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釣魚知識
釣魚知識
外出垂釣注意事項
一:外出垂釣要結伴而行,這樣可以互相照應。
二:野外垂釣要注意飲食健康,不要飲用生、冷、不潔凈水 ,不宜飲酒,更不宜 暴飲, 以免酒後失足。
三:釣位勿選高壓線下,遇暴風雨不可貪釣,避雨不要在大樹下或高坡上,以防 雷擊。
四:患有疾病的釣友,外出垂釣時間不宜太長,且要帶上急救葯品。
五:垂釣時間不宜太長,垂釣過程中,每隔一兩個小時應作一下放鬆活動,以消除眼睛和身體的
疲勞。
六:釣位宜選在安全處,要防止落水。
七:池塘垂釣要防止狗咬,野外垂釣要防止蛇咬傷,遇到意外要緊急處置。
八:要愛護自然環境,勿將雜物扔於釣點,勿將釣上的小魚扔 於釣位旁,防止腐爛
發臭。
九:要愛護農作物,勿與釣區群眾發生爭執。
十:夜釣要多帶衣物,帶防蚊葯,同時帶好照明工具。
北方著名釣魚湖泊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與蘇聯交界處,面積4380平方公里。湖呈橢圓形,魚類資源豐富,主產冷水性魚類,多鯉、鯰、鯽、烏蘇里白鮭。環湖多沼澤,西北較陡峻。與小興凱湖隔一沙壩,水位上漲時相通,湖水注入烏蘇里江。雞西市和牡丹江地區密山縣附近,均有良好的垂釣場。
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港上游寧安縣境內,為典型的堰塞湖。面積95平方公里,魚產豐富,以養殖魚為主,多鯉、草、鯽,以個體大著稱。湖上有電站和瀑布,河口多鯰。
博斯騰湖:面積1019平方公里,為新疆最大產魚淡水湖。位於博湖縣東,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蓄水90餘億立方米。湖面平直,魚產極豐,湖灘產魚多,有「塞外江南」之譽。每年封冰期5個月。釣場分主湖、開都河段、孔雀河段、小湖區和縱橫灌渠網等五個區。
呼倫湖:亦名呼倫池,蒙語稱達賚湖。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北部滿州里市南。面積2300平方公里,為我國北部最大湖泊,屬半鹹水內陸湖。地處呼倫貝爾草原區,水質肥活,魚產極豐,尤以鰉魚、狗魚等大型兇猛魚類為釣者所垂涎。傳有巨魚體大如鯨,體重達千餘斤。湖區草原又為狩獵區。
豐滿水庫:又稱松花湖,是我國大型人工湖。上游為輝發河、頭道江,盛產多種淡水魚、人工養殖魚,亦有少量鰉、大馬哈魚。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東南,水庫出口處有大型水電站。庫區景色秀麗,交通方便,設有賓館,釣場可供大型比賽用。
海釣基本知識及裝備
釣向大海是新世紀海洋主題在中國釣魚界的最強音,從而使海釣這一垂釣方式和休閑娛樂形式的「行情」分外看漲。我國海岸線綿延 1800 多公里,海魚品種多,常見的有70多種,但並非所有的海魚都適宜垂釣,海釣主要對象魚有花魚(鰩)、鱸魚、馬鮁、海鯔、石斑魚、鰻魚、鮦盆魚、虎頭魚、十六枚、花鯛等。海水魚性比淡水魚類更兇猛,見餌即咬,因此比淡水釣更易收獲。且海洋面積廣大 ,垂釣對象有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魚類;水體深,有上、中、下層水的魚的魚類多樣,垂釣更具刺激性和樂趣。
海洋與淡水自然環境差別較大,首先是海洋有暖、寒流。許多海魚都有隨季節流游動的習性,季節流還會帶來大量有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寒暖流相遇之處,更是海魚覓食的最佳場所。第二,海洋有潮汐的漲落。海水漲潮會把大量的有機物質和魚帶到岸邊,此時更有利於垂釣;落潮後,則一般不宜垂釣。第三,早、晚海面相對平靜,適宜垂釣。海上白天易起大風浪,甚至會危及垂釣者的安全,需注意安全垂釣。 在海域里釣魚,按釣魚環境不同分為:
1、 磯釣; 是站在海島礁石或防坡堤釣海魚。
2、 灘釣 ;是站在海岸邊沙灘上用專用拋竿將釣餌拋向遠方釣海魚。
3、 船釣; 是站在船上漁排上釣認錯或浮層海魚。
海釣基本裝備
海釣竿 / 輪 / 錘 負荷 海釣竿
磯釣
輕磯釣 —(又稱浮游磯釣)因需要較高的釣技及所釣對象魚的不同,則應 在1~3號,長在4.5米以上的專用釣竿上考慮;
灘釣 — 近海拋釣(遠投)要側重於梢硬的釣竿,應選擇25號~40號左右 、長3.6米以上的釣竿;
船釣 — 船釣因水深、流急及配件較多,應考慮選用長3米以下、50號以上的釣竿;
海釣輪 :
