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大猿葉甲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猿葉甲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7 02:33:45

A. 戶外種的白菜,葉子被蟲子咬了好多洞,要治蟲了嗎什麼葯防治

是該防治了,但防治用葯要根據害蟲的種類來選擇,不知道是什麼蟲子就沒法選擇葯劑。
可以把葉子咬出很多洞的蟲子有小猿葉甲、大猿葉甲、黃曲條跳甲、菜青蟲、斜紋夜蛾、短額負蝗.....
所以最好發一張照片來,看看是什麼蟲子再決定。

PS:請管理員把這個問題挪到「農業科學」的分類里~~~

B. 請問老師,這是什麼蟲子,會吃葉子

大猿葉甲每年4∼5月和9∼10月為兩次危害高峰,油菜裡面的大猿葉甲蟲害主要以啃食葉片為主,嚴重時影響油菜的生長,那麼如何才能防治油菜裡面的大猿葉甲蟲呢?
大猿葉甲以成蟲在5厘米表土層越冬,少數在枯葉、土縫 、石塊下越冬。翌春開始活動,卵成堆產於根際地表、土縫或植株心葉,每堆20粒左右。每頭雌成蟲平均產卵200∼500粒。成蟲、幼蟲都有假死習性,受驚即縮足落地。成蟲和幼蟲皆日夜群聚取食菜葉,致使菜葉千瘡百孔,嚴重時吃成網狀,僅留葉脈。成蟲壽命平均達3個月。春季發生的成蟲,當夏初氣溫達 26.3℃以上,即潛入土中或草叢陰涼處越夏,夏眠期達3個月左右,至8∼9月氣溫降到27℃左右,又陸續出土危害。卵發育歷期3∼6天;幼蟲期約20天,共4齡;蛹期約11天。每年4∼5月和9∼10月為兩次危害高峰,通常秋季白菜受害較重。
大猿葉甲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秋冬結合施肥,清除菜田殘株敗葉,鏟除雜草,可消滅部分越冬蟲源及減少早春害蟲的食料。
2.葯劑防治:在成蟲、幼蟲始盛期,葯劑可選用5%銳勁特懸浮劑2 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 000倍液,或 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防治成蟲可用0.5%楝素殺蟲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幼蟲應在卵孵化盛期,用5%氟蟲腈懸浮劑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1500倍,或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或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防治1次,一般防治2∼3次效果較好。

C. 大白菜發生了小猿葉甲蟲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秋季種植的白菜在中國有相當大的面積。這個時候只要管理好,可能年底就能追到好價錢,一畝地能賣不少錢。與白菜夏季種植相比,秋季白菜病害少,但蟲害真的多!在之前的文章里,我講過秋天白菜田蟲和跳甲的防治技術。

對於這兩種劑型,我還是建議我們種植者先考慮使用6%的四乙醛顆粒,持效期長,使用更方便!秋季白菜管理,一定要做好病蟲害防治!關於Da 白菜田的滅螺,我提出這些建議,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D. 油菜種植的猿葉蟲蟲害是如何產生的用什麼方法能防治呢

E. 這個是什麼蟲觸角近似念珠狀…謝謝^_^ 地點:湖北武漢

大猿葉甲,別名呵羅蟲、文猿葉甲、烏殼蟲、白菜掌葉甲、彎腰蟲,幼蟲又叫肉蟲,該蟲分布廣泛,幾乎遍布全國,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東北、甘肅、青海、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江蘇及華南、西南各省。可以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油菜、甜菜等。

中文學名

大猿葉甲

拉丁學名

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

別稱

呵羅蟲、文猿葉甲、烏殼蟲、白菜掌葉甲、彎腰蟲

動物界

鞘翅目

葉甲科

昆蟲

分布區域

內蒙古、東北、甘肅、青海、 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等地區

主要危害

十字花科蔬菜

1學 名

Colaphellus bowringii Baly

2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4.7~5.2毫米,寬2.5毫米,長橢圓形,藍黑色,略有金屬光澤;背面密布不規則的大刻點;小盾片三角形;鞘翅基部寬於前胸背板,並且形成隆起的「肩部」,後翅發達,能飛翔。

