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排除體內熱毒
熱毒的產生和平時的飲食習慣不健康或者生活習慣不規律等有關,表現為臉上長痘痘、便秘、尿黃、口臭等,不用葯的排毒方法有:
1.吃苦排毒。比如蓮子芯,它味苦,可以發散心火,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可以用蓮子芯泡茶,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壓心臟排毒要穴。這個穴就是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綠豆利尿排毒。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來化解並排出心臟的毒素,但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例如綠豆漿或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怎麼給脾臟排毒更順暢:
1.吃酸助脾臟排毒。例如烏梅、醋,都可以化解食物中的毒素,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按壓脾臟排毒要穴。這個穴就是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鍾左右,兩腳交替做。
3.飯後走一走。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⑵ 熱毒,要怎麼去飲食的說
可以去除熱毒的食物有:
1、苦瓜降火
夏天氣溫上升,乾燥,容易使人上火,尤其現代人更喜歡吃辛辣的食物,所以,夏天的時候,要避免上火,那就得從降火方面來進行食物養生。而大家都知道苦瓜會降火,尤其是越苦的苦瓜,降火的效果越好。因此,建議大家夏天想要養生就多吃些苦瓜。
2、萵苣通氣
因為天氣開始變熱,易存氣。對於這方面的人來講,多吃一些萵苣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我們都知道,萵苣具有促進腸壁時運,通利消化道,治療便秘的功效。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如果覺得不通氣或者是不通便的時候,吃萵苣是不錯的選擇。
3、草莓解毒
對夏天來講,有太多的食物和其他的植物的成長,導致有人易於中毒,所以,要多吃一些可以有自動解毒的食物來進行食療。而草莓就有這方面的功效。草莓不僅有常用的功能,還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因此,夏天多吃草莓是好事。
4、蓮子養心
氣溫升高易給心臟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在夏天的時候,我們尤其要注意對於心臟的保護和保養。所以,夏天的時候,要多吃一些養心的食物,例如蓮子。蓮子在古代作品裡常出現,是用來養心安神的。
5、西紅柿清熱
西瓜是夏季的時令水果,在夏季出產最多且最甜,營養也最豐富。西瓜具有清熱解毒、平肝去火的作用。
(2)熱毒怎麼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有熱毒平時飲食注意事項:
1、平時少吃油炸、燒烤、焙烤類食物,少喝咖啡。
因為這些都是燥熱的食物,而且含有多種毒素,食物中的毒素並不是都能立刻排出體外,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只能通過排便、排尿、排汗等途徑排出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則殘留在體內,需要時間慢慢排出。
如果經常吃這些不健康的食品,身體里的毒素就會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會體現在我們的身體上,內毒引起的痘痘就是一種體現。
2、不要亂擠痘痘
因熱毒引起的痘痘要通過內調來改善,避免通過外力擠壓痘痘。因為皮膚破損後如果處理不當,汗液或空氣中的灰塵通過傷口進入毛囊,非常不利於癒合,在夏季的高溫下毛囊還有發炎的危險。
同時,不能僅靠單純的外用葯,如果化妝品使用不當還會導致毛囊堵塞或毛囊炎。
3、少吃刺激性食物
酒類、辣椒、蔥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適量。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清熱、降火、排毒的葯,同時注意皮膚清潔,保持毛孔暢通,避免把汗液堵在體內無法排出。
