨時放置蜂群,可以一箱挨一箱地排成圓形或立形。蜂箱的巢門朝南,或東南、西南方向,可使蜜蜂提早出勤,低溫季節有利於蜂巢保溫。蜂箱用磚塊、石塊、木架等墊高20~30厘米,以免地面濕氣侵入蜂箱,使箱底霉爛,並可防止敵害潛入箱內危害蜂群。蜂箱應左右放平,後面墊高2~3厘米,防止雨水流入蜂箱,也便於蜜蜂清掃箱底。對於蜂群的排列,要預先考慮周到,因為蜜蜂認識蜂箱的位置以後,再要變動它的位置就比較麻煩了。 三、蜂群的檢查 蜂群的檢查主要包括:箱外觀察,巢內全面檢查。 1、箱外觀察 經常到蜂場巡視,在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和各種跡象,推斷蜂群的大致情況,必要時進行個別蜂群的重點檢查。有無鼠害:蜂群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屍,表明發生了鼠害;如果從巢門掏出了碎蜂屍和蠟渣,說明老鼠已潛入箱內,要開箱處理。飼料缺乏:越冬後期,個別蜂群不管天氣好壞不斷往外飛,或在巢門前爬出爬進,提起蜂箱感到很輕,表明缺乏飼料。箱底死蜂成堆,死蜂腹縮小,喙伸出,說明蜂是餓死的。中毒死亡:蜂場上有大量死蜂,翹散開,喙伸出,腹勾曲,大多是採集蜂,這是中毒的症狀。下痢症狀:早春,蜜蜂飛翔排泄時,巢門附近、蜂箱前,壁有棕黑色糞污,表明越冬飼料稀薄,含有甘露蜜,或者感染了孢子蟲病。胡蜂侵害:夏秋季,場地有缺頭,斷足的死蜂,表明有胡蜂襲擊蜜蜂。發生蟎害:不斷發現一些體格弱小、翅殘缺的蜜蜂爬出箱外,可能是遭受了蟎害。蜂王情況: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氣,蜜蜂頻繁出入,回巢蜂1對後足攜帶著花粉團,表明蜂王健在。個別蜂群的蜜蜂很少出巢採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門前振翅,來回爬動,可能是喪失了蜂王。分峰預兆:分蜂季節,個別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去採集,許多蜜蜂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門,說明蜂群在准備進行自然分蜂。發生盜蜂:蜜源稀少時,巢門前有蜜蜂抱團廝殺,進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這是發生盜蜂的跡象。通風不良:夏季,許多蜜蜂在巢門前扇風,晚間有些蜜蜂在巢前聚集成堆,表明蜂箱通風不良。進入流蜜期:全場蜂群都在忙碌從事採集,蜜蜂扇風釀蜜之聲徹夜不停,表明已經進入主要蜜源植物的大流蜜期。幼蜂試飛 天氣晴暖,在中午有數十隻蜜蜂在蜂箱前盤旋飛舞,這是幼蜂認巢的集團飛翔,又稱試飛。 2、巢內全面檢查 全面檢查就是對蜂群逐框進行仔細的觀察,掌握蜂群的全面情況。包括蜂王、蜂數、蜜粉積存、子脾情況以及病蟲害等。這種檢查不要太多,一般是在春季蜂群陳列後,蜂群發生分蜂熱前的時期,主要采蜜期的開始和結束,轉運前後和准備越冬時進行。在采蜜期,也可結合取蜜對蜂群進行檢查。 蜜蜂幼蟲適宜在34~35℃的情況下生長發育,因此巢內全面檢查應選擇適宜的氣溫,以20℃以上進行為宜,在8~14℃或有部分工蜂出巢活動的情況下,只能作快速檢查。采蜜期全面檢查應避開出勤高峰期。 在巢內全面檢查時,養蜂者最好穿淺色的衣服,戴上面網,袖口和褲管用寬緊帶束起,帶好噴煙器、蜂刷、起刮刀、割蜜刀等用具,檢查者應站在蜂箱的側面,背著陽光。操作時要細心,動作要輕快。如果蜂群比較安靜,不需要噴煙,可以輕輕取下箱蓋翻放在蜂箱後面地上,然後取下副蓋放在巢門前,把一側的隔板向外推或拿出來,再用起刮刀的彎刃順序地插入每個巢框的框耳處,略微撥動一下,就可以一框一框地進行檢查。