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冬瓜的種植時間與方法
只要溫度達到20度以上就能種植,一般是在春季播種,各地可根據情況調整種植時間。種子成熟後採收晾乾,提前放在55度的溫水中浸泡,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准備整理好土壤,之後將種子播撒下去,覆蓋上一層薄土。小苗期要注意好養護管理,之後進行定植,冬瓜成熟後就能採收了。

一、種植時間
冬瓜的種植時間不同,因為地域差異、品種問題,所以種植的時間不同。一般情況下,只要溫度達到20度以上,就可以進行播種種植了。特別靠南的地區可以在1-2月份播種,其餘南方地區可以在2-3月份播種,北方地區在4-5月份播種。春季播種後,到了夏季就能採收了。
二、准備種子
等到種子成熟後,將種子採收出來,放在陰涼處晾乾,篩選出健康、飽滿、充實的種子。
三、浸泡催芽
冬瓜的種子外殼特別厚,很難滲水,所以為了提高發芽率,最好是提前浸泡催芽。准備好55度的溫水,將種子浸泡進去攪拌,去掉外面的細菌,也能吸收水分,之後取出來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
四、進行播種
准備整理好土壤,之後將種子播撒下去,覆蓋上一層薄土蓋住種子。
五、管理定植
在小苗期要注意好養護管理,保證好溫度,注意澆水補充好水分。之後進行定植,定植之前要施足底肥,後期追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
六、成熟採收
等到花朵凋謝後30-35天左右,冬瓜成熟後就能採收了。
㈡ 繁種冬瓜對產量有影響,應該怎麼種植繁種冬瓜
冬瓜是一種葫蘆科一年生植物,人們以其果實作為蔬菜,這個種植起來,只要撐握了稍陰,地濕,耐肥,忌同地連作基本可獲較好收成,因為一株冬瓜種植後所生長出數量較多的,而且單個重量重,冬瓜結果大部分以側蔓為主,所以當主蔓長到3至5米時需打頂促進側蔓生長開花結果。實行棚架生產的,要對臌大冬瓜做好生長期的固定工作,以防瓜大而斷蒂掉落。

種植冬瓜要看你家裡土壤的寬窄,如果你家中房前屋後土壤多,我建議你不用刻意去種植冬,讓它們在房前屋後的土地里和生幾根冬瓜藤就算了,你只要在冬瓜苗發出來,長到50公分長時,冬瓜根群發達,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要想冬瓜高產,宜選擇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為好
㈢ 冬瓜怎麼種,冬瓜的種植方法
冬瓜種植時間
冬瓜種植的時間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會有一定的差距,一般冬瓜播種的季節有兩個,就是春季和秋季。也就是十二月份到次年的三月份左右都算是春播,從七月到九月一般都算做是秋播。其實這樣看來號線是一年四季都在播種啦。比如說廣州一般的播種時間是一二月份,而湖南地區可以說是從十二月份到次年的九月份都可以進行播種。
冬瓜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冬瓜的種植一般會選在排水排灌比較好的土質疏鬆肥沃的地塊,冬瓜對水的要求比較嚴格,水太多會導致瘟病或者是冬瓜發育不良的症狀。選擇瓜地市要注意不要選哪種前幾年種過任何瓜類植物的地塊,農村很多人都知道前幾年如果種過瓜你再去種的話基本上就只長瓜苗。整地的時候要做好水溝以便引水排灌,並且要注意撒上一層農家肥作為基肥。
2、播種育苗
冬瓜播種的方式有直播和移栽,直播就是講種子按照間隔三十到五十厘米的距離每隔土穴種撒上三到五粒種子,然後蓋上一層薄薄的細土掩蓋種子就好了。如果是使用移栽的辦法就要先育苗,等到種子發芽後長到五到十厘米的時候再按照每株的間隔栽種。
3、田間管理
