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
平足症的治療方法較多,且大多都有一定療效,但尚無一種令人十分滿意的治療方法,故仍強調以預防為主的治療原則。
1.姿勢性平底足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消除病因,給予理療、按摩、鍛煉足內在肌和外在肌(如在沙灘上行走跳躍或用足趾抓握小球等)、穿矯正鞋或使用足弓墊。
2.痙攣性平底足做足部理療、按摩,對嚴重者在麻醉下行手法矯正外翻、外展及背伸畸形,用短腿石膏固定在內翻內收位。待畸形矯正後(一般6~8周),拆除石膏,改穿矯形鞋。對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如Miller手術、三關節融合術等。
(1)Miller手術方法:
①切口:從內踝下方2cm弧形向遠側延伸至足舟骨粗隆後,彎向跖側,止於第1跖楔關節遠側2cm。
②骨-骨膜瓣:潛行分離皮膚和淺筋膜,顯露出距舟關節、足舟-第1楔骨關節、第1楔骨-第1跖骨關節的外側,用骨鑿鑿出骨-骨膜瓣的背側、跖側和遠側邊界。
③第1跖骨-第1楔骨關節,第1足舟-第1楔骨關節融合:從這些關節上切除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薄片,使關節間形成一個狹窄的「V」形楔狀間隙,楔形間隙較寬的底部位於跖側和內側面。
④推進骨-骨膜瓣:將融合的關節面對合,在脛骨肌腱下方把骨-骨膜瓣牽向遠側,用2-0號不吸收縫線將其縫於附近的軟組織。如足舟骨粗隆突出非常明顯,將其鑿成與第1楔骨平齊。
⑤跟腱延長:如後足的外翻和前足的外展畸形被動矯正後,踝關節仍不能恢復至中立位,可能需要行跟腱延長術。
(2)術後處理:術後採用長腿屈膝石膏管型分成前後兩片,然後改用短腿步行石膏管型固定6~8周。術後12~14周開始使用踝足矯形支具3~6個月。
3.強直性平底足足弓完全塌陷,足骨變形,對無痛者可不用治療,對疼痛者則行三關節融合術。
(二)預後
預後欠佳。
平足症,首先了解以一下足弓的結構,它是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的,可以形象地用弓箭的結構來比喻,上部好比是弓背,下部好比是弓弦。足弓的弓弦是跖腱膜,它自跟骨結節起,向前分成五個腱條,止於屈肌腱鞘和跖骨頭橫韌帶,是維持縱弓的弓弦。跖腱膜是維持足弓的重要結構,如果這個弓弦鬆弛了,那麼足弓高度必然下降。正常的足弓是依靠骨骼、韌帶和肌肉來維持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道防線。市場上有很多平足墊,平足矯正鞋,目的是對足弓的弓背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但孰不知在承托弓背的之前,已經對跖腱膜這個弓弦起到了非常不利的作用。這個硬質的墊子安裝在足弓之下,人站立行走時足弓墊跖腱膜不斷地擠壓牽拉,使跖腱膜被拉伸變得鬆弛,人們在穿足弓矯正鞋的時候,感到足底疼痛,就是硬質足弓墊在拉伸跖腱膜,如果穿硬質矯正鞋墊長期行走,後果難以想像,損害「弓弦」就是損害足弓。足弓墊的設計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忽略了跖腱膜這個「弓弦」的作用,而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足弓是「弓背」和「弓弦」組成的整體,不可將二者割裂開來,機械地強調對「弓背」的支撐,這是違反足部生理結構和力學結構的,目前很多的平足矯正鞋墊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問題就在這里。而且很多鞋都帶跟,會使人體重心前移,增加足弓壓力,同樣會加重平足。
平足大多是由於前足足弓長期壓力過大引起,減輕前足足弓壓力才是矯正的根本。所以平底鞋一定比帶跟的鞋更有利,患者也普遍反映,穿平底鞋比穿帶跟的鞋行走能力更強,症狀也輕一些。平足患者多用腳跟受力來減輕足弓壓力,緩解症狀,可以做個試驗,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踩一本18毫米左右厚的書,腳跟踩地,體驗一下平足的症狀是否有減輕。
