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種寫作方法是什麼
寫作方法可不止三種,不過你要三種的話我就給你分享三種寫作方法吧。
1、贊美頌揚法
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青松不怕嚴寒,楊柳隨處生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飄十里,留芳人間,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植物的這些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對不正之風作斗爭;
看到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可以聯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贊美頌揚法就是對植物的這些特點進行贊頌。採用贊美頌揚法首先要對植物的能聯想到怎樣做人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描寫,並以此貫穿全文,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其次文章中要把贊美的感情抒發出來,要在描寫植物中寫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感人。此外還要注意首尾呼應,突出贊頌。
2、靜態素描法
動物的外形包括身體、毛色、腦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動物,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不同,例如鳥只有兩只腳,但有一對翅膀;魚沒有腳,但有鱗和鰭。靜態素描法就是把動物靜態時各個部位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寫出來。
首先要仔細觀察,分辨動物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什麼不一樣。其次要找出各個部位形狀的特點。此外,要運用恰當的比喻。這樣,可以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幅動物的寫生畫。
3、總分結合法
採用總分結合法描述動物,要注意總述與分述之間關系。分述部分要緊緊圍繞總述所講的特點描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美麗,分述部分都要圍繞著美麗來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靈活」,分述部分就要圍繞它的靈活來寫。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先形狀後顏色,或先中間後兩邊,一定要有條理。
2. 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1.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剛剛起步階段,正是個關鍵的門坎。諸如教師無從批改這「格式錯亂、三言兩語、錯別字連篇」的作文,學生也望著文題膽怯地「擠牙膏」似的落下了兩句話。此種現狀的客觀存在,對於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略談一二。 閱 讀文本悄引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所在。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也難有「下筆流水」之效。閱讀可從課外和課內兩種形式入手,課 外可採用「班級小書架、個人自主閱讀」等方式,並要隨時摘抄「好詞好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字與詞,要充分利用工具書的「威 力」,其實這些也是語文學習的慣性養成教育。課內閱讀本是教師引領下的文本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對本單元主題最好的闡述,也是本單元習作最良的陪作典 范,教師若能巧妙地引領閱讀教學,學生定會順利完成單元習作的要求。 精典範文慢引路 三年級學生習作,無論是書寫格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極大地存在著困惑。雖然書寫格式強調多次,但是好多學生還是「舊病重犯」。如:段前不知空兩格,文章一 段式,有的無標點符號等。對於內容而言,學生感到無從下筆,雖然下筆,還是咬著筆頭「擠牙膏」。欲想解決剛習作起步學生的困惑,教師可自寫或者網上找範文 列印引路,但為了讓他們真正動起來,不要達到「人手一份」,讓其抄寫在自備的「好詞好句本」上,這樣不但可作誦讀用,而且可起到練字作用。如:網上文章 《美麗的秋天》,從文章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好的典範。 實踐活動趣引寫 作文來源於生活實踐,離開生活的作文,只能是天馬行空。對於剛習作學步的三年級學生,無生活化的習作寫起來似乎很艱難。為此,教師必要時可開展戶外活動, 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隨之慧於心,而後成文。如果寫人物外貌及小動物特點,更要讓他們深入生活實際現場作筆,如同畫家寫生一般,這樣才能趣味橫生。另 外,要讓他們親自動手,親眼觀察,親耳傾聽,打造生活的豐富多彩。如:第四單元習作是寫觀察日記,建議學生先動手去做「彩色粉筆落入水中、摩擦橡膠棒吸碎 紙片」等試驗後,再去寫自己的觀察過程,這樣方能有理有據,有話可說。總之,讓實踐活動去引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是切實可行的。 自信興趣激引情 自信心是事情成功的基礎,缺乏自信的心理行事,只能畏手畏腳,不知所措,客觀行事往往會亂分寸。增強自信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定會偶感而發,沖 破開頭難以下筆的局面。為此教師必須設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寫作的興趣。小到一句鼓勵性批語,大到物質性的獎勵,都會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自信 心,乃至激發他們寫作的激情。這里還特別要強調教師一定不要有「拔高」行為,即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對於剛習作起步的學生來說,往往能下筆有話可寫即可, 否則挫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盡量採取面批的形式,這樣不僅可當面提出需要修改之處,而且還能觸類旁通地引導寫法等,從而避免那種「批語無 效」的場面。 