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學變化過程中,必然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即反應前後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一個重點內容,也是一個難點。初中階段常用的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等。
『貳』 化學方程式配平有什麼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著。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確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叄』 配平的方法有哪些
以下方法:
1、配平系數,配平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的系數。
2、將單線改為雙線,此為化學方程式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3、如果是溶液中發生反應,反應物中無固體,而生成物中有沉澱的,在生成的沉澱化學式右側用「↓」號表示;反應物中無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產生的則在生成的氣體右側用「↑」號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有氣體,則不用加任何符號。
歧化反應的簡潔配平法
三種價態先標記,兩者相減第三系。若有約數需約簡,悠然觀察便配齊。
解釋:
1、三種價態先標記:意思是說歧化反應簡捷配平法的第一步是首先標記清楚反應式中不同物質分子、中發生歧化反應的元素的化合價。如:S(0)+KOH →K2S(-2)+K2S(+4)O3+H2O。
2、兩者相減第三系:意思是說任意兩個化合價的變化值(絕對值),即為第三者的系數。
3、若有約數需約簡:意思是說由第二步得到的三個系數若有公約數,則需要約分後再加到反應式中去。
根據詩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S和K2S中,S(0)→S(-2),化合價變化值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數為2。
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價變化值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數為4。
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價變化值為∣(-2)-4∣= 6,所以S前的系數為6。
又因為2、4、6有公約數2,所以約簡為1、2、3,將約簡後的系數代入反應式得:3S+KOH →2K2S+K2SO3+H2O。
4、悠然觀察便配齊:意思是說將約簡後的系數代入反應式後,悠然自在地觀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觀察可知:右邊為6個K,所以KOH前應加6,加6後左邊為6個H,所以H2O前應加3,於是得到配平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3S+6KOH = 2K2S+K2SO3+3H2O。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化學方程式配平
『肆』 化學方程式配平有哪幾種方法
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正確表現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化學計算提供准確的關系式、關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種:
1)觀察法觀察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找出比較復雜的一種,推求其它化學式的系數。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數最多、最復雜,其中三個SO4
進入Na2SO4,每個Na2SO4含有一個SO4,所以Na2SO4
系數為3;2
個鐵原子Fe
需進入2
個Fe(OH)3,所以Fe(OH)3
系數為2,這樣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確定NaOH
的系數,2Fe(OH)3
中有6
個OH,3Na2SO4
中有6
個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數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後把「—」改成「=」,標明Fe(OH)3↓。
2)單數變雙數法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並且一邊為單數,另一邊為雙數的原子—氧原子。由於氧分子是雙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總數必然是雙數,所以H2O
的系數應該是2(系數應該是最簡正整數比)
3)求最小公倍數法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現一次,只有氧原子數兩邊不等,左邊3
個,右邊2
個,所以應從氧原子入手來開始配平。由於3
和2
的最小公倍數是6,6
與KClO3中氧原子個數3
之比為2,所以KClO3
系數應為2。又由於6
跟O2
的氧原子個數2
之比為3,所以O2
系數應為3。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2KCl+3O2↑
『伍』 化學中,給化學方程式配平的具體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著。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陸』 化學式配平的方法
方法一:最小公倍數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慣用的方法,通常用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為配平復雜反應的輔助方主。運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驟去進行:
1、首先,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其次,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然後,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最後,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例1]試配平磁鐵礦(Fe3O4)與鋁粉共燃的反應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該反應氧原子數較多且在兩邊只出現一次,故先求出兩邊氧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4×3=12。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要使反應式左右兩邊的氧原子數相等,Fe3O4的系數必須為3(12/4),AI2O3的系數必須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數分別為9和8時,左右兩邊的Fe和Al的原子數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後檢驗,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為:3Fe3O4+8A======9Fe+4Al2O3
方法二:奇數配偶數法
用奇數配偶數法去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原理是:
1、兩個奇數或兩個偶數之和為偶數;奇數與偶數之和則為奇數——簡稱加法則。奇數與偶數或兩個偶數之積為偶數;兩個奇數之積則仍為奇數——簡稱乘法則。
2、依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找出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且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式左右兩邊有奇數也有偶數;
2)選定含該元素奇數個原子的化學式,作為配乎起點,選配適當系數,使之偶數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數,來確定其它物質的系數。
最後,驗證方程式是否正確:
[例1]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兩邊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其原子個數在兩邊有奇數亦有偶數。
(2)反應式左邊有O2,由「乘法則」可知,其系數無論為何,O原子總數必為偶,而由「加法則」可知,要使右邊O原子總數亦為偶,就必須給右邊含奇數個氧原子的Fe2O3系數選配2,使之偶數化,則:
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確定的系數,推出與此有關的其它物質的系數。反應式右邊有4個Fe原子,故左邊FeS2的系數須配4,則:4FeS2十O2——2 Fe2O3十SO2
然後以左邊的S原子數,推得右邊應有8SO2,即:4FeS2十O2——2 Fe2O3十8SO2
最後配平O原子,當左邊有11O2時,反應式則可配平為: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方法三:代數法——待定系數法
代數法也叫待定系數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1.設a、b、c、d等未知數,分別作為待配平的化學方程式兩端各項化學式的系數。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種類和個數必須相等同的原則,列出每種元素的原子數與化學式系數
a、b、c、d……關系的代數式,這些代數式可聯立成一待定方程組:
3.解此待定方程組、就可求得各未知數之間的倍數關系。a=xb=yc=zd=...
