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植朝天椒想要高產,都有哪些種植技巧
有些人會直接種它,也有在買苗後定植的,靠近華北的地區,種它一般是在四月份中旬的時候,如果是買苗的話要在5月初定植。 朝天椒的株型是比較緊湊的,所以可以密植,正常的行距在45CM左右,株距為20至30CM左右。
朝天椒
朝天椒種植品種選高產優質種子,它屬於淺根生長植物對肥水要求不高,土地可選擇生地(沒種過辣椒的地)這點很重要,種植前土地消毒殺菌,採用做壠條覆蓋地膜種植可穴播可移栽,朝天椒形體直垂適合緊密種植這也是獲得高產方法之一,開花前注意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做到澇就排,旱保水措施為多開花多結果打好基礎,朝天椒後期管理側重觀察,土地太干會影響產量要保水2. 朝天椒怎麼種
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5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
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播後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朝天椒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
上盆一至兩周後,或者當苗高6~10公分並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後,把頂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
在第一次摘心3~5周後,或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後,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3. 朝天椒的播種方法有哪些
生產上大批量育苗,多採用直接播種法。直接播種法尤其適應於床土育苗。近年來,隨著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營養育苗盤(穴盤)播種法亦受到了重視,但成本較高,對培養土基質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多用於小批量育苗。
(1)直接播種法:按要求鋪好床土,將覆蓋在上面的培養土整平。播種前一天充分澆足底水(如果是下午播種,也可在上午澆水),播種時先將畦面耙松,隨後將催好芽的種子撒播在畦面上。播種量要嚴格掌握,適宜的播種量按浸種前的干種子計算,10平方米苗床0.075~0.1千克。為播種均勻,可將催芽後的濕種子拌適量干細土後再進行播種。播種後要及時覆一薄層(約0.5厘米厚)經消毒過的培養土蓋籽,並用灑水壺噴一層薄水,沖出來的種子再用培養土覆蓋。最後,為提高保濕保溫效果,並防止土錶板結,在溫度較高時應覆蓋遮陽網,溫度較低時應覆蓋地膜。
(2)育苗盤(穴盤)播種法:播種前要先將調整好pH的培養土裝入育苗穴盤中,將基質刮平稍壓,然後用噴水壺澆水,澆水量隨基質的成分及基質本身的干濕度而定,一般澆水後使基質持水量達80%左右,從外觀看以不溢水為准。待水滲透後即可播種。在育苗盤中播種多採用點播。播種後覆一層0.5厘米左右干基質,並輕輕壓緊,以防出現幼苗「頂帽子」的現象。再用噴霧器噴一層薄水,使蓋籽基質處於濕潤狀態,最後覆上遮陽網或塑料地膜。
4. 朝天椒種子怎麼種花盆要多大
朝天椒種子種植方法:
播種:常在夏季進行播種: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方法: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播後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5. 如何種朝天椒
朝天椒種子、5x8格的穴盤1個(自製穴盤)、1斤左右的培養土、水槍1把、長柄湯匙1把、1隻盆底有孔的三吋盆、2片大約6x6厘米的透水網片、砂質混合土1斤、肥料10g、有機肥20g、鏟子1把。
種辣椒第一階段:育種
1,買種子的時候,要看清楚包裝上的日期,通常選擇2年內的種子。越新鮮的種子越容易成功。
2,用鏟子將培養土鏟入穴盤,差不多八分滿即可,用水槍噴濕土壤表面。百分HOW提示:培養土可以保肥,也較透氣。
3,在每格穴洞里撒入2-3粒種子,再蓋上培養土,用水槍噴濕土壤。
照顧方法:將穴盤置於25-30°C的環境下,每天至少將泥土噴濕一次。差不多2周左右,辣椒種子長到5-10厘米或者長出4片葉子的時候進入種植的第二階段——移盆。
6. 怎樣栽培朝天椒
1.種子處理
育苗前曬種2~3天,以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然後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不停攪拌,待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加水浸泡7~10小時後取出,洗掉黏液,瀝干水待播。