磯釣 -注意選用帶有手剎車裝置的小型旋壓式漁輪,如「半島」ZWUS 750LB。
灘釣 - 拋釣用繞線輪一般選擇中型號(6號主線能纏100米以上為標准)的「迪佳」輪。
船釣 - 應在儲線量大、起魚快的鼓式輪(又稱橫向輪)上加以考慮,如「西瑪諾 」3000 號。
面對漁具市場上形狀各異、斑斕多彩的釣具,應該如何配備海釣釣具呢?尤其是「初諳此道」的朋友,怎樣選擇得心應手的「傢伙」,並進行正確的匹配,成為制約海釣發展的一個難題。
(一)磯釣的釣具匹配: 浮游磯釣是一種與傳統海釣迥然不同的現代釣法 ,以上拋釣、船釣多以釣取低層海魚為主,而浮游磯釣則主釣中上層魚,如黑鯛、鱸魚等對象魚。因釣法先進 ,技術含量高及釣感刺激而風靡亞太沿海地區(浮游磯釣本人前年初入道)。其匹配的釣具:1.5號或2號磯竿一支,長多在5.4米左右,配專用磯釣漁輪,主線要求在3號 左右的浮水或半浮 磯釣基本裝備
1)5.4米2號以下磯釣竿一支(包括漁輪及線組);2)拋餌勺; 3)成品或自製誘餌。包括南極蝦或碎魚蟹等; 4)釣餌(包括蝦、沙蠶、貝肉等); 5)拌餌箱或桶;6)磯釣抄網;7) 阿波或立漂若干;8)小配件若干;9)子線鉤若干;10)保溫箱;11)漁扣;12)釘子鞋 ;13)護臀;14)救生衣。
(二) 灘釣釣具的匹配
竿長4米,30號左右的釣竿2~3支,每竿配儲線百米的上旋 壓式輪。主線6號,支線4號,配「 伽瑪卡茲 」16~20號鉤,扁體通心鉛墜數枚(鉛墜重量及竿體負荷值另述)。具體匹 配:將漁輪卡緊在竿體之上,打開撥線環,引主線穿過竿體所有導線環,取中號轉環別針系緊在主線前端。另 取一段長約50厘米略細於主線的副線系於轉環另一端。在副線上端打一線結(上端40厘米處),將帶有3 0厘米長支線的釣鉤繫上。另一鉤結於穿過扁體鉛墜下方的小號轉環上。
灘釣基本裝備
1)4.5米30號以上硬釣海竿或專用灘釣投竿數支(包括大號漁線輪 ,線組);也可用長手竿;2)支架;3)釣餌 蝦、沙蠶、貝肉等;4)備用子線鉤若干;5)鉛墜若干;6)高筒防滑膠鞋。 (三) 船釣釣具的匹配 因船釣空間有限,為施釣方便,船釣用竿應考慮選用2.1~2.7米長、50號以上的釣竿(因水深、流速及對象魚不同,最好匹配50 號和80號釣竿各一支),竿上配儲線200米以上的鼓式(橫向輪)漁輪,主線一般可用8號編織線(如大 力馬牌編織線),支線可根據海魚大小考慮選用4~6號線。鉛墜應配備150克~500克多種多枚,釣鉤 選用「伽瑪卡茲」18號~22號。另備大號轉環及鋼絲「天平」。其匹配組合同拋釣,只需多加一「天平」。其分解步驟為:主線——轉環別針——鋼絲「天平」——副線——小鋼絲「天平」——鉛墜。上鉤支線長5 0厘米,下鉤長30厘米,分繫上下「天平」之上。
船釣基本裝備:
1)2米左右硬調海竿或專用船釣竿一支;2)大號卷線器;3)連接器或 海釣專用釣魚天平;
4)抄網及搭鉤;5)釣餌;6)子線、鉤、小配件。
海釣注意事項 :
海釣的特點是水深、流急、路途遠、時間長,有時往往需要渡過不小的海面。這就需要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第一,海釣出發的時候,攜帶的漁具要應有盡有魚鉤、漁線,多帶幾套方為上策。尤其在礁底岩洞處下鉤,掛鉤、折線在所難免。 如果估計路遠、時間長,一定要帶足飲食和用具。
第二,海洋比河川的水要深得多,一般都在幾十米、幾百米,深水底層魚承受的壓力很大。一旦魚被釣上海面 ,迅速減壓,會很快死掉。要想保鮮、保活,必須進行放氣。其方法是,用放氣針 ( 一般用注射針 ) 刺入魚腹,輕壓魚肚,使氣體排出體外,魚即能適應水表環境,多活些時間。
第三,海洋一般水較深,流較大,漁線很難保持筆直。所以,一旦發現魚訊,提竿的時候動作宜大,力量也要足如果水淺,提竿緩慢一些關系不大;如果水深,提竿過穩過慢,力量過小 ,魚很有可能就會跑掉。
第四,常言道:「水火無情」。 進行海釣的時候,必須十分注意安全 。船釣、磯釣,一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另外,在磯釣的時 候,不僅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還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時不能互相援救。一般認為較 為安全的陸磯並不保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海磯波浪容易通過,但是陸磯不能通過,在這種情況之下,海水不斷上漲,左右上 漲的海水經常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一旦遇上風浪、海嘯,必須沉著冷靜,要有計劃 、有準備地撤退到安全地帶。
