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青蛙怎麼養殖方法

青蛙怎麼養殖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15 19:36:56

1. 青蛙怎麼養殖方法

一、稻田改造

選擇地域寬闊,通訊、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無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網把稻田圍起,在進、出水口設置鐵絲網,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將稻田分割成若干小塊蛙田,每塊面積約80-120平方米。開挖蛙溝。在稻田的兩邊(靠進水渠或蓄水池)各開挖一條長與蛙田相等、寬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溝,面積占本田的15%-25%。蛙溝與蛙田交界處築一條高、寬各O.3m的小田埂。加高加固田埂。開挖蛙溝的土用於蛙田四周築田埂,加高至0.4-0.5m、面寬0.3--0.5m。為了防止青蛙逃走,還得在蛙田四周打木樁,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網片圍欄,高0.8-1m,埋入土中10cm。對角開挖進出水缺口。每塊畦田分別開挖進出水口各1-2個,同時用鐵絲網或聚乙烯網片釘成攔蛙柵。


二、蝌蚪放養

蝌蚪放養前應做好蝌蚪池的消毒和蝌蚪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培育工作。(1)蝌料池的消毒水泥池應在放養前3 ~5天,用清水洗刷干凈,並暴曬1~2天,或每畝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5 ~ 10kg,加水稀釋後全池潑灑消毒。土池應在蝌蚪放養前710天,乾池消毒每畝用生石灰20 ~50kg或漂白粉5 ~ 10kg;帶水消毒,水深lm時,每畝用生石灰100 ~ 150kg 或漂白粉 10 ~20kg。在放養蝌蚪前,可用盆取水少許,放人蝌蚪試養,檢驗池水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1天後蝌蚪活動正常,表明水中葯物毒性已經消失,可按計劃放養蝌蚪。(2)浮游生物的培養自然條件下,蝌蚪主要吃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如甲藻、硅藻、輪蟲等。在蝌蚪池消毒後注人新水的同時,可施放發酵的有機肥(如牛糞、豬糞等),每平方米用量0.51. 0kg。施肥3 ~5天後,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繁殖順序和蝌料的食性轉變規律基本相同。5天後蝌蚪入塘。選擇優質健壯、規格整齊的越冬蝌蚪,經消毒,每畝稻田放養5000尾。



三、蝌蚪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保持水質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時,保證水質不惡化。

2、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後養育孵化,出膜後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養600~800尾,蝌蚪孵出後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蝌蚪需經一周飼養後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後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後,改用豆漿、麥麩、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台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3、疾病防治:以預防為主,勤於巡視,發現疾病及時治療。保證水質肥爽,餌料合理配製,蛙體大小均勻。病因也要因情況也定。

氣泡病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脹,常游於水面,精神不振,胃內充滿氣體。防治的方法是將病蝌蚪移於清水中,暫時不投食,l一2天後再恢復授喂,但數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2. 如何養殖青蛙

1、孵化池的建設:根據蝌蚪孵化數量來設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積要求在1畝以上。水體過小,水質不易穩定。

2、養殖池的建設:養殖池大小以200平方米為宜,東西走向,同時每個池塘均應設有進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間有環溝,環溝寬約60厘米、深40厘米,中間留出3~5米寬的灘塗,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

3、青蛙常規養殖方法下產量約為每畝4000-7000斤左右,產量主要取決於青蛙品種、當地氣候環境、養殖密度、養殖技術掌握程度及養殖經驗等。

(2)青蛙怎麼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養殖青蛙注意事項:

1、青蛙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分池飼養,並且要經常對青蛙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根據青蛙的生長情況,科學的進行密度調整。

2、青蛙養殖的密度不宜過大,否會很容易出現爭食或打鬥的現象,如果養殖密度過大,對養殖環境的污染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每平方米最好是飼養二十到五十隻左右。其次就是青蛙在分群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強弱進行,這樣方便後期的催肥。

3、青蛙對水質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對水質進行嚴格的管理。如果採用的的露天池塘死水養殖的話,需要經常的進行換水,如果是活水養殖或流水養殖,則需要適當的增加水流的速度,達到改善水質的作用。

3. 冬天青蛙怎麼養

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到2天,第3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後逐日加大比例,10天後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蠍牛和泥鰍等;死餌料是指蠶蛹干、動物內臟及配合飼料等。最後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篩選分級與分養:幼蛙馴養20到30天時,應放乾池水,並將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到80隻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

採用飼餌、室內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將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隻,一般從孵化到成蛙,只需5個月時間。

4. 青蛙怎麼養

1養蛙的位置,選一個通風好、採光佳的場所。這是因為青蛙非常怕熱,如果太過悶熱,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時也對飼主比較好。
2養蛙的缸子,雖然說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煩。

