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粉狀食品怎麼殺菌方法

粉狀食品怎麼殺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7 20:38:22

1. 食品殺菌常用方法哪些

1.超高壓殺菌技術:食品超高壓殺菌(高靜水壓殺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種方式包裝完好後,放人液 體介質(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與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壓力下作用一定時間後,使 之 達到滅菌的要求。

2.低溫殺菌:低溫殺菌是對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部分殺菌的加熱方法。

3.巴氏殺菌法: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

4. 超高溫瞬間殺菌:超高溫殺菌簡稱UHT殺菌。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 ℃,加熱時間2~8 s, 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稱為UHT殺菌。
5. 微波殺菌:微波殺菌就是將食品經微波處理後,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喪失活力或死亡,從而達到延 長保存期的目的。
6. 紫外線殺菌: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在於促使細胞質的變性。
7. 臭氧殺菌:臭氧在水中部分溶解,在常溫下能自行降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最顯著的是氫氧根自 由基,因而具有強氧化性的特點。

(1)粉狀食品怎麼殺菌方法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一列出分析解決,即使種類多而雜,但受污染途徑卻一樣,主要為外界污染及自身污染。

食品殺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為對象,通過對引起食品變質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殺菌及除菌,達到食品品質的穩定化,有效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並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細菌在存活數量,避免活菌的攝入引起人體(通常是腸道)感染或預先在食品中產生的細菌毒素導致人類中毒。

2. 現在食品用什麼殺菌

食品殺菌的常用方法為以下幾種:
1.超高壓殺菌技術:食品超高壓殺菌(高靜水壓殺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種方式包裝完好後,放人液 體介質(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與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壓力下作用一定時間後,使 之 達到滅菌的要求。
2.低溫殺菌:低溫殺菌是對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部分殺菌的加熱方法。
3.巴氏殺菌法: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
4. 超高溫瞬間殺菌:超高溫殺菌簡稱UHT殺菌。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 ℃,加熱時間2~8 s, 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稱為UHT殺菌。
5. 微波殺菌:微波殺菌就是將食品經微波處理後,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喪失活力或死亡,從而達到延 長保存期的目的。
6. 紫外線殺菌: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在於促使細胞質的變性。
7. 臭氧殺菌:臭氧在水中部分溶解,在常溫下能自行降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最顯著的是氫氧根自 由基,因而具有強氧化性的特點。

3. 家裡食品消毒方法有哪些用什麼好呢

1.物理消毒法。

(1)高壓蒸氣消毒法:包括①通常採用98.066千帕壓力與121~126℃溫度10~15分鍾,可殺滅各型肝炎病毒。②採用蒸籠蒸煮或家用高壓鍋,待冒氣蓋閥20分鍾後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2)微波爐消毒法:將被消毒物品用濕布雙層包好,在650瓦功率下,90℃左右,照射10分鍾即可達到消毒要求。在使用前必須熟悉操作方法,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操作。陶瓷、玻璃、乳膠、竹木筷子、耐熱塑料等均可使用微波爐進行消毒。

(3)煮沸消毒法:在100℃的溫度下煮沸1分鍾,就能使乙、丙、丁、戊型及甲型肝炎病毒失去活力和傳染性;煮沸15~20分鍾以上,可將各型肝炎病毒殺滅。在煮沸時應注意:①消毒時間應從水沸後算起。②保持連續煮沸並加蓋。③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水中。④消毒物品不應超過煮鍋的3/4容積。⑤必須先將物品上的油漬、血液、污物等洗干凈後再煮沸消毒,以免影響效果。

本法適用於食具、護理用具及棉織品的消毒。至於塑料製品、合成纖維及皮毛製品則不適用。此外,肝炎病人的剩飯剩菜最好也要煮沸消毒後再棄去。

(4)陽光曝曬法:凡不能蒸煮的物品,則宜採用本法,一般宜曝曬6小時以上。

(5)焚燒法:病人污染並丟棄的雜物,一次性醫護用品、垃圾(包括月經紙、手紙)等均應焚燒掉,以達徹底消毒之目的。

2.葯物消毒法。

(1)廁所、馬桶、垃圾:可用3%的漂白粉或2%次氨酸鈉上清液噴灑消毒,便具應浸泡1小時;病人的嘔吐物及排泄物應用10%~20%雙倍量的漂白粉充分拌勻後放置2小時。

(2)房屋地面、門、窗、傢具、玩具、運送工具等,可用0.2%~0.5%的過氧乙酸(過醋酸)噴霧或抹洗消毒;並按0.75~1克/米3噴霧後密閉30分鍾熏蒸。可作為居室和暴露物品表面及空氣的消毒。