如果有減輕的話可以用一雙前高後低的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有效減輕前足和足弓壓力,是一種有效的前足和足弓減壓鞋。這種足底受力的改變,可減輕韌帶負擔,有利於平足症患者的行走,也有利於酸痛感的減輕。而且對人體有益無害。負跟鞋在有些三甲醫院可以買到。
注意:平時不要穿帶跟的鞋,任何帶跟的鞋都會增加足弓壓力,加重平足。
3. 治療扁平足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如果不是先天性也沒有受過外傷的話,平足是有可能康復的。注意鍛煉,同時要特別注意減輕足弓壓力。
肌肉力量不足很難維持正常的足弓,所以要鍛煉,平足的自我鍛煉方法很多,平時腳趾向下抓握,向上提拉都是鍛煉,隨時可以做,通過對足底的肌肉、韌帶和小腿後面的肌肉的鍛煉,它們強壯了,平足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與康復。
平足的另一個原因,是前足和足弓長期壓力過大,減輕前足和足弓壓力非常重要,特別要注意鞋的問題,多數的平足都是穿鞋不當造成的,不要穿任何帶跟的鞋,都會加大足弓壓力,加重平足。平底鞋一定比帶跟的鞋有利,穿平底鞋比穿帶跟的鞋行走能力更強,症狀也輕一些。平足患者多用腳跟和腳外側走路,就可以輕足弓壓力,緩解症狀。試驗一下: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踩一本18毫米左右厚的書,腳跟踩地,體驗一下平足的症狀是否有減輕。
如果有減輕的話可以用一種前高後低的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後低的,可有效減輕前足和足弓壓力,是一種有效的前足和足弓減壓鞋。這種足底受力的改變,可減輕韌帶負擔,有利於平足症患者的行走,也有利於酸痛感的減輕。而且對健康有益無害。負跟鞋在有些三甲醫院可以買到。
特別注意:對於運動鞋也要加以甄別,很多自稱高級運動鞋的,其實是帶跟的旅遊鞋,這是造成青少年平足的主要原因。任何高度的鞋跟都會增加足弓的壓力——高跟鞋高度有害,中跟鞋中度有害,而絕非有益無害!有一篇科普文章《鞋與健康的是是非非》,說得很清楚。
4. 平足症應該怎麼治療
平足康復可以選擇P型負跟鞋。負跟鞋是國家認定的顯著科技進步,入編大學教材,成為醫學教科書內容。負跟鞋的作用是強制重心後移,減輕前足壓力,有利於防止平足進一步加重,提高生活質量。判斷負跟鞋是否有作用可以做一個模擬試驗:赤足或者穿襪,前腳掌踩一本2厘米左右厚的書,腳跟著地,體驗時間以不超過自身耐受能力為宜,累了及時休息,少量多次多體驗一段時間,體驗一下足部的症狀是否減輕,如果做這個試驗感覺有幫助,穿P型負跟鞋會更好的。
5. 平足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平足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後天獲得的。兒童與青少年的平足多為先天性的,而成人扁平足可能是先天平足的一種延續,或由其他原因引起足弓塌陷造成平足症。但是不要擔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扁平足都是看可以通過治療調整的,而且及早發現治療也可以大大增加治癒的可能性。如果您是女生,平常請盡量不要穿高跟鞋,每天花一點時間鍛煉足弓,可以放幾本書在地上,然後前腳掌站在書上,後腳跟露在外面,也就是後腳跟是沒有重力支撐的,也可以製作專門的調整鞋墊。有這方面需要可以咨詢瑞脊。
6. 如何治療平足
您好:
平足症的治療:
重在預防,有遺傳傾向者,應經常用足底外緣練習行走,早期足部各關節尚未失去彈性時,體療可以奏效,方法如下1、用足趾行走 2、作屈趾運動,如以足趾撿物,或使足趾圍繞一抗力作屈曲運動。3、提踵外旋運動穿用平足鞋墊或平足矯形鞋。矯形鞋要求鞋跟及鞋腰要窄,鞋邦要緊。鞋跟隨外側恰在外踝前緣。內側要延長到距舟關節,並墊高3-6mm,目的是使足內翻,矯正跟骨外翻,並將距骨頭托起,防止下陷。平足鞋墊可用鉛、皮革或塑料製成。要求與矯形鞋同。痙攣性平足應注意休息,嚴重者可在麻醉下行手法扳正後,用小腿石膏靴將足固定於內翻內收位。2-3個月症狀消退後,再改穿平足矯形鞋。對先天性跟骨舟骨骨橋,可行骨橋切除術。個別病人經各種非手術療法不見效者,可行距骨下三關節固定術。