第五,深水有大魚。 海上什麼樣的兇猛魚類都有,有的魚能將船槳一口咬斷。海上垂 釣的時候,一旦釣住特大魚類,它就會像艦艇一樣將鉤餌拉走,繞線器里的線放完以後,它依然如故拉拽。這 時候,如果你估計難以將其就範,即可當機立斷,割斷漁線,保住魚竿,此乃「 舍卒保帥 」 。如果你在小舢板上遇到這種情況,千萬注意不要讓其將船拖翻, 以免發生傷亡事故。
海釣常識:
1.海釣釣位 :
選擇好了釣場,還需確定具體的釣位。海洋自然環境更為復雜,考慮釣 痊應綜合多種因素,但有幾條普遍適用的原則。
第一, 應盡量選擇海釣,避免淺灘。淺灘上日光充足,大多數魚兒都有避光性,一般只有 夜間和早晚在淺灘活動。
第二, 在海灣垂釣應選擇滯水區。內海中的滯水區,包括河流入海口、生活碼頭、防波堤等。這些地方水底淤泥或沙石較多,水流緩慢、餌料豐富,一般魚兒較多。
第三,岩礁垂釣應選拔面向海潮沖擊的一面,即通常所說的潮表。潮表帶來豐富的浮游生 物,與岩石撞擊時又會產生豐富的氧分,所以潮表亦是理想的釣點。
(具體參考方法):海釣旺季, 一個中心問題就是找到了一個釣位,現介紹如下:
一、 首先,海釣中找到一個能上魚的釣位實在是件好事,流急礁多也是魚多的根本原因所在,就錨鉤而言也是必然的。如果不錨鉤,急流幾秒鍾便會把帶著半漂的連接線及墜流到十幾米以外的地方去,遠離了上魚的地方,反而釣不著魚,這里錨住的鉤起到了把整組餌鉤定位的作用。
二、 如果把主線、連接線的線徑劃定在直徑 0.5毫米以上,那麼就把底鉤和鉛墜與連接線連接的那段腦線 ( 或叫做底鉤線和墜線 ) 換成線徑要細的直徑 0.3 ~ 0.35 毫米的線,這樣上魚錨鉤回拽時,便從此處斷開,不影響上魚。 1千克以下的魚,直徑 0.3 ~ 0.35毫米的線完全可以勝任。有時回拽時其他不上魚的鉤也有掛底現象,那就不妨把所有的腦線都換成細於主線和連接線的線,採取丟鉤保魚的策略。
三、 把鉛墜從直接與連接線連接的方式換成由直徑 0.3毫米細腦線相連接的方式,以便卡墜後,把它處理成丟墜保魚及保住整組餌鉤的結果,只是需要把鉛墜換成泥、水泥墜,這樣用個泥疙瘩換條魚也算劃得來。
四、 把底鉤用打火機火燒紅進行退火,把硬鉤變成軟鉤,掛底錨鉤時一拉就直, 也能達到順利上魚的目的。
五、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想用,那就改半漂為全漂,改釣底為釣浮。拋鉤時需向上魚位置的上流十五米左右地方入水,以便使整組餌流向魚區。打全漂釣浮要把連接線的長度處理得當 ,還要根據流子和礁石的分布位置而定。
總之,釣位有魚的機會不能輕易放過,雖然錨鉤,只要沉住氣,莫急躁,有條不紊地採取合理的處理方法也一定會釣得盡興,收到較好的效果。
海釣工具特殊之處:
1)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在海釣裝備中已對海竿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不過海竿日前在淡水垂釣中亦廣為使用。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
2) 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 0.5毫米以上,線長 60米 -70米,分母(主)線、子(腦)線。因海上風浪較大,浮漂的傳遞信息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泛指沉底釣),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
3)海釣的釣鉤應准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
4)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5)海竿梢與竿體一般來說,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些。因為竿梢與竿體顏色 有區別更有利於視線觀察。而不帶顏色的海竿就不具此優點,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容易花眼,一般 竿梢以黃色或白色為好。