(3)患者家屬及接觸者的雙手可用0.2%過氧乙酸液浸泡2分鍾,或用肥皂、流水沖洗數遍。

(4)衣服、被褥、書籍、報紙、化驗單、病歷、人民幣等:均可用100毫升/米3的甲醛(福爾馬林)密閉熏蒸12~24小時。需注意的是甲醛蒸氣透力差,一般多用於表面和空氣消毒,被消毒衣物等應掛起張開。消毒櫃或房間內溫度越高,效果越好,一般不宜低於20℃,相對濕度應在79%以上。也可用環氧乙烷熏蒸法,方法是將物品放置於含環氧乙烷的專用消毒器內,維持12~48小時,消毒器內的環氧乙烷濃度要求為0.4~0.7千克/米3。

4. 食品有沒有新的消毒方式

1.1 熱力殺菌技術
利用加熱殺滅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既是古老的方法,也是近現代極其重要的一種殺菌技術。1804年,法國人阿佩爾(Appert)發明了將食品裝瓶放於沸水中煮一段時間,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的方法,19世紀50年代,法國人巴斯德(Pasteur)闡明了食品的微生物腐敗機理,為殺菌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食品熱力殺菌可分為低溫殺菌法(巴氏殺菌)、高溫短時殺菌法和超高溫瞬時殺菌法。前兩種方法,由於殺菌效果穩定,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小,已有悠久的應用歷史,現今還廣泛用在各類罐藏食品、飲料、酒類、葯品、乳品的生產中。後一種方法,由於其獨特的優點,已發展為一種高新食品殺菌技術。
1.2 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UHT)
超高溫殺菌於1949年隨著斯托克(Stork)裝置的出現而問世,其後國際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超高溫殺菌裝置。超高溫處理可分為間接加熱和直接加熱兩大類型。它是使料液迅速升溫至130℃以上,然後保持幾秒鍾,從而實現對料液瞬間的殺菌。
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的殺菌效果特別好,幾乎可達到或接近滅菌的要求,而且殺菌時間短,物料中營養物質破壞少,營養成分保存率達92%以上,大大優越於上述兩種熱力殺菌法。配合食品無菌包裝技術的超高溫式殺菌裝置在國內外發展很快,目前這種殺菌技術已廣泛用於殺菌乳、果汁及各種飲料、豆乳、酒等產品的生產中。
1.3 電阻加熱殺菌技術
電阻加熱殺菌也叫歐姆殺菌,是一種新型熱殺菌方法,它借通入的電流使食品內部產生熱量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是酸性和低酸性食品和帶顆粒(粒徑小於25mm)食品進行連續殺菌的一種新技術。
電阻加熱殺菌使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60Hz,它利用電極將電流直接導入食品,由食品自身的介電性質產生熱量,以達到殺菌的目的。電阻加熱的適用性由食品物料的電導率來決定,大多數能用泵輸送的、溶解有鹽類離子且含水量在30%以上的食品都可用電阻加熱來殺菌,且效果很好,而一些脂肪、糖、油、未添加鹽的處理水等非離子化的食品則不適用該技術。英國APV食品加工中心的試驗表明,電阻加熱已成功地用於各種包含大顆粒的食品和片狀食品的殺菌,如馬鈴薯、胡蘿卜、蘑菇、牛肉、雞肉、片狀蘋果、菠蘿、桃等。
1.4 臭氧殺菌技術
臭氧在水中極不穩定,時刻發生還原反應,產生具有強烈氧化作用的單原子氧,在其產生瞬時,與細菌細胞壁中的脂蛋白或細胞膜中的磷脂質、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受到破壞,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細胞內物質外流,使細菌失去活性。同時臭氧能迅速擴散進入細胞內,氧化細胞內的酶或RNA、DNA,從而致死菌原體。 臭氧殺菌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便宜等優點,自1785年發現以來,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運輸與貯存及自來水、純凈水生產等領域。
1.5 輻照殺菌技術
自從原子能和平利用以來,經過40多年的研究開發,人們成功地利用原子輻射技術進行食品殺菌保鮮。輻照就是利用X射線、γ射線或加速電子射線(最為常見的是Co60和Cs137的γ射線)對食品的穿透力以達到殺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蟲害的一種冷滅菌消毒方法。受輻照的食品或生物體會形成離子、激發態分子或分子碎片,進而這些產物間又相互作用,生成與原始物質不同的化合物,在化學效應的基礎上,受輻照物料或生物體還會發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從而導致害蟲、蟲卵、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核酸及促進生化反應的酶受到破壞、失去活力,進而終止農產品、食品被侵蝕和生長老化的過程,維持品質穩定。
198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專家委員會,提出了「用10KGY以下劑量輻照的任何食品,都沒有毒理學方面問題,沒有必要進行毒理學試驗」的建議,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推進了輻照在食品生產中的商業化應用。
1.6 微波殺菌技術
微波指波長在0.001~1m(頻率300~300000MHz)的電磁波。它能以光速向前直進,遇到物體阻擋,能引起反射、穿透、吸收等現象,用於殺菌的微波頻率為2450MHz。研究結果普遍認為微波對微生物的致死效應有2個方面的因素,即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熱效應是指物料吸收微波能,使溫度升高從而達到滅菌的效果。而非熱效應是指生物體內的極性分子在微波場內產生強烈的旋轉效應,這種強烈的旋轉使微生物的營養細胞失去活性或破壞微生物細胞內的酶系統,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微波殺菌具有穿透力強、節約能源、加熱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特點,而且微波殺菌便於控制,加熱均勻,食品的營養成分及色、香、味在殺菌後仍接近食物的天然品質。微波殺菌目前主要用於肉、魚、豆製品、牛乳、水果及啤酒等的殺菌。
