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頭痛怎麼辦
首先,在於積極予防和治療各種原發病。對症治療則可使用除嗎啡類以外的止痛葯物,如各種解熱止痛劑,可根據病情頓服或短期2-3次/d服用,嚴重者可少量服用可待因、顱痛定或二氫埃托啡等。可酌情加用各種鎮靜劑或安定劑,對焦慮煩躁者尤宜。有抑鬱表現者,加用抗抑鬱劑。以上均可參考精神病學講義。在治療上,也可針對頭痛發生的機理進行,例如:①糾正顱內壓:如顱內壓高者給以脫水、利尿劑;低顱壓者,靜脈給以低滲液等。②收縮擴張的血管:如偏頭痛發作時,及早使用麥角制劑。對非偏頭痛類血管性頭痛,則常用含有咖啡因的復方解熱止痛葯,如APC、索米通、米格來寧等以改善血管張力。③鬆弛收縮的肌肉:適用於肌收縮性頭痛,如按摩、熱療、痛點奴佛卡因封閉等,或服用弱效安定劑如安定、安寧等,既有助鬆弛肌肉,也有助於解除精神緊張。④封閉罹患的顱表神經:用於顱表神經痛。⑤「更新」病變的腦脊液: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劇烈頭痛,可在病情平穩後顱壓不高的情況下,酌情放出血性腦脊液5~10ml,或再注入等量氧氣,以促使腦脊液的吸收「更新」,常可使頭痛迅速緩解。此法也適用於漿液性腦膜炎的頭痛。
以上再介紹幾種常見頭痛的具體防治方法:
一、偏頭痛:發作時可盡早採用下列方法之一止痛:口服麥角胺咖啡因0.1-0.2g,半小時後如無效可再服0.1g,一日總量不超過0.6g。肌注麥角新鹼0.2-0.5mg,無效時1小時後可重復一次。肌肉注射樟柳鹼4-5mg或緩慢靜注2-6mg(放入50%葡萄糖40ml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閉擴張的顳動脈周圍等等。動脈硬化、心腦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麥角制劑。間歇期為防止發作可選用谷維素(20-30mg)、心得安(10-20mg)、樟柳鹼(1-4mg)或苯噻啶(0.5-1mg),三次/d。也可服用麥角胺丁醇醯胺(首劑0.5mg,逐漸增加為1-2mg,2次/d,不超過6個月,禁忌症同麥角胺)、樟柳鹼(1-4mg)、苯噻啶(0.5-1mg),三次/d。葛根片、川芎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葯、靜脈注射0.5%奴佛卡因(每次10ml,共20-30次)等,也均有一定的療效。對病程較長、發作頻繁、葯物治療無效和顳動脈擴張明顯的嚴重患者,也可酌情試行顳淺動脈結扎手術。
二、叢集性頭痛:發作時可使用麥角制劑。間歇期也可試用上述葯物,或用潑尼松30mg頓服,連續3天後改為5-20mg,每天或隔日一次,3次後停葯。
三、頸性偏頭痛:頸椎牽引,同時服用擴張血管葯或活血化瘀中葯,並治療並存的頸胸神經根炎。亦可試用星狀神經節封閉。保守治療無效而症狀嚴重者,可考慮作椎勾關節切除術。
四、肌收縮性頭痛:按摩、熱敷、電興奮療法以及服用安定、安寧片等肌肉鬆弛劑和鎮靜劑。也可在肌肉壓痛點處用2%奴佛卡因1-2ml封閉。急性頸肌勞損引起者可用醋酸可的松1ml(加1%奴佛加因1-2ml)封閉。因頸椎增生或損傷引起者應加頸椎牽引,並加用頸托以鞏固牽引療效。
五、神經炎性頭痛:除按神經炎原則治療外,可在眶上切跡、「風池」穴等處多次用2%奴佛加因0.5-1ml(或加入Vi.t B1 50mg或Vit.B12 100μg)封閉,或一次用無水酒精0.5ml封閉。口服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也對止痛有效。對頸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經痛應加用頸椎牽引.
