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因檢測方法有好幾種,哪一種方式比較好
需要按照實際需求去選擇,沒有哪個最好的說法,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常用基因診斷技術:
一、Southern印跡法(Southern blot)
基本原理是:硝酸纖維膜或尼龍濾膜對單鏈DNA的吸附能力很強,當電泳後凝膠經過DNA變性處理,覆以上述濾膜,再於其上方壓上多層乾燥的吸水紙,藉助它對深鹽溶液的上吸作用,凝膠上的單鏈DNA將轉移到濾膜上。轉移是原位的,即DNA片段的位置保持不變。轉移結束後,經過80℃烘烤的DNA,將原位地固定於膜上。
當含有特定基因片段已原位轉移到膜上後,即可與同位素標記了的探針進行雜交,並將雜交的信號顯示出來。雜交通常在塑料袋中進行,袋內放置上述雜交濾膜,加入含有變性後探針的雜交溶液後,在一定溫度下讓單鏈探針DNA與固定於膜上的單鏈基因DNA分子按鹼基到互補原理充分結合。結合是特異的,例如只有β珠蛋白基因DNA才能結合上β珠蛋白的探針。雜交後,洗去膜上的未組合的探針,將Ⅹ線膠片覆於膜上,在暗盒中日光進行放射自顯影。結合了同位素標記探針的DNA片段所在部位將顯示黑色的雜交帶,基因的缺失或突變則可能導致帶的缺失或位置改變。
二、聚合酶鏈反應
近年來,基因分析和基因工程技術有了革命性的突破,這主要歸功於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發展和應用。應用PCR技術可以使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段在短短的2-3小時內體外擴增數十萬至百萬倍。擴增的片段可以直接通過電泳觀察,也可用於進一步的分析。這樣,少量的單拷貝基因不需通過同位素提高其敏感性來觀察,而通過擴增至百萬倍後直接觀察到,而且原先需要一、二周才能作出的診斷可以縮短至數小時。
三、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
小衛星DNA和微衛星DNA的長度多態性可以通過PCR擴增後電泳來檢出,並用於致病基因的連鎖分析,這種診斷方法稱為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mp-FLP)連鎖分析法。PCR擴增後,產物即等位片段之間的差別有時只有幾個核苷酸,故需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分離鑒定。此法多用於突變性質不明的連鎖分析.
四、等位基因的特異寡核苷酸探針診斷法
當基因的突變部位和性質已完全明了時,可以合成等基因特異的寡核苷酸探針(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標記進行診斷。探針通常為長20bp左右的核苷酸。用於探測點突變時一般需要合成兩種探針,與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與之穩定地雜交,但不能與突變基因序列雜交;另一種與突變基因序列一致,能與突變基因序列穩定雜交,但不能與正常基因序列穩定雜交,這樣,就可以把只有一個鹼基發生了突變的基因區別開來.
PCR可結合ASO,即PCR-ASO技術,即先將含有突變點的基因有關片段進行體外擴增,然後再與ASO探針作點雜交,這樣大大簡化了方法,節約了時間,而且只要極少量的基因組DNA就可進行。
五、單鏈構象多態性診斷法
單鏈構象多態性(sign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是指單鏈DNA由於鹼基序列的不同可引起構象差異,這種差異將造成相同或相近長度的單鏈DNA電泳遷移率不同,從而可用於DNA中單個鹼基的替代、微小的缺失或手稿的檢測。用SSCP法檢查基因突變時,通常在疑有突變的DNA片段附近設計一對引物進行PCR擴增,然後將擴增物用甲醯胺等變性,並在聚丙烯醯胺凝膠中電泳,突變所引起的DNA構象差異將表現為電泳帶位置的差異,從而可據之作出診斷。
⑵ 如何用dnaman比對兩個基因的序列
如何用dnaman比對兩個基因的序列
所謂重疊基因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基因的組成部分。重疊基因有多種重疊方式。例如,大基因內包含小基因;前後兩個基因首尾重疊一個或兩個核苷酸;幾個基因的重疊,幾個基因有一段核苷酸序列重疊在一起,等等。重疊基因中不僅有編碼序列也有調控序列,說明基因的重疊不僅是為了節約鹼基,能經濟和有效地利用DNA遺傳信息量,更重要的可能是參與對基因的調控。
⑶ 怎麼找基因序列
根據基因的構成原理尋找基因序列,如下:
A、C、G和T分別代表組成DNA的四種核苷酸——腺嘌呤,胞嘧啶,鳥嘌呤,胸腺嘧啶。每個字母代表一種鹼基,兩個鹼基形成一個鹼基對,鹼基對的配對規律是固定的,即是:A-T,C-G。典型的他們無間隔的排列在一起,例如序列AAAGTCTGAC。
任意長度大於4的一串核苷酸被稱作一個序列。關於它的生物功能,則依賴於上下文的序列,一個序列可能被正讀,反讀;包含編碼或者無編碼。DNA序列也可能包含「junk DNA」。
註: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組成簡單生命最少要265到350個基因。

(3)基因序列比較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因序列的特點:
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由核苷酸重復排列組成的長鏈聚合物,寬度約22到24埃(2.2到2.4納米),每一個核苷酸單位則大約長3.3埃(0.33納米)。在整個脫氧核糖核酸聚合物中,可能含有數百萬個相連的核苷酸。
例如人類細胞中最大的1號染色體中,就有2億2千萬個鹼基對。通常在生物體內,脫氧核糖核酸並非單一分子,而是形成兩條互相配對並緊密結合,且如藤蔓般地纏繞成雙螺旋結構的分子。
每個核苷酸分子的其中一部分會相互連結,組成長鏈骨架;另一部分稱為鹼基,可使成對的兩條脫氧核糖核酸相互結合。所謂核苷酸,是指一個核苷加上一個或多個磷酸基團,核苷則是指一個鹼基加上一個糖類分子。
脫氧核糖核酸骨架是由磷酸與糖類基團交互排列而成。組成脫氧核糖核酸的糖類分子為環狀的2-脫氧核糖,屬於五碳糖的一種。磷酸基團上的兩個氧原子分別接在五碳糖的3號及5號碳原子上,形成磷酸雙酯鍵。
這種兩側不對稱的共價鍵位置,使每一條脫氧核糖核酸長鏈皆具方向性。雙螺旋中的兩股核苷酸互以相反方向排列,這種排列方式稱為反平行。脫氧核糖核酸鏈上互不對稱的兩末端一邊叫做5'端,另一邊則稱3'端。
⑷ 基因序列的比對方法
你可以上網在NCBI上比對,如果你要比對兩個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也可以用DNAMAN等軟體比對同源性等等。
NCBI網址 http://www.ncbi.nlm.nih.gov 如果還有不明白可以用網路給我短消息我們QQ上聊。
⑸ 基因序列比較怎麼分析
看你是要對比幾條序列了,
雙序列比對需要BLAST,NCBI上有,也可以在網路搜索本地版的下載下來,
多序列比對需要cluxtal X軟體, 要把所有基因序列fasta格式放在一起,需要輸入所有序列的fasta格式,然後進行多序列聯配!
⑹ 基因序列比較怎麼分析
基因序列比較怎麼分析
測序得到基因序列後一般都需要進行序列比對,看和目的序列的差異情況,常用的軟體有DNAman,還有invitrogen的vectorVI也不錯。此外還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比對,推薦NCBI網站的BLAST可以直接網上進行。
不用擔心,多熟悉幾遍就可以操作了,很簡單的,要對自己有信心,加油!
⑺ 簡述幾種DNA測序的方法,比較優缺點
基因晶元的原理是鹼基配對。樣品通過一條或多條已知序列經過標記的核酸探針進行雜交,通過檢測雜交結果而測定樣品序列,優點是可以一次分析大量樣品,缺點是容易出現假陽性。基因測序的原理是雙脫氧鏈終止法,用儀器測定一條DNA序列,優點是准確率高,沒有假陽性,只是通量略低。
⑻ 基因序列比對的意義
大自然是修補匠,而不是發明家。新序列都是由已經存在的序列的變化而來的,而不是憑空產生的。
在生物基因進化過程中,生物中的遺傳基因隨著地理和氣候環境的不斷變化而改變 ,導致了原本相同的生物基因序列在進化演變過程中有著稍微的不同,即存在著片段缺失、插入以及相同序列位置發生了改變等問題,從而在物種之間產生了不同的性狀。雖然生物基因序列不同,但是在序列之間依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關系,生物學家們通過使用現代計算方法來計算出序列之間的相似性程度,從而了解生物之間 的遺傳變異關系。一般來說,如果來自於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滿足了一定的相似性 ,我們就可以判定兩生物可能來自於同一個祖先,即具有同源性。
而同源性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學概念。同源性同源性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學概念。如果兩個物種具有共同的進化祖先,就認為它們是同源的。同源的物種的中的許多部分是相同的。反過來,如果兩個物種有相似的子串,那麼通常可以斷定它們來自共同的祖先。序列比對演算法可用來查找這種類似的子串。計算生物學的一個主要主題就是比較序列並嘗試找出兩個序列的公共部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演算法被開發出來以解決生物學問題。序列對比的演算法研究作為計算機科學與生物學的交叉領域,將生命的問題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這是令人非常著迷的。因此不論你是有著計算機的學科背景,還是像筆者我的生物學背景,亦或是業余的愛好者,我們都可以嘗試用自己的知識解決該領域的問題。學科之間的交叉碰撞,思維之間的碰撞產生的反應是非常奇妙的!
⑼ 兩條長短不一DNA序列該如何比較
有用過NCBI的那個網么~就是各種序列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比較,尋找相似的區段,然後匹配的。。。用那個吧,畢竟序列這個東西。。。還是很長的。。。如果是小的節段比較的話。。淚目,就查密碼子,看翻譯出來的氨基酸序列差的怎麼樣。。。先找到調節基因和啟動子那些,然後再看。。。
⑽ 如何在進行基因序列比對
用比對軟體吧 很多的序列比對軟體 最簡單的就是BLAST,有網頁版的,lz可以直接網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