4.令某未知數為某一正整數,使其它未知數成為最小正整數,將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學反應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分析:(1)設a、b、c、d分別為反應式中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數目必須相等,列出a、b、c、d的關系式:
對Fe原子有:2a=c①
對O原子有:3a十b=2d②
對C原於有:b=d③
(3)解①一②的聯立方程組,可得下列關系:a=1/3 b=1/2 c=1/3 d
(4)為了使各個系數成為最小的正整數,而無公約數,令d=3,則a=1,b=3,c=2。將a、b、c、d的值代人原化學反應式的相應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為:
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別忘了檢驗一下,方程式確已配平了;須注意的是,只要保證各系數為無公約數的最小正整數。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
方法四:電子得失法
電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必須等於氧化劑獲得電子的總數。根據這一規則,可以配平氧化一還原反應方程式。
1.從反應式里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並標明被氧化或還原元素的原子在反應前後化合價發生變化的情況,以便確定它們的電子得失數。
2.使得失電子數相等,由此確定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有關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3.由已得的系數,判定其它物質的系數,由此得配平的反應式。
[例1]配平金屬銅與濃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十HNO3(濃)——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1)從反應式看,HNO3為氧化劑,Cu為還原劑。其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得失的情況為:0+5+2+4
Cu+HNO3---Cu(NO3)2+NO2+H2O
(2)使電子得失數相等,由此確定以此有關的物質的系數:0+5+2+4
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據此,推斷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反應式右邊生成物多出2個N原子,故必須在反應式左邊再增加2個HNO3才可使兩邊的N原子平衡,此時左邊共有4個HN03,為使兩邊的氫原子數相等,右邊H2O的系數應配為2,於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慮,但所有系數均已確定了,故還得最後驗證一下,若兩邊的氧原子平衡了,則方程式就可被確認配平。實際上上式的氧原於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方法五: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做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
『柒』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步驟分別是什麼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
質量守恆原則
原子守恆原則
電子守恆原則
有以下幾種方法和步驟:
方法1:觀察法
觀察法適用於簡單的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配平關鍵是觀察反應前後原子個數變化,找出關鍵是觀察反應前後原子個數相等。
方法2:最小公倍數法
最小公倍數法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前後出現「個數」最多的原子,並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方法3:奇數偶配法
奇數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反應前後出現次數最多的原子,並使其單(奇)數變雙(偶)數,最後配平其它原子的個數。
方法4:逆向配平法
當配平反應物(氧化劑或還原劑)中的一種元素出現幾種變價的氧化—還原方程式時,如從反應物開始配平則有一定的難度,若從生成物開始配平,則問題迎刃而解。
方法5:原子個數守恆法(待定系數法)
任何化學方程式配平後,方程式兩邊各種原子個數相等,由此我們可以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分別是a、b、c¼ ¼ 。 然後根據方程式兩邊系數關系,列方程組,從而求出a、b、c¼ ¼ 最簡數比。
方法6:離子電子法
配平某些溶液中的氧化還原離子方程式常用離子電子法。其要點是將氧化劑得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把還原劑失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根據電子得失總數相等配平。
『捌』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初中化學式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
1.分數配平法