食物療法或稱為葯膳是中醫綜合治療頭痛的一個部分。它通過合理地調配食物,不但提供豐富的營養,而且能用其固有的性味和作用,改善機體的不平衡狀況,從而起到葯物所不能達到的某些作用。採用不同的烹調方式,做成病人易於接受的菜餚。
飲食治療頭痛的原則是不能凌駕於葯物治療之上,要信任醫生,絕不可為了滿足個人嗜好而破壞治療規律,飲食配方要多樣化,以提高病人興趣。常見頭痛食療葯膳有:
血虛頭痛者烏雞1隻,黃芪30克,當歸20克,加入蔥姜共煮,取湯飲之。或棗10個,桂圓10 個,蓮子適量,煮粥食。
氣滯頭痛者可用紅皮蘿卜適量,魚250克,煮湯如奶樣,取湯飲之。
肝陽上亢頭痛者取干菊花適量,枸杞子10克,山楂10克,陳皮15克,冰糖少許;或羅布麻葉10克,山楂10克,竹葉15克;或新鮮西瓜皮3錢,草決明3錢。以上三組均可水煎代茶。
雞蛋2個,白菊花30克,白芷30克,川芎30克,防風15克。用針將雞蛋扎數十個小孔備用。用水煎備葯,待沸後放入有孔的雞蛋繼續煎煮,待蛋熟後,吃蛋喝湯,外感風寒、風熱頭痛均可用。
豬腦1個,天麻10克,同置鍋內加適量水,以小火煮燉1小時成稠厚羹湯,撈去葯渣。一日內分次喝湯,經常食用,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預防措施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調節臟腑功能,避免外感、內傷和跌撞;積極治療一切足以引起頭痛急性發作的慢性頭痛,而這類疾病患者以及已有反復發作史的頭痛患者都應避免各種促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全力杜絕其轉化為痙證、中風及昏迷等症。
堅持服葯,預防感冒,避免食用易動風上火的食物如公雞、豬頭肉、蝦,忌煙、酒。
② 頭部後腦勺局部疼痛,網上的圖大概是腦戶的地方吧,用稍大的力度按也會隱隱作痛!求幫助!!!
有可能是枕大神經痛,以下在網上幫你摘抄一段,你看看是不是和你情況符合!
什麼是枕大神經痛
枕大神經痛是指枕大神經分布范圍內(後枕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也可在持續痛基礎上陣發性加劇。
什麼原因引起枕大神經痛
常因風寒、感冒引起,也可因頸部外傷、增生性頸椎病等頸椎病變所致有的病因不時確。
枕大神經痛有什麼症狀
臨床表現為一側或兩側後枕部或兼含項部的針刺樣、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痛時病人不敢轉頭,頭頸部有時處於伸直狀態。查體可見大神經出口處(風池穴)有壓痛、枕大神經分布區(C2-3)即耳頂線以下至發際處痛覺過敏或減退。
枕大神經痛需要做哪些檢查
1.腦脊液檢查基本正常。
2.頭、頸MRI可正常。
3.肌電。
如何治療
1、葯物治療性治療三叉神經痛相同,如用維生素B族葯物,疼痛時顯者可用大侖丁或卡馬西平。
2、封閉治療,如1-2%奴佛卡因2ml加維生素B12 100 μg眶上切跡處封閉,隔日一次,3~5次症狀可緩解。
3、配合理療如間動電(疏密波)療法或旋磁療法。
4、因頸部輕度外傷或增生性頸椎病引起者可加頸椎牽引治療。
③ 治療頭枕部慢性疼痛去哪家醫院最好 病因有哪些 怎麼緩解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
④ 後腦勺疼是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神經內科的一些疾病所導致的,比如神經性頭痛或者偏頭痛都會出現後腦勺某一個部位的疼痛。一般喝些中葯來緩解頭痛症狀,中醫理論認為偏頭痛的發生於肝脾腎失調,經絡瘀滯有關。在臟腑失調中,肝虛為發病之本。其次,風痰瘀三邪也是本病反復發作的誘發原因之一。通過中葯調理可以起到舒筋活絡、調整臟腑、祛風鎮痛的效果,所以對於偏頭疼通過中葯調理會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建議可以喝芢芷天忻茶中葯方緩解頭痛,活氣補血,促進循環。一定要在JD大葯房正規渠道購買葯物,查找病因積極治療不可免。另外,如果出現顱內出血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也會出現後腦勺某個部位的疼痛。
第一種原因,要注意頸源性頭痛,頸源性頭痛的患者是可以出現單側後枕部的疼痛的,活動時疼痛加重。另一種原因,要注意枕大神經痛,枕大神經痛也可以出現單側後枕部的疼痛。