如果是直播的就需要看有哪些地方有間苗,如果有間苗就要及時的補苗,但如果是移栽的話,如果沒有下雨那就要每隔三天進行一次澆水,直到它長出新的根系和葉片。等到苗長到二十到三十厘米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如果土地面積比較廣就可以直接讓它順著地面爬行生長,但如果土地並不是特別的寬裕就需要進行搭架,然後手動吧苗扶到架子上,讓它們順著架子生長,而且這樣還可以避免很多的疾病。
4、肥水管理
苗期的肥水管理也比較麻煩,一般冬瓜的生長期間需要進行三次施肥,第一次施肥一般是在定植完之後,這時為了加快瓜苗的成長速度,第二次施肥是在瓜苗長大一定程度開始開花的時候,第三次施肥是在座瓜十多天後進行,可以促進冬瓜的生長,當然還有就是每次肥料的用量不要太多,不然會導致一直在長瓜苗而忘記了結瓜,那就做了無用功。
5、適時採收
採收的話那就是要看你自己了,如果你想吃小冬瓜,那麼等冬瓜大概兩個拳頭大就可以吃了,當然你也可以一直等到它長大,也就瓜蔓上的葉子有輕微的黃色老化的現象出現時也就代表冬瓜熟了,可以全部採收了。千萬不要等到太晚,因為那時你的瓜可能就已經老了或者壞掉了,那種冬瓜的味道是不怎麼好吃的。
㈣ 種植冬瓜有什麼技術
冬瓜喜溫耐熱,生長適溫在22-28℃,冬瓜對光照要求不嚴,如幼苗期處在16℃左右的溫度下,在11小時日照則開花早,雌花節位低。冬瓜根系發達,吸收力強,較耐旱。目前種植較多的冬瓜品種有「廣東黑皮大冬瓜」,一年可種植兩造,春植在1-2月播種,秋植在7月上旬播種,春植全生育期為120天,秋植90天。
一、播種育苗
春植冬瓜,採用播種育苗,大田移植。播種育苗,可有利於苗期防寒、保溫。春植育苗,將種子消毒、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最好用營養杯育苗,農膜覆蓋、保溫、保濕。農膜育苗,幼苗抽出3-4片真葉,可揭膜煉苗,選晴暖天氣移植。
秋植即浸種催芽,芽播定植。
二、整地定植
種植冬瓜的大田,要求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不宜連作,前作是水稻田最好。要求犁耙曬白,施足基肥,基肥可畝施腐熟的農家肥或豬、牛糞、土雜肥2500-3000公斤,基肥與表土層充分混合。整地細碎均勻。起高畦、大畦,要求畦寬1.5-2米(包坑),畦高0.5米以上,以利灌水栽培。種植時,在種植的小溝或穴內再施用經漚制的豬、牛糞,復合肥、磷肥等的混合漚制肥,每穴施用0.5-1公斤,蓋上土層,不讓幼苗根系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灼壞幼根。施肥後可進行種植,規格為單行單株植,株距1.00-1.50米,畝植450株。
三、肥水管理
1、合理施肥:
冬瓜生長需較充足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根據冬瓜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適時、適量追肥。掌握「前輕、後重」由淡到濃的原則,重點應從引蔓上棚至結瓜後,瓜重達3公斤左右時進行追肥,以氮、磷、鉀相結合,不偏施氮肥。
2、合理灌水:
冬瓜對水份的要求嚴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一次,春植如氣候寒冷,可減少水份。瓜蔓上棚後需要水份較多,除每天淋水外,晴天要保持10厘米左右的畦坑水,以利根系吸水,長期保持濕潤而不幹旱,採收前10天要控制水分,以利貯藏。
四、壓蔓、引蔓和定向留瓜培育
1、壓蔓:冬瓜莖蔓粗壯,結瓜期長,為減輕棚架的負擔,防止台風吹颳倒棚,為增加節間不定根吸收養分、水分需要,延長瓜蔓壽命,因此,要壓蔓,壓蔓方法是:選擇晴天,在主蔓3-4個節位處壓上坭塊,壓2-3段,使節間增生不定根,加大吸收養分能力。
