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頸椎手術後肌體鍛煉方法有哪些

頸椎手術後肌體鍛煉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8 04:56:13

① 頸椎術後如何康復鍛煉

頸椎術後康復訓練方法:

1、卧床時保持良好睡姿:卧床不用戴頸托,取側卧或仰卧,仰卧位時枕頭的高度為其本人的拳頭高度,側卧時枕頭的高度應為一側肩膀的寬度, 要保持頸部軸線翻身。
2、術後防頸部外傷:尤其防止在乘車急剎車時頸部前後劇烈晃動引起損傷。所以,在出院乘車回家時,最好應平卧車上,戴好頸托。
3、四肢功能鍛煉:上肢的鍛煉,包括肩臂腕的活動以及握拳練習,還有手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如穿針、拿筷子、系衣扣等,或者通過健身球的練習增強手的力量和靈活性。下肢的鍛煉,包括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踢腿、抬腿等動作的練習,患者也可在家屬和陪護人員的陪同或攙扶下練習行走,以增強下肢力量,盡早恢復下肢(行走)功能。
4、背肌鍛煉:在佩帶頸托下,應當漸漸開始進行頸背肌的鍛煉。這樣有益於改善(增進)頸項部肌肉的血液循環,改善頸部勞損等症狀,同時可防止項背肌的廢用性萎縮,增進肌肉力量的恢復,特別是頸椎後路手術病人,應當長期堅持鍛煉。
5、正確工作體位:應避免過於低頭,尤其是「埋頭」工作的人群應隔時調整頸部姿勢,並適當抬頭活動頸部肌肉。
6、術後遠期功能鍛煉:每周應定期進行全身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等。在復診後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參加游泳,同時注意防寒保暖。

推薦這個↓

② 頸椎病病人的體育鍛煉都有哪些方法

您好,經常進行頸椎病功能鍛煉,是預防和延緩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的有效方法。下面是關於頸椎病日常鍛煉的一些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其方法是:坐正雙手叉腰,放慢呼吸,1.緩緩低頭,使下巴盡量靠近胸部,2.再仰頭,頭部盡量後仰,使頸後部有明顯的擠壓感,3.隨後是左右歪頭,耳垂盡量靠近左右肩部,4.左右轉頭,頦部盡量靠近肩部,5.頭部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旋轉幅度要大,動作要慢,順時針旋轉一圈,逆時針旋轉一圈,上述每個動作可按節拍反復操作8次。(注意:頸椎病有眩暈症狀的慎做頭部旋轉動作)6.隨後用自己的雙手交疊的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捏頸肩部肌肉1-2分鍾,7.再做擴胸、旋肘、拍肩運動,兩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後展、挺胸,然後兩肘關節屈曲,手指搭同側肩部,以肘尖做畫圈動作,前後轉各10次,再用雙手掌交替的拍打左右肩部各10-20次。
另外,頸椎有病的患者平素要勞逸結合,堅持功能鍛煉,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要注意局部保暖,不要受寒,不能直接在空調電扇下吹風。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怎麼鍛煉頸椎,哪些運動

  1.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頸部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頸椎病發作的幾率下降了80%,所以,頸部肌肉的鍛煉強大,對於維護頸椎骨質,椎管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彈性不宜過大,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

(3)頸椎手術後肌體鍛煉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頸椎病防治室內鍛煉,頭俯仰頭用力向胸部低垂,然後向後仰伸,停止片刻,以頸部感到有點發酸為度。如果兩手交叉抱在頭後用力前拉後仰,則效果更好。屈頭用力向一側屈,感到有些酸痛時,停止片刻,然後再向另一側屈,同樣停止片刻。

④ 頸椎損傷手術40天後,怎麼鍛煉有效恢復

一般是2-3個月,但是在後要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坐、躺等等。

任何的成功.除了在術前充分准備、術中良好操作外,術後的觀察、護理等也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頸椎病由於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術後的處理則更應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上。據報道,頸椎意外死亡—般以後多見,且主要發生在術後24小時內。因此,對頸椎病患者術後的觀察、護理應予以高度重視,尤其是術後24小時內,是並發症多發的危險期。 在頸椎病完畢、患者回到病房時,醫生、護士應准備好輸液架、血壓計、氣管切開包、靜脈切開包、氧氣瓶、吸引器等急救物品,以備應急之用。要及時觀察血壓、脈搏,密切注意呼吸情況,若出現呼吸困難,且伴有頸部增粗,要考慮可能是頸深部血腫壓迫氣管所致,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同時,要注意頭頸部的制動,減少頸部活動的次數及幅度。頭頸兩旁各置沙袋1個,以固定頭頸部。切口處壓以消毒巾包裹的200克一250克沙袋1個,以減少,防止植骨塊或人工關節的滑出。此外,為了預防脊髓反應性水腫,可給予50%的葡萄糖液、地塞米松、甘露醇等物。同時,也可適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完畢後,患者也有許多工作要予以配合。首先,要按照醫生、護士的要求,不要隨意起床活動,以免不測。另外,為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除了蒸氣霧化吸入外,應多吃冷飲,以減少咽喉部水腫、充血。為防止肺部並發症,應做深呼吸,有痰時應爭取咳出來。為預防尿路感染,要爭取早些拔除導尿管,盡可能自行排尿。為有利於早期恢復,可在床上進行一些四肢小范圍的活動。 盡管頸椎後存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只要醫生、護士和患者共同配合,這種危險性是可以大大減少的。