後腦勺疼是主觀感覺症狀,出現後腦勺疼痛時要明確引起後腦勺痛的原因。後腦勺痛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性反應與某些疾病,如受涼、受風、受壓或者精神高度緊張,可能會干擾後腦勺部位的感覺神經導致出現疼痛,換個環境、放鬆、休息就能緩解,這是生理性反應,不用特別治療。如果後腦勺疼痛在放鬆、休息後也不能緩解,長期存在需要警惕某些疾病,建議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常見的病因包括枕神經痛、後腦勺局部外傷、頸椎病、肌緊張性頭痛等。如果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需要警惕腦出血、腦腫瘤、腦膜炎等。後腦勺疼痛時需要根據引起的病因進行治療,如果疼痛劇烈可以配合服用止痛葯物治療,但需要密切觀察,如果病情發生變化要隨時到醫院就診。
⑤ 頭後枕部及頭頂部疼痛是什麼原因
這種情況不排除是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疼痛的,建議您需要ct診斷的,暫時可以用布洛芬,萬通筋骨貼等葯物治療,保持良好的休息,
⑥ 頭枕部慢性疼痛
枕神經痛是指後頭部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分布區的疼痛。後枕部和頸部的感覺是由第1、2、3對頸神經支配,第2頸神經後支構成枕大神經,自乳突和第1頸椎後面中點連線的正中處由深組織淺出,分布於後枕部相當於兩側外耳道經頭頸連線以後的部分。第3頸神經前支構成枕小神經、耳大神經。枕小神經主要分布於耳廓上部和枕外側的皮膚,耳大神經主要分布於耳廓下部前、後面、腮腺表面及下頜角。當三條神經受累時,可引起後枕部和頸部疼痛,並常以神經痛形式出現。因第1頸神經後根一般發育很小,故上頸段脊神經疾病引起的後枕及頸部疼痛統稱稱為枕神經痛。經常的枕部的疼痛大多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關,引起它的原因主要是頸椎玻
⑦ 頭枕部慢性疼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可能是你頸椎不太好,你以後多活動活動
⑧ 不定期頭部脹痛怎麼回事,已經有4年多時間了
頭痛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每個人在一生中,可能都有過頭痛的體驗。
[頭痛分類]
頭痛作為一種臨床症狀,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以下這種分類方法是依據頭痛的部位、病因和性質來分類的。
(1)頭部病變引起的頭痛。進一步還可以分為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和顱外疾病引起的頭痛。
(2)全身疾病引起的頭痛。
(3)心源性頭痛。
在部位分類的基礎上,再加病因和性質,細分如下:
頭部疾病引起的頭痛:(1)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①顱內感染引起的頭痛,②顱內血管病變引起的頭痛,③顱內佔位病變引起的頭痛,④顱腦損傷引起的頭痛,⑤偏頭痛及其他血管性頭痛,⑥癲癇性頭痛,⑦低顱壓性頭痛;(2)顱外疾病引起的頭痛:①頭皮及顱疾病引起的頭痛,②各種神經病引起的頭痛,③眼疾性頭痛,④鼻疾性頭痛,⑤耳源性頭痛,⑥口腔源性頭痛,⑦肌緊張性頭痛,⑧動脈炎引起的頭痛。
全身疾病引起的頭痛:(1)一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頭痛;(2)中毒性疾病引起的頭痛;(3)其他系統各種疾病引起的頭痛。
心源性頭痛。
按照1988年國際頭痛的分類標准,頭痛的分類如下:
(1)偏頭痛。
(2)緊張性頭痛。
(3)叢集性頭痛和慢性發作性偏側頭痛。
①叢集性頭痛:周期不定的叢集性頭痛;發作性叢集性頭痛;慢性叢集性頭痛。
②慢性發作性偏頭痛。
③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叢集性頭痛。
(4)與結構性疾患無關的雜類頭痛。
①原發性搏(跳)動性頭痛。
②外面壓迫性頭痛。
③冷刺激性頭痛:從外面施加的冷刺激;攝入的冷刺激。
④良性咳嗽引起的頭痛。
⑤良性用力引起的頭痛。
⑥與性活動有關的頭痛:鈍性痛;爆發性(突然嚴重)頭痛;體位性疼痛(註:指性交後低顱壓引起的頭痛)。
(5)與頭顱外傷有關的頭痛。
①急性頭顱外傷後頭痛:明顯的頭顱外傷和(或)有肯定的體征;輕度頭顱外傷,無肯定的體征。
②慢性頭顱外傷後頭痛:明顯的頭顱外傷和(或)肯定的體征;輕度頭顱外傷,無肯定的體征。
(6)與血管疾患有關的頭痛。
①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血栓栓塞性腦血管病。
②顱內血腫: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