6)海竿拋投方法;海竿主要用於海釣,也可用於淡水釣。 根據海竿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投拋方式:
(1)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 墜。以 40 度 -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採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准確,簡單易學。
(2)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 45度角。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 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此法不易掌握,需多次反復練習,一旦熟 練後則可投遠,目標准確,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海釣。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投墜線的中線居於上投和斜投之間)、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繞線輪的作用:
海洋面積廣,水體深,要求較長的魚線。為了方便垂釣者配備及調整魚 線長短,繞線輪應運而生。目前繞線輪是海竿和海釣必備的工具,運用愈加廣泛。繞線輪可分為電動式繞線輪、密封式繞線輪和旋壓式繞線輪、盤式繞線輪和袖珍式繞線輪等品種。電動式繞線輪採用電機操作,方便而准確,魚上鉤後自動收線拉魚。但電動式繞線 輪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旋壓式繞線輪操作亦很簡單,收線速度快,體積適中,是目前廣為使用的一種繞線輪。
⑵ 野外釣魚怎麼防蛇
秋季,正是我們野外垂釣的黃金季節,但同時也是許多蛇類覓食活動頻繁的季節,所以覺得很有必要跟廣大釣友們分享一些野外防蛇的實用技巧。我們都知道釣魚是一項大家熱愛的戶外活動,應該說是在我國受歡迎程度和普及人群最大的運動。但是廣大的釣魚朋友們在進行垂釣活動時基本身處的環境都是戶外荒野,這種野外環境下及其容易跟各種野生動物遭遇,而對於釣魚人來說,各種蛇類便是經常碰到的常客。野外釣魚碰到蛇類可不僅僅是被嚇一跳而已,伴隨而來的還可能是危險,甚至是生命危險。
其實蛇類分很多種,大的小的丑的漂亮的……但是不管是什麼蛇,幾乎都沒有人願意和它們親密接觸,因為一旦被蛇咬那都不是好玩的事,輕則痛苦幾日,重則危及生命。因為很多蛇類都是有著致命毒液的毒蛇,而釣友們身處的釣魚環境往往都是各種毒蛇喜歡出沒的水邊,而且距離遙遠和交通不便,一旦不幸遭到意外往往很難得到有效治療,所以今天結合小編的現實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幾招防蛇的辦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⑶ 野外釣魚過程中如何防蛇
野外防蛇攻略(小沙彌)
行軍防蛇
據統計,蛇傷大部分都在小腿以下部位,因此,戶外用鞋應選擇高幫者,盡量避免穿涼鞋;還有的蛇喜歡上樹(如竹葉青、蝮蛇等),故,穿越叢林時,戴頂帽帽、扣緊衣領顯得尤為重要。此招名曰「有備無患」
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最好拿棍子在草叢里敲打幾下。此招名曰「打草驚蛇」
登山或穿越時,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因為有的蛇會偽裝成樹枝的形狀。此招名曰「兵不厭詐」
看到蛇時,不必驚慌,也不要靠的太近,更切忌吼巴巴的想去滅了它,(一者,此舉與動物保護宗旨有悖;二者,真動起手來,你不一定是其對手。)其實,蛇只有在感到受威脅時才會主動攻擊人,因此看到蛇時遠遠的避之才是上策。嘿嘿,小樣,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此招名曰「近觀其變」(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找條蚯蚓耍耍橫「小樣,削尖了頭我就認不識你?!抽你丫的!」)
不幸被蛇追殺時,千萬不要下坡,否則,它定會攆上你;逃跑路線盡量保持「S」形。此招名曰「走唯上」(NND,累死你個臭蛇!)
