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具體怎麼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
語文學習「七步法」,覺得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別是:
1、讀一讀:閱讀課文是復習的第一步。通過閱讀,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不同的讀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項目之一。
2、劃一劃:即在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復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范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復句還需標明關系,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3、查一查: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盡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問一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復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5、寫一寫: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復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6、練一練: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觸類旁通,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後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7、想一想:復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里。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找及時鞏固。想的時空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數學的學習】
數學的考察主要還是基礎知識,難題也不過是在簡單題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所以課本上的內容很重要的,如果課本上的知識都不能掌握,就沒有觸類旁通的資本。
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否則上課時有一個知識點沒有跟上老師的步驟,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惡性循環,就會開始厭煩數學,對學習來說興趣是很重要的。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復習時把課堂例題反復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是老師在進行題目的演算和講解,學生在聽,這是一個比較機械、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也許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實際上你對於解題方法的理解還沒有達到一個比較深入的程度,並且非常容易忽視一些真正的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難點。「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對於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並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其次是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系,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舉個具體的例子:高一代數的函數部分,我們學習了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函數。但是把它們對比著總結一下,你就會發現無論哪種函數,我們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達式、圖像形狀、奇偶性、增減性和對稱性。那麼你可以將這些函數的上述內容製作在一張大表格中,對比著進行理解記憶。在解題時注意函數表達式與圖形結合使用,必定會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最後就是要加強課後練習,除了作業之外,找一本好的參考書,盡量多做一下書上的練習題(尤其是綜合題和應用題)。熟能生巧,這樣才能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使你的解題速度越來越快。
【英語的學習】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和漢語一樣,學習它需要大量地閱讀、大量地寫作、大量地聽力和口語訓練,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英語的環境中,提高自己的聽、說、寫、讀能力,培養好語感。從總體上說,英語學習可以分為語音、詞彙、語法三大塊,他們互相聯系、交織在一起。
語音主要通過結合詞彙牢記一些普遍規律,平時練習中注意隨時記下那些特殊的不規則的發音,對基本詞彙能正確拼寫出國際音標,尤其是一些特別的母音和輔音。
詞彙,重點是課本詞彙,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擴展。記一個單詞,可想想這個單詞的其他各種形式,也可把發音規則相同或讀音有某種聯系的一組單詞聯系起來記憶。對單詞,尤其是動詞的掌握,應凡在句子中、課文中,以片語或句子為單位來記。
語法要結合大量閱讀和習題來進行,尤其要熟讀課文和各種句型的例句,並盡可能地多背課文和例句,這樣應試就能觸類旁通,許多似曾相識的題都能迎刃而解。同時大量閱讀又能擴充詞彙量,訓練閱讀速度,適應高考需要。
【物理的學習】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上海中學生總結的「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的「三多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要領。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葯,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重視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曰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范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曰後克服。
【化學的學習】
學習化學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礎、抓思路、抓規律。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提高能力的保證。學好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在做題中要善於總結歸納題型及解題思路。化學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規律的,掌握了規律就能駕馭知識,記憶知識。如化合價的一般規律,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通常顯負價,單質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態不同。
關於化學有一種說法就是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因為 化學要記要背的東西很多,而且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閱讀與動手、動筆結合。要自己動手推演、計算、寫結構式、寫化學方程式,或者動手做實驗,來驗證、加深印象和幫助理解,有時還要動手查找資料來核對、補充某些材料。同時在化學學習中,經過思考提出存在於化學事物內部或化學事物之間的矛盾,即化學問題,由自己來加以研究和解決,或者在自己解決不了時請求別人幫助解決,是化學學習的一種基本活動方法,也是提高化學學習效果的一種基本方法。
就這些了謝謝!