2、搭架引蔓:當瓜蔓長至30厘米左右時,可插竹搭架引蔓,搭架高度1.5米為宜,上加一條較粗的橫梁連貫固定支架,引蔓時根據畦的方向,定向把蔓引向橫梁,可有利結瓜後瓜葉能遮擋太陽斜照而防止灼傷瓜實。
3、摘蔓、留瓜、護瓜:在正常情況下瓜蔓的生長由細到粗,而一般也在主蔓上結瓜。因此,為集中養分,供應主蔓的營養生長,應要及時摘除側蔓,有利於通風透光、傳播
授粉。冬瓜生長培育部位要求選擇在主蔓28節間前後、並選擇瓜形均勻,瓜蒂較短且無病蟲為害的幼瓜,才能培植出碩大的瓜果。幼瓜選定後,應把再長出的雌花摘除。當幼瓜長至2-3公斤時,可用麻繩結網將瓜吊於橫樑上生長。留瓜後,蔓苗再伸長到10節後將頂部摘除,以集中養分供應瓜實。
五、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1、病蟲害:冬瓜主要的害蟲有薊馬、蚜蟲等,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疫病,其中以疫病為害最嚴重。
2、防治方法:農業措施。①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切忌連作)起高畦,開深溝,遇旱能灌、遇雨能排;②苗期和抽蔓期切忌重施偏施過量的氮肥。葯劑防治:病害防治可用百抗、葉青雙。害蟲防治用超級夜蛾凈、蛾癭寶、百螟清。
㈤ 北方冬瓜種植時間和方法是什麼
冬瓜屬於葫蘆科植物,相對較短的日照時間對其的存活和生長有著很好地幫助。冬瓜出產量很高,容易儲存,是北方秋冬食用的重要蔬菜之一,取名為冬瓜是因為在瓜成熟的時候,表皮上又一層白色類似於冬天結的白霜,也就是因為這層白霜,除了冬瓜這個名字外,又可以稱作白瓜。
一、種植時間:冬瓜的茬口安排,各地因氣候、栽培習慣的不同,生產季節及茬口安排差異較大。但一般多將冬瓜生產安排在無霜的春末夏初栽培,在北方種植冬瓜最適宜的月份是每年的12月至3月。秋季收獲,冬瓜的旺盛生長結瓜期置於高溫的夏季。冬瓜是一種短日照的作物,在短期的日照過程中更容易發芽,在種植前,需要對目標土地進行施肥和深翻,選擇圓潤飽滿的種子,這樣的種子更易存活,且對病毒和蟲害有一定的抵抗力。
1、早冬瓜:2月中旬育苗,3月下旬中棚加地膜定植,5月下旬至8月採收。
2、早熟冬瓜:在3月上旬播種,在4月底~5月上旬定植,收獲期一般在6月下旬~7月底,接茬作物為秋蘿卜類。
3、中熟冬瓜:在3月下旬播種,在5月中下旬定植,收獲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接茬作物為秋茬葉菜類。
4、晚熟冬瓜:在4月下旬~5月中旬播種,在5月下旬~6月中旬定植,收獲期在8月中下旬~10月上旬,接茬作物為越冬茬根菜類。
5、晚冬瓜:在6月上中旬育苗,在7月上旬露地定植,10月採收,可貯藏延遲到元旦後上市。
二、種植方法:首先,選擇一些品種優良易存活的種子,為了確保成活率,要對其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放到45℃的溫水裡進行浸泡,並且攪拌。種植時可以採用條播法或者穴播法,每批種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播種。然後就是對土地的選擇,一片肥沃豎的砂質土壤,種植前進行翻土和施肥,保持濕潤狀態再進行種植,播種好後,覆蓋一層沙子,注意在幼苗破土之前不需要進行任何工作,如果土地過於乾燥,可以適當噴水。
1、爬地冬瓜:爬地冬瓜是我國冬瓜種植最古老的一種栽培方式。冬瓜植株終生爬地生長,株行距較大,管理比較粗放,莖蔓基本上放任生長或結瓜前摘除側蔓,結瓜後任意生長,冬瓜果實著地生長。這種栽培方式的優點是花工少,省材料,生產成本低,缺點是不便於間作套種,對土地、光能等自然資源利用率低,果實大小不勻,商品性較差,單位面積產量低。