大猿葉甲

卵:長橢圓形,1.5×0.6毫米,鮮黃色,表面光滑。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約7.5毫米,頭部黑色有光澤,體灰黑色稍帶黃色,各節有大小不等的肉瘤,以氣門下線及基線上的肉瘤最明顯;肛上板堅硬。

蛹:長約6.5毫米,略呈半球形,黃褐色。腹部各節兩側各有1從黑色短小的剛毛;腹部末端有1對叉狀突起,叉端紫灰色。

F. 種油菜可用碳酸氫鈉嗎

為害油菜的主要病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白銹病和病毒病;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猿葉甲和跳甲等。其中菌核病和蚜蟲的為害最重,如果防治不力,對油菜產量損失可達20%—30%。

一、油菜菌核病

1.為害與發生特點: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軟腐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油菜的莖、葉、花和菜莢,以莖稈受害損失最大。油菜在開花結莢時,常常一株一株發病枯死,剝開下部莖稈,裡面有許多像老鼠屎一樣為菌核。苗期發病,先從幼苗的基部發生軟腐,以後擴展到全苗,葉片變青灰色似燙傷狀腐爛常常引起成團枯死或整窩枯死;成株期發病,莖稈受害後,病部出現淡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乾燥時表皮破裂象麻絲,後期病稈腐爛成空心,並生有白色菌絲和鼠屎狀菌核。油菜籽受害,褪色變白,種子瘦癟,無光澤。油菜菌核病菌在田裡或混雜在油菜籽、土壤肥料里越夏或過冬,當溫濕度條件適合時,越夏或過冬的菌核萌發長出象蕈子一樣的子囊盤,散發出子囊孢子,成為本病的初次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內噴出,隨風傳播到油菜株上萌發產生菌絲,通過傷口或衰老組織侵入,子囊孢子只能侵染衰老的葉片和花瓣。受害莖、葉的菌絲,通過油菜枝葉的相互接觸而蔓延鄰近健株,進行再次侵染。根據觀察,油菜菌核病發病盛期一般出現兩次,一次在11月下旬到12月,一次在次年的3—4月(此期正值油萊期易感病的花期,也是油菜受害的主要時期),如果在這段期間又遇多雨、潮濕、溫暖的天氣,油菜菌核病就將發生嚴重。

2.防治方法:採取以消滅菌源,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和重點施葯保護的綜合防治方法,控制油菜菌核的發生和為害。

首先,選用抗病豐產良種,具有莖稈堅硬、抗倒伏、花期短的抗性特點,對控制或減輕油菜菌核病的危害,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次,通過篩選、水選,以清除混雜在種子中的菌核,然後用10%的食鹽水選種,清除漂浮的菌核後,再用清水沖洗,晾乾後播種。第三適時噴葯保護,控制菌核病的發生。用葯時間為兩個時間:一次是在11月下旬左右,第二次是在3月中下旬。葯劑可選用速克靈、多菌靈、克菌清等對口農葯在剛始花時噴治,隔7天再防治一次。或選用25%富力庫或30%愛苗乳油3000倍液噴霧。

二、油菜蚜蟲

1.為害與發生規律:危害油菜的蚜蟲主要有蘿卜、蚜和桃蚜兩種。這兩種蚜蟲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葉背、莖枝和花;軸上刺吸汁液,破壞葉肉和葉綠素,苗期葉片受害捲曲、發黃;植株矮縮、生長緩慢,嚴重時葉片枯死。油菜抽苔後,多集中危害菜苔,形成「焦蠟棒」,影響開花結莢,並使嫩頭枯焦。

桃蚜一年發生20多代,蘿卜蚜一年發生30多代。兩種蚜蟲在冬季田間(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有發生,秋季遷入油菜田。盛期一般是在10—11月中旬,因此,油菜播栽越早,從其它作物上(十字科等)飛來的蚜蟲越多,受害就越重。蘿卜蚜由於適溫范圍比桃蚜廣,故秋後油菜上以蘿卜蚜居多,而春季又以桃蚜居多。如果秋季和春季天氣乾旱,往往能引起蚜蟲大發生;反之,陰濕天氣多,蚜蟲的繁殖則受到抑制,發生危害則較輕。

2.防治方法:防治油菜蚜蟲,應以葯劑防治為主。應抓住3個時期施葯:第一是苗期(3片真葉);第二個時期是本田的現蕾初期;第三個時期,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苔高度達10厘米左右。但這3個時期也要看蚜蟲數量多少決定施葯,尤其是結莢期應注意蚜蟲發生,如果數量較大,仍要施葯防治。葯劑選用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