1.7 遠紅外線殺菌技術
對紅外線的利用始於20世紀,1935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格羅維尼(Groveny)首先取得將紅外線用於加熱和乾燥的專利。食品中的很多成分及微生物在3~10μm的遠紅外區有強烈的吸收。遠紅外加熱殺菌不需要傳媒,熱直接由物體表面滲透到內部,因此不僅可用於一般的粉狀和塊狀食品的殺菌,而且還可用於堅果類食品如咖啡豆、花生和穀物的殺菌與滅霉以及袋裝食品的直接殺菌。 日本三茲公司首創的紅外線無菌包裝機,全機由ML-501型封裝機和MS-801型通道式紅外線熱收縮機組成。該機可根據被包裝物形狀和大小的不同,選用相應厚度和顏色的熱收縮薄膜,同時在熱輻射中滅菌,其滅菌程序簡便,包裝質量大大超過手工包裝,而且包裝效率提高6~8倍。
1.8 紫外線殺菌技術
紫外線按其波長不同可分為3段:長波段(3200~4000 ),中波段(2750~3200 ),短波段(1800~2750 )。處於2400~2800 區段的紫外線殺菌力較強,而最強的波長為2500~2650 ,多以2537 作為紫外線殺菌的波長。當微生物被紫外線照射時,其細胞的部分氨基酸和核酸吸收紫外線,產生光化學作用,引起細胞內成分,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酯的化學變化,使細胞質變性,從而導致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線進行直線傳播,其強度與距離平方成比例地減弱,並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弱,廣泛用於空氣、水及食品表面、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車間、設備、器具、工作台的滅菌處理。
1.9 磁力殺菌技術
磁力殺菌是把需消毒殺菌的食品放於磁場中,在一定磁場強度作用下,使食品在常溫下起到殺菌作用。由於這種殺菌方式不需加熱,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經處理後的食品,其風味和品質不受影響,主要適用於各種飲料、流質食品、調味品及其他各種包裝的固體食品。
1.10 高壓電場脈沖殺菌技術
高壓電場脈沖殺菌是將食品置於兩個電極間產生的瞬間高壓電場中,由於高壓電脈沖(HEEP)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改變其通透性,從而殺死細胞。 高壓脈沖電場的獲得有2種方法。一種是利用LC振盪電路原理,先用高壓電源對一組電容器進行充電,將電容器與一個電感線圈及處理室的電極相連,電容器放電時產生的高頻指數脈沖衰減波即加在兩個電極上形成高壓脈沖電場。由於LC電路放電極快,在幾十至幾百個微秒內即可以將電場能量釋放完畢,利用自動控制裝置,對LC振盪器電路進行連續的充電與放電,可以在幾十毫秒內完成殺菌過程。另一種是利用特定的高頻高壓變壓器來得到持續的高壓脈沖電場。殺菌用的高壓脈沖電場強度一般為15~100kV/cm,脈沖頻率為1~100kHz,放電頻率為1~20kHz。 壓電場脈沖殺菌一般在常溫下進行,處理時間為幾十毫秒,這種方法有2個特點:一是由於殺菌時間短,處理過程中的能量消耗遠小於熱處理法。二是由於在常溫、常壓下進行,處理後的食品與新鮮食品相比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營養成分上改變很小,風味、滋味無感覺出來的差異。而且殺菌效果明顯(N/No<10-9),可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特別適用於熱敏性食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11 超聲波殺菌技術
超聲波是頻率大於10kHz的聲波。超聲波同普通聲波一樣屬於縱波。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相互作用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當遇到物料時就對其產生快速交替的壓縮和膨脹作用,這種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足以起到殺滅和破壞微生物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對食品產生諸如均質、催陳、裂解大分子物質等多種作用,具有其他物理滅菌方法難以取得的多重效果,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食品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朱紹華採用超聲波發生儀作為滅菌設備,以醬油為滅菌對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2 脈沖強光殺菌技術
脈沖強光殺菌技術是採用強烈白光閃照的方法進行滅菌,它由一個動力單元和一個惰性氣體燈單元組成。動力單元是一個能提供高電壓高電流脈沖的部件,它為惰性氣體燈提供能量,惰性氣體燈能發出由紫外線至近紅外區域的光線,其光譜與太陽光十分相近,但強度卻強數千倍至數萬倍,光脈沖寬度小於800μs。該技術由於只處理食品的表面,從而對食品的風味和營養成分影響很小,可用於延長以透明材料包裝的食品及新鮮食品的貨架期。周萬龍等研究表明,脈沖強光對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都有較強的致死效果,30餘次閃照後,可使這些菌由105個減少到0個;脈沖強光起殺菌作用的波段可能為紫外線,但其他波段可能有協同作用。