2、棚架冬瓜:一般多用竹,木搭棚,棚架高1~2米,植株上棚架以前摘除側蔓,上棚架以後莖蔓任意生長,冬瓜果實基本上是吊著生長。這種栽培方式的優點是通風透光比爬地冬瓜好,冬瓜的坐果好,果實大小均勻,商品性較好,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不足之處是搭棚所需竹,木材料多,生產成本高,影響經濟效益,在竹,木材料貧乏地區不適宜採用。同時由於這種栽培方式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積,不利於密植,間作套種也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進行,空間利用較差。
3、支架冬瓜:各地根據支架來源難易創造了多種架形,主要有單根支架,人字架,三腳架,四腳架,籬架等。架的形式雖多種多樣,但都結合植株調整,較好的利用空間,提高坐果率並使果實大小均勻,使商品性,產量和品質得以提高。同時也有利於間作套種,提高復種次數,架材用量比棚架冬瓜少。這種栽培方式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經濟效益較好。
㈥ 冬瓜怎樣種植
冬瓜種植很簡單,按照這5點來種植:
冬瓜耐儲存,燉排骨、炒菜都是非常美味的選擇,因此如果自己家中能夠種植幾棵的話,只要管理得宜定然吃不完,一個冬瓜都能夠幾十斤重。不過許多朋友種植冬瓜不是空秧就是結冬瓜太少,這究竟怎麼回事呢?今天科學興農就來同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冬瓜的種植管理技巧,希望大家能夠看有所獲。

坐果時機選擇
冬瓜植株的第一個雌果不建議坐果,可以選擇摘除,因為第一個冬瓜坐果的時候植株並不大,而且此時如果坐果的話,會制約冬瓜秧苗的伸長,制約後期冬瓜的產量。因此這里建議從第二個冬瓜開始考慮坐果。另外,冬瓜坐果天氣也要注意,比如南方七八月份容易遭受連陰雨天氣,種植南瓜可以適當考慮推遲種植冬瓜或者提前種植,盡量的避開雨季。
總體來說,冬瓜的種植管理其實並不算難,大家對於上述因素了解之後,可以適當的變通,做好生產管理,比如水肥、病蟲害等冬瓜坐果率自然會上來的。
㈦ 種冬瓜應該要怎麼種,冬瓜的種植技術
冬瓜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中栽培。冬瓜生育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肥料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冬瓜不宜在低窪地上種植,也不宜連作,否則會降低產量。
冬瓜施肥應掌握早促、中控、開花結果後攻的原則。冬瓜定植成活後開始追肥,用稀釋後的腐熟糞肥澆施,並配施磷、鉀肥,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以促進伸蔓,為對結瓜打好基礎。但在雄花開放前後要控制肥水,尤其是氮肥,以免莖葉徒長,造成花瓜。在冬瓜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一次壯瓜蒂靈,可使果實把柄變粗,水分和營養輸送流暢,提高營養流量,促進果實發育和膨大,不刺激細胞,無毒,提升果實產量和質量。
㈧ 冬瓜籽種植技術有哪些,陽台種植冬瓜的方法
冬瓜籽可以直接種地里,但種皮過厚,一般需要浸種催芽,提高發芽率。分析說明:
冬瓜喜溫耐熱,種子發芽適溫28℃~30℃,幼苗生長適溫20℃~25℃。
冬瓜種皮厚,處理不好易引起爛種,浸種時大部分種子又漂浮在水面上,催芽時出芽不整齊,故意冬瓜是較難發芽的蔬菜種子之一。
常用的浸種方法是先讓冬瓜種子用清水浸種半小時,用手反復搓洗,把種皮外面的粘液搓洗掉後,用50℃~60℃溫水浸種,邊浸種邊攪拌,使水溫降至30℃左右。
由於冬瓜種子浸種時浮在水面上,浸種時要用東西壓住。
浸種一晝夜後取出晾乾,在25℃~30℃下催芽,催芽期間做到每天早晚用清水搓洗一次,3~4天後出芽即可播種。