三、跳甲和猿葉甲

1.為害和發生規律:跳甲又稱跳格蚤,為害油菜的主要是黃曲條跳甲。成蟲、幼蟲都可為害,幼苗期受害最重,常常食成小孔,造成缺苗毀種。成蟲善跳躍,高溫時還能飛翔,中午前後活動最盛。油菜移栽後,成蟲從附近十字科蔬菜轉移至油菜為害,以秋、春季為害最重。猿葉甲:別名黑殼甲、烏殼蟲,為害油菜的主要是大猿葉甲。以成蟲和幼蟲食害葉片,並且有群聚為害習性,致使葉片千瘡百孔。每年4—5月和9—10月為兩次為害高峰期,油菜以10月左右受害重。

2、防治方法:跳甲和猿葉甲可一並防治,重點防治跳甲兼洽猿葉甲。葯劑用40%巨雷乳油800—1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1000倍液或4.5%寶綠寶乳油1500倍液。

四、油菜白銹病和霜霉病

1.為害和發生特點:油菜白銹病:葉片受害後,在葉背面長出稍隆白色有光澤的膿瘡狀病斑;幼莖和花軸受害後,腫大彎曲呈「龍頭」狀,上生白色瘡斑。:油菜霜霉病:為害口十片,當空氣潮濕時葉背長出一層象霜一樣的霉層。此病先從底葉發病,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植株枯萎。花梗被害後變肥腫,形似「龍頭拐杖」,並有霜狀霉層。袖菜白銹病和霜霉病都是專性寄生菌,它們的侵染和傳播過程基本相同,通過風雨傳播危害。春季油菜開花結莢期間,每當寒潮頻繁、時冷時暖的天氣發病嚴重。

2.防治方法:除了加強農業技術措施外,主要是葯劑保護。發病初期,選用43%大生富懸浮劑600—800倍液;已經發病後,選用66.8%霉多克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G. 辛硫磷能不能用於油菜剛出苗期害蟲的防治