雷雨前(或洪水後),蛇蟲紛紛出洞,此時要格外小心。此招名曰「未雨綢繆」
號外:據老戶外工作者講,蛇一般會攻擊行軍隊伍中的第二個人(被第一個人驚動,第二個人倒霉),嘿嘿,讓你的冤家作老二吧!
營地防蛇
選營址時,應仔細觀察地形,盡量避免在蛇鼠洞多的地方扎營。
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
有條件可以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
1. 雄黃(有毒,使用時切忌用火燒,因為雄黃在高溫條件下會被氧化成砒霜——古時淫婦用來毒殺親夫的東東。)
2. 石灰粉
3. 草木灰(樹枝、乾草焚燒後剩下的灰)
4. 水浸濕了的煙葉。嘿嘿,煙驢要忍痛割愛了。TMD,等小驢有了錢,一天買它兩包煙,抽一包,撒一包。
早上睡醒出睡袋、帳篷前,靜靜的躺著觀察一下周圍有無美女…蛇共眠,不小心將其驚醒,KISS YOU
三、毒蛇咬傷的治療
對蛇傷應該分清是無毒蛇咬傷還是毒蛇咬傷。區分方法:被毒蛇咬傷後,傷口局部可有成對或單一深牙痕(有時伴有成串淺牙痕),在咬傷的局部立即出現麻木、腫脹、劇痛或出血等表現,尤其混合毒及血循毒更為明顯,神經毒為主者出現局部劇痛但腫脹不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口局部一般只有2—4排淺牙痕,而無局部腫痛或全身症狀。
確系無毒蛇咬傷,按一般外傷處理即可。若不能確定是毒蛇或已明確是毒蛇咬傷時,必須立即按毒蛇咬傷處理。處理時,要情緒穩定,動作迅速准確。被蛇咬傷後,不必驚慌失措和奔跑,而應使傷口部位盡可能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局部的相對穩定,以減慢蛇毒在人體內的吸收和擴散。
被毒蛇咬傷,除在野外急性處理外,有條件應盡早將病人送醫療部門治療。如有可能記下毒蛇的品種(或滅了它隨身攜帶,嘿嘿)將有利於醫生更好的採取治療方案。
野外治療毒蛇咬傷一般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早期結扎。被毒蛇親吻後,應立即用柔軟的繩子或乳膠管(建議隨身攜帶),在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結扎,結扎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咬傷後2—5分鍾完成,此後每隔15—20分鍾,放鬆1—2分鍾,在應用有效的蛇葯30分鍾後,可去掉結扎。
2、沖洗傷口。結扎後,可用清水、冷開水、冷開水加食鹽或肥皂水沖洗傷口,若用雙氧水、1:500高錳酸鉀液沖洗更好。
3、刀刺排毒。在經過沖洗處理後,應用干凈的利器(建議在野外急救箱內備幾片手術刀片)挑破傷口,同時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挑破如米粒大小數處。或以牙痕為中心作「*」型切開。用刀時不宜刺的太深,以免傷及血管。有條件的可以將傷口浸於冷鹽水中,從上而下的向傷口擠壓20分鍾左右,使毒液排出。也可以用口直接吸毒,但必須注意安全,邊吸邊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若口內有潰瘍或齲齒,禁止用口吸毒。
被蝰蛇、尖吻腹咬傷,一般不作刀刺排毒,以免流血不止。
4、葯物治療
A、中草葯
常用者有七葉一支花(用根莖),半邊蓮(用全草),半枝蓮(用全草)、魚腥草(用全草)、馬齒莧(用全草)、穿心蓮(用全草)等。
使用方法:將鮮葯洗凈搗爛,敷於傷口,敷葯時不可封住傷口。如無專業知識盡量不要口服(有的葯材毒性較強)。
B、 中成葯(建議隨身攜帶)
品種很多,常用者有
季得勝蛇葯,適用於各種毒蛇咬傷;(效果不錯,強烈推薦)
上海蛇葯
群生蛇葯
吳江蛇葯
紅衛蛇葯
使用方法:按說明書使用。
C、注射抗病毒血清。血清要求低溫儲藏,一般戶外運動團隊不易攜帶。
⑷ 安徽8市民私自到塌陷區水域釣魚致側翻,當地部門採取哪些急救措施
2月20號也就是農歷的大年初九,全國上下仍然沉浸在歡度新年的喜慶氛圍當中,可是在安徽淮北卻發生了一件讓人非常悲痛的事情。8位居民乘坐私自搭建的木船去河邊捕魚,就在這一刻悲劇發生了,木船上面共計8個人全部落水,有5個人自行爬上岸,其餘3人處於失聯的狀態,事情發生之後,相關的部門立刻展開了施救。
三、這起事故的安全責任如何認定
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由於塌陷區屬於危險的區域,當地的部門應該對這一片區域進行管制,例如豎一塊警示牌或者有專門的人進行負責看管。如果當地的部門疏於管理,甚至沒有起到警示的作用,那麼應該對身亡的三人做出相應的賠償責任。在這起事故當中,這8位市民屬於主觀上面的故意,暫且不論是否是非法捕魚,他們私自製作木筏去捕魚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安全事故的主要責任,所以對自身的損失同樣要承擔責任。