⑤ 頸椎病手術後怎麼保養鍛煉

微創手術作為頸椎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痛苦,手術後的相關保養對於頸椎病的術後康復效果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什麼樣的枕頭有利於頸椎病健康?
1.
頸椎病患者手術後返回病室要保持脊柱水平位搬動病人,頸部制動兩側用沙袋固定。
2.
患者術後由於全麻插管和牽拉關系,可出現咽部不適,吞咽和呼吸困難,頸椎病症狀輕的病人一般都能自愈。常規霧化吸入以解決痰液粘稠和咽部刺激。
3.
頸前路患者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及呼吸頻率、節律,發現異常,及時通知。
4.
術後每兩小時給予患者更換體位一次,預防壓瘡。
5.
保持引流管的通暢,不要打折和受壓。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
6.
術後盡早進行功能鍛煉,術後半天即可坐起,鼓勵咳痰。術後一至兩天即可下床走動。每日數次進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關節活動。
保持各關節良好的功能位。下床時可以帶頸托。
7.
出院後加強上肢、下肢的
功能鍛煉,睡眠時注意枕頭的高度,不可過高,術後定期復查。

⑥ 頸椎手術後要怎樣段煉

手術後要按醫生要求帶好頸托。睡覺時注意枕頭的高度。術後2周開始肌肉訓練,訓練的方法主要是保持頭頸部穩定在非運動情況下的頸部肌肉收縮用力訓練。
手術後盡快開始四肢的肌肉力量訓練。
1、用握力球(圈)
2、四肢肌肉的伸縮用力訓練;
3、四肢關節功能的鍛煉,
頸椎手術後的患者,避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十分關鍵。對於頸椎有益的生活、運動方式有:每45分鍾抬頭遠眺、蛙泳、羽毛球、慢跑等。

⑦ 頸椎病患者手術後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在手術創傷反應期過後,若病情平穩,康復訓練即可開始。首先是進行一些深呼吸運動,這樣既可防止肺部感染
,同時還可進行遠端一些小范圍的關節運動,如握拳、足背屈伸等。對於
脊髓型頸椎病
患者術前已有四肢運動功能損害症狀,上述的動作可用被動的方法完成。在恢復期,四肢運動要從卧位逐漸過渡到半卧位、坐位的運動鍛煉,然後是下床活動。手部的活動如對指、分指、抓拿等動作要重點加以訓練;下肢訓練先通過直腿指高、下肢負重抬舉、伸屈活動以加強肌力和關節活動范圍,並逐漸藉助雙拐、手杖、下肢功能支架等簡單支架裝置開始訓練站立、邁步,然後過渡到行走。

⑧ 頸椎病手術後應該怎麼恢復更好

1、術後5個月內,頸部不要亂扭動,根據大夫的交代活動,睡覺時,枕頭墊在頸下不要太高。2、按大夫指定的復查時間去檢查,待確認手術部位完全癒合,方可緩慢鍛煉頸部達到正常。3、頸部手術後都有點後遺症,休養期間要鍛煉四肢預防消除後遺症,不能自理的可由家人幫助鍛煉。

⑨ 請問大家頸椎病的最好鍛煉方法有哪些

多按摩一下頸後的肌肉,多昂一下頭頂天花板十五秒鍾,可以多做一下頸椎的十字操鍛煉

⑩ 頸椎病前路和後路手術後如何訓練 術後恢復訓練

成都顧-連指出:頸椎術後早起康復鍛煉可促進早起康復,恢復神經功能。
頸椎手術大體分為1.頸前路手術 2 頸後路手術 3頸椎微創手術
對於頸前路手術和微創手術,術後第2天即可佩戴圍領進行功能鍛煉,這樣可以避免長期制動造成的頸部肌肉萎縮,恢復肌肉力量,促進軟組織恢復。肌肉力量恢復了有利益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有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有利於減少因肌肉軟組織恢復不良造成的頸部酸痛,僵硬,沉重感的症狀。
頸椎後路術後康復鍛煉一般開始於術後3-7天,根據具體手術情況決定。因為頸椎後路手術對於頸椎後部肌群的損傷較重,所以鍛煉的意義更大。否則容易造成頸椎後部肌群無力,肌肉萎縮,出現長期頸後部酸痛等軸性症狀。術後配搭圍領的時間以1-2月為宜。
頸椎術後四肢功能鍛煉同樣重要,主要分為肌肉力量的鍛煉和精細動作的鍛煉。刻苦鍛煉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閱讀全文

與頸椎手術後肌體鍛煉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鋰電池電量顯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813
墊腳石的鑒別方法 瀏覽:595
幼兒活動教學組織方法有哪些 瀏覽:57
用球怎麼做地球儀簡易方法 瀏覽:14
平滑移動計算方法 瀏覽:988
華碩手機電池校對方法 瀏覽:220
如何自製去除汗漬的方法 瀏覽:899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 瀏覽:193
測量血清白蛋白的方法 瀏覽:25
鑒別茅台酒的方法每年不一樣 瀏覽:267
貂衣服怎麼保養方法 瀏覽:858
設置左邊距20像素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11
金枝玉葉怎麼養殖方法圖片 瀏覽:345
轉碼器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03
機器人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361
沙煲鍋使用方法 瀏覽:756
正確的卸妝方法 瀏覽:862
土豆第一次種植方法 瀏覽:801
有什麼方法糾正nl不分 瀏覽:992
頸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