⑶ 去熱毒有什麼好方法
要注意保養呼吸道,不要吃芒果、芋頭,海鮮等易過敏的食物,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該吹冷空氣就吹,不要讓身體處在悶熱的環境中。
製作方法:用沸水煮軟杏仁,然後搓去批,搗成泥,與蛋青拌勻即成。塗於臉上,干後洗去。
每周一次 天然面膜沒有副作用的,對皮膚無害一、從內部的調理的話。
1、如果還伴有便秘現象建議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喝比如蓮子心、菊花茶等將火茶!禁食辛辣物
2、建議做背部刮痧,排除體內熱毒。
⑷ 熱毒症狀怎麼解決
排熱毒~用綠豆煎水喝。綠豆的功效?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祛火之功效,是我國中醫常用來解多種食物或葯物中毒的一味中葯。綠豆富含維生素B族、葡萄糖、蛋白質、澱粉酶、氧化酶、鐵、鈣、磷等多種成分,常飲綠豆湯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許多人在進食油膩、煎炸、熱性的食物之後,很容易出現皮膚癢、暗瘡、痱子等症狀,這是由於濕毒溢於肌膚所致。綠豆則具有強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種毒素。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綠豆可以降低膽固醇,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夏秋季節,綠豆湯是排毒養顏的佳品。綠豆湯的功效綠豆有解毒清心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喜歡夏天在家裡熬點綠豆湯,但熬的時間長短很有講究。 綠豆的功效主治 綠豆性涼,味甘,平時喝可以消暑止渴;由於其具有利尿下氣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葯物中毒後喝,還能起到排清體內毒素的作用,對熱腫、熱渴、熱痢、癰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解毒:綠豆的清熱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內。因此,如果只是想消暑,煮湯時將綠豆淘凈,用大火煮沸,10分鍾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這樣熬出來的湯,顏色碧綠,比較清澈。喝的時候也沒必要把豆子一起吃進去,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果是為了清熱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爛。這樣的綠豆湯色澤渾濁,消暑效果較差,但清熱解毒作用更強。 防中暑:綠豆與其他食品一起烹調,療效更好,如防中暑可以喝綠豆銀花湯: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用。 夏季熬綠豆湯有訣竅 專家介紹,如果想消暑,熬10分鍾左右,只喝清湯就可以了;要想解毒,則要熬的時間長點,最好將豆子一起吃下
⑸ 熱毒怎麼解決
對於熱毒這個問題我來為你解答,體內火,積食,口瘡,體外火,皮膚出皰疹,瘡。但是要是小孩,我的方法,1室內通風,被褥衣服多見太陽,室內保持清潔。2適當給寶寶喝水,夏天,天熱,或是衣服穿的多,寶寶汗多,消化弱,免疫力低,容易得上呼吸道的病。3定期體檢,測測微量,該補什麼,心裡要有底。4我家寶寶很容易上火。0月到三個月吃的媽咪愛。下火,幫助消化。3個月後吃的是王氏保赤丸。1歲後的吃的是每伴好喂寶,促進食慾,每伴清火寶,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建議,少吃油炸,少吃零食,少吃KFC等快食。以上是關於熱毒這個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⑹ 身體有熱毒怎麼辦
熱毒侵入血分,跑到血液裡面去了,常發生在熱帶地區,或者是在非常熱的環境中工作,或者是在炎熱的季節,曝曬過度,或者是出汗過度,沒有補充水分,久渴,失水,或者吃炒的、油炸等燥熱性的食物,或者是服用一些興奮劑,都可能導致血熱。