過新年原本是團圓祥和的節日,或許這樣的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在這里這一次的提醒大家。做任何事情之前安全第1位,一定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
⑸ wow釣魚采礦急救
首先你也許理解上有些誤區,采礦與釣魚是沒有什麼搭配關系的。急救釣魚烹飪屬於每個人都可以學的,急救很重要,關鍵時候補血。釣魚和烹飪搭配練起來比較好,烹飪是比較有用的東西,釣魚可以為烹飪提供材料。當然你可以不學烹飪,自己花錢買。
采礦裁縫這些專業,與你的職業有很大關系,如果你是布衣,那裁縫沒錯,如果非布衣,裁縫就沒什麼大用了。采礦是個採集專業,或者單純采礦賺錢,或者搭配其他需要礦產的專業,如工程,鍛造等。。。
⑹ 釣魚技巧和方法
借鑒別人的 參考一下釣魚的技巧
釣魚四要訣:選好釣位,選准釣餌,備好釣具,練好釣技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或在樹旁、歪樹下、亂石、橋樁附近垂釣,這些常是魚兒集聚的地方。人工挖掘的養魚池一般為方型或長方形。通常說:「長釣腰,方釣角,圓池釣中央」,雖非絕對,但也是經驗的總結。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准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喂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麵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3.備好釣具。釣具的准備也必須針對所釣場所與魚種、大小精心選擇。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無條件則應考慮多種可能,適當准備幾種不同釣具。
4.練好釣技。包括氣候、風向、釣法、各種技巧,可多請教別人,看書籍,但最根本的還是實踐。
釣魚技巧二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並且能豐富釣魚知識,鍛煉身體,體會大自然之妙,真是一舉多得啊 一:外出垂釣要結伴而行,這樣可以互相照應。
二:野外垂釣要注意飲食健康,不要飲用生、冷、不潔凈水,不宜飲酒,更不宜暴飲,以免酒後失足。
三:釣位勿選高壓線下,遇暴風雨不可貪釣,避雨不要在大樹下或高坡上,以防雷擊。
四:患有疾病的釣友,外出垂釣時間不宜太長,且要帶上急救葯品。
五:垂釣時間不宜太長,垂釣過程中,每隔一兩個小時應作一下放鬆活動,以消除眼睛和身體的
疲勞。
六:釣位宜選在安全處,要防止落水。
七:池塘垂釣要防止狗咬,野外垂釣要防止蛇咬傷,遇到意外要緊急處置。
八:要愛護自然環境,勿將雜物扔於釣點,勿將釣上的小魚扔於釣位旁,防止腐爛
發臭。
九:要愛護農作物,勿與釣區群眾發生爭執。
十:夜釣要多帶衣物,帶防蚊葯,同時帶好照明工具
⑺ 釣魚時餌料狀態不理想怎麼辦
開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尤其是餌料的狀態不好把握,甚至一些釣魚新手不太清楚餌料最好的狀態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些馬馬虎虎的釣友有時候餌料狀態不好的時候,也沒有想辦法去補救,直接拿去作釣,運氣好的時候魚獲挺好的,運氣不好的話只能空軍回家了!其實不管是釣友老手還是釣魚新手,在開餌時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釣魚老手會進行調整,釣魚新手也只能摸索著改進了。今天幾種開餌失敗的急救方法介紹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新手釣友們。
第三:拉餌的拉絲效果不佳
餌料中如果添加的拉絲粉少了,或者氣溫降低等情況發生時,都會影響拉絲的量。這時候作釣者需要在開餌盆中將餌料打散,然後另外加一些含有拉絲效果的餌料,來調整餌料的狀態,需要用手反復的攥緊幾次後再使用,如果確定是氣溫降低的因素導致拉絲效果不佳時,釣友可選擇用溫水開餌,應該能有所改善。
⑻ 一般夜晚釣魚有什麼技巧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魚竿
(1)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獵刀
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食品及飲水
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野外急救包
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帳篷
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防蚊蟲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⑼ 釣魚要什麼技巧要注意什麼
夜掉好。一、先說明一下夜釣的好處吧!