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足弓是由足骨、韌帶肌肉共同構成的,正常時有橫弓和縱弓。人體足部的小骨搭積成拱形而成為足弓。當人體站立、行走和負重時,足部不是全部負重的,以跖骨和足跟主要負重,足弓常懸空以緩沖震盪,保護大腦和內臟,並使人具有很好的彈跳性。如果形成足弓的結構發育不良或是由於各種損傷,足弓消失即形成扁平足。有的有遺傳性。有的扁平足沒有不適感,有的則會出現疼痛,影響行走。
扁平足重在預防。有平足家族史的,自幼開始預防,不穿平底鞋,穿有跟鞋或在鞋中部加墊。平時不要行走過久,負重過多。足部結構發育不好,如第一跖骨過短、舟骨結節過長、副舟骨、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等也易引起扁平足,也需採取上面介紹的措施加以預防。青少年應注意營養和休息,避免站立、行走過久,負重過多。扁平足患者可以加強足跖肌鍛煉,屈曲足跖,讓足底外緣著地行走5分鍾,每日數次。
穿平足鞋矯正也很有必要。鞋底跟部及中部應稍窄,使足跟較為固定,防止行走時足跟搖擺。鞋底內側部(即足弓部)比外側厚5~10mm,使足部略內翻,以防止距骨頭下陷內傾,將負重線由足內緣向足外緣移動。類似的鞋墊墊於鞋內也有較好的效果。
7. 扁平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人是唯一有足弓的動物,內八字,X腿,足外翻等這些病症都可能是由於扁平足形成的,扁平足有遺傳因素,也有後天形成,體重過胖、重體力勞動,都會造成扁平足,扁平足在40歲之前都可以矯正的,比如在矯正鞋裡配一雙足弓矯形墊,來支撐,配合一些彈跳的運動促進足弓的二次發育,可以再次形成足弓。
8. 關於平足的治療
簡單的說,平足就是指足弓消失,會影響正常的走路。
平足症患者平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穿任何帶跟的鞋,任何高度的鞋跟都會增加足弓的壓力——高跟鞋高度有害,中跟鞋中度有害,而絕非有益無害! 避免過久站立、行走,尤其是負重行走過多。疲勞後要及時休息,用熱水泡腳,幫助恢復。選購鞋子要注意寬松、合腳,鞋底不滑,鞋尖不窄,鞋跟寬而不高,鞋幫松軟,鞋腰稍窄。
如果不是先天性也沒有受過外傷的話,平足是可以矯正的。
可以穿一雙前高後低的負跟鞋,負跟鞋可以減輕前足壓力。有緩解病痛,恢復行走功能,益於康復等效果。是一種有效的前足減壓鞋。這種足底受力的改變,有助於鍛煉足部肌肉,減輕韌帶負擔,有利於平足症患者的行走,也有利於酸痛感的減輕。而且對人體有益無害。
患者普遍反映,穿平底鞋比穿帶跟的鞋行走能力更強,症狀也輕一些。負跟鞋是前高後低的,可以減輕對足弓的壓力。可以實踐一下,赤足,前腳踩一本18毫米左右厚的書,體驗一下足部的症狀是否減輕。也可以穿平底鞋,注意用腳跟行走,體驗一下症狀是否減輕,是否可以走更多的路。
9. 平足的症狀有哪些怎麼治療
如果不是先天性也沒有受過外傷的話,平足是有可能康復的。你可以穿一雙鞋底前高後低的負跟鞋,減輕足弓壓力,幫助康復,這種負跟鞋在有的三甲醫院可以買到,是一種有效的足弓減壓鞋。直接減小足弓的負擔,有利於平足症患者的行走,也有利於酸痛感的減輕,而且對人體有益無害。
平足患者穿平底鞋比穿帶跟的鞋行走能力更強,症狀也會輕一些。穿平底鞋,如果注意用腳跟行走,症狀可進一步減輕。負跟鞋是前高後低的,可以更大程度地減輕對足弓的壓力。可以體驗一下,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腳踩一本18毫米左右厚的書,體驗一下平足的症狀是否減輕。
已經出現平足,要避免過久站立、行走,尤其是負重行走過多。疲勞後要及時休息,注意恢復。特別注意平時不要穿任何帶跟的鞋,任何高度的鞋跟都會增加足弓的壓力——高跟鞋高度有害,中跟鞋中度有害,而絕非有益無害!有一篇科普文章《鞋與健康的是是非非》,說得很清楚。