所以在溫度環境條件時刻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播種,但種皮過厚不利於提高出芽率,一般通過催芽處理種植。</ol>栽培要點:
應挑選土層深沉、土質疏鬆、排水傑出、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砂壤土培養冬瓜。
防止在前作為瓜類作物的田塊上栽培冬瓜,以削減病害的發作。
挑選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耕種,這么既可提前上市,又可取得高產。
將冬瓜種子浸在55℃的溫水中,堅持安穩的溫度15分鍾,然後任其冷卻至30℃擺布,持續浸種10--12分鍾,將種子搓洗潔凈,再混合濕潤細沙後放在30℃的環境下催芽,待種子露白、芽長至0.3--0.8公分時即可耕種。
在催芽過程中,應常常翻動種子,並堅持濕潤,以利於出芽整齊。
冬瓜栽培通常選用育苗移栽方法。
養分土應進行消毒,每1000公斤養分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30克溶於水中進行噴灑,噴後拌勻養分土,再用薄膜掩蓋2--3天後即可運用。
整地,起畦栽培,畦面寬2米,溝寬0.4米,畦高0.5米。
在畦中心開溝條施有機肥,通常每畝施土雜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或花生麩50公斤。
栽培前每畝施土雜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或復合肥20公斤。
選用單行定植,於畦面中心栽培,株距80--100公分。</ol>
㈨ 冬瓜應該怎麼種植
冬瓜喜溫耐熱,種子發芽適溫28~30℃,幼苗生長適溫20~25℃。冬瓜適合小苗移栽,可在2~3片真葉時定植;也可於4~5片真葉時定植,但苗齡一般不能超40~50天。定植必須在環境平均氣溫達到16℃以上時進行。根據定植時間及苗齡來推算播種期。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2月上中旬播種。
冬瓜種皮厚而且有黏液,處理不好易引起爛種,浸種時大部分種子又漂浮在水面上,催芽時出芽不整齊,故冬瓜是較難發芽的蔬菜種子之一。常用的浸種方法是先讓冬瓜種子用清水浸種半小時,用手反復搓洗,把種皮外面的黏液搓洗掉後,用50~60℃溫水浸種,邊浸種邊攪拌,使水溫降至30℃左右。由於冬瓜種子浸種時浮在水面上,浸種時要用東西壓住。浸種一晝夜後取出晾乾,在25~30℃下催芽,催芽期間做到每天早晚用清水搓洗一次,3~4天後可出芽。
冬瓜對溫度要求較高,所以冬瓜育苗時,苗床要有較高的溫度,尤其是提高土溫。可用釀熱溫床和電熱畦育苗,電熱畦育苗操作方便,效果好,可按每平方米100~120瓦功率鋪設,每平方米苗床播種子50~60克,播後再澆些水,使種子與土壤接觸,覆土1~2厘米,蓋上地膜,扣上小拱棚。通電加溫控制地溫在20~25℃,當有50%以上頂芽出土時揭去地膜,並撒上一些細土,防種子「戴帽」。待苗出齊後,降低土溫至18~20℃,防止徒長,移苗前一般不澆水。
冬瓜子葉由黃轉綠時進行移苗,一般移苗一次,移苗後保溫保濕,控制地溫在25~28℃。3~4天緩苗後,逐漸降低溫度,有利於培育壯苗。當第一片真葉露心時,土溫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8~20℃,而晝夜氣溫均為自然溫度,這樣,在一般情況下,除晴天中午外,每天有較長時間是地溫高於氣溫,有利根的發展和葉面積增大,可以抑制徒長。當冬瓜幼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夜間氣溫控制在17℃,白天22℃左右。當秧苗三葉一心時即可定植。育苗期間的病蟲害防治同黃瓜。
㈩ 陽台上怎麼樣種植冬瓜
冬瓜栽培技術?