1.現在這個天氣白天釣魚天氣炎熱,我們容易中暑!並且熱的滿頭是汗,還曬的很黑!晚上垂釣的時候,涼快是最主要的!伴隨著清亮的水面,燦爛的夜空,心中還有啥煩惱呢?
2.白天高溫下的鯉魚和鯽魚很難開口吃餌,相反的是白條或者小麥穗卻很活躍,往往都在吃介面餌!所以在水庫中白天能夠釣上大魚真的好難!一般在下午6點白條開始上浮,晚上8點白條吃餌的情況就很少了,也就是說小魚不鬧窩子了!呵呵,那個時候你就靜侯大魚的光顧吧~
二、准備物資:
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准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准備時間通常需1至3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准備以免遺漏,准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2.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3.(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4.獵刀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5.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6.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7.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8.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以上幾種方法,均為異味驅逐法和防禦法,因此使用時,不要污染水源,不要污染釣餌,魚見異味,也會像蚊、蛇一樣,避而遠之。中葯最好不要接觸人的皮膚,不要同食品、飲品放在一起。中葯汁浸泡的腿護用畢可用塑料袋封裝,注意防潮、能長期保證葯效。夜釣的物資盡量要多准備一點,以備後患。例如吸煙的釣友要多准備幾合煙,萬一沒有煙了,那個滋味可是相當難熬哦!
三、氣候
鯉、鯽、草魚等主要的鯉科魚類的生存溫度大致是0~40℃,適宜溫度大致是25~28℃。在這個適宜溫度范圍內,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強,因此,魚的攝食最旺盛,消化力強,消化率高,並且其代謝水平也最高。隨著溫度的下降,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減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減弱,所以,魚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對食物的消化速度明顯減緩,其結果便是攝食量急劇下降!這就是在天氣驟然降溫或在有些往魚塘里放地下水時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水溫越高,魚的生理活動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魚的生理活動增強,但新陳代謝水平卻下降,消耗的營養物質多可吸收的營養卻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樣會造成攝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氣悶熱時垂釣同樣很難有好的漁獲
四、釣場及釣點
選擇釣位,安全第一!!
(一)、釣場
最基本的外出垂釣條件就是要確定所去的垂釣水域是否有魚!在確定有魚之後,還應該對魚的種類、大小及密度做些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對已經釣到的魚的健康狀況進行目檢,看看魚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種常見的魚病?因為身體不健康的魚類攝食力較低,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效果!
1.我們去垂釣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積不太大的魚塘或小型水庫,水的流動性不大且封閉性強,因此其水體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包括氣溫、日照、風、雨等,使水體的溫度缺乏穩定性,對魚的攝食、消化和生長都構成了重大的影響!
2.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後,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後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麼?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垂釣
(二)、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1.釣熟不釣生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如水中有什麼魚?用什麼釣餌等?要是到新地方就沒有那麼順利。需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的環境!