③蛛網膜下腔出血。
④未破裂的血管畸形:動靜脈畸形;囊內動脈瘤。
⑤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其他系統性血管炎;原發性顱內動脈炎。
⑥頸動脈或椎動脈痛:頸動脈或椎動脈阻斷;(原發性)頸動脈痛;動脈內膜切除後頭痛。
⑦靜脈血栓形成。
⑧動脈性高血壓:對外源性物質的急性反應;嗜鉻細胞瘤;惡性高血壓;先兆子癇和子癇。
⑨與其他血管性疾患有關的頭痛。
(7)與非血管性顱內疾患有關的頭痛。
①高顱壓:良性顱內壓增高;高顱壓性腦積水。
②低顱壓:腰穿後頭痛;腦脊液瘺頭痛。
③顱內感染。
④顱內結節病和其他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⑤與椎管(鞘內)注射有關的頭痛:直接作用;化學性腦炎。
⑥顱內新生物。
⑦與其他顱內疾患有關的頭痛。
(8)與某些物質或某些物質戒斷有關的頭痛。
①突然應用或暴露於某些物質引起的頭痛:硝酸鹽、亞硝酸鹽引起的頭痛;谷氨酸鈉引起的頭痛;一氧化碳引起的頭痛;飲酒引起的頭痛;⑤其他物質引起的頭痛。
②慢性(長期)應用或暴露於某種物質引起的頭痛:麥角胺引起的頭痛;用止痛劑引起的頭痛;其他物質。
③某些物質戒斷引起的頭痛(短期應用):戒酒引起的頭痛(宿醉);戒斷其他物質引起的頭痛。
④某些物質戒斷引起的頭痛(慢性或長期應用):麥角胺戒斷引起的頭痛;咖啡因戒斷引起的頭痛;戒斷麻醉劑引起的頭痛;戒斷其他物質引起的頭痛。
⑤與某些物質有關引起的頭痛但機理不明:避孕丸或雌激素;其他物質。
(9)與非頭部感染有關的頭痛。
①病毒感染:局灶性非頭部病毒感染;系統性病毒感染。
②細菌性感染:局灶性非頭部;系統性(膿毒血症)。
③其他感染引起的頭痛。
(10)與代謝性疾病有關的頭痛。
①缺氧:高緯度缺氧;缺氧性頭痛;缺睡引起的頭痛。
②高二氧化碳(高碳酸血症)。
③混合性缺氧與高碳酸血症。
④低血糖。
⑤透析。
⑥其他代謝異常引起的頭痛。
(11)與頭顱、頸部、眼、鼻、副鼻竇、牙齒、口腔或其他面部或頭顱結構有關的頭痛。
①頭顱。
②頸部:頸椎棘突;咽後部肌腱炎。
③眼:急性青光眼;屈光不正;隱斜或斜視。眼源性頭痛
④耳。耳源性頭痛
⑤鼻與副鼻竇:急性副鼻竇性頭痛;其他鼻或副鼻竇疾病。鼻源性頭痛
⑥牙齒、下頜和有關結構。
⑦顳頜關節疾病。
(12)顱神經痛、神經干痛或傳入性痛。
①顱神經源性持續性(與抽搐樣痛相反)的疼痛:顱神經和第2或第3頸神經根受壓或扭曲;顱神經脫髓鞘-顱神經炎(球後視神經炎);顱神經梗塞-糖尿病性神經炎;顱神經炎症(帶狀皰疹,慢性皰疹後神經痛);Tolosa-Hunt綜合征;頸-舌綜合征;其他原因引起的顱神經源性持續性痛。
②三叉神經痛: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症狀性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根神經節受壓,中樞性病變)。
③舌咽神經痛:原發性舌咽神經痛;症狀性舌咽神經痛。
④中間神經痛。
⑤喉上神經痛。
⑥枕神經痛。
⑦三叉神經以外的中樞性原因引起的頭和面部疼痛:痛性感覺缺失;丘腦性疼痛。
(13)不能分類的頭痛。
頭顱內外的病變,全身疾病,甚至環境的影響,都可以令人頭痛。還有大量的病人是屬於功能性頭痛。
頭痛的病因如此之多,以致常常一時難以確切地診斷頭痛的原因,所以有「病人頭痛,醫生也頭痛」之說。
治病必求其本,對於頭痛必須弄清其原因,對症下葯,才能有好的療效。其實,根據頭痛的部位、性質、伴隨的症狀及演變的情況,一般是能夠弄清頭痛病因的。
首先談談顱內的病變。不論屬於哪一種性質,引起頭痛的原因,大多因為病變在顱內占據了一定的體積,而顱腔內的容量是固定的,因此,對顱內組織產生了擠壓,或對血管、硬腦膜產生了刺激或牽拉,因而產生頭痛。有頭部外傷史的診斷當然不會有困難。腦血管意外,即中風病人,多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以及有半身不遂的症狀。由腫瘤、膿腫或寄生蟲病引起的,則多有明顯的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征,如嘔吐、復視、視力下降、步態不穩、口眼歪斜,甚至抽搐、癱瘓等。即使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總是隨病變的發展而逐漸加重。