多角度、多方位地引領、引寫、引情,輔之生活化習作的引入,再之不拔高、增強自信心等合理方法的引用,定會讓三年級學生習作出現「驛路梨花處處開」之局,從而也會讓我們的詩意語文綻放芬芳縷縷! 2.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三年級,就普遍感覺到 寫作文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寫話到寫段,字數有所增加,還有從單純的寫話到一定的描寫,語言上還需有所提高。我們在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 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許多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常常教師說,學生寫,習慣於統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導,結果導 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學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轍。學生圍著《作文大全》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個性和兒童情趣,如此教學下的 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 3-4 年級的習作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 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那麼,結合教 學目標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絢麗多彩。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中,腦筋急轉彎、卡通漫畫所佔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一些合理的建議。 (1)拓寬學生的知識領 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 (2)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三年級學生可閱讀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及報紙雜志等等。 (3)緊扣時代脈搏。為讓學生及時了 解社會重大時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師要及時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讓學生知道中國載人航天圓滿成功受世人矚目,可推薦學生讀《我們愛科學》。但許多學生在課 外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注意積累。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 良好習慣,廣擷搏采並內化吸收,學以致用,定能筆下生輝。
3. 層層遞進的寫作手法可以用在哪些主題的習作
公司遞進的這種寫法的話用很多的主題方面都是可以的因為一般情況下繼續文也好寫議論文也罷當常常的這種情況之下都是用這個層層遞進的這種手法的當然的我們認為在某些方面用這個東西的話和其他方面還是飯全
4. 關於寫作鋪陳手法
鋪陳是辭賦的基本創作方法。散布式、段落式、遞進式、並列式為辭賦的四種鋪陳方法。所謂散布式的鋪陳方法是指把同一內容的詩句或詩節,散布在整篇作品中。段落式的鋪陳方法是指作品中用一個詩段或自然段落描繪某一個主題。遞進式的鋪陳方法是指整篇作品或整個段落在鋪陳時,採取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描述方法,具有縱向性。並列式的鋪陳方法是指全篇作品或整個段落從各個不同的方位、方面進行描繪的方法,使描繪的對象具有橫向性。 鋪陳其實就是詩經... 如《孔雀東南飛》 詩中多處運用鋪陳手法。 詩歌開頭蘭芝自陳:「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這是一種縱的鋪陳,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幹、多才多藝,很有教養,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婦的無理。 蘭芝離開焦家時也有一段細致的鋪陳:「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里著意寫蘭芝的衣履佩飾,姿態容顏,這是一種橫向的鋪陳,既有助於表現蘭芝剛強鎮定而又留戀不舍的豐富的內心活動,又流露出這首詩的創作者對蘭芝的由衷同情與贊美。 後面寫太守家迎親的隊伍:「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此處的鋪陳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財勢,也從反面暗示了蘭芝不貪圖榮華富貴、忠於愛情的高潔品格。 疊詞的運用。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運用了許多疊詞,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有一種音韻美。蓊蓊鬱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綠樹,隱隱約約的遠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縷縷的清香,靜靜的花葉,薄薄的青霧,既加強了語意,產生了鮮明的實觀效應,又使文氣舒展,音韻和諧,同時也與文章的朦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1、《游褒禪山記》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游記,重在因事說理。記敘游褒禪山的經過,闡述了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予與仆碑」又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而不要淺嘗輒止,人雲亦雲。