如蜂性較凶,可在副蓋一邊提起後,向蜂路噴煙幾下,偶爾被螫,也要冷靜避開處理,切不可丟摔巢脾、拍打奔跑,否則群蜂發怒追螫,受螫更為嚴重。被螫處可用指甲反向刮出螫針,老養蜂者因已產生對蜂毒的抗性,無多大反應,初養蜂者可在被螫處塗一點氨水以減輕反應。 提脾的方法是用雙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扣緊巢框兩側的框耳,垂直地提起來,使巢脾的一面對著視線,與眼睛約保持30厘米的平行距離,看完一面需要看另一面時,應該先將巢框上樑垂直的豎起來,並以上樑為軸,使巢脾向外轉半個圈,然後將雙手放平,檢查另一面。採用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巢脾里的蜜汁和花粉散落。如箱內放滿巢脾,可暫時取出箱邊的第二框巢脾放在運框箱或蜂箱的旁邊。提脾檢查應著重注意蜂王是否存在,產卵和蜂兒發育情況,蜂王通常在子脾上產卵活動,在卵脾上容易找到,如逐一檢查未見到蜂王,順序找第二遍,若仍未找到則可記下以後再找,如急於再找,一定要過半小時,蜜蜂安定後再開箱找。當蜂王停卵或產卵少,腹部收縮時檢查,若遇蜂王起飛,不必驚慌,它必定在周圍繞飛,此時可提蜂一框在巢門口抖落,然後恢復箱蓋,抖落的蜜蜂紛紛起飛進巢,發出音響和蜂臭,便能招引蜂王隨隊歸巢。在分蜂季節里,還要檢查有沒有自然王台。看過的巢脾要及時放回蜂巢,依次恢復脾間蜂路,一般按原狀恢復,或是卵蟲脾居中,依次是封蓋子脾,然後為粉蜜脾。檢查完畢,插入隔板蓋好副蓋和箱蓋,做好記錄,並順序檢查其他各群。 當外界溫度低,缺乏蜜源或只需要了解蜂群的某些情況時,可以提出少數巢脾進行局部檢查,如發現提出的巢脾中有新的卵說明蜂王存在,在中央數脾上只有幼蟲和封蓋子,沒有卵,說明已失王,一巢房中有數粒雜亂卵子,證明失王已久,工蜂產卵;提取邊脾,如是空脾,蜂群處於衰退階段,即應抽出保存,邊脾存粉蜜較多,蜂數又足,則應增加空脾,巢箱內蜜蜂已滿8~9框,且巢脾間及框樑上出現贅脾或新蠟,則應添加繼箱和加巢礎製造新脾;脾角和邊框都無蜜應予飼喂糖漿,脾角上有封蓋蜜房,證明貯蜜夠用,邊框有大面積的貯蜜則需搖蜜;巢脾上發現王台封蓋,表明分蜂期迫近,應即採取措施。 四、蜂群的合並 蜂群的合並就是把兩群或多群蜜蜂合並組成一個蜂群。強壯蜂群是獲得蜂產品高產的基礎,而且管理方便。弱群不但沒有生產能力,還容易發生盜蜂,或感染病蟲害。所以群勢過弱,沒有生存能力的蜂群,都需要及時合並。 每個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氣味,稱為群味。群味是由蜂群的各個成員的信息素和各種成分等的氣味混合形成的。蜜蜂憑借靈敏的嗅覺,能夠辨別本群的蜜蜂和其他群的成員。如果隨意把不同群的蜜蜂合並,就會引起互相鬥殺。 1、合並蜂群的注意事項 原則上應將弱群合並入強群,無王群合並入有王群。如果兩個有王群合並,則在前一天先捉去1隻質量差的蜂王。如果被並群的群勢較強,可把它分成2~3份,分別合並到其他蜂群。為減少被並群的蜜蜂返回原巢址,最好將它與相鄰的蜂群合並。合並蜂群前,應仔細檢查被並的無王群,確保被並群無蜂王和無王台。合並蜂群宜在傍晚進行,這時蜜蜂大部已經歸巢,而且沒有盜蜂襲擾,便於操作。為了保證蜂王的安全,可用扣脾籠、王籠把蜂王關入,在蜂群內臨時保護起來,合並成功後再放出。喪失蜂王時間過長,巢內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要先補充1~2框未封蓋子脾後再合並,或者把它分散與幾個蜂群合並。 2、合並蜂群的方法 有直接合並和間接合並兩種方法。