5. 食品殺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從目前現狀看,國內食品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商採用消毒的技術,無非下面幾種:
1、熱滅菌法: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紫外線消毒滅菌:紫外線(UV)是一種高效、安全、環保、經濟的技術,能夠有效地滅活致病病毒、細菌和原生動物。但是,紫外線會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等造成傷害甚至引起癌變。同時,紫外線是老年性白內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3、臭氧殺毒:臭氧對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殺滅作用,但作用緩慢。而且對人體有害。
4、滲透壓滅菌:滲透壓滅菌利用高滲透壓溶液進行滅菌的方法。在高濃度的食鹽或糖溶液中細胞因脫水而發生質壁分離,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結果導致微生物的死亡。
5、化學試劑滅菌: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對於紫外線消毒滅菌方法,需要用到紫外線強度計來對消毒殺菌的紫外線燈進行強度檢測。

6. 食品香料粉怎麼消毒

食品滅菌機粉末滅菌在食品工業中,對於粉狀物品的消毒殺菌,一直是眾廠家感到棘手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粉狀營養物品、熱敏性物品的殺菌更是一大難題。溫度過低殺菌無效果,溫度過高會導致產品中營養成分損失,品位降低。另外,目前常規消毒殺菌方法設備龐大,操作維修不便,運行費用高,處理時間長,且不易實現自動化生產控制。運用微波技術對辣椒粉、胡椒粉、糧食、糕點、果脯、醬菜、豆製品、鹹水鴨、肉食品及乾果的乾燥、烘烤、膨化、殺蟲、滅菌、保鮮等生產,在改造傳統食品加工工藝中展現十分誘人的前景。微波設備的價格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使用微波設備後能達到所想需要的目的效果,根據微波能設備投資費用,估計初建成本,從而計算經濟效益。有些場合雖然直接經濟效益不十分明顯,如用微波對食品進行乾燥殺菌,看來似乎增加了一道工序,成本似會上升,但由於增大了產量及延長了保險期,減少了商品損失,提高了生產與經濟效益,總體效益利潤仍是好的;至於對人民健康帶來好處所獲得的社會效益,更不應低估。

7. 食品殺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食品的殺菌方式一般有7種,分別為微波殺菌、基因殺菌、電子射線殺菌、磁力殺菌、電阻加熱殺菌、巴氏殺菌、超高溫瞬時殺菌。電阻加熱殺菌:利用電阻加熱裝置,讓電流通過食品,由電阻產生熱量達到殺菌的效果。巴氏殺菌:將食物包裝好並填充在包裝容器中,然後保持100℃以下的溫度,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可殺死裡面的細菌。希望對你有幫助。

8. 粉狀食品如何殺菌

粉狀食品現在理想的殺菌方式1、輻照。2、微波殺菌。
微波殺菌應用於各種蛋白粉的殺菌,麵粉類殺菌,麵包糠等粉狀食品的殺菌與乾燥,

閱讀全文

與粉狀食品怎麼殺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折尿布的方法視頻 瀏覽:961
年輕人血壓差大的解決方法 瀏覽:919
嫩生薑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53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甲醇和苯乙酮 瀏覽:838
要學會調查研究方法 瀏覽:19
惠州除甲醛最佳方法 瀏覽:624
公路隧道火災探測方法研究 瀏覽:433
社會統計學有哪些統計檢驗方法 瀏覽:237
自動調整臂原理圖及安裝方法 瀏覽:257
拉肚子不吃葯有什麼方法好的快 瀏覽:846
數學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瀏覽:20
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瀏覽:280
嬰兒食道檢查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888
初中化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53
客廳空調開關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935
種植荊芥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981
艾灸條的食用方法功效 瀏覽:78
電火花檢測儀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3
最厲害的計算方法 瀏覽:522
狗不吃飯還吐簡單方法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