其次談談顱外的病變。它引起頭痛的機會遠比顱內的為多。如青光眼或眼屈光不正(未經糾正的遠視、近視、散光等),多會引起前額部眼周圍的持續性脹痛。副鼻竇炎常引起前額部持續性脹痛,並有早晨重、傍晚輕的特點。鼻咽癌常有一側前額痛,並有流血性鼻涕。中耳炎可引起顳部、枕部的持續性脹痛,並常伴有耳內流膿等症狀。三叉神經痛或枕神經痛的特點,是突然發生的抽搐性疼痛,痛的部位在面部、顳部或枕部。頸椎病可引起枕後的持續性脹痛,並可放射到上臂部,頭頸的轉動常有不便,或轉動時疼痛加重。血管性頭痛,因顱外軟組織內血管的舒張收縮失常所致,常發生於一側顳部,呈搏動性頭痛,發熱、過度勞累等可以誘發。還有長時間低頭,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工作,可引起頸部、枕後部呈持續性吊緊樣疼痛,稱為緊張性頭痛。
有相當多的頭痛病人查無原因,但感到頭部發脹、沉重、束緊等。而且大多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這是屬於神經衰弱病人的功能性頭痛。
此外,重度貧血、尿毒症的病人及吸煙過多的人也會感到頭痛,長期生活在混濁的空氣中或高雜訊的環境中的人,也常會感到頭痛。
頭痛的病人不應隨便服用止痛片,而應該就診檢查,待查清病因後對症下葯。當然,大多數沒有重要器質性疾病的頭痛者,是可以服用止痛片的,但應該聽從醫生指導。
常聽人說,頭痛不是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經歷過頭痛。頭痛常常由於過度勞累、緊張、受涼、睡眠少等原因引起。經過休息、充足的睡眠即會消失,不大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某些疾病引起的頭痛,是一種讀號,經過休息也不能恢復,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頭痛的原因很多。顱內病變和感染,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都可以引起頭痛。
(一) 頭痛的診斷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頭痛,只有通過對頭痛的性質、發作時間、伴隨症狀的分析以及詳細的檢查才能做出結論。下面分析幾種常見的引起頭痛的疾病。
(1) 劇烈頭痛伴嘔吐,說明顱內壓升高,常見於腦出血、腦腫瘤、腦膜炎。
(2) 陣發性偏頭痛,每次發作數分鍾,面部電擊樣劇痛,說話、飲食或洗臉可誘發,見於三叉神經痛。
(3) 頭痛表現為後枕部痛、跳動感,多見於高血壓病,當血壓正常時頭痛消失。
(4) 劇烈頭痛,伴眼眶痛,視力銳減,嘔吐,多為急性青光眼。
(5) 頭痛伴鼻塞流膿涕,上午輕下午重,可能為鼻竇炎。
(6) 頭痛伴眩暈,可能為頸椎病、小腦出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二) 頭痛的處理
(1) 注意觀察和體會頭痛發作的性質、時間、伴隨症狀,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 頭痛發作時,減少活動,安靜休息。必要時應用小量鎮靜安眠葯。
(3)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伴嘔吐,血壓高者,應盡快按腦出血等疾病急救。
(4) 懷疑是急性青光眼引起的頭痛,不要盲目服止痛葯止痛,應及時去眼科看病,挽救視力,否則很快會引起失明。
(5) 服用止痛葯,如去痛片、顱通定、安痛定等葯,只能供臨時止痛用。服止痛葯過量會掩蓋病情。另外,止痛葯引起的過敏性皮疹也是常見的。
(6) 針對病因治療,如高血壓引起頭痛,通過降血壓可使頭痛好轉。屈光不正引起頭痛佩戴合適的眼鏡可以使頭痛消失。由腦血管痙攣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頭痛,可以用擴張血管的辦法止痛。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tjb/toutong.htm
⑨ 老年人頭後腦脹痛
人的大腦右側疼痛是典型性的神經性頭痛,別稱神經性頭痛,或稱之為神經功能性頭痛,神經性頭痛的患病率較高。
造成這類神經性頭痛的關鍵原因是因為病人長期性的神經活動處在焦慮不安與疲憊情況或是明顯的心理創傷以後造成的大腦神經活動混亂引發。導致頭痛的立即原因是精神的焦慮不安與肌肉的焦慮不安。
2、老年人神經性頭痛的查驗與確診
神經性頭痛的實驗室查驗一般不容易有問題,自身歸屬於多功能性病症,人的大腦的查驗如顱腦CT、核磁共振、腦電、腦b超、腦組織等全是一切正常的。神經性頭痛病歷較為長的患者頭部查驗不是不能的,做下頭部CT檢查也是務必的,能夠清除腦瘤或別的器質性疾病,重復查驗不但花銷很多資產,導致患者財政負擔,並且會對身體導致放射性物質損害。對神經性頭痛的查驗主要是神經心理學查驗,根據細膩的行為心理學會發覺大部分患者存有心理狀態問題,如抑鬱症症狀、焦慮症狀、人際交往阻礙、逼迫病症或疑病意識等。
60歲老年人右後腦疼痛是怎麼回事