Ⅱ 如何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13首先舉一個例子:哈爾濱市香坊區有一男孩董志成,自強不息,刻苦學習,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把小學六年的課程全部自學完,創造了連跳五級的記錄,歲的時候就踏進哈工大的校門,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當同學們詢問他學習經驗時,他的回答是:「其實也沒有什麼訣竅,我就是喜歡在學習的時候舉一反三。每次學到新東西,我都要深入的思考一下,聯想到其他方面的知識。知識這東西一定要主動去接受,如果被動得學習,那肯定是學不好的,我就是把學習當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來做的。」董志成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就在於他會學習。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總結了一個關於成功的公式:成功=刻苦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少說廢話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到,或許每個同學都很刻苦,但能不能確定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定是正確的呢?學習方法實際上決定了你的成績,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頭一個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樹,但用電鋸十分鍾就能完事了,如果你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你每天都刻苦學習,你也不會取得好成績。因此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從四個大的方面來談一談:一:學習要有明確的目的、目標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學習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確,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目標越宏偉,為實現目標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學習意志就越堅強。目標有大目標,小目標,有遠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節課,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屬於此范疇。小目標要從屬於大目標,近期目標要為遠期目標做鋪墊。確定學習目標要根據一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於意志的培養,太高不僅不利於目標的實現,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初中階段四年的學習生活你要有一個大目標,比如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在大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需要小目標的積累.比如每節課、每一天、每個星期或者是一個月要實現哪些目標,從而針對自己的目標制定出計劃與措施.同時,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使自己在近期內能夠得以實現,從而激發自己學習的鬥志.二: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手段。首先要有良好的記憶習慣。不論是哪門學科都有背誦的任務,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以形成習慣。其次就是根據遺忘規律去記憶,及時的重現,勤復習、多復習。心理學告訴我們,遺忘與學習是相伴而行的。學習必須戰勝遺忘,就離不開良好的記憶方法。心理學家指出:遺忘的重要原因在於記憶後缺乏鞏固復習,因此,同學們要根據遺忘發展的規律,正確地安排復習。當天的內容當天復習,本周的功課周復習,一月還有小復習,考前再做總復習,這樣學習才記憶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學習效果。再就是要掌握一些好的記憶方法,比如說數學中有許多要記憶的內容,如概念、性質、定理、公理、一些重要的公式、數學中常用的主要方法、一些專用的數學符號等等。對於這些內容,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記憶深刻,也只有記憶深刻了才能夠運用自如。一般來講,初中數學中有如下記憶方法:1.理解記憶:比如二次根式的被開方數大於等於0,原因是負數沒有平方根。2.對比記憶:比如初中數學中有許多相似的概念。如有理數、有理式與有理方程。有理數是整數與分數的統稱,而有理式是整式與分式的統稱,同樣有理方程也是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統稱。3.過程記憶:有些內容是要注重過程的。例如在把二次函數的一般形式化為頂點式時,如果能正確地運用配方法把y=ax2+bx+c(a≠0)推導出y=a(x-h)2+k的過程清楚了,那麼再來記憶二次函數的頂點坐標公式就容易得多。4.歌謠記憶:比如不等式的解集的確定,採用歌謠: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到。5.圖表記憶:例如記憶特殊三角函數值時可藉助於表格上下的規律:一二三、三二一、三分之根三一根三,就很容易記住。6.分類記憶:例如在特殊的四邊形中,平行四邊形、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非常多,不容易記住,如果從四邊形的邊(又分對邊與鄰邊)、角(又分對角與鄰角)、對角線、對稱性等四方面來對比記憶,那麼就容易記憶完整。 這些方法不僅僅適用於數學,其他學科也常用到這些方法。在此提出這些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夠借鑒並加以應用。三:抓好學習的關鍵環節學習可分為五個主要環節: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反思。預習:預習要養成習慣,習慣很重要,既然是習慣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可以在學習日擠時間,也可以在周末,還可以在節假日。預習要找難點,找難點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這是預習的關鍵。這能證明一個人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一個人的能力,更會磨練一個人的意志。預習的方法,除了回憶或溫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了解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裡,等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的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復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節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聽課:聽課是學習時最重要的環節,會聽課意味著會抓重點,能理解老師的意圖。課堂上應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眼睛要盯著老師的嘴;看老師表情;耳朵聽老師講課的聲音;頭腦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保持一致。有的同學努力這樣去做了,但是,有時聽著聽著,自己的思路離開了老師講解的思路,獨自思考起來。上課向老師學習是的時間是有限的,千萬不要丟掉這個寶貴的機會。要盡量強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進。如果自己在老師啟發下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幾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在課堂上思路不可離開「向導」,單獨行動,更不能亂發奇想,思想上「開小差」,課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馬」都是學習的大敵。其次,課堂上一定要做好筆記。好記性不如個爛比頭。記筆記是一種良好的聽課習慣,好筆記不是全記,不是漏記,不能只聽不記,更不能只記不聽。可以記在課本上、教學內容附近,這樣記錄的內容不易丟失,又易和教學內容相聯系,既實用,又利於今後復習。
Ⅲ 怎麼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數學:很多題都是有著相同思維方式,我們老師就經常說,方程的思想,通過式子中、題中、本身知道的來求變數。很多都會用到這樣的思維方式。其次就是多做題,尋找它們的共通點,這樣的話,遇到難題至少有一些思路。還有就是萬不可做很多題,你只需把你做過的題都記到腦海里,爭取見過一遍的題不出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准備一個數學本,把自己不會的、出錯的題都記錄到上面,考試前經常翻一翻,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
語文:多看書,處處積累就好啦~注意文常的積累,老師讓背誦的課文一定要背!