油菜菌病蟲害俗是影響油菜生產的主要原因,不僅影響產量,而且使品質、含油率下降。在油菜病蟲害多發期,控制油菜病蟲害的發生,對於油菜正常生長,達到穩產、高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油菜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莖、花梗、和種莢。葉片被害時,初期在葉正面產生淡綠色的病斑,病斑逐漸擴大,色澤由淡綠轉為黃色至黃褐色,並受葉脈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在葉片背面的病斑上出現白黴,病斑後期變褐,在空氣潮濕時,病情急劇發展,病斑數目迅速增加,葉背面白黴滿布,最後葉片變黃枯死;莖苔和花序被害時,初生水漬狀病斑,以後變成不定型的黑褐色斑,在莖部上,病部的髓組織細胞及皮層細胞因受病菌的刺激而生長過旺,常出現扭曲畸形及膨腫的症狀,天氣潮濕時病部出現白色霜狀霉;花梗被害後,有的稍彎曲,有的畸形腫脹;花器被害後肥大畸形,花瓣變成綠色,經久不凋。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夏越冬或菌絲體在田間十字花科蔬菜寄主內越冬,在適宜條件下,從氣孔或表皮侵入寄主組織,引起寄主組織病變,蔓延擴展。
防治方:選用抗病品種,在生產中選用抗病性較好的品種,減輕霜霉病造成的為害;②搞好種子消毒,用80%代森鋅可濕粉等選種;③合理輪作,由於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採用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減少病源量;④搞好田間管理,合理施用肥料,推薦巴內達碧卡葉面肥,摘除老黃葉,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性;⑤用50%多菌靈可濕粉、75%百菌清可濕粉等進行防治。
二、油菜菌核病
為害與發生特點: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軟腐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苗期發病,先從幼苗的基部發生軟腐,以後擴展到全苗,葉片變青灰色似燙傷狀腐爛常常引起成團枯死或整窩枯死;成株期發病,莖稈受害後,病部出現淡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乾燥時表皮破裂象麻絲,後期病稈腐爛成空心,並生有白色菌絲和鼠屎狀菌核。油菜籽受害,褪色變白,種子瘦癟,無光澤。油菜菌核病菌在田裡或混雜在油菜籽、土壤肥料里越夏或過冬,當溫濕度條件適合時,越夏或過冬的菌核萌發長出象蕈子一樣的子囊盤,散發出子囊孢子,成為本病的初次侵染源。
防治方法:採取以消滅菌源,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和重點施葯保護的綜合防治方法,控制油菜菌核的發生和為害。首先,選用抗病豐產良種,具有莖稈堅硬、抗倒伏、花期短的抗性特點,對控制或減輕油菜菌核病的危害,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次,通過篩選、水選,以清除混雜在種子中的菌核,然後用10%的食鹽水選種,清除漂浮的菌核後,再用清水沖洗,晾乾後播種。第三適時噴葯保護,控制菌核病的發生。葯劑可選用速克靈、多菌靈、克菌清等對口農葯在剛始花時噴治,隔7天再防治一次。或選用25%富力庫或30%愛苗乳油3000倍液噴霧。
三、病毒病
發生特點油菜病毒病由蕪菁花葉病毒(TuMV)、黃瓜花葉病毒(CMV)、煙草花葉病毒(TMV)和油菜花葉病毒(YMV)等病毒單獨或復合侵染所引起,其傳毒媒介是蚜蟲。一般病毒在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雜草上越夏,秋季通過蚜蟲傳播至較油菜早播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蘿卜、大白菜、小白菜上,再傳至油菜地。春季乾燥少雨、氣溫高,利於蚜蟲大發生和有翅蚜遷飛,從而導致該病易發生和流行;早播地靠近蔬菜地,或附近雜草叢生田,發病也較重。而成株期病害的流行則決定於油菜品種、播種期、傳毒蚜蟲、苗期氣候條件和毒源作物等綜合因素。
防治技術除採取選用抗(耐)病品種、適當遲播、清除田邊雜草以及實行水旱輪作等綜合農業措施外,應加強毒源蚜蟲的防治,其防治葯劑參照蚜蟲防治葯劑。
四、跳甲和猿葉甲
為害和發生規律:跳甲又稱跳格蚤,為害油菜的主要是黃曲條跳甲。成蟲、幼蟲都可為害,幼苗期受害最重,常常食成小孔,造成缺苗毀種。成蟲善跳躍,高溫時還能飛翔,中午前後活動最盛。油菜移栽後,成蟲從附近十字科蔬菜轉移至油菜為害,以秋、春季為害最重。猿葉甲:別名黑殼甲、烏殼蟲,為害油菜的主要是大猿葉甲。以成蟲和幼蟲食害葉片,並且有群聚為害習性,致使葉片千瘡百孔。
防治方法:跳甲和猿葉甲可一並防治,重點防治跳甲兼洽猿葉甲。葯劑用40%巨雷乳油800-1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1000倍液或4.5%寶綠寶乳油1500倍液。
五、蚜蟲
發生特點:油菜蚜蟲屬同翅目,蚜科,是油菜的主要害蟲,危害油菜的蚜蟲主要有蘿卜蚜和桃蚜兩種,桃蚜一年發生20多代,蘿卜蚜一年發生30多代,它們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葉背、莖枝和花軸上刺吸汁液,破壞葉肉和葉綠素。苗期葉片受害捲曲、發黃,植株矮縮、生長緩慢,嚴重時葉片枯死;油菜抽苔後,多數蚜蟲集中危害菜苔,進而影響開花結莢,並使嫩頭枯焦。一般油菜播栽越早,從其它作物上(如十字花科等)飛來的蚜蟲越多,受害就越重;另外後期若遇持續偏晴天氣,則種群繁殖速度快,危害加重。
防治技術以葯劑防治為主,嚴格掌握防治標准,當有蚜株率達10%,百株蚜量達100�200頭時要迅速進行防治。選擇對口農葯。每畝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克或10%烯啶蟲胺水分散顆粒劑6克或70%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劑4�6克,以上葯劑任選一種,加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對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添加增效劑,冬季蚜蟲臘質層較厚,一般農葯較難滲入體內,在防治時每桶葯液加神效王1支,可溶解臘質,提高防治效果。掌握噴霧方法。由於蚜蟲大部分在葉片背面和貼近地面葉片取食,施葯時要注意噴葯質量,用水量要足,葯要噴到葉片正反兩面。交替用葯,防止產生抗葯性。油菜蚜蟲繁殖快,用葯次數多,容易產生抗葯性,防治時要交替使用農葯,間隔10天防治一次。
六、青蟲、黃曲條跳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多種害蟲
油菜苗期病蟲防治是關繫到油菜苗期正常生長的關鍵,以上三種害蟲為害油菜,造成油菜缺刻、孔洞、卷葉,嚴重危害油菜的正常生長;同時蚜蟲為害油菜傳播病毒病,可導致油菜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防治好油菜苗期害蟲具有雙重效果。
主要防治措施有:1.苗床處理。在土地翻耕後,整平前每畝用2公斤「甲拌磷」進行土壤處理,然後播種,以防地下害蟲為害。2.種子處理。每500克種子加少許水後再加15―20克蚜虱凈或用甲基硫環磷、殺蟲磷、呋喃丹拌種均勻後過15―20分鍾即可播種,可防苗期蚜蟲。3.苗後防治。油菜出苗後3―5天,畝用40%樂斯本15―20毫升兌水噴霧,過7―10天後再用40%樂斯本15―20毫升加10克蚜虱凈進行第二次防治。4.噴施「送嫁葯」。油菜移栽前4―7天,畝用40%樂斯本15―20毫升加10克蚜虱凈兌水噴霧。