3、右後腦疼痛的醫治
3.1、中醫針灸針灸理療
在醫治神經痛時,還是很合理的,假如疼痛強烈,一般5到10個中醫針灸治療過程就可能合理。
心理治療對策
3.2、積極主動防止
學好如何坐、站、恰當地背東西,是防止各種各樣神經痛的最好是方法。一些不一樣的針灸理療方式能夠了解如何恰當地行動以避免疼痛發病,能夠與一個有訓煉的治療者商議治療方法。
3.3、用醫用冰袋推拿
用醫用冰袋推拿能夠終斷數據信號沿神經通道傳輸,被溫度數據信號替代,那樣就可緩解疼痛。
4、右後腦疼痛的防止
4.1、日常生活、飲食搭配要有規律性,確保充足的睡眠質量和歇息,防止過度勞累。
4.2、維持心情愉快,切勿慾望、發火、鬱郁寡歡。塑造醫治疾患的自信心,緊密配合醫師醫治。
4.3、適度報名參加體育競賽,鍛煉,增強抵抗力。
4.4、姿勢輕慢,盡可能防止一切引起疼痛的要素,如潔面、刷牙等,盡量減少刺激性扳機點。嚴寒天注意保暖,防止冷氣立即刺激性臉部。
頭痛偏頭痛的傷害
1、影響身體健康,人莫名其妙不容易出現頭痛,平常人在疲憊,焦慮不安,發燒感冒時也會頭痛,可是僅僅一時的,迅速應當恢復過來。假如不僅不修復,還經常發病,疼痛難忍,便是一種病。時間長了必定對人的心腦血管造成不好影響,由於頭痛後發病的腦血栓,腦出血,高血壓,臨床醫學十分普遍。
60歲老年人右後腦疼痛是怎麼回事
2、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最立即的便是影響睡眠質量,沒有好多個頭痛病人睡眠質量是好的,輕則睡不著覺,重則整夜難以入睡。由於休息不好,大白天就無精打采,工作中也大受影響。並且有一部分病人偏要是工作中就發病,十分耽擱事。
3、影響人心裡健康,這是由於人久患頭痛病症,性情產生變化,通常性格越來越狂躁。又由於治不好,日常生活遭受重特大影響,心理脆弱,缺失自信心。
頭痛的歸類
1、緊張型頭痛
緊張型頭痛別稱肌肉收縮性頭痛,約占頭痛疾病的40%上下,是慢性頭痛中最普遍的一種。其病發與社會發展精神壓力、焦慮情緒、抑鬱症、精神要素、肌肉緊張、亂用止疼葯品等要素相關。
緊張型頭痛的特點多主要表現為基本上每天兩側枕、頸部、額額部或全頭的非搏動性頭痛,一般為持續性隱疼、漲痛,像一條綁帶緊束頭部或呈頭周緊箍感、不適感或壓迫感,有時候出現秀發伸展性痛。大部分患者伴隨焦慮情緒、抑鬱症、失眠等病症,多因緊張焦慮、工作疲勞等引起。
60歲老年人右後腦疼痛是怎麼回事
2、叢集性頭痛
叢集性頭痛常見於青年人,是一種限於一側的以眶、顳、額等區主導的比較嚴重發病性疼痛,發病原因模糊不清。
叢集性頭痛有典型性的叢集期和減輕期。在叢集期限內,頭痛的發病有嚴苛的規律性,一般在每日的固定不動時間發病最少一兩次,以晚間發病多見。接著繼以一段時間的減輕期,一般約幾個月至2年。叢集性頭痛與偏頭痛對比,發病的規律性更為顯著,頭痛更為強烈,但一般持續時間較短。
⑩ 頭痛怎麼辦
用中醫中葯口服加外敷,針灸穴位,按摩等方法治療骨質增生通過中葯的通督化痹,舒筋活絡,活血化淤,強筋健骨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葯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雲:「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雲:「淡菜,補虛養腎之葯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如《滇南本草》雲:「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清·王孟英還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健步履。」故腎虛之人,尤其是腎陰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泄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葯也」。《本草從新》亦說它能「補脾固精」。《本草新編》中還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泄、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曾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明·李時珍亦曾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胡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肺止喘,又能補腎固精,還能潤腸通便。適宜腎虛喘嗽、遺精陽痿、腰痛腳弱、小便頻數、大便燥結之人服食。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說:「胡桃,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為其能補腎,故能固齒牙,烏須發,治虛勞喘嗽,氣不歸元,下焦虛寒,小便頻數,女子崩帶等症。」