英語:多做練習,找尋規律。多聽聽英文廣播等..
Ⅳ 怎麼能有個學習的好方法
首先要有好習慣。
先反省下自己一天的學習流程,是在學校學完知識就扔掉書本,還是會分配一定的時間復習各門課程。如果是前者,請慢慢有意識的開始培養事前預習事後反思的好習慣,你會受益終身的。
其次估測下自己的興趣愛好。
你可能會有這種感覺,對有興趣的學科學的往往很輕松,就算碰到困難事實也會給你自信讓你走下去;而對那些提不起興致的學科,自己往往連深入思考的力氣都不想費。我想勸你先喜歡上自己討厭學科的老師,多多關注他/她。每個人都有偽裝外表下的另一個可愛的自己,希望你可以發現。然後,你會開始對那門課更用心。不用害怕,為人師長都是外表嚴肅內心仁愛的人,而老師會對喜歡自己的學生更用心。
最後,適當的買些參考書、習題集充實自己,經常外出呼吸下新鮮空氣,將那些電腦游戲浪漫愛情什麼的慢慢放一邊,多閱讀些文藝書籍增加涵養,自內而外改變自己吧。
同時,多給自己些自信,腳踏實地的開始干那~
Ⅳ 怎樣才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一、以學為先。
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閑,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
二、善做筆記。
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巨細全盤記錄,特別善於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能及時整理筆記,對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格外注意,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三、隨處學習。
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里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很可觀。
四、合理安排。
該做啥時就做啥,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 馳。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完成當天的學習任 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復習,不誤入歧途。比如堅持勤睜眼常開口,對課本上的東西多看,對未懂的內 容能多問。
五、學會閱讀。
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了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的全部信息為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六、學習互助。
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持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七、講究條理。
將重要的學慣用品和資料用書立或指向裝好,分類存放,避免用時東翻西找。每天有天計劃,每周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八、作業規范。
認真審題,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當作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范,表述嚴謹。規范不僅訓練仔細認真品質,更能養成細心用心習慣,從而激發學習潛能。
九、自我調整。
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 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繁重還是輕松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從一點信心都沒有逐漸到有了堅強的不可動搖的信心,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十、勤於思考,善於思考。
這一條是重中之重,應貫穿於聽課、做作業、復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後,要對答案,這里應有一個反思的過程,要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怎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十一、良好心態。
情緒千萬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從容應對。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Ⅵ 怎麼樣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吶
在學習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是邁向高效率學習,成功進取的第一步。
尋找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是指把學習的普遍規律和個體特殊性有機的結合起來。這里,學習的普遍規律是指適用於一切人學習的一般性規律,如循序漸進、專心致志、學思結合、學以致用、溫故知新等;個體特殊性主要指你個人的具體特點,如生活習慣、性格、氣質等。
每一個學有所成的人,都不會照搬,照抄別人的方法、經驗,而是注意把學習的普遍規律和自己的特點結合起來,形成一套獨特而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漢代大學問家董遇抓裝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利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南宋理學家朱熹強調「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著名學者嚴北溟規定「三不做」:沒有計劃的事不做,一件事未了其他事不做,今天的事不放到明天做;著名數學家