直接合並 這種方法適用於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這時,各個蜂群都採集同樣的蜜源,濃烈的蜜味使各群群味基本相同;同時蜜源豐富,蜜蜂放鬆了警惕,容易合並。早春,剛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容易合並。 把有王群的巢脾連蜜蜂調整到箱內一側,將被並群的巢脾連同蜜蜂放入另一側,兩部分巢脾間隔一框的距離,或者中間插上隔板隔開。合並蜂群時,可向箱內噴一些煙,或者噴少許白酒,混淆兩者的群味。亦可向兩群噴灑蜜水,其中加點香精更好。次日,把兩群的巢脾靠攏,多餘的巢脾抖落蜜蜂後提出,蓋好箱蓋即可。間接合並 是使兩群蜜蜂逐漸接觸,或者群味混合後到一起。間接合並安全可靠。做法是:傍晚,取下合並群的箱蓋和副蓋、覆布,鋪上一張扎有許多小孔的紙張,上放一空繼箱,把被並群的巢脾連同蜜蜂放入繼箱內,蓋好箱蓋。蜜蜂把紙張咬穿,兩群就自然合並了,然後整理蜂巢。亦可在巢箱和繼箱間加一個鐵紗蓋,經過2~3日,兩群群味混合後,撤去鐵紗蓋,將蜂群合並。炎熱天氣,繼箱里的被並群要通風。 五、蜂王的誘入 蜂群的蜂王突然喪失,或蜂王衰老、殘傷、產卵力下降需要更換,在人工分蜂組織新蜂群時,以及引進優良種蜂王時,都要誘入蜂王。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使蜜蜂能夠識別本群蜂王和陌生蜂王。蜜蜂遇到陌生蜂王就會攻擊,因此誘人蜂王時要保證蜂王的安全。在更換蜂王時,先把淘汰的蜂王取出;如果給強群更換蜂王,淘汰其蜂王後,可把蜂群分成兩部分,先給部分誘入蜂王,誘入成功釋放蜂王後,再將另一部分合並。給無王群誘入蜂王時,要把其巢內的王台全部毀除干凈。在誘入蜂王前兩天,對被誘入的蜂群進行獎勵飼喂,則蜂群容易接受誘入的蜂王。誘入蜂王後,不要急於開箱檢查。每日在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如果巢前沒有蜜蜂來回亂爬,巢前附近地面未發現蜂王屍體,蜜蜂采蜜、采粉活動正常,就是誘入成功的表現。誘入蜂王也分間接誘人和直接誘入兩種方法。 1、間接誘入 間接誘入蜂王是使用器具誘入,蜂王安全,蜜蜂容易接受。尤其是誘入種用蜂王和給失王較久的蜂群誘入新蜂王,安全可靠。用全框誘人器誘入蜂王,既安全又不影響被誘入蜂王的產卵。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裝入全框誘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貯蜜,關上上面的蓋板,放進無王群里,經過3~4日,撤去全框誘入器即可。由於蜂王在蜂群里生活了一段時間,並正常產卵,容易被蜂群接受。通常是使用安全誘入器。把蜂王裝入器內,選1個幼蜂多、有少量蜜的子脾,把安全誘入器的底板抽出,把它扣在有數只幼蜂和一些蜜房的地方。經過一兩天,如果有一些蜜蜂圍在鐵紗外面,甚至有的蜜蜂咬鐵紗,說明蜜蜂沒有接受,需要繼續將蜂王囚禁幾日。鐵紗外面沒有蜜蜂包圍,有蜜蜂飼喂蜂王時,就可以把蜂王釋放。用粗鐵紗製成長15厘米、寬12厘米、高1.5厘米的大形扣脾籠誘入產卵蜂王,不影響蜂王產卵,效果很好。用薄紙捲成的小紙筒也可作誘入器用。把蜂王裝入紙筒,封上兩口,紙筒外塗少許蜜,掛在無王群的兩個巢脾之間。 2、直接誘入 是把蜂王直接放入蜂群。通常在大流蜜期,或者即時換王時用,主要憑個人經驗試行,方法各種各樣。傍晚,朝蜂王噴少許蜜水,把它放於無王群巢門前或巢脾的框樑上,讓它爬入巢內。也可從無王群提出2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人蜜蜂中,讓蜂王和蜜蜂一道爬進蜂箱。更換蜂王時,把要淘汰蜂王的巢脾提出,將蜂王取走,立刻把換人的蜂王放在該巢脾上,放入蜂群。