山葯
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葯,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葯「益腎氣,健脾胃。」《本草正》亦載:「山葯,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讀》還說:「山葯,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所以,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和健脾的雙重作用。如《本草綱目》記載:「豇豆補腎健胃,生精髓。昔盧廉夫教人補腎氣,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鹽食之。」現代《四川中葯志》也介紹:「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對腎虛小便頻數者亦宜。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葯。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葯材。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葯性考》亦雲:「蟲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 《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冬蟲夏草雖然是一種副作用很少的滋補強壯中葯,但直接用於方劑者不多。凡腎虛者最宜用蟲草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甚至新鮮胎盤等共燉,成為補益食品,更為有益。
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痹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何首烏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葯,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葯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綉亦雲:「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發輕身,備極贊賞。」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海參
性溫,味咸,質地雖陰柔,但能補腎之陽氣,為腎陰腎陽雙補之品。如《本草從新》中說:「海參補腎益精,壯陽療痿。」《隨息居飲食譜》也說它「滋陰,健陽」。故凡腎虛之人,皆宜食之。
海馬
性溫,味甘,能補腎壯陽,故凡腎陽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育、多尿、夜遺、虛喘等,食之頗宜。可用海馬研細,每次1~2克,黃酒送服,1日2~3次。
蝦子
性溫,味甘咸,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凡因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腳軟弱無力,或陽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蝦。《食物中葯與便方》還曾介紹:「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蝦肉90~120克,搗和為丸,黃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此外,腎虛者還宜服食龜肉、鴿肉、豬肉、甲魚、蛤蚧、蓮子、松子、薺菜、韭菜、蜂王漿、靈芝、燕窩、阿膠、紫河車、地黃、鎖陽、肉蓯蓉等。
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