陳景潤重視「三心」:信心、愉心、恆心……因此,一個善於學習的學生不妨也來點「拿來主義」,將別人的長處「拿來」,和自己的特點有機的結合起來。
尋找自己特點與學習方法的和諧點,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點,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如果連自己的特點都不清楚,那麼根本談不上選擇和尋找與其相符合的學習方法。在分析自己的特點時,要特別重視分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因為這些常常是你對諸多學習方法取捨的標准。
其次要注意批判的繼承和借鑒古今中外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第三要重視實踐。
某一學習方法是否適合你,並不是由某個人或某本書說了就算的,你的學習實踐才具有最後的發言權。而且,摸索一套適宜的學習方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你在長期艱苦的學習實踐中慢慢形成、發展和完善起來。把多種學習方法用到你的學習中去,你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Ⅶ 如何制定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一、學習習慣。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讓學習變得有條不紊,不雜不亂。
首先,上課要認真聽講。上課的時間是要充分利用的,因為那是同學們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的時候。所有的知識需要當堂理解,並且緊跟老師的思路,避免開小差。有一個小方法,就是上課時目光跟著老師移動,可以盡量避免走神,也便於老師監督。特別要提一下,有些老師講課有時會出現「離題」的狀況,同學們一是可以提醒老師,二還可以將剛才老師講的東西鞏固一遍,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其次,要養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如果在上課前已預習,甚至只是瀏覽過課本內容,上課時思路就會更活躍,也有助於理解課堂內容,加深記憶。還可以記下不懂的地方,上課時著重注意。所謂「溫故而知新」,復習自然也是必不可少。如果每天將學到的內容鞏固一遍,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通常只需要大致將重點知識記一遍即可。
再者,要與老師交流,勤學好問。盡管遇到難題可以問同學,但向老師提問時,老師會將一些類似的知識串聯起來,提高學生的跨越理解能力。因此,請大膽地向老師提問吧!我們的口號是:「不讓難題過夜!」
最後,重視筆記。許多科目都需要記筆記,而筆記的記法也不盡相同。例如我們的歷史書上空隙很多,就不用專門的筆記本,而是直接寫在書上;英語要記的新單詞較多,所以要准備特殊的筆記本。而記筆記也是一門學問,看到清晰有條理的筆記,心情也會好很多,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習心態
首先,把學習當作快樂的事情。雖然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每個學生都不應該從心裡厭惡或放棄學習,如果那樣,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在這一條里,老師起很大的作用。怎樣變枯燥為生動,怎樣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讓學生喜歡,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師生配合默契,才能夠變學習為快樂的事情。
其次,把學習當作痛苦的事情。毫無疑問,高中學習是痛苦的。正是因為痛苦,才要求學生們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與不屈的精神。你可以把學習當作輕松的事情,沒有太大的負擔,但是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習是很真實的:你付出多少,便會收回多少。高中生就要吃得下這個苦,並且學會苦中求樂。
最後,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你為什麼要上學?面對這個問題,有多少人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答案,有多少人曾認真思考過?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答案。但是我的答案是:人生要活得精彩,要有理想;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和金錢;為了得到足夠的知識和金錢,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要上學,我要讀書。我要實現我的理想!上學並不僅僅是「混日子」「理所當然」那麼簡單,受教育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與道路。因此,請自己仔細思考:我為什麼要上學?
三、自我激勵
人要懂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永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學習和生活一樣,有時看起來似乎沒有出路,但是你只要向前走幾步,試一下,才發現別有洞天。只要有恆心與毅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四、目標理想
人生要有一個為之奮斗的目標,在高中學習時,也要有近期目標、中遠期目標和最終目標。你要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最充分地利用好寶貴的時間。樹立遠大的理想,一經確認,便奮不顧身地向它前進,為它奮斗,這可以成為支撐你學習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