3養蛙的蓋子,以免青蛙「跳出來」或「鑽出來」。如果是養樹蟾、樹蛙的話,蓋子就必須密和一點,不然它們一鑽就出來了,最好加裝紗網,不然很容易將青蛙悶住。

4養蛙的墊料,用來布置環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處是方便清洗,也比較干凈;而用泥土來布置的話,會比較像自然的環境,種植植物效果佳。也可兩者兼用
5養蛙的水盆,青蛙是不能沒有水的,不過對於水的需求,各種蛙類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點,最好以整個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頭、砂石鋪成陸地。

6養蛙的植物,建議一開始用小盆栽,或者種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黃金葛、山芋;接著可以種一些蕨類、蘭花。
7養蛙的過濾,如果打算布置一個水域的環境,又不想常常換水,那你最好裝一台「沉水馬達」。

8

養蛙的食盆,用來放青蛙食物的容器,選擇一個大小適中、深淺適宜的塑料盆就可了。

5. 野生的青蛙怎麼養

找個小缸,放幾塊石頭露出水面,營造一個半水環境,再放點水養植物,OK咯

6. 野生的青蛙怎麼在家養能活

不要將野生青蛙作為寵物。雖然抓到野生青蛙並不難,但在這之前應該先了解幾件事。
首先,你很難判斷抓到的青蛙是什麼品種。不同品種對食物、溫度和棲息環境要求不同,如果盲目地養,最後很可能會導致青蛙死掉。
如果決定養野生青蛙,一定要記錄下當時所處的環境。它是藏在茂密森林中的一塊岩石下,還是在一片池塘里游泳?你得在家裡盡量還原它之前的生存環境。
但是最好還是通過上網找圖片,看有關青蛙的書,或者咨詢當地自然方面的專家,分辨出青蛙的品種,幫你更全面地了解它。
其次,很多品種的野生青蛙數量都在逐漸減少,甚至瀕臨滅絕。從大自然中直接抓青蛙,尤其對瀕危的青蛙品種來說,不利於野生青蛙的保護。
第三,有的野生青蛙會攜帶疾病。要確保你抓的青蛙是一隻活躍、健康的青蛙!
在有些地區,擅自捕捉受保護品種的野生青蛙是違法的,所以應該提前了解你所在地區或國家的具體規定。

7. 家養青蛙方法

1.首先要准備一個大點的容器,把容器用擋板稍微隔一下,一邊放點水,一邊放點沙石和泥土。

(7)青蛙怎麼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青蛙:

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動物學上特指的是黑斑側褶蛙。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

8. 青蛙人工養殖技術是什麼

青蛙人工養殖技術:

1、青蛙的培育:經過一個冬眠,到開春即3月上旬,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青蛙就要開始覓食,此時要投喂固體飼料等,讓青蛙近快恢復體能,以利下一階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黑斑蛙養殖的關鍵技術,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要做好繁殖前的准備,也就是將建好的產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後注人清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好水溫。

一切准備好後即可將青蛙從溫棚移出,移出後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葯浴5分鍾,然後移人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青蛙進入產卵池後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卵,若青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青蛙進入產卵池後2小時-16小時就全部產卵。

3、飼養技術: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飼料優質多樣化。投飼料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飼料2次剛變態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放1號料,最後完全過渡到飼料喂養。

定點投餌,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積1/4-1/5的陸地作為投餌處或設固定的飼料台,投餌量以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

(8)青蛙怎麼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青蛙的養殖條件:

1、溫度:青蛙生長適溫為20~30℃,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降到5℃以下時開始冬眠,水溫超過32℃以上時活動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時會導致青蛙陸續死亡。

2、濕度:青蛙皮膚沒有保護體內水分蒸發的組織結構,只靠皮膚腺體分泌的黏液來保持體表的濕度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棲息環境既要有水的池塘,還要有雜草叢生、溫暖潮濕的環境。

3、光照:青蛙晝伏夜出,怕陽光直射,但趨弱光,光照對蛙體新陳代謝、生長、生殖均有促進作用,如長期在黑暗處生活其生殖腺難以發育成熟,甚至停止產卵和排精。

4、水質:青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准,成蛙、幼蛙雖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對其仍有良好的作用,PH在7~8為宜,一般鹽度不高於2。

閱讀全文

與青蛙怎麼養殖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盡量準的方法 瀏覽:197
研究課題具體研究方法 瀏覽:146
電腦電源串聯的方法 瀏覽:781
肛瘺治療有什麼新方法 瀏覽:431
水培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666
如何選擇測氡儀產品的辨別方法 瀏覽:147
如何治療頸椎病有哪些方法治 瀏覽:864
教資的教學方法 瀏覽:410
安全監控與檢測濕度檢測方法 瀏覽:165
自卑解決方法大全 瀏覽:653
上樓漏水最簡單方法 瀏覽:475
抽煙過肺的正確方法 瀏覽:851
ckeditor使用方法 瀏覽:400
浙江個人英語翻譯方法技巧簡介 瀏覽:635
單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瀏覽:691
業余愛好者鍛煉方法 瀏覽:772
水晶糕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538
蛋黃包檢測方法 瀏覽:328
不同調節後視鏡方法的種類圖片 瀏覽:368
睡眠淺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