記游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為議論作鋪墊;後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游,賦予記游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石鍾山記》 結論:「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作者在記敘自己實地考察石鍾山命名緣由的基礎上有感而發,道出見解:注重調查研究,注重實踐,反對主觀臆斷。這樣的議論水到渠成,鮮明有力。 寓言說理(用寓言形式闡述哲理)《<寬容>序言》不同於一般的序言,是一個寓言故事。其寓意深刻,說理清楚,但文章沒有採用一般的分析法說理,而是採用寓言式形象說理的方法。通過守舊老人處死漫遊者,說明謬誤與真理是不可調和的,又揭露了保守勢力的頑固、冷酷、兇殘和虛偽;通過人們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成為殺死漫遊者的執行者的展現,說明提高人們群眾覺悟水平的重要;通過寫人們覺醒後的懺悔,來揭示對創新的寬容這一主旨。作者以藝術化手法和生動的故事,把原本可能會是枯燥、生澀的評議,寫得有聲有色、文采飛揚。 對面著筆 《月夜》通過想像妻子在月下如何思念自己徹夜難眠的情景,來表現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借古諷今 1、《伶官傳序》 《伶官傳序》通過對後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闡述了國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為了告戒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後唐庄宗李存勖寵幸伶人而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 直抒胸臆 1、《想北平》結尾: 「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啊!」 結尾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北平深沉的愛、眷念與擔憂。寫法上點題;結構上首尾呼應,使結構更為完整;內容上升華了文章的主旨,將作者憂心如焚,思念家鄉的情感表達得更為強烈,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動人心弦。 2、《故都的秋》結尾: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結尾直抒胸臆,表達對故都北平深摯的熱愛,對生命、對真實生活的熱切呼喚,令人回味無窮。
5. 層層遞進式的小標題式作文
小標題結構法就是將若干個圍繞中心選用的、典型的、能顯示作者獨特視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別統領在幾個小標題下,有機組接成篇的結構方法。這種方式,使文章不僅結構新穎巧妙、銜接自然流暢而富有藝術性,而且內容豐富清新、主旨深刻突出。真是一著妙用,滿篇生輝。如此安排結構,彷彿給文章穿上了一件神奇的新衣,使文章大為增色。中考作文如能巧妙的使用這種形式寫作,一定可以讓你的作文奪得一個滿意的分數。寫作時,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積累,恰當地使用如下結構法:1時間串聯法:即按時間先後安排材料。其方式有:(1)將幾則材料濃縮於一日之中。如表現師生情的小標題「晨練」、「午睡」、「夜自習」,通過清晨、中午、晚上三個特定時間來表現師生間的關愛。(2)將材料分化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以大的時段間隔剪輯而成。如庄小瑩發表的作品《成長歷程》,她寫了三個鏡頭,雖沒有明確的小標題,但她卻以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這三個片段組織全文,其中三個鏡頭又分別以童年、小學、初入中學這三個片段來結構全文,顯得很有層次感。(3)將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第一屆未來作家杯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獲獎作品精選》中的一篇文章《家鄉四季歌》,作者的小標題分別是「走進春天」、「品味夏天」、「歌唱秋天」、「閱讀冬天」。(4)用一個或幾個學生的日記剪輯連綴成文。如:寫對新老師印象的小標題「九月一日,報名」、「九月二日,排座位」、「九月三日,第一堂語文課」,通過三件事表現對新老師的看法;寫學校生活的《老師,讓我小憩一會吧》的小標題「星期一,心驚膽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聲聲」、「星期四,冬天裡短暫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星期六,苦戰題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過一周生活的描寫,將學校單調重復、緊張苦悶的生活真切地表現出來。(5)按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來安排材料。如本人寫的《下砂,五金托起的新星》,我就按著下砂這個窮的偏僻鄉村從窮到富的發展過程而組織材料的,幾個小標題分別是「走出窮山寨」、「創新得先機」、「共走致富路」、「奮進展宏」;令如寫交朋友話題的小標題「相識」、「相知」、「分別」也屬此類。2空間排列法:即按不同的空間安排材料。材料可按由主到次、由近到遠、由實到虛等方式排列。如習作《新世紀暢想》將小標題定為「生態園」、「海底世界」、「月球村」就運用了這種方法。3層層遞進法:即作者敘述事情或由輕到重、或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安排材料。如習作《青春霧雨》的小標題「感悟人生」、「學會放棄」、「追求理想」就有很強的層遞性。4並列組接法:就是把材料用分鏡頭的方式組接起來的方法。如後面所附庄小瑩的《我家幾最》,文章就是從家中幾個有獨特個性的人來表現生活和主題,條理清楚,內容豐富,小標題的結構給平淡的文章增添了色彩。5情感串聯法:一學生作文《現代科技帶來的喜怒哀樂》,分別以「喜」、「怒」、「哀」、「樂」為小標題組接現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
6. 寫作的結構方式有哪些
寫作的結構方式有:總分式結構、並列式結構、分論點結構、對照式結構、遞進式結構。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1先總後分,2先分後總,3先總後分再總。
二、並列式結構
並列邏輯是最基本的分布結構,表現為幾個分論點之間屬於平行並列分布,沒有必然的從屬或遞進等關系。如:總論點提出要「弘揚傳統美德」。
分論點可以有如下排列:
1、弘揚傳統美德,要弘揚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2、弘揚傳統美德,要弘揚知恩圖報,投桃報李的精神;
3、弘揚傳統美德,要弘揚寬容大度,和諧進取的精神。