2.播種育苗
一般在3月中下旬陽畦育苗或露地育苗,以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播前苗床澆足底水,每平方米播種量6~8克,播後覆土2厘米,隨後撒毒餌防治地下害蟲,最後在床土表面蓋薄膜增溫保濕。齊苗後揭掉地膜,苗齡45~60天移栽。
3.整地施肥
選地勢高燥、能灌能排的砂壤土地塊種植。結合整地每667米2施優質土雜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土雜肥不足的用三元復合肥代替。
4.定植
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穴栽兩株。
5.管理
定植時澆透水,特別是麥收後氣溫高時,過幾天再輕澆緩苗水。緩苗至開花坐果期適當控水,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徒長。開花坐果後加大澆水量。盛果期每半個月追施尿素一次。每次每667米2施10~15千克,促高產防早衰。生長中後期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2次,防病增產。生長期間多次培土壅根,防漬防倒伏。紅透鮮亮的椒可分次採摘,也可以一次採摘。
7. 朝天椒種植時間和方法
1、選種子,培育種子。去正規的地方買種子,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幾天是下種子的最佳時間。種子池要上肥料、翻地、澆水、撒種子,撒上種子後,蓋一層薄薄的土,最後是保溫保濕度,蓋上地膜。
2、成苗後,就要移栽到地里,這個時間大約在農歷三月下旬左右。移栽前,地里要一行一行的先蓋地膜。這時,地膜是貼著地的,不需要支起。地膜的作用是保墒保溫的,就是當澆了水,種了苗後,避免苗地被風刮干,或者夜晚替苗保溫。
3、選苗。在苗池裡選擇大的,長得壯的苗。當然選苗前要澆透水,拔苗才好拔,拔起的苗也能存放時間長一點。
4、地膜上挖窩,為種苗做准備。間距不要太密,以免長成後間距太密產量反而不高,當然也不能太稀,影響正常量。一米種3
到4顆就好
5、窩里澆水,丟苗,埋苗。澆水
丟苗
埋苗要具有連貫性。時間間距不能太長,否則,窩里的水幹了,苗沒埋上,還要重新澆水。一窩里栽1或者2顆苗。
8. 朝天椒,什麼時間種植好要高產又該如何種植呢
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選擇連續晴天無風的日子,在上午播種。 華北地區,春直播一般在穀雨前後播種,選擇晴暖天氣播種。行距為40厘米左右,播深為2厘米,播種深淺要一致,下籽要均勻,在播種溝上面覆土,注意保墒。
鎮原辣椒露地移栽一般是5月下旬到6月初。
1、品種選擇
選用株形緊湊、結果量多、果實簇生、果色深紅發亮、果實成熟快而整齊,果肉含水量低,干椒率高、辣度高、商品性好,適宜本地區栽培的品種。如日本三櫻椒、新一代三櫻椒、矮棵簇生子彈頭、天宇三號等。
2、播種育苗
播前將種子暴曬2∼3天後進行浸種催芽,先把種子放入50∼55℃的溫水中浸種,保持水溫,同時攪拌15∼20分鍾後撈出,再把種子放入10%磷酸三鈉或0.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分鍾,撈出洗凈葯液,然後用干凈白紗布包好,在25∼30℃環境下催芽,當8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多採用小拱棚育苗,有條件的可採用大棚育苗,苗床要求選擇疏鬆肥沃沒有種過辣椒的地塊,結合翻地每10平方米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200千克、尿素0.5千克、磷酸二氫鉀0.1千克,並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做土壤處理。播種時間為3月上中旬,在播前當天灌足底墒水,播後均勻覆蓋0.5∼0.8厘米厚營養土後扣棚壓嚴。
3、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的關鍵是加強苗床管理,進行煉苗壯根。椒苗粗壯、根系發達是朝天椒高產穩產的基礎。在育苗前期和中期以促為主,前期做好保溫防凍,促進早出苗、出全苗;中期合理調節溫濕度,防止燒苗,促進苗生長;後期放風煉苗,控制灌水量,防止徒長,提高幼苗適應性,促進花芽分化。2∼3片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稠密處一定要疏苗,如果苗量大生長擁擠,用不完的苗不疏掉也如同雜草,所以一定要疏苗,並結合疏苗拔除雜草,注意保護根系避免傷根過重。
4、施肥整地、合理密植
朝天椒在定植前應做好施肥整地,田間多施農家肥做基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麥套椒移栽前壟上每667平方米應撒施優質干雞糞500千克。朝天椒品種一般株形緊湊,適於密植。在一定范圍內密植,不僅可以增加株樹,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還可以防止倒伏。每667平方米可定植11000株左右,定植深度4厘米左右較適宜,定植後澆定植水,隔7∼10天淺澆緩苗水。