特徵是:有單質參加反應或有單質生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萬能配平法」,即先將化學方程式中「單質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後再添加適當分數配平「單質」元素原子。
2.觀察法
步驟有:(1)通過觀察,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出有關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計量數。
(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系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計量數。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礎。多用於「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等類型方程式的配平和最後的檢查。
3.最小公倍數法
方法是: 找左右兩邊各出現一次且原子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用該最小公倍數除以各自的原子個數,所得的值就是對應物質的計量數。
4.定「1」法
思路是:從組成或原子數較復雜的化學式入手,令其計量數為「1」;推求其它化學式計量數。某些方面類似「分數配平法」
5.奇偶配平法
方法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各端的原子總數是一奇一偶。選定該元素作為配平的起點,先把奇數變為最小的偶數(即乘以2),再確定其它化學式的計量數。
6.待定系數法(又叫萬能配平法)
原理是:化學反應前後「二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對於比較復雜的化學方程式可採用此法,做法是先在各化學式前加上字母計量數,再根據守恆列出等量關系即方程組,最後解方程得到解(將某一字母當作常數)。
當然,此萬能配平法並非是「萬能之法」,也有不全之處(待定系數數多出元素種類2各以上時,此法很不靈巧!!),一定要慎用---好學好懂好列,但方程組不好解。
『玖』 配平化學方程式有什麼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著。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里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確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拾』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都有哪些
公倍數
種
適合
見
難度
化
程式
例
KClO₃→KCl+O₂↑
反應式
右邊氧原
數
2
左邊
3
則
公倍數
6
KClO₃前系數應配2
O2前配3
式
變
:2KClO₃→2KCl+3O₂↑
由於左邊鉀原
氯原
數變
2
則KCl前應配系數2
短線改
等號
標明條件即
:
2KClO₃====2KCl+3O₂↑(反應條件
二氧化錳催化
加熱
MnO₂
寫
等號
;
加熱
寫
等號
用三角形
△
代替)
奇偶配
種
適用於化
程式兩邊某
元素
現
並且兩邊
該元素原
總數
奇
偶
例
:C2H2+O2→CO2+H2O
程式配平先
現
數
氧原
配起
O2內
2
氧原
論化
式前系數
幾
氧原
總數應
偶數
故右邊H2O
系數應配2(若推
其
系數
現
數則
配4)
由
推知C2H2前2
式
變
:2C2H2+O2→CO2+2H2O
由
知CO2前系數應
4
配單質O2
5
短線改
等號
寫明條件即
:
2C2H2+5O2==4CO2+2H2O
e.g.(1)
化
式較復雜
種
物推求
關反應物化
式
化
計量數
物
化
計量數;(2)根據求
化
式
化
計量數
再找
其
化
式
傾泄計量數
即
配平
例
:Fe2O3
+
CO——Fe
+
CO2
觀察:
所
1
Fe2O3應
3
O
別給3
CO
使其轉變
3
CO2
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觀察
式:左邊
2
Fe(Fe2O3)
所
右邊Fe
系數應
2
即
Fe2O3
+
3CO——2Fe
+
3CO2
配平
化
程式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應條件高溫)
例:配平H2O
+
Fe
→Fe2O3
+
H2
第
步:配平氧原
3H2O
+
Fe
→Fe2O3+
H2
第二步:配平氫原
、鐵原
3H2O
+
2Fe
→Fe2O3+
3H2
第三步:配平
化
程式:
3H2O
+2Fe==Fe2O3+
3H2
觀察配平
程式
現
種化
式比較復雜
物質
我
通
復雜
推其
化
式
系數
例
:Fe+H2O──Fe3O4+H2
Fe3O4化
式較復雜
顯
Fe3O4
Fe
源於單質Fe
O
自於H2O
則Fe前配3
H2O前配4
則式
:3Fe+4H2O=Fe3O4+H2由
推
H2系數
4
寫明條件
短線改
等號即
:
3Fe+4H2O(g)=高溫=Fe3O4+4H2↑
歸
找
化
程式
關鍵
化
式
定其化
式前計量數
1
根據關鍵化
式
配平其
化
式前
化
計量數
若
現計量數
數
再
各計量數同乘
同
整數
化
數
整數
種先定關鍵化
式計量數
1
配平
稱
歸
做
:選擇化
程式
組
復雜
化
式
設
系數
1
再依
推斷
第
步:設NH3
系數
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
N原
H原
別轉移
NO
H2O
由
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
總數推O2系數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
公倍數相乘
4NH3+5O2===4NO+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