也可向誘入群中噴酒、蜜水或煙。另一種方法是,准備1隻新蜂箱,把需要誘入蜂王群的巢脾逐脾提出,捉去蜂王,削凈王台,然後把帶蜂巢脾放入新蜂箱,放到原址一旁。原箱留下外側的邊脾和幾個空脾,收容返回的蜜蜂。這樣把蜂群的飛翔蜂分離出去,巢內只留下幼蜂,然後直接誘入蜂王。誘入成功後,再與原箱的蜜蜂合並。 3、圍王的解救 直接誘入的蜂王、間接誘入的蜂王釋放後,或者發生盜蜂,或者新蜂王交配返巢誤入它巢時,都有可能被蜜蜂包圍、咬殺。從箱外觀察,如蜜蜂秩序混亂,則立刻開箱檢查,在巢脾或箱底看到有蜂球,就是蜂王被圍。可將蜂球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出蜂王察看。如果蜂王沒有傷殘,用安全誘入器扣在巢脾上重新誘入;否則將蜂王淘汰,糾正蜂群中存在問題後,重新誘入蜂王。 4、蜂王飛逃的處理 直接誘入或者間接誘入釋放蜂王時,有時蜂王飛走。當時如果箱蓋是打開著的,要保持原樣,不久蜂王就會飛回。倘若蓋上箱蓋,改變了原樣,蜂王飛回時,常誤入它群而被殺。 六、養蜂放牧的方式 養蜂的綜合經濟效益是養蜂生產活動最終經濟效果的體現。從群純收入、每百元產值的物質費用和生產成本、每一勞力的凈產值以及每一養蜂工日的凈值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經濟效益結果的比較是最全面、最客觀,最能說明不同飼養方式所取得的經濟效果不同。 當前養蜂放牧的方式有大轉地、小轉地、定地三種。定地飼養是指蜂群基本上在固定的蜂場飼養,但有時也將蜂群轉移到附近有蜜粉源的地方采蜜或進行繁殖蜂群。大轉地飼養是跨省界,將蜂群長途運輸到上千公里以外的主要蜜源植物地區,從事養蜂生產。小轉地飼養是在定地養蜂的前提下,為充分利用蜂場幾十、幾百公里范圍內的短途轉地飼養。 實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轉地飼養,能讓蜂群在一年之內,連續趕采多個大蜜源,增加蜂產品產量和蜂群的繁殖,戰勝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各項開支大,風險也大。長途轉地飼養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有組織地進行,大轉地養蜂不僅要支出大筆的運費,人工費用相對也較多,自然成本就高。 定地養蜂的產量高,因為定地養蜂比較容易做到常年保持強群,特別是花粉充足的地方,常年保持強群,王漿高產的優勢更為明顯。同時定地養蜂節省了一大筆運輸費,人工費用也較少,但是不能充分利用蜜源資源。小轉地養蜂既能充分利用蜜粉源,又沒有大轉地養蜂的費用高,所以每勞力的凈產值較多,蜂蜜、蜂王漿、蜂蠟和蜂膠等產品的成本都較低。而且以小轉地飼養虧本的蜂場最少,而定地最多,大轉地居中。通過對產量、產值的比較,生產成本的比較,經濟效益的比較,在當前養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為了使養蜂生產有較多的盈利,採用定地結合小轉地的方式飼養比較合適,有利於發展蜂群的生產潛力,開展多品種生產,風險也比較小。在有多個連續大蜜源地區,也可定地飼養,在養蜂的同時抽空從事別的農副業生產。轉地飼養的管理措施是: 1、落實場地 對某一地方經過實地考察以後,了解到該地主要蜜源植物的種類、面積、開花時間、氣候情況以及歷年到該地放牧蜂情況和蜂蜜產量以後,提前落實擺放蜂群的場地。 2、調整蜂群 轉地前,對蜂群群勢進行適當調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便於空氣流通,以保證運輸途中的安全。