2.夜間選好的釣位就是釣手在釣場臨時的「家」,這一夜的垂釣和生活都要以此為基礎。白天如感到釣位不佳,可以隨時挪一下地方,可晚上黑燈瞎火的,搬家太困難,所以釣位必需一次定位。晚上選釣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釣用安全舒適;二是岸上釣位連著水下釣點,水下魚情要好。這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如斜坡陡岸,怎能垂釣呢?釣位一定要選在平坦、乾燥、避風之處,可以減少蚊蟲的擾亂。也不可選低窪地帶作釣位,因為潮濕易藏蟲蠍;下雨時還易積水,往往又是流水的過道,夏天突然下雨是經常的事,不可不防。
3.釣點的選擇要注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注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鯉魚喜弱光,好動,喜歡在有緩慢流水的地方嬉戲。水底的窪地.溝道.洞穴.經常垂釣的地方.陡坡旁.障礙物的周圍等是鯉魚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釣位應選在離這些地方較近的位置,將釣餌准確的投到釣點。
五、 釣餌及誘餌
釣餌淺談(釣餌分類)
現在的商品餌琳琅滿目而且種類繁多,但產品包裝上的"腥" 與"香"已經使很多垂釣者走進了誤區!在塘邊常聽到的問話就是:"你用的是腥食還是香食?"其實"腥"與"香"只能代表餌料的味道,不能說明其中的成份!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用餌講究的是"葷"與"素"的搭配,也就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魚類按季節的變化會改變對食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季節的不同,魚類自身所需的營養成份也不同。再有就是魚類對"葷"與"素"的選擇取決於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塘水的"肥"與"瘦".一般來說,"肥水"魚喜吃素,"瘦水"魚喜吃葷.除此之外還要對所釣之魚的習性做些必要的了解,看所釣之魚是否被"訓口"?以及這些所釣之魚的來源
(一)誘餌
1.(1)誘釣餌料配方,主釣鯉草魚;誘餌酒泡玉米摻30%,炒香的夫皮40%,熟黃豆泊30%,稍加水攪拌纂成雞蛋大的團,對准你的釣點打上十幾團。
(2)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1~2千克,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餌料應防發酵、霉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3)玉米糝兒30%,紅薯30%,小麥糝15%,炒黃豆粉10%,酒泡小米5%,白糖8%,蜂蜜2%。(海竿甜香)
(4)玉米糝兒30%,紅薯30%,炒大米粉10%,魚粉15%,炒黃豆粉10%,白糖5%。(海竿腥香)
(二)、釣餌
1:荒食(1份),藻鯉(1.5份)、鯉魚道(0.5份),麝香米(0.5份),藍鯽(0.5份)(鯉魚)
2:超級誘餌(1份),天源黃鯽(1份),荒王(1.5份),無雙(1.5份),酒泡大小米適量(鯉魚)
3.野戰918(1份),水之峰超級誘餌(1.5份),三元窩子料(3份),玉米香精(1小瓶),酒泡的大小米適量(鯉魚)
4.當地顆粒+野戰藍鯽+超誘(通殺)
5.野戰藍鯽+東峻+超誘(通殺)
6. 藍鯽2#+旺鯽2#(鯽魚)
7.單用十三快(鯽魚)
8. 藍鯽2#+超誘(鯽魚)
9.當地顆粒+酵香麩+荒食鯉藻(鯉魚)
一團團天然香甜的餌料使得大鯉大草們紛紛聞香下馬,聚之狂吞,卻不知岸上的釣手趁著夜色的掩護聚精會神,等著這些吃白食的傢伙們咬鉤拉漂,激動人心的人魚拉鋸大戰就要上演了。
六、夜釣的漂象
1.浮漂沒有落到指定的目數,並且稍稍一送。這是明顯的介面魚吃餌的表現。
2.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哆哆嗦嗦的送了上來。這個有可能小雜魚鬧的,根據我的經驗,10次8次提不到魚。
3.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猛往下一頓,接著就送了上來。這是鯽魚和噘嘴鰱子吃餌的表現。
4.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稍稍一送,接著猛的拉了下去,這是鯉魚的吃餌的表現。
5.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橫著快速的走漂。這是鯽魚吃住食的表現。
6.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斜著拉了一目,重復此動作兩次,便要打竿。這是草魚吃餌的表現。
7.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很慢的將浮漂拉了下去。這是螃蟹的吃餌方式。我曾用這個漂象釣獲20多個螃蟹。
8.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見浮漂立起,這時應該打竿。這是中上層的魚將餌料接住。
漂象具體說起來相當多,我在這里就稍稍說明一下吧,釣友們按實際情況具體操作吧!
七、夜釣中注意事項
1.水庫夜釣,由於人少魚稀,久無魚汛,釣手可能很快放鬆警惕性,有的甚至進入夢鄉。有了魚汛,很可能就是「大個頭」。如是大魚咬鉤,很可能將魚竿拖走。為防不測,要將手繩掛上!寧可不要魚,也要保竿!
2.剛中魚的時候不要開燈,遛魚要沉著,魚的勁頭大時我們要順著魚走,魚的勁頭不大時,我們才能打開燈照魚,這時也是危險的,因為魚一見強光便會來一個猛沖!
3.夜晚釣魚要注意安靜,禁止大聲喧嘩,高談闊論。也要盡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響。相反的是,我們有規律的打竿,提竿能夠更好的引魚!
4.如在垂釣過程中,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強光燈打開,並手持獵刀!
5.夜釣好歸好,但是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