冬瓜喜溫耐熱,生長適溫在22-28℃,冬瓜對光照要求不嚴,如幼苗期處在16℃左右的溫度下,在11小時日照則開花早,雌花節位低。冬瓜根系發達,吸收力強,較耐旱。目前種植較多的冬瓜品種有「廣東黑皮大冬瓜」,一年可種植兩造,春植在1-2月播種,秋植在7月上旬播種,春植全生育期為120天,秋植90天。
一、播種育苗
春植冬瓜,採用播種育苗,大田移植。播種育苗,可有利於苗期防寒、保溫。春植育苗,將種子消毒、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最好用營養杯育苗,農膜覆蓋、保溫、保濕。農膜育苗,幼苗抽出3-4片真葉,可揭膜煉苗,選晴暖天氣移植。
秋植即浸種催芽,芽播定植。
二、整地定植
種植冬瓜的大田,要求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不宜連作,前作是水稻田最好。要求犁耙曬白,施足基肥,基肥可畝施腐熟的農家肥或豬、牛糞、土雜肥2500-3000公斤,基肥與表土層充分混合。整地細碎均勻。起高畦、大畦,要求畦寬1.5-2米(包坑),畦高0.5米以上,以利灌水栽培。種植時,在種植的小溝或穴內再施用經漚制的豬、牛糞,復合肥、磷肥等的混合漚制肥,每穴施用0.5-1公斤,蓋上土層,不讓幼苗根系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灼壞幼根。施肥後可進行種植,規格為單行單株植,株距1.00-1.50米,畝植450株。
三、肥水管理
1、合理施肥:
冬瓜生長需較充足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根據冬瓜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適時、適量追肥。掌握「前輕、後重」由淡到濃的原則,重點應從引蔓上棚至結瓜後,瓜重達3公斤左右時進行追肥,以氮、磷、鉀相結合,不偏施氮肥。
2、合理灌水:
冬瓜對水份的要求嚴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一次,春植如氣候寒冷,可減少水份。瓜蔓上棚後需要水份較多,除每天淋水外,晴天要保持10厘米左右的畦坑水,以利根系吸水,長期保持濕潤而不幹旱,採收前10天要控制水分,以利貯藏。
四、壓蔓、引蔓和定向留瓜培育
1、壓蔓:冬瓜莖蔓粗壯,結瓜期長,為減輕棚架的負擔,防止台風吹颳倒棚,為增加節間不定根吸收養分、水分需要,延長瓜蔓壽命,因此,要壓蔓,壓蔓方法是:選擇晴天,在主蔓3-4個節位處壓上坭塊,壓2-3段,使節間增生不定根,加大吸收養分能力。
2、搭架引蔓:當瓜蔓長至30厘米左右時,可插竹搭架引蔓,搭架高度1.5米為宜,上加一條較粗的橫梁連貫固定支架,引蔓時根據畦的方向,定向把蔓引向橫梁,可有利結瓜後瓜葉能遮擋太陽斜照而防止灼傷瓜實。
3、摘蔓、留瓜、護瓜:在正常情況下瓜蔓的生長由細到粗,而一般也在主蔓上結瓜。因此,為集中養分,供應主蔓的營養生長,應要及時摘除側蔓,有利於通風透光、傳播
授粉。冬瓜生長培育部位要求選擇在主蔓28節間前後、並選擇瓜形均勻,瓜蒂較短且無病蟲為害的幼瓜,才能培植出碩大的瓜果。幼瓜選定後,應把再長出的雌花摘除。當幼瓜長至2-3公斤時,可用麻繩結網將瓜吊於橫樑上生長。留瓜後,蔓苗再伸長到10節後將頂部摘除,以集中養分供應瓜實。
五、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1、病蟲害:冬瓜主要的害蟲有薊馬、蚜蟲等,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疫病,其中以疫病為害最嚴重。
2、防治方法:農業措施。①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切忌連作)起高畦,開深溝,遇旱能灌、遇雨能排;②苗期和抽蔓期切忌重施偏施過量的氮肥。葯劑防治:病害防治可用百抗、葉青雙。害蟲防治用超級夜蛾凈、蛾癭寶、百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