調整群勢:蜜蜂多、子脾多的強群,在運輸期間由於空氣流通不暢,最容易被悶死。在轉地前,把強群過多的蜜蜂和子脾調整給較弱的蜂群,使繼箱群保持12~15框蜂,6~8個子脾。巢箱放7~9個脾,繼箱放5~7個脾,每個脾上有七八成蜂。在轉地前一周左右,從強群提出帶蜂或不帶蜂封蓋子脾補給弱群。臨起運前夕,在蜜蜂大量飛行時,可以把強群原位置換上弱群,讓強群的飛翔蜂飛入弱群。也可以在傍晚將強群的紗蓋連同聚集的蜜蜂與弱群的紗蓋對調。7~10框蜂的平箱群,可以臨時加上一隻空脾繼箱。調整蜜脾:轉地前根據群勢留蜜脾,繼箱群選留2個封蓋蜜脾,平箱群選留一個封蓋蜜脾,放於巢箱內的外側。同時抽出沒有哺育過蜂子的新巢脾,特別是新的蜜脾和未封蓋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斷裂和墜毀。此外還要調整粉脾,雙王群往往缺乏花粉,可抽補花粉脾。加水脾:在盛夏運輸途中消耗水分較多,包裝前給每群一個灌上清水的脾,放在繼箱內巢脾的外側。巢脾的排列:各類巢脾的排列,要有利於蜂群的生活和通風,使巢箱和繼箱都有相當的空間,便於蜜蜂空氣流通。春季氣溫較低時,群勢也不強大,對蜂巢可以不作大的調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溫季節,群勢強,將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兩箱體內,在一側兩側或者中央留有空間。 3、蜂群包裝 主要是使巢脾固定,不擺動,將巢箱和繼箱連接起來,最好用巢脾固定器將巢脾固定。亦可用長40毫米、寬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條卡在各巢脾之間。外側加隔板,用鐵釘固定。連接巢箱和繼箱的方法有多種。用竹板連接省錢,但損害箱體。方法是:用4塊長200毫米,寬20~25毫米的竹板釘在蜂箱的前後壁呈八字形。使用箱外包裝器或者打包機,用塑料帶子把巢箱、繼箱和箱蓋連接在一起比較方便。如果巢箱和繼箱沒有紗窗,必須使用鐵紗副蓋,以保證通風。將鐵紗副蓋釘在繼箱上。打開箱蓋上的通氣窗。最好用麻繩將蜂箱綁扎,便於搬動。傍晚,當蜜蜂大部分進巢時,噴煙或者噴水驅趕蜜蜂進巢,然後關上巢門。最好使用鐵紗巢門。 4、裝運蜂群 裝運過農葯,有毒化學品的車、船不能裝運蜂群。公路使用卡車,江河使用船在夜晚運輸蜂群比較安全。短途可使用膠輪手推車。蜂箱門朝後,使巢脾與車廂平行。養蜂人員必須隨蜂押運,以便及時處理特殊情況。蜂群運到目的地,及時把它們搬到場地,分散擺好,向巢門噴一些水,然後打開巢門。次日檢查蜂群,整理蜂巢。 七、蜂群的飼養 蜂蜜和花粉是蜜蜂的天然飼料。為維持生活和哺育15萬~20萬只蜂子,一群蜂1年需消費花粉15~20千克,蜂蜜80-150千克。這些飼料蜜蜂能夠採集、儲備,而且還有盈餘。人們為了加快蜂群發展,快速繁殖蜂群,多生產蜂王漿,以及在歉收年補足蜂群飼料,需要進行飼喂。 1、喂蜜或糖 給蜂群喂蜜或喂糖可分為補助飼喂和獎勵飼喂2種。補助飼喂 補助飼喂蜂群的原因主要是:①早春,越冬蜂群的儲蜜消耗完了;②長期陰雨,蜜蜂不能出巢採集,或者蜜源缺乏,蜜蜂採集的蜜、粉不夠它們的消耗;③蜂群的越冬飼料不足;④給新分群補充飼料。在以上情況下,需使用框式飼喂器或箱頂飼喂器,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大量飼喂。獎勵飼喂 獎勵飼喂的目的是①春季,為了刺激蜂王產卵。加速蜂群發展壯大;②大流蜜期以前,促進蜂王產卵,為主要蜜源培養適齡採集蜂;③秋季,為了培養大量的越冬蜂。獎勵飼喂每次的飼喂量少,延續的時間長,通常採用瓶式飼喂器飼喂。 飼料可分為濃稠飼料、稀薄飼料、蜜粉混合飼料和干糖。①濃稠飼料補助飼喂採用濃稠飼料。