血熱的症狀是血液熱了之後,到處亂竄。每個人都曾經有過血熱的經驗,只是不太記得而已。每到了夏天,曬過太陽之後,血液在體內亂竄,弄得你坐立難安。你通常會說,好熱喔。仔細的去感覺一下,就可以發現,皮膚由內而外有一點刺刺的感覺,那是熱血妄行。有些人的微血管比較脆弱,就在皮下出現一點一點的小紅點。那就是脾經對血管的調節不好,當熱血竄到末稍的時候,血管就擋不住血液,以致血液就滲出來一點。看上去,就是皮膚有斑疹。
在血熱的情形下,即使是靜脈流出來的血液,也是鮮紅色的。不像平常靜脈的血液比較暗紅。早期,西洋有一位醫生陪著工人搭船通過赤道,要到南非去工作。那時候的船艙沒有冷氣設備,通過赤道時,很多工人病倒。當時的治療方式就是把靜脈割開來放血,讓血液流一點掉,症狀就改善很多。那就是血熱造成的。當時,他把靜脈一割開來,看到血色鮮紅,嚇了一大跳,以為割到了動脈。後來,他從這裡面想到了物理學上有關熱力學的一條定理,就是能量的轉換,熱能會轉換成身體的內能。從而得到物理學上一個認知。
還有心煩不安。這時候一定很煩燥,坐立不安,一下子起來走走,一下子又坐下來。舌絳,這時候的舌頭是很紅的。再嚴重一點,就會譫狂,就是講話不經過大腦,亂講一通。再更嚴重一點,就會昏迷,不醒人事。
我在前面講過,身體的操作都是非線性的,當血熱的時候,非線性現象就會很厲害。厲害到某一種程度,身體就會失控,各個器官會失去彼此之間應有的節奏和協調,也就很容易昏迷。
脈數,是血脈跳得很快。因為要加速散熱,必需要加速循環。透過表皮來散熱,也透過呼吸來散熱。
血的病大概有以上所講的三種,第一種是血虛,造血功能不足,對身體的滋養、濡養的功能也就不好。第二種是血瘀,通道不順暢所造成的。第三種是血熱,環境的溫度太高,以致熱毒入侵血液裡面。
血熱根本無法治癒,只是看自己平時保養的好不好.發血熱的時候,可以吃中葯,也可以買中成葯,<皮膚病血毒丸>兩瓶,一天吃兩次,是大清熱的葯,再買十滴水擦患處,在生病期間不可以吃辣椒,不可以抽煙,多吃清熱解毒的蔬菜,多喝綠茶.
一般半個月就好了.也不會每年都發.快到夏天的時候,煮薄荷冰糖水喝.會有一點預防作用
⑺ 去熱毒有什麼好方法
注意保養呼吸道,盡量避免芒果、芋頭,海鮮等易過敏的食物。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該吹冷空氣就吹,不要讓身體處在悶熱的環境中。 製作方法:用沸水煮軟杏仁,然後搓去批,搗成泥,與蛋青拌勻即成。塗於臉上,干後洗去。每周一次 天然面膜沒有副作用的,對皮膚無害一、從內部的調理的話, 1、如果還伴有便秘現象建議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喝比如蓮子心、菊花茶等將火茶!禁食辛辣食物 2、建議做背部刮痧,排除體內熱毒。
祝你生活愉快!
⑻ 對熱毒該怎麼處理
您好
多喝點綠豆湯
排毒最重要
多吃蔬菜水果
多喝水
勤上廁所
排出毒了 就會好了
保持全身乾燥
就搞點痱子粉
祝早日康復
⑼ 熱毒怎樣治療
您好!中醫把致病的外因分為六種,稱作六淫,分別是風、寒、暑、濕、溫、熱;熱毒只是其中之一。
熱毒熾盛型病人的主要表現是發熱,全身關節肌肉酸痛,皮膚有紅斑、煩躁或昏迷、大便干結、尿少、咽喉腫痛、口渴、喜冷飲。舌紅、苔黃、脈弦數。此型病人屬於熱證。《神農本草經》中說「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食同源,葯食同理。我們也可以說「療寒以熱(溫)食,療熱以寒(涼食)」。
此型病人宜吃寒性或涼性食物。寒性或涼性食物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利水等功效。常見寒性(涼性)的食物有: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蕹菜、油菜、菠菜、莧菜、荸薺、萵筍、白菜、西洋菜、葫蘆、枸杞菜、茭白、綠豆、蕎麥、大麥、小麥、薏苡仁、蘋果、香蕉、番茄、芒果、甘蔗、梨、橙、柚子、木瓜、楊桃、海帶、紫菜、海藻、田螺、田雞、茶葉、兔肉、鴨肉、甲魚等。
熱毒熾盛型病人的飲食禁忌:由於該型屬熱症,熱症病人忌食溫燥傷陰食物:如生薑、大蒜、辣椒、胡椒、桂皮、八角、韭菜、洋蔥、荔枝、狗肉、羊肉、豬肉、豬肝等。
[臨床表現]
發熱,面紅目赤,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心煩失眠,乾咳短氣,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或低熱盜汗,顴紅,頭暈耳鳴,吐血衄血,舌紅,脈數。本證多見於晚期肺癌並阻塞性炎症,各種腫瘤有骨轉移,中晚期肝癌等。
[治療法則] 治實熱陽毒者,宜清熱解毒,滋陰降火; 治虛熱陰毒者,溫補托里,扶正祛邪。
[常用方葯]
1、基本方葯: 龍膽草20g,地骨皮、白薇各15g,白茅根、蛇舌萆、山豆根、魚腥草、敗醬草、龍葵各30g,冬凌草、虎杖、青黛各15g,大青葉20g。