5、科學管理肥水、提高椒果質量
結合澆緩苗水,早施輕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10千克尿素,然後中耕、蹲苗。朝天椒以採收成熟果實為目的,追肥除氮肥外,還應重視磷鉀肥及微肥的施用,應特別注意葉面噴施硼錳鋅等復合微肥,可使葉片深綠、植株健壯,防止落花落果,麥套椒在麥收後每667平方米要及時追施硫酸鉀型復合肥40∼50千克。椒果開始變紅後,要控制澆水,以促進果實成熟,遇大雨時應控制旺長,否則植株貪青瘋長,降低果實質量。
6、用低毒生物農葯防治病蟲害
目前,人們都開始注重養生,對綠色有機食品普遍喜歡,使之價位高、銷售快。因此對辣椒的病蟲害的防治要盡量採用低毒生物農葯,以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對病害可選用多粘類芽孢桿菌、菜豐寧、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武夷菌素等抗菌素類農葯交替防治。對蟲害可選用蘇雲金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阿維菌素、蔬果凈、苦參鹼等生物殺蟲劑和土法的草木灰、大蒜汁、辣椒水等進行防治,堅持做到預防早治,將病蟲害控制在初發期,減少危害降低損失。
請參考,歡迎評價!
9. 怎樣種植朝天椒
觀賞朝天椒的栽培與生產用朝天椒有許多相似性,但由於其所具備的觀賞功能,觀賞朝天椒既可以成片栽培也可以盆栽。現就觀賞朝天椒的栽培方法介紹如下:
(1)確定栽培季節:觀賞朝天椒與普通辣椒相似,生長發育需要較為溫暖的條件,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只要溫度條件適宜均可栽培。但是,因觀賞是其主要功能,對於公園或其他特殊用途的栽培,應人為創造適合其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使其能在特定時節結果。一般華南地區一年可栽培兩季,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秋季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華東地區一般也可栽培兩季,春季播種在11月中旬至2月中旬,根據育苗及栽培環境而定,秋季通常在7月下旬播種。
(2)育苗:由於觀賞朝天椒種子價格相對較高,為提高成活率,低溫季節播種提倡催芽,電熱溫床育苗;高溫季節直接播種於營養缽,每缽1~2粒種子。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一般先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消毒15分鍾,用清水洗凈後浸泡在30℃溫水中2~3小時,然後在25~30℃環境下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建議採用無土基質育苗,基質配比為泥炭、河沙、珍珠岩6∶3∶1,或草炭、蛭石3∶1。低溫季節育苗時,幼苗具有1~2片真葉時假植進缽。當秧苗具5片左右真葉時定植。
(3)定植:選擇前2~3年未種植茄果類蔬菜的田塊栽培。定植前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農家肥10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畦寬1米,溝寬40厘米,畦高25厘米以上。雙行定植,一般品種株距30厘米左右。株型大的品種,株距適當加大,定植時盡量保留育苗時完整的基質,以保護根系,促進緩苗,定植後澆透水。對於株型小的品種可進行盆栽,塑料盆直徑20~25厘米,盆內填充肥沃營養土,每盆1株。
(4)定植後管理:定植後管理的目標是保花疏果。定植後約1周,秧苗已經成活,此時澆1%復合肥。開花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復合肥15千克,以後根據實際生長情況適時追肥。盆栽的一般在花蕾出現後適量追施磷鉀復合肥。當環境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時,開花結果不良,可採用15~25毫克/升防落素噴花,以促進坐果。結果盛期如果結果數較多,應及時採收老熟果,以減少養分消耗。
(5)植株調整:觀賞朝天椒整枝較為嚴格,一般將分杈處以下的側枝全部摘除,分杈以上的側枝適當保留,特別是株型較矮小的品種應注意植株造型,防止出現強弱枝,影響觀賞效果。大田栽培尤其是保護地栽培時,對於植株較高大的品種,應立支架以防倒伏。
(6)病蟲害防治:觀賞朝天椒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以及蚜蟲、薊馬、白粉虱、茶黃蟎等,應及時防治。防治方法可參看本書病蟲害防治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