三、轉合式結構
轉合邏輯主要是從正反兩方面來加強對總論點的論述。如:總論點為「保護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可以通過以下正反兩方面來展開論述「(正面)加強環境的保護,有利於控制污染,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利於提高我們的生存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後代。
(反面)如果一味的破壞開發,而不注重保護,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乾涸的河流、絕跡的物種,最終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
四、對照式結構
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議論、抒感情、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
五、遞進式結構
遞進邏輯是分論點之間屬於層層遞進的關系,對總論點有著更加顯著的加強作用。如:總論點提出要「努力實現中國夢,構建「大同"社會」,分論點採取遞進關系可以表述為
1、中國夢是屬於個人的,它是實現個人理想的指路明燈;
2、中國夢是屬於中國的,它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之匙;
3、中國夢又是屬於世界的,它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必經之路」,可見,從個人到國家再到世界,更突顯了中國夢的內涵。
7. 層層遞進的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層層遞進的議論方法,是增強議論氣勢的好方法。層層遞進,關鍵在遞進,不能平推平列,應該一個問題比一個問題深入。
8. 語文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求細解 謝謝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9. 如何指導四年級小學生寫作文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
10. 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而言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議論文寫作結構
故事式開頭
所謂故事式開頭,就是開篇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用敘述性的語言,把情節表述清楚,然後由這個故事引出文章的論點或論題的一種方法。用故事開頭,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觀點,並能激發評卷老師的閱讀興趣。
運用故事開頭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精心選擇故事,以利於觀點的引出;
二、因為故事僅是一個由頭,所以敘述不宜過細,篇幅不宜過長,能引出觀點就行;
三、一個故事可以從多角度理解和詮釋,在敘述時就要重點突出能夠引出自己觀點的那一個側面,使觀點的引出水到渠成。
層進式結構
層進式結構也稱遞進式、層遞式,就是按照邏輯關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縱向開掘的一種結構方式。層進式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是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分論點時,這些分論點之間構成的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關系。層次間可用諸如「不僅……而且……」「……況且」等關聯詞語過渡。這種結構俗稱「剝筍法」,一層一層地「剝殼」,最後顯出其本質。
二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順序來寫。這種論證結構的好處是層次清楚,邏輯嚴密,論證深刻。
運用層進式結構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層進式的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要恰當,要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不可隨意顛倒;二、層進式各個部分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要用一些過渡性詞語承上啟下;三、在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順序寫作時,要明確回答各部分的內容。
點例法舉例
所謂點例法舉例,也叫排比論證法。就是運用排比的句式列舉一組相似的論據,然後進行歸納議論分析。運用點例法舉例,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列舉大量的例子,使例證全面而充分。此外,由於運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議論說理的力度、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使用點例式分析,要注意三點:一、幾個事例的敘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夠論證共同的觀點,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敘述語言要簡潔,一般一個例子不超過40字;三、要在例後進行一定的歸納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質,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
假設式分析
所謂假設式分析,也叫假設論證。就是針對前面所舉的事例,從反面進行假設,進而得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結論,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運用假設式分析,事例與假設分析可以明顯分開,即先敘事再反面假設;有時也可採用夾敘夾議形式。此類分析法常常用「假設不……」「試想如果不……」,引出與所舉事例相反的情況,進而展開論述。
深思式結尾
在文章結尾設置疑問或反問句,能使讀者在讀完本文之後,對自身或者現實生活進行思考,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