2、隨證加減: 上焦肺熱者,加黃苓12g; 中焦熱者,加黃連12g; 下焦熱者,加黃柏10g; 三焦熱者,加山梔子10g; 肝膽熾熱者,加龍膽草、龍葵、半邊蓮各30g; 胃腸腑熱者,加大黃15g,苡仁30g; 小便赤者,加通草、滑石、竹葉各10g。
[其他措施]
1、針刺治療: 取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合谷、陽陵泉、百會、神闕。用此法,每日1次,每次10~15分鍾。
2、推拿治療: 足底部輕輕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
3、調護方法
(1) 注意卧床休息,症狀有顯著減輕或好轉後可適當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疲勞為原則。
(2) 對發熱者,需每日測體溫3~4次,待體溫正常後每日測體溫1~2次。
(3) 可進豐富營養的食物或清淡的食物,禁辛辣、酒等助熱之晶。
(4) 患者在治療期間和恢復階段,應禁止性生活,因房勞傷腎氣,有礙於康復,甚至加重病情。
⑽ 熱毒的症狀,怎麼治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熱瘡。 【診斷】 根據皮膚粘膜交界處的簇集性水皰群,自覺症狀輕,皮損局部有灼熱感。病程短、反復再發,在發熱或胃腸功能紊亂時發生,即可診斷。 【治療措施】 1.全身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約2周即可自愈。一般給予對症治療,無需特殊處理。對嚴重泛發性的除給予支持療法外,也可口服無環鳥苷,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5~7天。也可靜脈滴注,每次5mg/kg體重,每8小時1次,共5天(濃度1~6mg/mL,1小時注射完畢)。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3次,每周連續口服3天。聚肌胞2mg qd iM10天為一療程。可減輕症狀,抑制病毒擴散,但不能控制復發。 2.局部治療 治則以乾燥、收斂和預防感染為主。外用1%氯鋅油,紫草油等方法。 【病因學】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養法相鑒別。 人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損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原發性感染多為隱性,大多無臨床症狀或呈亞臨床表現,僅有少數可出現臨床症狀。原發感染發生後,病毒可長期潛伏於體內。正常人群中約有50%以上為本病毒的攜帶者。HSV在人體內不產生永久免疫力,每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研究證明,復發性單純皰疹患者可有細胞免疫缺陷。一般認為HSV-Ⅱ型與宮頸癌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臨床多見者為限局性單純皰疹。局部開始有灼癢緊張感,隨即出現紅斑,在紅斑或正常皮膚上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群,皰液清徹透明,後來變混濁,擦破後出現糜爛、滲液、結痂,也可繼發化膿感染,此時附近淋巴結可腫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後可遺留暫時的色素沉著斑。皮疹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唇、口周、鼻孔附近及外陰處。亦可見於顏面、口腔及眼等部位。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細胞發生氣球樣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壞死,開始細胞核內可見嗜鹼性包涵體,後期變為嗜酸性包涵體,真皮乳頭輕度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反應重時可有血管炎表現。 【鑒別診斷】 (1)面部帶狀皰疹 皮疹多數沿三叉神經或面神經的分支分布,基底炎症明顯,呈帶狀排列,伴有神經痛。 (2)膿皰病 散在性膿皰,其周圍紅暈明顯,有蜜黃色結痂。多見於兒童暴露部位,夏秋季節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