即4份蜜對1份開水,攪拌使其融化;白砂糖2份加水l份,文火化開;在糖漿中加酒石酸0.1%,煮沸立刻撤火,可促使蔗糖漿轉化。酒石酸在化工原料或化學試劑商店有售。②稀薄飼料1份蜜對1份水或者1份糖加2份水,攪拌化開,用來進行獎勵飼喂。③蜜粉混合飼料用10份蜜溶解在10份開水中,降溫後混合l份花粉。生產蜂王漿時,喂蜜粉混合飼料,可刺激蜜蜂分泌蜂王漿;造脾時,喂這種飼料可增加蜂蠟的分泌,加速造脾。④干糖在蜜蜂活動季節,可喂干糖。在木製副蓋中央開1個直徑20毫米的圓洞,將白糖放在副蓋上,置於蜂巢上,蜜蜂即可採食。要注意蓋嚴箱益。 2、喂花粉 花粉是蜜蜂的蛋白質飼料,在缺乏花粉時要補喂。花粉脾:在粉源豐富時,可從蜂群提出花粉脾,集中起來放在繼箱內,加在少數蜂群上,讓蜜蜂保管,預備不時之需。花粉糖餅:4千克花粉加7.5千克左右的濃糖漿,混合均勻,製成軟硬適宜的糖餅。喂蜂時,把它攤在蜂巢的框樑上,上蓋1張蠟紙或者塑料薄膜。每群每次喂100~300克,以蜂群能在7~10日內取食完為度。 3、喂花粉代用品 脫脂大豆粉、酵母粉、乳粉、豆漿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作為花粉代用品。脫脂大豆粉:乾花粉l千克加溫水1千克,泡12小時,使花粉團撒開,加脫脂大豆粉3千克,與6.5千克濃糖漿混合,製成糖餅。喂法同上。酵母粉:乾酵母1千克加溫水1千克,泡1小時,對入10干克稀糖漿中,煮沸,放溫後喂蜂。每群每次喂300克左右,以在2日內食完為准。也可用食母生代替。 4、喂水 水是維持蜜蜂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蜜蜂還要用水調節蜂巢的溫濕度。有蜜源時,蜜蜂可從花蜜得到水分。早春和夏季乾旱時期,蜂群每日有數百隻蜂專職采水。在巢內或巢門喂水,可減輕蜜蜂勞動和傷亡。新疆地區乾旱,蜂群越冬期也要從巢門喂水。在蜂場設置飲水器,或有浮板的水盆,也可用瓶式飼喂器在巢門喂水,或用框式飼喂器在巢內喂水。

閱讀全文

與弱蜂怎麼處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角磨機上鏈子的安裝方法 瀏覽:689
war3程序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125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率的方法 瀏覽:276
毒理動物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455
怎麼測出有距離的方法 瀏覽:1
傳送帶每米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710
天窗解決方法賓士 瀏覽:432
嬰兒車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64
心理醫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277
電腦qq視頻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瀏覽:378
解決商業倫理問題的方法 瀏覽:101
祛除臭蟲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480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
小林退熱貼使用方法貼哪裡 瀏覽:913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