H. 蘿卜的大猿葉甲蟲害是怎麼產生的有何表現症狀

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蘿卜葉片受害後,最初出現不規則退綠黃斑,後漸擴大為多角形黃褐色病斑,病情從植株下部向上部擴展。濕度大時,葉背或葉兩面出霜狀白黴,病害嚴重發生時病斑連成片地下的害蟲有:蠐螬、螻蛄、金針蟲、黃條跳甲幼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種類多,食性雜,發生期長,尤以春、秋兩季為害嚴重,且隱蔽性強,是較難防治的一類害蟲。

I. 蘿卜葉子上有很多小孔,卻看不到蟲子,這是咋回事呢

蘿卜的葉片在營養生長階段都叢生在短縮莖上,大小,形狀,伸展的方式等因品種而異。葉形有板葉,有花葉,葉色有淡綠,濃綠,墨綠等,葉脈有綠,紅,紫等,有直立,半直立,平展等,跟玉米一樣,葉片直立的可密植,平展的適宜於稀植。



總之,能夠造成蘿卜葉片孔洞而又不見蟲的蹤影,主要就是這倆傢伙,還可能有其它我不知道的蟲兒,您可補充完整,不勝感激。

J. 急!!!!這是什麼蟲

2L抄襲!!!!

這甲蟲像是葉甲,圖片: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3c2c4bfbc2d7f2376d22ebeb.jpg

葉甲大猿葉甲 葉甲 leaf beetle
鞘翅目(Coleoptera)葉甲科(Chrysomelidae)甲蟲,約25,000種,分布全球,但集中在熱帶。體卵圓形,足短,觸角長約為體長之半,體長不到12毫米(0.5吋)。許多種類為食葉的重要害蟲,它們以穀物和觀賞植物為食。本科分為多數亞科。

這蟲只吃植物,不咬人,對人無害。
螞蟻也對人無害
但蜈蚣就要小心了,蜈蚣怕乾燥,建議使屋內不要太潮濕,應該會好一些。

閱讀全文

與大猿葉甲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折尿布的方法視頻 瀏覽:961
年輕人血壓差大的解決方法 瀏覽:919
嫩生薑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53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甲醇和苯乙酮 瀏覽:838
要學會調查研究方法 瀏覽:19
惠州除甲醛最佳方法 瀏覽:624
公路隧道火災探測方法研究 瀏覽:433
社會統計學有哪些統計檢驗方法 瀏覽:237
自動調整臂原理圖及安裝方法 瀏覽:257
拉肚子不吃葯有什麼方法好的快 瀏覽:846
數學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瀏覽:20
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瀏覽:280
嬰兒食道檢查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888
初中化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53
客廳空調開關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935
種植荊芥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981
艾灸條的食用方法功效 瀏覽:78
電火花檢測儀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3
最厲害的計算方法 瀏覽:522
狗不吃飯還吐簡單方法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